!”
勉强起身,见冯春站在雨中,衣袍尽湿,脸上流着水,不知是雨是泪。
“公子怎的来了?”
嫣然忙让丫鬟开门,冯春冲进来,握住她手:“我娘是不是逼你了?
你怎的收下黄金?”
嫣然摇头:“奴家不收,夫人便要烧了醉花楼,连累姐妹们……”话未说完,咳嗽不止,手帕上竟染了血丝。
<冯春见她如此憔悴,心疼不已:“是我不好,让你受委屈了。
明日我便去衙门,替你赎身,哪怕与家中决裂,也要娶你!”
嫣然忙拦住他:“公子莫要冲动,你若与家中决裂,前程尽毁,奴家更难心安。
不如……不如等你中了举人,再作计较。”
二人相对垂泪,直至天明。
冯春离去时,嫣然取下鬓边芙蓉,插在他衣襟上:“此花虽谢,犹有余香,望公子莫忘初心。”
第四回 金殿传胪惊喜讯 醉花楼里盼归人冯春赴京赶考,果然高中二甲第五名,授翰林院编修。
消息传来,金陵城轰动,冯府张灯结彩,贺客盈门。
冯春却无心应酬,匆匆归家,向父母道:“如今孩儿已中进士,望爹娘信守诺言,允我迎娶柳姑娘。”
冯老爷虽不喜,但有言在先,不便食言,只得道:“也罢,你去备下聘礼,择吉日迎娶便是。
只是她身为贱籍,需先脱籍从良。”
冯春大喜,立即差人去应天府办理脱籍文书,又备下黄金千两,前往醉花楼提亲。
王妈妈见他如今贵为翰林,忙不迭奉承:“冯大人光临,寒舍蓬荜生辉,嫣然姑娘这几日还念叨您呢。”
然进得芙蓉馆,却见室内陈设如故,却不见嫣然身影。
王妈妈慌道:“大人有所不知,自您去后,嫣然姑娘思念成疾,上个月竟……竟香消玉殒了!”
冯春如遭雷击,差点跌倒:“胡说!
她上月还给我写信,说等我归来!”
王妈妈取出一个檀木匣:“这是姑娘临终前留给您的,说若您高中,便交与您。”
打开匣子,里面是半幅未绣完的《双清图》,正是当年的并蒂芙蓉,花瓣上染着点点血痕,旁边放着那方“双清”香囊,还有一封书信,字迹娟秀“春日初逢,公子以诗相赠,奴家便知遇着知音。
虽身落风尘,却幸得公子青眼,纵死无憾。
闻公子高中,奴家本应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