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烂摊子,还得他来收拾。
从于谦的谏言中,刘禅抓住一个重点。
那就是,麓川之战。
这场仗最早开始,却足足打了八年,以至于大明国内,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爱卿,朕听你所言,你的意思是,麓川之战,不该打?”
刘禅问道。
“臣绝非此意!”
“臣乃是兵部右侍郎,没有言和的兵部,只有死战的兵部!”
“既然麓川之战已经开打,那就没有什么该不该打的道理,而是必须打!”
“重点是,该怎么打,我大明,为什么会打成这样?”
“乃至于后面的国内平叛,还是一滩烂泥,混乱不堪。”
“我大明军队,何至于变成今天的地步?”
“嗯!”
刘禅点点头,认为于谦所言十分在理。
大明朝这几年以来的事端,不就是军队作战不利而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如果军队战力依旧,那这些烦心事,起码可以少八成。
“那,爱卿身为兵部右侍郎,可否知晓,我大明朝的军队,是何以到达如今这个地步的?”
刘禅开口问道。
“陛下!”
“对于此等乱象,臣苦思良久,遍察卷宗,终于追根溯源,找到了症结所在。”
“我大明能有今日之祸患,能从南到北,烽烟不止,足足有三道病症。”
于谦说着。
“哦,是哪三道病症?”
刘禅颇为迫不及待的开口问道。
“这其一,便是陛下重用阉宦!”
“陛下驱使宦官控制朝政,又派遣太监掌控军队,这便是第一条症结所在。”
“以至于朝中,王振跋扈专权,竟还要唆使陛下亲征!”
“而军中,则是阉宦乱军,陛下委他们这些人以监军重权,他们到各地军中之后,便是肆意妄为!”
“或敲诈勒索于士卒,或与军官合谋抠扣军饷,或吞并军田为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