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司哑口无言。
接着,林风又转向老石匠:“石匠师傅,您说我的堤坝不合规矩。
那您看看这个。”
他拿出几块按比例缩小的土水泥砖块,按照他设计的梯形结构和传统直立结构各砌了一个小模型。
“传统堤坝,受力面小,容易被大水冲垮。
我这种梯形设计,底座宽,重心低,抗冲击能力更强。”
他让人用同等力道冲击两个模型,结果显而易见,直立模型晃动剧烈,而梯形模型稳如泰山。
老石匠看着实验结果,张了张嘴,也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他干了一辈子石匠,靠的是经验,哪里懂什么受力分析。
苏芸适时地站出来说道:“林公子的方法,有理有据,效果显著,也是为了青石镇的百姓好。
镇长大人已经同意了,大家还是齐心协力,早日完工吧。”
有了苏芸这位镇长代表发话,加上林风有力的证明,工人们的疑虑打消了,干劲更足了。
老祭司和老石匠灰溜溜地走了。
这次小冲突,不仅没有阻碍工程,反而让林风的威信更高了。
大家都知道,这个年轻人不仅有本事,还有脑子,更能说服那些老顽固。
苏芸看着林风从容应对、据理力争的样子,眼中的欣赏之色更浓了。
第十章:建立小型工坊治河工程进展顺利。
堤坝初具规模,过滤池也开始投入使用,为镇上提供了相对洁净的饮用水,镇民们对林风赞不绝口。
钱镇长对此非常满意,不仅兑现了之前的承诺,还额外批给林风一块镇子边缘的荒地使用权。
林风知道,机会来了。
他要建立自己的根据地。
他利用镇长批的地和自己的积蓄,加上石猛铁匠铺的帮助,开始建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坊”。
不再是家庭小作坊,而是有规划、有分工的生产基地。
工坊主体建筑采用了他改良的土水泥和木材混合结构,更加坚固耐用。
内部划分了不同的区域:肥皂生产区、工具改良与制造区(与石猛合作)、新材料(水泥)烧制与研发区,还有一个小小的“实验室”,用来进行各种知识验证和小型试验。
他还招募了第一批正式的工人。
有之前跟着他干活、肯学肯干的农户,有石猛介绍来的铁匠学徒,还有一些在镇上找不到活计的年轻人。
林风给出的工钱比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