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其他类型 > 穿成恶毒亲娘,我带全家走向巅峰袁雨田赵二全文+番茄

穿成恶毒亲娘,我带全家走向巅峰袁雨田赵二全文+番茄

清风乱翻书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再看看吧。”收了摊,袁雨田又去了医馆。这是每天的例行流程了,丫丫和刚子每天都带着小伙伴们采药。但是现在已经深秋,药材越来越难采了。今天只卖了四十几文。小竹今天也是愁眉苦脸的,不似往日热情。袁雨田不禁纳闷:“小竹,这是怎么了?可是有什么心事?”小竹一愣,当即惊讶道:“您不会还不知道吧?”这回轮到袁雨田愣了。???知道什么?“是了,您不住镇上。怪不得不晓得。”小竹恍然大悟。晓得什么?你倒是说啊!袁雨田心急。“今儿早上,县里来的文书,说今年大概率是个寒冬,让大家早做准备。”嘶!!寒冬!?怪不得今天码头上大伙都去买烧饼。工人们吃饭的时候,也不似以往说说笑笑的。原来是要勒紧裤腰带过冬啊。这里的冬天本就不好过,属于湿冷,魔法攻击。往年冬天,冻...

主角:袁雨田赵二   更新:2025-05-13 17:2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袁雨田赵二的其他类型小说《穿成恶毒亲娘,我带全家走向巅峰袁雨田赵二全文+番茄》,由网络作家“清风乱翻书”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再看看吧。”收了摊,袁雨田又去了医馆。这是每天的例行流程了,丫丫和刚子每天都带着小伙伴们采药。但是现在已经深秋,药材越来越难采了。今天只卖了四十几文。小竹今天也是愁眉苦脸的,不似往日热情。袁雨田不禁纳闷:“小竹,这是怎么了?可是有什么心事?”小竹一愣,当即惊讶道:“您不会还不知道吧?”这回轮到袁雨田愣了。???知道什么?“是了,您不住镇上。怪不得不晓得。”小竹恍然大悟。晓得什么?你倒是说啊!袁雨田心急。“今儿早上,县里来的文书,说今年大概率是个寒冬,让大家早做准备。”嘶!!寒冬!?怪不得今天码头上大伙都去买烧饼。工人们吃饭的时候,也不似以往说说笑笑的。原来是要勒紧裤腰带过冬啊。这里的冬天本就不好过,属于湿冷,魔法攻击。往年冬天,冻...

《穿成恶毒亲娘,我带全家走向巅峰袁雨田赵二全文+番茄》精彩片段


“再看看吧。”

收了摊,袁雨田又去了医馆。

这是每天的例行流程了,丫丫和刚子每天都带着小伙伴们采药。

但是现在已经深秋,药材越来越难采了。

今天只卖了四十几文。

小竹今天也是愁眉苦脸的,不似往日热情。

袁雨田不禁纳闷:“小竹,这是怎么了?可是有什么心事?”

小竹一愣,当即惊讶道:“您不会还不知道吧?”

这回轮到袁雨田愣了。

???

知道什么?

“是了,您不住镇上。怪不得不晓得。”小竹恍然大悟。

晓得什么?

你倒是说啊!

袁雨田心急。

“今儿早上,县里来的文书,说今年大概率是个寒冬,让大家早做准备。”

嘶!!

寒冬!?

怪不得今天码头上大伙都去买烧饼。

工人们吃饭的时候,也不似以往说说笑笑的。

原来是要勒紧裤腰带过冬啊。

这里的冬天本就不好过,属于湿冷,魔法攻击。

往年冬天,冻死人也是常有的。

更别说今年是个寒冬了。

不好!

她之前没买棉花,这会儿子寒冬的消息一出来,肯定涨价了。

袁雨田急忙奔往布庄。

果然,棉花已经涨到300文一斤了。

之前还是150文呢。

但就算是涨价,来买棉花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在这个年代,棉花属于奢侈品,来买的都是镇上的有钱人,也不在乎涨那么些。

袁雨田现在有十几两现银,但她不准备买店里的棉花。

“老板娘,给我扯点棉布。”袁雨田说道。

“来咯。”

老板娘也是利索,十尺粗布十尺细布,一会儿就裁剪好了。

袁雨田一共买了三两银子的布,就带了阿毅离开了布庄。

出了布庄,阿毅欲言又止。

他娘为什么不买棉花呢?

嫌贵吗?

他可以不要棉服,但他期望娘可以给弟弟妹妹买。

“娘,我们不买点棉花吗?虽然有些贵,但买个几斤,给丫丫和刚子做件棉服行不行?”阿毅问道。

袁雨田没想到叫阿毅误会了。

“娘当然要给你们做棉服的,不然这些布料买了干啥?只是这里棉花贵,明儿我去别处再看看。”

“可是……明儿会不会又涨价了?”

“不会……”

袁雨田买棉花的地儿,自然不会涨价。

她都看好了,她系统商城里的棉花,2积分一斤,童叟无欺。

刚才布庄里的棉花看着就质量很一般,弹得不松,里头籽也没去干净。

商城里的质量可是要好多了,毕竟是现代工艺。

所以她并不急着买棉花。

但是这些她也没法和阿毅说。

还有就是,袁雨田自己的习惯。

绝对不要因为恐惧而高价购入。

之前修房子几乎花光了所有的钱,这十几两还是这两天攒起来的。

她可不想all in给质量这么差的棉花。

……

回了村,袁雨田立马就感受到今天村里的气氛犹如乌云笼罩。

刘二媳妇哭丧着脸坐在门口。

村长也是吸着旱烟一句话不说。

连孩子们都很识相的不出来疯玩了。

看来村里也都知道寒冬的消息了。

是啊……

对于她来说,买棉花不过是多花些银子还是多花些积分的问题。

但对于普通村民,棉花这种东西都是不敢奢望的。

他们冬天的衣服都是用稻草干当填充物的。

而且就算是用稻草干是免费的,用来做冬衣的布料大部分人家都买不起。

也难怪大家伙都愁眉苦脸的了。

不管什么时代,最难的都是底层百姓。

袁雨田回了家,就打开了商城,开始盘算。


赵家老宅

赵刘氏今天还是捏了窝窝头。

小小一个,一共9个,一人一个。

赵青松今天一早就去了县城,家里现在就9个人。

老太太另外还煮了个野菜汤,加了点粗盐。

这已经是村里很好的吃食了。

也就是赵青松在酒楼做账房,家里才有得吃。

赵刘氏做窝窝头的时候,就闻到了一股香味。

什么味儿啊?

这么勾人。

老太太翕动着鼻子。

努力吸着香气。

不止肉香,也不知道什么味道。

反正太香了。

赵家村村尾就三户人家。

桂花婶家,老赵家,和袁雨田家。

老赵家虽然离袁雨田家也不远,但因为处于上风口,不像桂花婶家在下风口,是“重灾区”。

但老太太灵敏的鼻子还是闻到了。

应该是老二媳妇家。

不知道煮的啥好吃的。

现在知道孙子孙女都能吃上好的。

她也安心了。

到吃饭的时候,肉香味好像更浓郁了。

不错,就着这个香味吃窝窝头。

就当在吃肉了。

老太太如是想着。

“娘,我给拿了点菜来。”

老太太大喜。

老二媳妇现在真是好啊。

不知道是不是端了那香香的东西来?

老太太开了门,就见袁雨田端着两碗菜。

哦?就是这玩意儿这么香?

“你给孩子吃,给我们拿来干啥。”老太太还是先客气一下。

“娘你还给我了葱姜蒜不是?没有它们也做不出这么好吃的。”袁雨田笑道。

“害,我们一家人,这么客气做什么。”

葱姜蒜的价值当然不能和两碗菜对等。

婆媳二人都知道这不过是个由头。

有了台阶老太太就下了,接过菜一看:“这是?”

“这是卤大肠和猪耳朵。”

“哎哟,猪下水怎么能吃?”

老太太不敢相信这么香的味道竟然是猪下水。

袁雨田也不多解释,抓了块卤大肠就塞老太太嘴里。

老太太瞬间瞪大了眼睛!

这是!!

这味儿!!!

太香了!!

大肠的油脂充满了口腔。

奶香奶香的。

配上卤汁的咸香,还有香料的各种层次。

简直要把老太太香晕了。

袁雨田不禁失笑,她想到三个孩子第一口吃卤大肠的表情。

和老太太差不多,都是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

然后陶醉得像升天了似的。

特别是刚子,一边陶醉,一边在纠结。

现在,他好像又要把这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

从猪油渣换成卤大肠了……

他怎么可以这么三心二意。

三叔说三心二意的不是好男人!

他想做好男人!

可是……

卤大肠真的好好吃啊!

“这也太好吃了!老二媳妇,你咋会这手艺?”

“额……”袁雨田想到了如何解释各种食材的来源,倒忘记想她为啥会做这玩意儿了。

“我书上看到的……”

“哦哦……”

袁雨田胡诌的,老太太却也是信了。

原主确实是识字的。

她爹还是个秀才呢。

所以当初才让老二娶了她。

本以为是个知书达理的秀才家千金。

谁知道娶回来是个好吃懒做的搅家精。

不过现在似乎变好了。

这样才像秀才家的闺女嘛。

现在的老二媳妇啊,老太太很是满意。

……

“切,我就说那女人有这么好心?”萧氏看着桌上的菜不屑一顾。

“看看她给的什么,猪大肠……唔……”

赵刘氏也学着袁雨田,不解释,直接给她塞嘴里。

之前赵老爹和老三赵青竹上桌的时候,也都这么质疑过。

她都是这么干的。

直接塞嘴里。

一吃一个不吱声。

要不是等人到齐,这一碗卤大肠早就被干完了。


来做活的村里人也都是有良心的,帮袁雨田做的那叫一个尽心。

再小的缝隙都给你糊了。

大家干活积极,这进度推进得也是杠杠滴。

十来天就修好了。

屋顶重新铺的新瓦片,墙也重新糊了,保管一个密不透风。

袁雨田很是满意。

三个孩子也是惊奇不已。

前些日子才刚挖了井,这没几天,房子也修好了?

袁雨田把原先孩子们住的东耳房和堂屋打通,重新做了隔断。

这样三个孩子的房间就大了不少。

宽宽敞敞的,还一人一个床。

隔壁桂花婶家的儿子赵板桥也正好回村,袁雨田便定了一些简单的家具。

赵板桥虽然只是木工学徒,但是手艺却是不错。

有他爹的风范。

几天时间,就给三个孩子打好了三张床,还有几个木箱子,用来装衣服。

连同桌子和椅子也打了新的。

三个孩子都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他们上个月还是村里最可怜的孩子。

但现在,不但顿顿吃肉,还有新衣服,还一人一张新床?

这真是想都不敢想的生活啊。

还有就是他们在村里的地位也不一样了。

三个孩子明显得感到大家伙对他们的友善。

还有对他们娘的态度也好了,现在碰到都会热情得打招呼呢。

而且是发自内心的。

可不是嘛,这十来天,那几个男人每天都会留一两口带回家给老婆孩子吃。

这肉吃得,跟过年似得。

大家对袁雨田都是发自内心的感谢。

没有再厚道的人了。

以前那些混账事?

有吗?发生过吗?

就算有,那也都不是事儿。

于是乎,后面几天袁雨田几乎成了村里最受欢迎和尊重的人物。

大家伙儿对袁雨田态度的转变暂且不说,村里还有一件奇事。

因为袁雨田带头修了房子,大家也都都动了修房子的心思。

最关键的事,也正是因为给袁雨田修了房子。

一天100文,十来天大家都得了一两多银子呢。

要是有条件,谁愿意挨冻呢?

于是村长带头一合计,想要修房子的,每家出一个壮劳力。

材料自己准备,只要管一顿饭,就轮着给修房子。

后头一两个月,村里头忙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当然村里也不是家家户户都参与的。

比如刘老头家。

还有三癞子家。

刘老头家是因为穷,三癞子家是因为懒。

但这些袁雨田也没去打听,这会儿她正泡在浴桶里洗澡呢。

修房子的时候她给自己屋专门隔了个洗澡间。

现在泡在温热的水里,全身的毛孔舒展,别提多爽了。

袁雨田对现在的生活很是满意。

房子修好了,这两天不算太忙,就中午出个摊。

赚的钱也完全够花,顿顿吃肉每天都能攒下好几两呢。

更幸福的是,还有三个乖巧的孩子围绕左右。

这种幸福和温馨的生活,前世她真的想都想不到。

不过,这样的日子也有不顺心的时候。

这日,袁雨田做了新的卤水,正拿着老宅,就听见一个流里流气的声音。

“哟,这不是袁姐嘛……”

说话的是三癞子。

三癞子是个鳏夫。家中就一个老娘,一个女儿。

三癞子在村里口碑不好,好吃懒做,和原主有得一拼。

之前村里还有人开玩笑说,三癞子要是和原主凑成一对,那可是天作之合。

“我家青柏比你大,你该叫我婶子。”袁雨田说道。


袁雨田摇头失笑。

是她太按现代的规矩来看孩子了。

才会觉得大人回家的时候,小孩子必须在家才是对的。

袁雨田从怀里掏出桂花糕,给丫丫嘴里塞了一个。

换来丫丫一阵粘粘糯糯的撒娇。

刚子晚了两步跑进院子,气都不带喘的。

袁雨田知道他是让着妹妹的。

摸了摸他的小脑袋,也给他塞了个桂花糕。

“对了,娘!你看!我们今天也摘到宝贝了!!”刚子品尝完桂花糕,翻出他的背篓,献宝似的给袁雨田。

里头除了树枝,还有一些草药。

都是之前采过的。

“娘,我这也有!”丫丫也给她娘看背篓。

袁雨田一阵惊讶。

这两个孩子,太聪明了吧!

看了一遍就记住了草药的样子。

经系统鉴定,绝大部分采的都是对的。

虽然不多,但也能卖点钱。

“娘,这宝贝能卖钱,是吗?”刚子问道。

“对,能卖钱,卖了钱,娘给你们当零花用。”

“不用,娘你留着用。”

“对,娘留着用,娘你吃好吃的,买新衣服穿。”

袁雨田失笑。

两个孩子都太让人稀罕了。

“行,那娘给你们先保管。”

这些草药大概能卖个几十文,到时候拿一些给两个孩子吧。

“娘,我能拿些桂花糕给朋友吃吗?”刚子问道。

“去吧去吧。”

“妹妹!!走咯!!”

袁雨田看着两个孩子高兴的样子,一天的疲惫散去不少。

继续干活吧。

猪大肠要处理,猪耳朵要焯水。

接着放进锅里卤。

还好卤料是不需要怎么处理的。

卤汤每天煮沸,就不会坏,可以一直用。

每卤三次换一下香料包,再适当加盐。

老卤“一锅传三代”的说法,可不是说说而已的。

老卤老卤,越老越香。

袁雨田把大肠焯了水,放进大铁锅卤着。

整整六副大肠,还是挺多的。

一锅差点放不下。

还好买了个新锅,可以卤猪耳朵。

袁雨田看着满满一锅东西,也有点发愁。

明天能不能顺利卖完呢?

按照今天的速度,应该会挺难的。

毕竟明天的量是今天的三倍还多。

不过说不定有回头客呢。

或者工人们口口相传。

不过袁雨田不喜欢寄希望于这些不可控因素。

还有什么是她能做的呢?

大促销嘛?吆喝嘛?

降价打折她是不愿意的。

天冷了,她可舍不得孩子们天天去打水,捡树枝。

打井必须要安排。

柴火也需要找到稳定的购买渠道。

冬衣被子也要添置。

这个房子最好也要在入冬之前修缮一下,漏风实在严重。

还要买马,她还想买个浴桶……

这个家处处缺钱啊。

要想一个能让她的卤大肠,在码头一炮而红的方法……

……

袁雨田那边正发愁着,隔壁桂花婶家已经挤满了人。

第一次来的人,口水都差点滴下来。

“好香啊……”

富贵婶突然有些汗颜。

她昨天,大概也是这个样子的吧?

“喂喂,注意一点啊,你口水都滴下来了。”富贵婶提醒翠英。

“这也太香了……”

“怎么比昨天还香……?”

“让我再好好闻闻……”

“这是天上才有的味道吧?”

“真那么好吃?”

“不骗你……”

“从没吃过那么好吃的东西……”

桂花婶今天已经回答了好几次好不好吃的问题的。

“好想吃一口啊……”

看着几人馋得不行,桂花婶突然有一种优越感。

她可是这里唯一吃过这香味本源的人呢。

不过闻着味道,她又回想起了卤大肠那销魂的滋味。

他们家也是好多时间没有吃过油水了。

那卤大肠虽然只有一小碗,家里三个人一顿就吃完了。


随着烹煮时间,袁雨田家,愈发香气四溢。

卤汤中香料香,高汤香,还有油香,不断地在融合。

那香气,层层叠叠,又彼此交织。

随着“咕嘟咕嘟”的声响,有节奏地,一波又一波,向人涌来。

缠绕着鼻腔,攀登着感官的高峰。

刚子最容易流口水,这会儿口水已经滴到了地上。

根本止不住。

连阿毅也香得直吞咽。

“娘,能吃了吗?”刚子已经忍不了了。

“这只是卤汤,肉还得等等。”

猪大肠和猪耳朵加了葱姜焯好水。

袁雨田就把它们都放入大铁锅中卤着。

接下来就交给时间了。

卤味三分煮,七分泡。

用余火煮一会,再泡上一个时辰,就能吃了。

看几个孩子馋得不行,袁雨田把猪油渣撒上细盐和白糖,给他们一人装了一小碗。

先解解馋吧。

“拿去吃吧。不过别多吃,不然晚饭吃不下了。”

赵毅在想他们有没有听错。

晚饭吃不下??

这种幸福的烦恼,也是存在的吗?

饭还能吃不下的??

刚子没想这么多。

拿了碗就吃。

一口猪油渣下去。

“唔……”

经典的油盐糖混合物。

来自基因里的喜悦让刚子整个人都呆住了。

好吃呆了!

他本来以为鸡腿和筒子骨是这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了。

可是!

这猪油渣!

现在要排第一了!

“娘!我出去玩会儿!”刚子得了好吃的,立即就出门找小伙伴炫耀了。

反正他娘说还得一个时辰才开饭呢。

丫丫也跟着刚子出去。

袁雨田也给阿毅拿了一小碗,不过阿毅没出门玩。

他回了自己房间,想再看会儿书。

刚子先去了桂花婶家。

桂花婶家的小花,是丫丫的好朋友。

桂花婶平时对他们也很好。

“小花!我们来找你玩啦!”

丫丫和刚子边喊着就进了院子。

然后就看见了非常诡异的画面。

村里的几个婶子,在院子里站成一排。

对着她家的方向,吸着鼻子。

嘴角还流着可疑的液体。

几个婶子见孩子来了,都很尴尬。

一来给孩子看见了她们的囧样,二来她们在闻的,就是他们家的味道啊。

“桂花婶,你们在干啥呢?”

丫丫和刚子从香味最浓郁的地方出来。

在这里是闻不到的。

“我们,看夕阳呢,你看,多美啊。”

丫丫满头问号。

夕阳不是在另一个方向吗?

“丫丫,刚子,你们来啦!”

小花出来及时化解了尴尬。

“给,我娘给我们吃的。”丫丫和她的小伙伴分享猪油渣。

以前小花有些什么吃的,一起玩的时候也会分给她一点。

虽然都是些窝窝头之类的,但丫丫一直很感激。

只是她以前从来没有好东西可以给小花。

所以今天他们第一个来了小花家。

“哇!谢谢!娘,我可以吃吗?”小花转头问桂花婶。

“吃吧吃吧。”桂花婶也咽了口口水。

这就是那油香的来源吧?

不过她自己炸猪油的时候,也没这么香啊?

“这是啥?”几个婶子好奇。

“就是这玩意儿这么香吗?”

“不是哦,香香的肉还没做好呢。”丫丫回答。

“我娘看我们馋了,先给我们吃了这个。”

几个婶子有些失望。

本来以为至少能看看是啥东西这么香呢。

就算吃不着,也算是见见世面不是。

结果竟然是猪油渣。

不过,虽说猪油渣是常见的吃食……

但这年景,她们也是好久没吃到了……

几个婶子也不由吞口水。

“桂花婶也吃,几个婶子都吃。”

丫丫很是大方,一点不护食。

“那婶子就尝一尝啊。”

几个婶子期期艾艾的,虽然不好意思吃孩子的东西,但实在被香得没辙了。

“唔……”

“好吃!”

桂花婶瞬间瞪大了眼睛。

猪油渣村里其实还是常见的。

不过炼了油之后,基本都是炒在菜里吃。

就算直接给孩子解馋,也是不舍得放细盐细砂糖这些精贵玩意儿的。

几个婶子吃了,一边在灵魂升华,一边在骂袁雨田败家。

这里头都搁了啥哟!!!

细盐啊!

还有细糖!!!

这些精贵玩意儿,是这么用的嘛!!!

不行,回头得去和她婆婆说说。

这样下去金山银山也得败完!

桂花婶要好的几个婶子,也都是有分寸的人。

吃了一个都不再吃了。

虽然现在嘴更馋了,但再拿小孩子的东西吃,她们也是做不到的。

“桂花,我们走了啊。”

几个婶子逃似得回了家。

不行,回家还得再对付一口。

馋得哟……

“大志叔呢?”刚子问道。

“你大志叔……”桂花婶当然不会说被你家香得逃跑了:“你大志叔出去捡竹子呢。”

大志叔是会手艺的。

村里的竹背篓啥的,基本都是大志叔做的。

“那这个给大志叔吃,婶子也吃。”刚子握了一把猪油渣给桂花婶。

桂花婶对他们好,他也是知道的。

“我们再去找小满姐姐玩了。桂花婶再见。”

刚子和丫丫就这样走遍了全村。

所有孩子吃到猪油渣,无不是瞪大眼睛。

“天呐!刚子,你娘做的猪油渣太好吃了!”

“是啊,我娘做的就没那么好吃。”二狗说道。

一群小伙伴,你一口我一口。

在灵魂升华中,直呼这是他们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东西。

于是,这一晚,村里好多人家都知道,青柏媳妇,现在对孩子真的很好。

看着他们干干净净的,有新衣服穿,有好东西吃。

吃的还是加了细盐细糖的猪油渣!!

青柏媳妇敲了头,终于是想开了。

知道疼孩子了。

袁雨田终于摆脱了“恶毒亲娘”的形象。

不过,她一夜之间又多了个“败家娘们”的形象。

无他,细盐和砂糖,不是这么霍霍的!

几个吃了猪油渣的婶子,觉得心都在滴血。

那一碗,得多少铜板哦。

还有!

那个香死人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真的是吃的吗?

怎么可能会有吃的东西这么香呢?

几个回家了的婶子还好,最多在家里回味回味。

桂花婶一家可就难捱了。

这味道,已经一个多时辰了,还没断过……

这日子咋过哦……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