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姜辞热门的其他类型小说《杀手与阎王 番外》,由网络作家“秋愿Q”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你可想好了,跟着我,只会死得更快。”可我分明看见他攥着剑柄的指节因用力而变得发白。我想他应当是在乎我的吧。“我可是杀手。”我坚定的回答他,“而且我对暗香很熟悉。”夜风掠过,吹起他散落的鬓发,也遮住了我眼中那抹不易察觉的柔软。他终是留下了我。5决战前夕我跟着姜辞又回到了他的府邸。这一次,我不再是杀手,而是他的同伴。我们开始制定摧毁暗香的计划。姜辞联系旧部,我则凭借对组织的了解绘制总坛地图。这一密谋便是一年。这一年竟是我记忆中最快乐的时光——暮春午后,檐下风铃轻响。姜辞倚在廊柱边剥莲子,指尖一挑,青壳便簌簌落下。我支着下巴瞧他,他眼皮都不抬,随手抛来一颗:“别光看,吃。”夏夜闷热,他拎着酒壶跃上屋顶。我跟着跃上去,却因一片未放置好的...
《杀手与阎王 番外》精彩片段
,“你可想好了,跟着我,只会死得更快。”
可我分明看见他攥着剑柄的指节因用力而变得发白。
我想他应当是在乎我的吧。
“我可是杀手。”
我坚定的回答他,“而且我对暗香很熟悉。”
夜风掠过,吹起他散落的鬓发,也遮住了我眼中那抹不易察觉的柔软。
他终是留下了我。
5 决战前夕我跟着姜辞又回到了他的府邸。
这一次,我不再是杀手,而是他的同伴。
我们开始制定摧毁暗香的计划。
姜辞联系旧部,我则凭借对组织的了解绘制总坛地图。
这一密谋便是一年。
这一年竟是我记忆中最快乐的时光——暮春午后,檐下风铃轻响。
姜辞倚在廊柱边剥莲子,指尖一挑,青壳便簌簌落下。
我支着下巴瞧他,他眼皮都不抬,随手抛来一颗:“别光看,吃。”
夏夜闷热,他拎着酒壶跃上屋顶。
我跟着跃上去,却因一片未放置好的瓦片差点摔下去。
他嗤笑一声,却伸过手来拉我。
星河倒悬,我们谁都没说话,只听着蝉鸣混着酒液入喉的轻响。
秋深时,我执黑子,他执白子,在院中对弈。
他总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落子却狠准。
我输了便耍赖,他也不恼,只挑眉看我:“还来?”冬日围炉煮茶,他靠着窗打盹,书卷半掩在脸上。
我悄悄抽走,他忽地伸手扣住我手腕,书页簌簌落地。
“别闹。”
他声音带着困意,却含一丝笑。
一年过去了,我们都知道安生的日子不多了。
决战前夜,姜辞在院中舞剑。
月光下,他身形如蛟龙游走,剑光似银河倾泻。
收势时,他突然将剑抛给我:“比比。”
他又拿起一把剑,剑光倏起,如惊鸿掠水。
我横剑格挡,震得虎口生麻。
十招过后,彼此心知:他的剑快而险,我的剑沉而稳。
最终还是他占了上风。
他从身后禁锢住我漫不经心的低声指导着我:“你这样不行,要手腕放松,对,就是这样..”他的胸膛贴着我后背,心跳声清晰可闻。
我转头时,唇擦过他的下巴。
姜辞的眼神瞬间暗了下来,低头吻住我的唇。
这个吻温柔缱绻,这是他第一次亲我。
“明天..”我靠在他胸前小声问,“能赢吗?相信我。”
他抚过我发顶,“等结束后,我带你去江南看桃花。”
6
杀任务。
第三次时,姜辞带我去逛灯会。
他换了身靛青色长衫,玉冠束发,像个翩翩公子。
街上的姑娘们频频回头,谁能想到他就是江湖上令人闻风丧胆的“玉面阁王”?他给我买了一串糖葫芦,笑着说:“尝尝,比血甜。”
我忽略他这令人感到恶寒的比喻。
咬了一颗,甜得发腻。
这是我第一次吃糖葫芦,小时候在破庙里,只能眼巴巴看着别的孩子吃。
成为杀手后更没有机会尝到它。
人群拥挤时,我摸出特制的毒针,可看着他含笑的侧脸,手却抖得厉害。
这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在姜府的这些日子,是我记忆中少有的安稳时光。
我好像不愿意失去。
这时,他忽然回头,给我戴上一张狐狸面具。
“送你的。”
他轻声吓唬我,“给将死之人的礼物。”
我僵在原地,但能感觉到心比平常跳的更快。
第三次刺杀竟然以我的心软失败。
我心想着这次不算,下次一定可以。
灯会结束后的第三天,姜辞带我去了湖边。
初春的湖水还带着寒意,岸边柳树刚抽出嫩芽。
他忽然皱眉,伸手从我衣领上沾起一点粉末。
“暗香的追踪粉。”
他轻笑,“看来他们决定抛弃你了啊,小杀手。”
我心头一震:“什么意思?”
难以置信,组织为什么要在我身上撒追踪粉,难不成他们召我回去那次就觉得我太慢了,不再信任我了。
思绪被打断,树林中窜出数道黑影——暗香十二黑袍中的三人,刀光凛例,直逼姜辞!“意思是...”他话音未落,树林中窜出数道黑影——暗香十二黑袍中的三人,刀光凛冽,直逼姜辞!
我的思绪被打断“小心!”
我惊呼出声。
姜辞拔剑相迎,剑光如虹。
但对方显然有备而来,三人结成剑阵,将他困在中央。
混战中,姜辞的手臂被划伤,鲜血染红衣袖。
我眼睁睁看着一名杀手从背后偷袭他,竟想都没想就冲了上去——“噗嗤!”
长剑贯穿我的肩膀,剧痛使我眼前发黑。
我倒下的瞬间,看见姜辞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那是我从未见过的表情。
<再醒来时,我发现我们在一个山洞里。
姜辞正给我包扎伤口,动作轻柔得不像个杀人如麻的“阎王”。
山洞幽暗潮湿,滴水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
“蠢货。”
他骂我,手上动作却极轻。
周围很黑,我摸出火折子,却被他一把按住:“火光会招人。”
“你也受伤了,我给你包扎。”
我挣扎着道。
“早就包好了。”
他不在意的回道,应当是很疲惫了。
这一晚,我们轮流守夜。
轮到我守夜时,他闭目调息,呼吸轻得几乎听不见。
月光从洞口缝隙漏进来,照在他脸上,柔和了那些平日里凌厉的线条。
我突然发现,熟睡中的姜辞,看起来竟像个少年。
洞外隐约传来脚步声,我紧张的握紧剑柄。
直到那阵声响远去,我才松了一口气,却看见姜辞不知何时已经睁开了眼睛,正静静地看着我。
天微亮时,雨停了。
我们走出山洞,彼此无言,但我却觉得我们比来时近了几分。
这时他的侍卫找到了他。
4 真相大白跟他回到姜府后,他扔给我一个包袱。
“去青林镇,找周郎中。”
他背对着我,“这里对你来说不安全,我不杀你,你走吧。”
我攥着包袱,喉咙发涩:“为什么不杀我?你刚刚也算救了我一次,我也放你一回。”
说完后转身离开,消失在晨雾中。
我背叛了组织,没了去处,伤还没好全,只能承他的好意先去青林镇养伤。
青林镇比我想象的要热闹。
周郎中是个慈眉善目的老人,见到我肩上的伤,什么也没问就收留了我。
“姜小子又救了个姑娘回来?”
他一边给我换药一边嘀咕,“这都第几个了...”我愣住了:“第几个?”
“光今年就有三个了。”
周郎中笑道,“其他的都是战争孤儿,姜小子暗中救助的。”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发现姜辞和传闻中完全不同——我从周郎中口中得知姜辞不仅暗中救助战争孤儿,建立了慈安堂,还出资修建学堂,甚至会在灾年开仓放粮。
某日集市上,我再次撞见暗香的人。
他们显然认出了我,三人呈合围之势向我逼近。
“叛徒。”
为首的黑袍冷笑,“大护法要你的脑袋。”
我不敌他们,肩膀的伤还未痊愈,很快落入下风。
就在我以为必死无疑时,一道熟悉的身影从天而降——姜辞又一次挡在我面前。
当最后一个黑衣人倒下时,姜辞的身上又多了一道伤口。
他踉跄了一下,我赶紧扶住他。
我将他带回
下发出碎裂的脆响。
亭子的茉莉早已枯萎,但我在花盆里发现了几粒种子。
“姜辞。”
我对着空荡荡的庭院轻声说,“你救的那些孩子,现在都会背《千字文》了。”
风掠过檐角的风铃,叮咚声里仿佛混着一声轻笑。
我忽然明白,有些人即使不在了,也能通过他种下的善念继续活着。
就像那株茉莉,看似枯萎了,实则留下了生命的种子。
第二年开春,我在每个孤儿所的院子里都种下一株茉莉。
孩子们争着浇水,双髻女孩问我为什么要种这个。
“因为有人曾经告诉我...”我摸着腕间姜辞送的红绳,“茉莉是最干净的花。”
当第一朵茉莉绽放时,有个孩子发现花蕊里藏着一颗露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他们说,那是姜哥哥回来看我们了。
姜辞,你看啊,你的遗愿我帮你实现的还不错吧。
但我还是好想你啊。
等我啊,姜辞。
[全文完]
清晨,我强撑着起来,决定把姜辞的遗物都整理出来带走。
我不想留在这个没有他的地方了。
收拾到书房时,我发现那盆茉莉花有些歪斜。
扶正花盆时,一张泛黄的纸从盆底露出来。
7 遗书泪痕那是一封信:“温九:若你读到这封信,说明我食言了。
我可能高估了自己,不过没关系,你活着就好,你可要替我活下去啊。
其实我真的很感谢今生遇到你,十岁那年,你给的馒头不仅让我活了下来,更让我觉得世间是温暖的。
这些年我杀过很多人,也救过不少人,但唯一干净的记忆,还是破庙里那个小乞丐把自己的吃食全部送给我的一幕。
江南的桃花开了,要替我去看看啊。
—姜辞”信纸背面是一幅简易地图,标记着他在各地安置的战争孤儿所。
他拜托我好好保护他们,有时间可以去看看他们。
我抚摸着他给我的那块铜牌,泪水模糊了视线。
春风拂过檐下的青铜风铃,叮咚作响,像极了他惯常的那声轻笑。
三个月后,我站在江南的桃花林中。
粉白的花瓣随风飘落,像是下了一场温柔的雪。
我取出一直随身携带的铜牌,轻轻挂在了一株开得最盛的桃树枝头。
“姜辞,你看到了吗,江南的桃花真美啊。”
“看不到也没关系,我替你看到了。”
我呢喃道,“下辈子可不要再丢下我了,我们要一起来看。”
8 遗愿传承让我活下去的动力竟是他的遗愿。
江南的雨季来得猝不及防。
我撑着油纸伞站在青石板路上,望着眼前挂着“慈安堂”匾额的白墙小院。
雨水顺着屋檐滴落,在石阶上敲出清脆的声响。
这是姜辞地图上标记的第七处孤儿所,也是规模最大的一处。
“姑娘找谁?”
一个扎着双髻的小女孩从门缝里探出头,约莫六七岁年纪,眼睛亮得像黑葡萄。
我蹲下身与她平视:“我姓温,是姜...”喉头突然哽住,那个名字像一根刺卡在喉咙里,“是姜辞的朋友。”
木门“吱呀”一声完全打开,十几个孩子挤在照壁后面张望。
他们穿着统一的靛蓝色粗布衣裳,虽然打着补丁但浆洗得很干净。
年纪最小的那个吮着手指,裤腿短了一截,露出细瘦的脚踝。
“姜哥哥好久没来了。”
双髻女孩拽着我的衣袖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