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认真。
“数据模型构建有创新点。”
王琳点头示意。
这是肯定,也是一种认可。
“但这个数据模型的假设,需要更充分的论证。”
陈明指出。
“尤其是在市场波动剧烈的情况下,风险评估不够细致。”
这是质疑,也是挑战。
“我已经考虑了多种可能性。”
王琳回应,语气不卑不亢。
“附录有针对不同市场情况的压力测试报告。”
她准备充分,不惧挑战。
陈明翻开附录,快速浏览。
“看到了。
报告写得很全面。”
语气缓和了一些。
会议继续,围绕方案细节讨论。
王琳回答问题,偶尔提出反问。
她感到陈明的目光时不时落在自己身上。
她在想什么?
他在想什么?
她必须保持专注,这是工作。
不能让私人情绪影响判断。
她需要证明自己,证明四年前的离开不是失败,而是新生。
证明她现在有资格站在这里,与他平等对话,甚至超越他。
会议结束,众人陆续离开。
王琳收拾东西。
她动作利落。
陈明叫住她。
“王琳,方案的几个细节,我们再谈一下。”
语气平静,像对待任何一个下属。
王琳停下动作。
“好的,陈总。”
她将文件整齐叠好。
陈明走到会议桌一侧。
他没有坐下。
“模型的参数选择,你基于什么考量?”
问题专业,无可挑剔。
他看着她,像在评估一件商品。
“历史数据和行业平均水平。”
王琳回答。
“结合了我们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修正。”
她合上文件,动作干脆。
她不想在他面前有任何迟疑。
“修正的权重呢?”
陈明问。
“我看了报告,这部分似乎可以更透明。”
他盯着她的眼睛,试图看穿什么。
“权重是团队讨论决定的,基于风险偏好。”
她避开他的视线。
她知道他问的不仅仅是权重。
他在试探她。
试探她的专业能力,还是她的底线?
陈明点头,没有继续追问参数。
他看着她。
她整理文件的动作没有停。
每一个动作都带着拒绝靠近的意味。
“这四年,你变化很大。”
这句话打破了工作的伪装,也带着明显的个人情绪。
王琳拉上包的拉链。
“人总是会变的。”
她语气平淡,像在陈述事实。
但内心翻涌。
她不想让他看到自己的变化是因为什么。
不想让他觉得他的离开对她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