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穿越大唐,我只想让媚娘赶紧登基李治程咬金前文+后续

穿越大唐,我只想让媚娘赶紧登基李治程咬金前文+后续

铁骑绕龙城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真的要跟踪调查皇后!而且。陛下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自己。从大殿出来。王伏胜强压住内心的喜悦。这还用说。原来自己的才能早就为陛下所知,到了关键时候地下就会动用自己。原来自己是陛下的一颗棋子。原来老王家的祖坟冒青烟了。回到内侍省。王伏胜先去安排自己今天的工作。主要是做一些交接。有了陛下的令牌。王伏胜等同于就是高宗李治身边的红人。那肯定得好好干活。原本。他以为上官仪这老东西已经走了。结果被人告知,上官仪找了个无人的角落,正在等他回来。两人在一个无人的房间中秘密相会。上官仪直接开口,“王公公,刚刚陛下召见你,所谓何事?”上官仪冒着被人指指点点的危险,在内侍省等了这么长时间。就是想从王伏胜这里,弄清楚陛下现在究竟是什么想法。可是。王伏胜脑海中回想...

主角:李治程咬金   更新:2025-05-16 16:0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治程咬金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大唐,我只想让媚娘赶紧登基李治程咬金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铁骑绕龙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真的要跟踪调查皇后!而且。陛下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自己。从大殿出来。王伏胜强压住内心的喜悦。这还用说。原来自己的才能早就为陛下所知,到了关键时候地下就会动用自己。原来自己是陛下的一颗棋子。原来老王家的祖坟冒青烟了。回到内侍省。王伏胜先去安排自己今天的工作。主要是做一些交接。有了陛下的令牌。王伏胜等同于就是高宗李治身边的红人。那肯定得好好干活。原本。他以为上官仪这老东西已经走了。结果被人告知,上官仪找了个无人的角落,正在等他回来。两人在一个无人的房间中秘密相会。上官仪直接开口,“王公公,刚刚陛下召见你,所谓何事?”上官仪冒着被人指指点点的危险,在内侍省等了这么长时间。就是想从王伏胜这里,弄清楚陛下现在究竟是什么想法。可是。王伏胜脑海中回想...

《穿越大唐,我只想让媚娘赶紧登基李治程咬金前文+后续》精彩片段

真的要跟踪调查皇后!
而且。
陛下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自己。
从大殿出来。
王伏胜强压住内心的喜悦。
这还用说。
原来自己的才能早就为陛下所知,到了关键时候地下就会动用自己。
原来自己是陛下的一颗棋子。
原来老王家的祖坟冒青烟了。
回到内侍省。
王伏胜先去安排自己今天的工作。
主要是做一些交接。
有了陛下的令牌。
王伏胜等同于就是高宗李治身边的红人。
那肯定得好好干活。
原本。
他以为上官仪这老东西已经走了。
结果被人告知,上官仪找了个无人的角落,正在等他回来。
两人在一个无人的房间中秘密相会。
上官仪直接开口,“王公公,刚刚陛下召见你,所谓何事?”
上官仪冒着被人指指点点的危险,在内侍省等了这么长时间。
就是想从王伏胜这里,弄清楚陛下现在究竟是什么想法。
可是。
王伏胜脑海中回想起高宗李治的话:要保密。
心中便做了一个决定,“无非就是宫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不值一提的,上官大人,陛下的事情,还是好打听得好,这可不是你我能够承担的。”
这话可不算威胁。
跟你们合作是合作。
可是想利用我,打听皇宫里面的事情,那可就不要意思。
爷不吃这套。
王伏胜友情提示了一下,“上官大人,作为臣子为陛下排忧解难是正事,但手伸的太长,终究会害了自己。”
上官仪,“......”
听得出,王伏胜这老东西,有意隐瞒一些事情。
可话都说到这份份上。
如果自己还不知好歹的追问。
那就是罪过了。
上官仪只好微微欠身,“是我唐突了,还请王公公不要往心里去。”
顿了顿,上官仪继续道,“王公公,那我们说正事、——”
王伏胜罢了罢手,“上官大人您还是回去等消息吧,宫中的事情,我自然会查清楚的。”
上官仪迟疑片刻。
最终只能拜别离去。
同时。
他的内心,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王伏胜这条路行不通。
若是如此的话。
那就地做其他的打算。
“或许,还要去见见梁王,如今这不明朗的局势,只有梁王才能够破局。”
想着,上官仪已经出了宫。
作为宫内的宦官。
有很多事情,是不能跟任何人说的。
必须烂在肚子里。
哪怕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的事情,也不能挂在嘴边。
比如。
自己跟武媚娘皇后是有过节的。
这事儿,明眼人都看得明白。
但就自己不能明说。
即便是上官仪来拉拢自己,也不能说。
这就是明哲保身。
明哲保身,并不丢人。
......
上官仪出了宫。
看看时间。
还早。
他一刻钟都没有耽误。
直接去拜会了李敬玄。
见梁王,还得李敬玄去。
如此,算是他们三人分工合作吧。
“你的意思是说,王伏胜那狗东西,可能靠不住?”李敬玄满脸的狐疑。
上官仪点点头,“也有一种可能,这王伏胜是怕了武皇后,所有才故意推辞,毕竟皇宫中的内侍,用这样的手段来自保,太过于正常了。”
两人对视一眼。
没错。
明哲保身。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只要把握得到位。
无论谁当上这皇帝。
自己都能安然无恙。
每个人的选择不同。
总不能强求。
既然如此,那就需要另寻出路了。
上官仪说道,“李大人,还得你再去见见梁王,现在只有通过他与内侍省的关系,看看能不能打开路子,否则的话,就只能从外部想办法了。”
“哦?”李敬玄诧异的开口,“上官大人的意思是,你还有其他人的办法?”
上官仪凝眉,
朕打算,让皇后来坐坐这位置!
一句话,李治说得风轻云淡。
可坐下,所有的大臣都懵了!
大白天的!
陛下这是说什么话?
传位禅让,你传给谁都好,唯独不能传给女人啊。
而且还是外姓女人啊!
噗通!
噗通!
噗通!
一群人纷纷下跪!
“老臣死谏!这江山姓李,无论如何都姓李!陛下要传位,你就传给李氏男儿!为何要传给外姓之人?”
程咬金直接口无遮拦的说了起来。
有人为了争夺皇位,杀兄欺父。
而李治,皇帝做的好好的,竟然不想做了。
你不做就不做!
但这皇位必须姓李!
“陛下可知,为了打下这江山,当年究竟有多少人流血牺牲?你可知先皇为了这江山,背负了多少骂名?”
程咬金可是开国功臣!
又是托孤重臣!
他的话,在整个大唐有相当重量。
李勣,本命徐世绩,因功赐姓李。
他也叩首拜道,“陛下,大唐江山之重,且不能做儿戏!武氏为后,本就遭天下人指责,陛下若是公然说,要传位于武后,您这是要将武后,往死里逼的节奏啊。”
“但凡这消息传出,只怕明日,整个大唐都会为之动乱。”
“只怕明日,无数废后的奏疏,就会呈到陛下的跟前。”
“陛下您想想看,汉朝吕后,垂帘听政,最后落得什么下场?”
“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大唐子民,老臣死谏,请陛下收回成命!”
许敬宗有些头疼。
他原本就是站武媚娘那边。
废王立武,许敬宗、李义府这些人功不可没。
可武媚娘再怎么强大。
也不过是一介女流。
做到皇后,已经是极致。
今天皇帝召见自己,多半是试探,是想看看自己的表态。
所以。
许敬宗想都没有多想,直接跪倒在地,“臣,死谏!”
大殿之上。
还有许多侍卫、宫女、内侍。
他们也都纷纷下跪,“死谏!”
整个大殿。
所有人都齐声高呼。
死谏!
死谏!
李治一阵头疼!
系统爸爸,这是坑人啊。
历史上,武媚娘之所以能够做到皇帝,是在李治死后。
李治死后,几个儿子都不争气。
武媚娘垂帘听政。
过了几年,觉得垂帘听政也没啥意思。
干脆连皇帝都废了、太子也废了。
自己才做起来皇帝。
而现在。
武媚娘不过是一统了后宫。
手,才开始伸到朝堂上。
吹李治的枕边风,罢黜褚遂良、韩瑗、来济等人。
弄死了长孙无忌。
弄死了王皇后和萧淑妃。
可仅仅是如此。
想要坐上帝位,根本不可能。
天下没有人会服!
贸然禅位,只怕江山会动摇。
李治心中长叹。
系统父亲坑我啊!
要是按照历史发展,等武则天登基做皇帝,自己早就化作白骨了!
不对!
李治忽然眼前一亮,计上心来。
办法有了!
为什么,历史上武则天,自己登上帝位的时候,整个大唐,已经没有什么反对的声音了?
因为那时候。
她将整个大唐,所有反对的声音都消灭了。
路铺平了。
武则天登基为帝,才顺理成章啊。
既然!
羽翼未丰!
既然,道路未平!
李治心中有了决定:那,朕先为你铺好路,如此一来,就没有任何理由拒绝了吧!
众人还在大殿之上跪着。
而李治,则是在出神的思考和计划。
程咬金、李勣都是开国元老。
年纪大。
若不是李治说出禅位这种话,整个大唐,他们不用跪任何人。
时间一长。
见李治还没有反应。
他们就受不了了。
“陛下,臣等死谏!”
程咬金内心都想骂人。
哥,都死谏了,您倒是给句话啊,就这么跪着,老头子的膝盖都要麻了。
这一声喊。
目的是喊醒李治。
李治也顺势回过神来,“行了都起来吧,这件事,容朕在思量思量。”
程咬金、李勣等人才站了起来。
李治答应暂时不传位为武媚娘,这是好事。
可,他们得弄清楚为什么啊。
程咬金可憋不住话,直接开口问道,“陛下,好端端的,你为什么想着禅位?自古以来,可从没有您这个年纪,就自己退位的啊。”
李治随口说道,“做个皇帝也没什么意思,天天被一群老头追着问这问那,心里烦了,累了。”
程咬金,“......”
李勣,“......”
短短的一句话。
程咬金老泪纵横。
一把年纪,老脸都不要了,“我等受先帝之拖,发誓守护大唐江山社稷,没想到却将陛下您逼迫至此,死后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陛下,您若是觉得累了,老臣倒是有个——不太成熟的建议!”
李治的身体不太好。
这是有目共睹的。
自进入显庆年以来,因病不上早朝也是常有的事情。
正因为如此,才给了奸人可趁之机。
这都是做臣子的过错啊。
听说有建议。
李治就来了兴趣,“程叔父请说。”
只要能让自己得到系统的奖励,什么建议都得听听啊。
程咬金一狠心,开口说道,“太子虽年少,但其仁德世人有目共睹,今年虽只有七岁,却知书达理,能文能武。”
“陛下不如令太子监国,任命太子太师、太子少傅共同辅助。”
“如此一来,太子可尽早熟悉朝政,而陛下也可在这段时间,好好调理身体!”
还有一句话,程咬金憋在心里没有说:陛下调理身体,那武后要陪伴左右吧,如此一来,武后就不可能干预朝政了吧!
而有太子太师、太子少傅等人的辅佐,国事也不可能乱。
如此一举两得。
程咬金将李勣似乎还有话说,便使了个眼神,意思是说:还不明白吗,陛下连帝位都要传给那个女人,你还要逼迫,只怕李氏江山要亡!
李勣等人只能忍住。
太子监国,的确是旧制。
可历来没有听说,七岁太子监国的道理啊。
而高座之上,李治却拍手称好,“妙!妙!妙计啊!拟旨吧,太子李弘监国,皇后武媚娘从旁辅助,朕休息一段时间!”
这计策,妙啊!
李治正愁,找不到机会,帮助武媚娘培养羽翼,铺平道路。
老程的建议,简直是救命稻草。
程咬金一震,“臣,死谏——陛下,不可让武媚娘听政啊!”
李勣,“臣死谏——”
啪嗒!
李治拍案而起。
怒了,“那朕还是传位给武媚娘算了,免得麻烦!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们就见不得朕好吗?”
再度沉默。
最终。
各让一步。
大臣同意武媚娘协助

开颅?
许敬忠只感觉自己裤裆一润。
大爷的!
没听说过,还有这种治疗的方法啊。
不——
这还没有提到治疗,还仅仅是严查。
关键是!
李治好像动真格的了。
手一挥。
神策军直接上前来,将他拿住。
连在一旁的孙思邈都给惊到了。
许敬忠好歹也是两朝原来,说开颅就开颅,都不用征询对方的意见吗?
许敬忠的妻儿赶紧跪成一排,以为皇帝要对许敬忠用私刑。
“陛下饶命啊!”
“父亲年迈,若是开颅的话,肯定撑不下来。”
“陛下,我们已经请了专门的药师团队,必定会好好照顾父亲的衣食起居。”
许敬宗本人更是满头大汗。
从李世民的手中,到李治的手中。
他也算是元老级的人物。
可还从来没有被这样对待过。
这——
陛下究竟是看重自己,还是真的想要弄死自己?
左右士兵可不管这些。
按住许敬宗后,立即招手,示意孙思邈可以动手了。
孙思邈觉着,这事情有些不对劲。
便看了看李治。
李治低声吼道,“难道,你愿意看见朕的肱股之臣,因为不明的疾病,就此终老一生吗?”
他怒斥许敬宗妻儿,“真是不孝子,有病不想着为你们父亲医治,还要阻拦御医的行动,讳疾忌医吗?你们是想让许大人死吗?这就是许家的家教吗?”
“来人,将他们拿拖下去!”
“孙神医,动手!”
孙思邈没有疑虑。
直接拿出工具,就要动手。
有锯子、刀片、钳子、钉子!
一样样“刑具”拿出来。
许敬宗终于破防,“陛下,老臣有罪!老臣有罪!原本昨日老臣只是头疼,后来请了一个江湖郎中,他给老臣扎针之后,老臣就变成了这样!”
同时,许敬宗指着身体上,昨天施针的部位给孙思邈看。
几个穴位一连起来。
孙思邈顿时明白了。
他有些诧异的看了看许敬宗,心中长叹一声。
孙思邈活了将近百岁,什么样的人间没有见识过?
他微微摇头,轻轻拍了拍许敬宗的手臂,随后详装大怒,“江湖郎中,险些害死许大人!实在可恶!”
“陛下,老臣知道许大人的病根了,只要实以逆行之术,许大人在家中休息一段时间,便可完好如初。”
许敬宗也会意,知道孙思邈有意为自己隐瞒,便配合,“多谢孙神医,我还以为,这辈子就只能这样了,没想到,竟然还有生的希望!”
李治依旧阴沉着脸,“既然没什么大事,那你还辞官吗?还告老还乡吗?”
许敬宗内心惊骇,昨天皇后分析,暗示我们辞官告老还乡的,不是陛下您吗?
这今天又闹的是哪一出?
看样子,这是不让走的节奏啊。
许敬宗只能硬着头皮,“老臣愿为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嘭!
李治大怒,“朕说得还不够清楚吗?皇后每天为了国之大事,劳心劳力,而身边却没个人帮手,朕留下你,是让你好好为皇后所用!”
许敬宗,“......”
这话。
他可就愕然了。
什么意思?
想要为国效力,真的有这么难吗?
李治双手背负,丢下一句话,“这两天好好休息,等身体养好了,该干嘛干嘛,别让朕在听到告老还乡这样无聊的话语,否则,你们全族给朕滚到岭南,永世不得返回中原!”
岭南,流放之地。
只有罪大恶极的人,才会被流放到哪里。
要是陛下怒了,一刀杀了许敬宗。
那这事儿倒好办。
可举族流放,这等事情,许敬宗不敢承担。
“老臣恭送陛下!”
李治来得快,去的也快。
等皇帝走后。
儿子跑过来问道,“父亲,陛下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许敬宗卧床长叹,“还不明白吗?陛下与皇后博弈,是不想少了我们许家这颗棋子啊!”
儿子惊骇良久,“啊!那——那父亲,日后我们许家的路,该怎么走?”
许敬宗闭目养神,嘴角微微如同,“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天下是谁的,难道还看不明白吗?”
皇帝不让告老还乡。
那就只能重返官场。
事情都闹到了这一步。
若是还坚持告老还乡,坚持辞官,就是拿全族的命运开玩笑。
皇帝李治的意思没有明说,许敬宗也只能揣摩。
大概,是让许敬宗继续留在武媚娘的身边,充当皇帝的耳目吧。
许敬宗打算睡一会儿。
入睡之前,他抬手吩咐,“命人悄悄给孙神医家,送黄金百两过去。”
......
从许府离开。
龙武军侍卫上前问道,“陛下,现在回宫吗?”
李治沉思片刻,道,“不,去城外庄园,朕要去看看李义府!”
龙武军劝说,“陛下,那李义府身染怪病,凶险无比,万万不可啊。”
但李治说道,“有孙神医在,这世间有什么怪病,是他治不了的?”
最终。
皇帝步撵,穿过长安闹市,直接朝着城外而去。
而这。
早就在整个长安城,闹翻了天。
皇帝出行。
这是何等的大事。
而且。
李治从许家出来,就直接出城,让很多人联=联想翩翩。
“带着孙神医,从许大人家中出来,就直奔城外,很明显,是奔着李义府去的吧。”
“听说李义府昨天染了怪病,今天天刚刚亮,就被隔离在城外别院中了。”
“陛下真正是心怀百官,爱民如子,连传染病都不惧怕。”
“得此圣上,无话可说,大唐之幸啊!”
东宫。
武媚娘还在专心致志的教太子,如何理清楚天下之事。
有亲信来报,“娘娘,早些时候,陛下带人去了许敬宗的府邸。”
“......” 武媚娘迟疑半晌,双眉紧皱,“什么!打听清楚,陛下过去,所谓何事了吗?”
亲信摇摇头,“陛下离开之后,奴才打听过,只是许府的消息很严,问不出来。”
武媚娘挥挥手,“继续打听,一定要弄清楚,其中的缘由。”
亲信点点头,“还有一件事,刚刚陛下带人出了长安城,推测是去找李义府李大人了!”
哐当!
武媚娘手中的陶瓷杯落地。
立时碎裂。
找李义府去了?
找完许敬宗,找李义府。
有脚的人,都看得出,这是敲山震虎,实际上,是在针对武媚娘啊。
“再探!一定要弄清楚,陛下究竟跟许敬宗、李义府说了什么!”
......
长安某处酒楼。
李敬玄、刘仁轨秘密相聚。
“陛下去找许敬宗了?”
“什么情况?陛下都让他告老还乡了,为什么还要追着去?”
“听说带了孙思邈,大概是去给许敬宗号脉的。”
两人对视一眼。
不敢继续猜测。
“还是派人先弄清楚再说。”

要不是今天他们在大殿之外听到。
都不知晓,辽东之事,陛下心中有数。
清清楚楚。
任何细节都逃不过高宗李治的眼睛!
诸位大臣没有去觐见了。
他们离开大明宫。
找了个地方,凑成一桌,商议了起来。
“陛下的心思,我们这些老东西,大概都知道了,无非是想考验一下武后。”
“毕竟那个女人,太过于狠毒!”
“我想,陛下应该是察觉到了一些什么,所以想要放权,来真正的试探武后。”
“陛下虽然没有说,但我已经大概猜到了圣意,就是需要我们在这三个月的时间,抓到武后的把柄!”
一众人越是分析,越是觉得,接下来这三个月,他们有太多的事情要干。
自从武媚娘害死长孙无忌、王皇后等人后。
朝中老臣,无一不是心惊胆战。
谁知道。
下一个将会遭受武则天屠刀的人,究竟是谁。
“只要证据足够,废掉武后也势在必行。”
李敬玄想了想,最后说道,“这件事,一定要告知上官仪,没有他的协助,我们很难完成。”
上官仪是太子中舍人。
按理来说。
应该同武后一脉亲近才是。
可偏偏,上官仪是坚定的废武派。
作为太子中舍人。
太子监国期间,必定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众人都同意李敬玄的提议。
如今的大唐。
李敬玄也算是“如日中天”。
毕竟。
他在高宗李治年少的时候,是太子伴读。
高宗李治的少年时光,李敬玄都有参与。
现在,李敬玄是高宗李治的心腹大臣之一。
众人商定之后。
第一件事。
立即赶往东宫。
没办法啊。
李治的诏令都已经下达。
太子监国,也只能在东宫之中。
所以。
很多事情,都要送到东宫之中处理。
......
东宫。
一切都来得太快了。
皇太子李弘还一脸懵逼。
自己就要开始监国。
他今年只有七岁啊。
七岁啊!
晚上睡觉都要尿床的那种,就要开始掌舵大唐。
如何得了?
李弘稚嫩的的脸,显得十分慌乱,拉着上官仪问道,“上官先生,你以为,父皇这究竟是什么意思,本王不过七岁,监国是在太早,也不符合礼制啊!”
中书舍人,任起草诏令之职,参与机密之事,权力很大。
太子中舍人。
自然是传达太子命令的人。
同样。
也是知道太子全部秘密的人。
因为太子还小,上官仪也算是,教授李弘知识的先生。
上官仪沉思良久,终究不敢妄测圣意,“殿下不用着急,圣旨说,还会让皇后协助您处理政事。”
提到皇后协助。
上官仪不禁皱眉。
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皇帝不管事儿就罢了。
哪里还有皇后干政,而且还是皇帝下旨要求的?
圣旨!
上官仪的脑海中,产生了一个这样的想法:难道说,陛下是被逼迫的?
但就在此时。
武后来到东宫。
武媚娘来了。
一些朝中老臣也都到了。
李敬玄、刘仁轨等等。
不过。
程咬金、李勣这些老东西,倒是没有来。
毕竟。
封赏不过是极小的事情。
打了胜战,就要封赏。
这种事情,即便弄错了也没有关系。
拿来给只有七岁的太子,作为监国的练手项目,再好不过。
武媚娘到了之后,入座便直接开口问话,“太子,苏将军大破百济,如今正班师回朝,此等惊世之功,你以为,该如何封赏?”
李弘认真的沉思片刻,分析道,“辽东之地,对我大唐真正有威胁的是高丽。百济小国,不思朝拜中原王朝,却要与高句丽往来密切,甚至连基本的朝贡都给停了,这等国家自然要灭!”
虽然年纪小。
可这些话说起来,却头头是道。
没办法啊。
这就叫耳濡目染。
老子老娘当皇帝的,所以儿子天天听着,从小就知道,皇帝应该怎么当。
老子是杀兄杀敌抢夺皇位的,儿子自然也都知道,怎么设计抢夺皇位。
李弘继续说道,“如今苏将军东破百济,扬我大唐国威,此等攻击千秋万载,可谓骠骑大将军,赐封地,食邑千户!”
虽然只有七岁!
可李弘的谈吐,不输在场任何一位大人。
连李敬玄、刘仁轨这些老人,听了心中都不得不感叹:虽然太子的想法很片面,但对于一个七岁的小孩来说,能够想到这点上面,实在不容易。
只要刻苦用心。
将来必成一代民主啊。
左右大臣都还没有说话。
武媚娘倒是一副相夫教子的表情,“恩恩,如此很不错。太子你以为,如今百济已破,辽东局势,将会如何发展?而我大唐又该如何应对?”
事关国际局势,事关大唐边防。
只有七岁的李弘,并未表现出任何的怯场,底气十足得的回答,“辽东高句丽、百济、新罗三足鼎立,如今三去其一,儿臣以为,很快高句丽就会派遣使者,来长安议和。”
武媚娘笑了笑,“太子你能这么想,已经相当不错。但你不懂高句丽的秉性,他们绝不会议和,接下来,我大唐需要做的,就是备战!备战!等高句丽来犯的时候,将他们一举击败!”
武媚娘对于辽东局势的判断没有错。
对于高句丽的判断也没有做。
李敬玄、刘仁轨扥人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丝的轻懈。
他们已经知道,高宗李治对于辽东局势的判断。
再听武媚娘的判断。
这两者一对比。
差别就出来了。
武媚娘想要以逸待劳,等别人来攻。
而高宗李治的想法,直接杀人别人老巢,以显大唐国威。
“果然,女人处理国家大事的敏锐性,还是太差了,这等主见,跟陛下相比较,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在泥里啊!”
“就这样,女人还想干预朝着?请问,谁给你的勇气?”
“战场时机,差之分毫谬之千里,不思乘胜追击,而是想着日后在说,将士们的血岂不是白流了?”
当然。
他们只是听着。
却没有提出任何的见解。
甚至。
太子李弘询问他们的意见,他们也只是敷衍的说:“皇后英明、皇后英明。”
......
大明宫内。
李治说要做“甩手掌柜”,自然不可能甩得彻底。
大局还是要掌控的。
尤其是东宫那边的消息。
李治得清楚,得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可以入手入局。
确保舆论对武媚娘有关。
得让她有功绩。
让满朝大臣都心服口服才行。
密探过来汇报情况。
李治一拍大腿,“坏了,没有告诉媚娘,辽东的事情,应该怎么处置才合理,她若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说了,明面上没有什么问题,可是给了高句丽时间,日后要打这仗,可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来人,去东宫给皇后送个小纸条过去!”

李弘还一脸懵逼。
辞官就辞官啊。
病了就走啊。
这有什么看法不看法的。
想了想,太子李弘,用稚嫩的声音说道,“儿臣以为,许敬宗大人的确年事已高,再加上突生怪病,他告老还乡的请求合情合理,可以应允!”
“许大人乃三朝元老,这样的肱股之臣,乃是我大唐的支柱,朝廷必须要予以重视,以显仁德。”
“至于李义府李大人,既然生了怪病,且有传染的可能,就必须将他隔离起来,同时派御医,为其诊断治疗。0”
李弘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之后。
武媚娘回过头来又问群臣,“诸位大人,你们以为如何呢?”
这可问到点子上了。
谁不知道,许敬宗、李义府是你武媚娘的爪牙!
现在连太子都这么说。
我们怎么可能还有意见?
“下臣以为,太子所言极是!”
“的确啊,许大人三朝元老,为大唐付出了太多太多,而如今去落下这样的病根,真是鞠躬尽瘁了。”
“当以国士待之。”
“至于李大人的病,下臣以为,应该让神医孙思邈,前往救治查看!”
“臣附议!”
呃!
这结果。
武媚娘倒是万万没想到。
还以为会有人提出:许敬宗诈病,乃是国之栋梁,绝不可以退的。
没想到。
所有人想都没想,直接就同意,让他们走。
这可有点意思了。
不过。
群臣之中,还有一个蚊子般大小的声音,“是不是要报告给皇帝,让他来做决断?”
武媚娘也是看出。
高宗李治,对自己培养个亲信势力,十分不满。
所以才让许敬宗、李义府走。
可这事儿。
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啊。
显然。
高宗假装太子监国,自己什么事情都不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睛,处理掉许敬宗和李义府。
还闹到高宗的跟前去。
那不是打李治的脸吗?
武媚娘正想要解释一番。
此时。
吏部尚书文正开口了,“这何尝不是一个好的想法,可早上来的时候,我已经去请示陛下了,陛下的意思,这些事情,交给太子和皇后处理就好。”
武媚娘投以欣赏的眼神。
这孩子不错啊。
帮自己解围。
很好很好,回头可以好好用一下。
于是。
许敬宗辞官退休的事情,得到了允许。
他们在长安城内,会待一段时间。
将手中大小事务,全部都交割了。
就会返回自己的食邑之地。
而李义府,因为身患怪病,被安置在了长安城外的别院之中。
说是要隔离。
具体隔离多久的时间,现在还没有确定。
散朝。
......
李敬玄、刘仁轨命人悄悄给上官仪送去消息。
说是要秘密一聚。
三人聚会的地点,现在东市的一个酒楼内。
此时。
三人都换上了便装。
进入酒楼后。
就包下了三间相连的包间。
他们在中间的包间,两边的包间,都被自己人安插。
确保隔墙无耳。
“上官大人,今天东宫发生的事情,你怎么看?”
李敬玄上来就直接问道。
平日里,他们可以政见不同。
可是在武媚娘这件事情上,他们的主见却是出奇的一致。
今天的事情,已经再明显不过。
只要是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高宗皇帝,要对武后动手了啊!
上官仪说话,也是直来直去,“我以为,这是上书陛下,指出武后作恶多端,将其废黜的最佳时机!”
李敬玄、刘仁轨也附议。
以前。
他们只是想一想,却不敢有所行动。
毕竟。
高宗的耳根子软,无论武媚娘做什么事情,只要她在高宗的耳边哭一哭,闹一闹,高宗都会付之一笑。
可这次不一样。
现在。
连高宗都开始想办法,对于武媚娘了啊。
李敬玄痛心疾首的说道,“余自幼与陛下为伴读,从未将陛下被逼到这种程度,竟然要让七岁的太子出来监国,然后才腾出手来,对付武媚娘。”
“可见,这武媚娘如今的势力,究竟有多么强大!”
三人陷入了沉思。
是啊。
若非如此,陛下有必要,对一个女人,是用这种手段吗?
如果不是陛下除掉许敬宗、李义府。
天下百官,只怕都还不知道,陛下真正的用意吧!
刘仁轨想了想,说道,“当前直接上书陛下的话,只怕会适得其反,最好能够找到一个突破口,是陛下都为之憎恨的突破口,只有如此,证据确凿,才能扳倒武后!”
其他两人都点点头,表示同意。
只是。
怎么才能找到这个突破口呢?
三人又开始商议了起来。
终于确定了一个可行的方法。
还是上官仪想出来的。
“我与宫中一个名为王伏胜的内侍官,有些交集。”
“王伏胜身上有正义感,他告诉了我一个消息,说皇后经常引道士入宫,鬼鬼祟祟,不知道在做些什么事情。”
“要是能够将这将事情查清楚,或许能够作为突破口,来压到武后!”
三人都同意这个想法。
随后嘱托上官仪,一定要找到王伏胜,让他这段时间,在皇宫之中,好好盯着武媚娘。
看看她引道士入口,究竟是为了什么事情。
毕竟。
上官仪是东宫的中书舍人。
接触到内侍官的机会,比李敬玄、刘仁轨要多。
约定之后。
三人各自离去。
......
上官仪为太子中书舍人。
有出入大明宫的便利。
离开酒楼。
上官仪带着太子信物,进入皇宫。
在内侍省找到了王伏胜。
两人来到一处墙角。
王伏胜可吓坏了,“上官大人,您怎么还寻到内侍省来了?这要是别人看到,还以为我吃里扒外,现在就开始钻太子的怀抱了呢!”
上官仪来,可不是为了说废话的,他直接问道,“王公公,近日来,陛下对武后的转变,想来你也看在眼中吧。”
那是自然。
不仅看在眼中。
而且也能出揣摩圣上的意思。
在皇宫之中生活,要是没点揣摩圣意的本事,活不长。
上官仪见对方点头,又开口道,“上回你跟我说,看见皇后经常引道士入宫,我需要你弄清楚,那些道士,来皇宫究竟是干什么的!”
一提到这个。
王伏胜双眼眯起。
双脚微微一抖,他试探的问道,“上官大人,你们真有把握,这次将武后扳倒吗?”
上官仪自信的点点头,“没错!只是缺少个契机!”
王伏胜心一狠,说道,“那些道士,极有可能在施展厌胜之术!”
厌胜之术,就是巫术!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