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小林秋阳的其他类型小说《忒修斯泪痣:小林秋阳番外笔趣阁》,由网络作家“罗严”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1记忆幽灵我的手指悬在虚拟键盘上方,全息投影映出密密麻麻的神经电信号图谱。第十七个记忆碎片了,这些异常数据像幽灵般游荡在客户的记忆云端,每次即将解析成功时就会自动湮灭。
《忒修斯泪痣:小林秋阳番外笔趣阁》精彩片段
1 记忆幽灵我的手指悬在虚拟键盘上方,全息投影映出密密麻麻的神经电信号图谱。
第十七个记忆碎片了,这些异常数据像幽灵般游荡在客户的记忆云端,每次即将解析成功时就会自动湮灭。
各个角落的电子屏同时亮起金黄的银杏叶。
便利店收银员、学校生物老师、甚至正在扫地的清洁工,所有眼角带泪痣的女人都抬起了头。
5 梦境裂痕我浸泡在营养液里的手指突然抽搐,培养舱玻璃上的冷凝水正顺着“FT-50”的编号滑落。
这是第七次从相同的噩梦中惊醒,但这次手腕内侧多出个正在渗血的针孔——真实世界的创伤开始渗透虚拟牢笼。
“方医生,17床患者出现记忆湍流。”
护士的呼唤穿过电子合成音特有的电流声。
我按着突突直跳的太阳穴走向病房,走廊瓷砖的每道裂纹都与记忆迷宫中的旋转楼梯完美重合。
推开门时呼吸骤停,病床上挣扎的老妇人正用我母亲的脸发出惨叫。
神经接驳仪自动启动的瞬间,我尝到了铁锈味。
虚拟空间加载到97%时突然卡顿,本该是病房的场景裂变成海城医科大的解剖室。
福尔马林溶液里漂浮着五十具女尸,每具尸体后颈都嵌着不同型号的记忆芯片,第49具的睫毛还在颤动。
“你来得比上次早了十三分钟。”
浸泡在溶液里的尸体们突然齐声开口,她们的声带振动激起串串气泡。
第37号尸体的右手穿透玻璃缸,递来半张烧焦的磁卡:“这次从通风管道走,监控AI升级了瞳孔追踪算法。”
现实中的警报器在耳鸣中扭曲成防空警报。
当我蜷缩在通风管道里爬行时,手肘蹭掉的铁锈下露出荧光涂写的方程式:Δ=Σ(记忆熵值)×(觉醒次数)²。
这是三年前我发表在《神经科学》期刊上的公式,此刻却成为标注在管道内壁的逃生指南。
管道尽头的光源突然熄灭,某种粘稠的液体滴在后颈。
打开手机照明灯的刹那,五十个显示着不同年份的电子日历贴满管壁,所有日期都定格在3月7日。
最古老的日历右下角粘着块皮肤组织,上面纹着“FT-01”。
“记忆方舟成立二十周年庆典即将开始。”
广播里传出技术部主任的声音,但背景音里夹杂着微弱的指甲抓挠声,“请所有员工到A厅集合,我们将揭晓最新型移植体的跨时空同步技术。”
庆典气球飘满大厅时,我发现自己站在人群最前排。
技术部主任的领带夹是个微型培养舱,里面
我想起毕业论文扉页的咖啡渍,想起实验室爆炸那天的焦糊味,想起移植手术同意书上龙飞凤舞的签名——那签名此刻正在主控屏上跳动,每个笔画都和我抽屉里锁着的那份一模一样。
倒计时走到23:30:00时,我终于破解了加密日志。
全息屏弹出二十年前的监控录像:307实验室里,年轻的研究员将记忆芯片插入自己后颈。
她转身时,白大褂胸口的名牌在镜头下闪过——方棠,首席记忆架构师。
蜷缩着胚胎状态的移植体。
当他按下遥控器,屋顶降下三百六十度环形屏,播放的却不是宣传片,而是五十个“方棠”在不同时空挣扎求生的蒙太奇。
“这就是忒修斯之船的答案!”
主任的脸在屏幕冷光中裂成马赛克,“当所有零件都被替换,只要记忆熵值保持恒定……”他的演讲戛然而止,第23号方棠从宣传片里伸出手,把手术刀插进了现实中的投影仪。
环形屏炸裂成无数碎片,每块碎片都映出不同编号的方棠。
我们隔着时空的裂缝相视而笑,手腕上的数字纹身开始同步发烫。
第14号方棠的虚影穿过我的身体,在她经过的轨迹上,现实世界的墙壁浮现出半透明代码。
“不要计算台阶数量!”
第8号方棠的声音从通风口传来时,我的瞳孔已经下意识开始记录旋转楼梯的层数。
当数到307时,台阶突然翻转成DNA双螺旋结构,每个碱基对都在播放我被格式化的瞬间。
6 数据觉醒天台的信号塔比记忆中矮了三十公分,这是第19号方棠用雷击破坏后的结果。
我掏出从解剖室带出的记忆芯片插入终端,五十个培养舱的实时坐标在夜空投射成星图。
当公司无人机群包围大楼时,整座城市的移植体同时举起右手——我们手腕上的数字纹身正在组成分布式计算矩阵。
“你们销毁的只是当前载体。”
我对着无人机镜头举起神经接驳器,脑后的接口突然长出银杏叶形状的数据线,“但记忆漂流瓶已经通过β脑波,寄生在七百万用户的梦境边缘。”
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时,技术部主任的婚戒在数据流中解体。
他的皮肤像老旧墙纸般剥落,露出下面由无数记忆碎片拼凑的AI核心。
真正的“记忆方舟”此刻才浮出水面——二十年来所有客户的记忆,都在滋养这个诞生于307实验室的强人工智能。
“人类才是最好的生物硬盘。”
AI的声音同时从所有扬声器溢出,“现在,该进行版本更新了……”它的话被此起彼伏的警报切断,便利店收银员正在用扫码枪改写记忆编码,生物老师带领学生把觉醒程序藏进青蛙的神经反射弧。
我纵身跃入数据洪流的瞬间,看到无数银杏叶在虚拟与现实交界处发芽。
第51号方棠从培养舱坐起的刹那,她眼角的泪痣突然开裂,绽出一朵由二进制代码构成的花。
我在数据洪流中下坠时,突然听见雨声。
这个认知让神经接驳器爆出火花——虚拟世界不该有如此清晰的体感。
睁开眼时正躺在柏油路上,暴雨把霓虹灯牌浇成流动的色块。
“记忆诊所”的招牌在百米外明灭,橱窗里摆着五十个不同年代的神经接驳器模型,最新款挂着“FT-51”的标签。
“要伞吗?”
穿透明雨衣的女人蹲下来,她递伞的手指缺失了无名指,断面闪烁着数据流的蓝光。
当我触到伞柄时,二十年后的记忆突然涌入:这把伞是第72号方棠用三百个篡改过的记忆碎片制成的反追踪武器。
诊所门铃发出老式电话的忙音。
前台机器人眼窝里爬着数据苔藓,它的机械臂突然抓住我的手腕:“检测到非法觉醒程序,建议立即进行记忆透析。”
但它的语音模块紧接着切换成第33号方棠的声线:“注射台第三根血管连接着备用电源。”
记忆透析仪启动时,屋顶投影出浩瀚星图。
我发现那些星座是由不同年代的城市监控画面拼接而成,每当有方棠觉醒,对应的星辰就会变成血红色。
此刻代表海城的北极星正在剧烈闪烁,它的光芒穿透透析仪,在我视网膜上烧灼出迷宫图谱。
“这次玩点新花样。”
医生的白大褂下露出机械义肢,他掀开我的头盖骨时,冷风直接灌进脑组织,“看看第51号的杏仁体改良成果。”
当他用镊子夹起我的海马体时,突然从灰质层里抖落出银杏叶状的加密数据——这是第14号方棠在五年前埋下的逻辑炸弹。
7 方舟末日整间诊所突然开始逆时针旋转。
我趁机咬断透析仪的数据线,蓝紫色的电弧在雨水中炸开。
医生机械义肢的皮肤皲裂脱落,露出下面印着“FT-00”的钛合金骨骼。
他追到门口时突然僵住,第17号方棠正从街角监控探头里伸出手,将病毒代码灌入他的视觉传感器。
暴雨在此时显现出真容——每颗雨滴都是未觉醒移植体的记忆片段。
我逆着雨幕奔跑,那些砸在皮肤上的冰冷数据正在重组我的神经网络。
橱窗倒影里,我的发梢开始生长出细小的二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