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处,赵桓负手而立,目光温柔地望着这一幕。
曾经的腥风血雨,都化作了此刻的岁月静好。
若干年后,太子登基,叶璃被尊为太后。
她在垂帘听政时,常对新帝说:“治国如治家,需以仁心为本,以智慧为刃。”
而她与赵桓的故事,也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一段帝后情深、携手治国的佳话。
每当有人提起盛朝最传奇的皇贵妃,老人们总会指着紫禁城的方向,笑着说:“那是凤凰栖梧桐,天命所归。”
番外篇·岁月缱绻暮春的碎玉轩飘着紫藤花香,叶璃半倚在软榻上,指尖捏着枚绣绷,却许久未落下一针。
窗外,十二岁的太子正追着八岁的公主满院跑,小女儿发髻上的银铃随着跑动叮咚作响,惊起廊下几只白鸽。
“娘娘又出神了。”
翠儿端着新沏的碧螺春进来,眼角笑出细纹。
自叶璃封后,她也成了掌事姑姑,却仍改不了唤旧称的习惯,“皇上今早去御书房前,还特意嘱咐让您多歇着。”
叶璃将绣绷搁在一旁,望着铜镜里自己眼角若隐若现的细纹,忽然想起初入宫时的模样。
那时的她总绷着心弦,哪敢像现在这般慵懒。
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腕间的玉镯——那是赵桓在她晋封皇后那日所赠,温润的羊脂玉上,刻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母后!
皇兄抢我风筝!”
公主气喘吁吁跑进来,发间沾着几片花瓣。
叶璃将女儿搂进怀里,刮了刮她红扑扑的小脸:“堂堂长平公主,怎的还这般孩子气?”
话音未落,太子也追了进来,俊朗的眉眼与赵桓如出一辙。
“儿臣哪敢抢妹妹的东西?”
少年抱拳行礼,嘴角却藏不住笑意,“只是那风筝飞得太高,儿臣怕她摔着。”
叶璃看着这对兄妹斗嘴,恍惚间想起多年前在猎场救驾的场景。
那时她与赵桓,何尝不是像这般青涩?
正说着,外头传来通报:“皇上驾到——”赵桓身着常服,腰间挂着的玉佩是叶璃亲手所制。
他挥退众人,在榻边坐下,顺手将太子递来的风筝接过:“都这么大了,还跟妹妹抢东西?”
语气虽是责备,眼中却满是宠溺。
太子吐了吐舌头,拉着妹妹退了出去。
“今日折子不多?”
叶璃靠在他肩头。
这些年,她虽不再过多参与前朝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