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带着明显的轻蔑,“果然生得一副狐媚相。”
“姐姐说笑了。”
另一位粉衣女子掩嘴轻笑,“听说林夫人最擅诗词歌赋,把王爷哄得夜夜留她在书房呢。”
我站在原地,手指紧紧攥住袖口。
这些都是什么人?
为何对我如此敌意?
李嬷嬷适时出现:“太后娘娘宣林夫人觐见。”
我整了整衣衫,跟着李嬷嬷进入内殿。
殿内光线柔和,一位约六十岁的妇人端坐在主位上,身着明黄色凤袍,虽已年长,但眉眼间仍能看出年轻时的绝代风华。
“妾身参见太后娘娘,愿娘娘万福金安。”
我跪下行大礼,额头触地。
“起来吧。”
太后的声音出乎意料地温和,“抬起头来让哀家看看。”
我顺从地抬头,对上太后审视的目光。
她的眼睛与顾云舟有几分相似,都是那种深邃的灰蓝色,但太后的眼神更加锐利,仿佛能看透人心。
“嗯,是个清秀孩子。”
太后微微颔首,“听说你颇通诗词?”
“回太后,妾身只是略知皮毛,不敢当‘颇通’二字。”
“谦虚了。”
太后示意宫女上茶,“前日你献给王爷的寿诗,哀家听说了。
‘未必人间无地仙’,好一个妙句。”
我的心猛地一沉。
太后连这都知道?
是有人特意告知,还是她对王府的掌控如此严密?
“不过是拾人牙慧,不敢居功。”
我小心应答。
太后轻啜一口茶,话锋一转:“知道哀家为何召你入宫吗?”
“妾身愚钝,请太后明示。”
“有人告诉哀家,”太后的声音骤然冷了下来,“你用了些不干净的手段迷惑王爷,让他这些日子独宠你一人。”
我立刻跪伏在地:“太后明鉴,妾身绝无此心!
王爷不过是喜欢听些诗词讲解,妾身才得以常侍书房。”
“是吗?”
太后冷笑,“那为何其他妃嫔都说你擅使妖媚之术?
特别是那两位特别的夫人。”
特别的夫人?
她是指苏瑶和赵婉儿?
我的心跳如鼓,她们果然在太后面前进了谗言!
“妾身不知何人诬告,但求太后明察。”
我抬起头,鼓起勇气直视太后,“妾身若有半分不轨之心,甘愿受任何惩罚。”
太后静静地看着我,目光落在我发间的海棠白玉簪上,神色微变。
“这簪子……”她声音里有一丝异样,“是王爷赐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