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发出干涩的声音,语气中带着一丝恐惧。
章邯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拾起少年遗落的陶片。
借着微弱的光线,他看到上面用血写着“待解甲,葬母于渭水之阳”。
他的手微微颤抖,心中涌起一阵悲戚。
那个少年,怀着对母亲的眷恋和对和平的渴望,却永远倒在了这残酷的战场上。
“在那里,或许能建一个能让草编蝈蝈发芽的秦国。”
章邯喃喃自语,像是在回答鬼卒们的疑问,又像是在给自己一个渺茫的希望。
“能让草编蝈蝈发芽的秦国?
上将军,这是什么意思?”
鬼卒们围拢过来,幽火凑得更近,照亮了章邯那满是沧桑的脸庞。
章邯站起身,望着茫茫黑夜,缓缓说道:“你们还记得那些在战场上死去的兄弟们吗?
他们中有渴望回家团聚的少年,有被生活逼迫无奈从军的农夫,还有心怀理想的墨家子弟。
他们本不该死,他们应该在和平的土地上,编织着美好的生活,就像那草编的蝈蝈,充满生机与希望。
我们要去的地方,将是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压迫的秦国,一个能让这些美好的愿望生根发芽的地方。”
鬼卒们沉默了,幽火也似乎黯淡了几分。
他们想起了那些曾经并肩作战的同伴,那些在痛苦与绝望中死去的灵魂。
“可是,上将军,这真的能实现吗?”
一名年轻的鬼卒怯生生地问道,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怀疑。
章邯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我不知道是否一定能实现,但我们总得试试。
难道你们想让那些兄弟们白白死去吗?”
“不想!”
鬼卒们齐声喊道,幽火重新明亮起来,燃烧着坚定的决心。
“那就跟我走!”
章邯握紧手中折断的楚军箭矢,仿佛那是指引他们前行的旗帜。
在这支特殊的队伍中,鬼卒们各怀心事。
年纪稍长的鬼卒,经历过更多的苦难与沧桑,他们对章邯的决定虽心存疑虑,但出于对章邯的敬重和对和平的渴望,还是选择跟随。
“上将军,我跟着您这么多年,知道您是个有担当的人。
虽然这路途艰险,前途未卜,但我相信您。”
一位头发花白的鬼卒说道,他的眼神中透着信任。
而年轻的鬼卒们,心中则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与憧憬。
他们渴望摆脱这无尽的黑暗与痛苦,幻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