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出什么事儿了?江薏柠心中想着。
又看了一会儿手机,四点半。
江薏柠想了想,还是给区湛送过去吧,万一问题多,修改的时间也宽裕些。
她拿着打印好的总结去敲门,敲了几声,没有反应。
不在?
江薏柠重新返回办公室,给区湛发了微信。
江薏柠:区区长,我的总结写好了,刚去敲您门了,您是不是不在?
过一会儿,区湛的信息发回来了。
区湛:在开会。
江薏柠总不能问一句,“您什么时候开完?”
只能默默等待了。
等待的过程中,江薏柠又把总结仔仔细细看了两遍,以防出现错别字、语句不通的低级错误。
终于,五点半。
刘主任进大办公室转了一圈,走了。
江薏柠猜测,应该是会开完了。
于是,她又一次拿着总结,去找区湛。
果然,他在。
区湛看着总结,很认真。
江薏柠默默站在一边,手里拿着笔,也拿着一份刚打印好的总结。
几分钟后,区湛指尖轻叩桌面,目光紧锁总结上的一行文字,语气严肃:“这里写‘灌溉水铺概率较低’,‘较低’一词太过笼统。你统计过具体数据吗,覆盖率究竟是多少?咱们的工作,是要实打实的,要用数据说话,这样既精准又有说服力。”
江薏柠迅速在笔记上记录,刚落笔,区湛又道:“还有这句‘积极推动项目开展’,‘积极’是主观描述,咱们需要的是客观的事件描述,换成‘通过每日例会跟进、协调资源,成功推动项目按计划实施’,把工作方式和成果清晰呈现。”
江薏柠自认为写得不错的总结,短短两页纸,竟被区湛挑出不下十处问题。
夸张一点儿,挑毛病的时间快赶得上她写总结的时间长了。
江薏柠额头沁出细汗,手中的笔一刻不停地记着。
最后,区湛抬头,看着江薏柠,认真的说道“写材料不是堆砌辞藻,每个词都要经得起推敲,一份连措辞都模棱两可的总结,怎么能让人信服?”
江薏柠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紧张情绪:“区区长,我回去立刻按您的要求修改。”
区湛点点头:“六点半前交给我,我在这儿等着,这次别再出问题。”
江薏柠匆匆回到办公室,盯着电脑屏幕,拿着笔记,对照着区湛指出的问题,逐一修改。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办公室的人越来越少,只有她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