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州市城市发展规划书”。
似乎看出了祁同伟的疑惑,石处长的声音恰到好处的响起:
“汉东省委和京州市委对于京州市未来的规划有所分歧,主要集中在关于新区开发的构想上,到底是利用现成的基建、改造原有的老城区。还是重新圈地、设立新的行政区域,一切从零开始。”
祁同伟眼神迷茫,他看着眼前厚厚的文件夹,脑子有点没反应过来。道理祁同伟都懂,但他才第一天入职,怎么就给安排了如此重要的工作?!
石处长也是被逼无奈,这些涉及经济开发区的规划原本是李达康给赵立春画的饼,综合处的众人压根没想着能实现。
但胡处长不在,李达康做事风格说难听点就是霸道,没人能管得住李达康。再后来,谁都想没到,这份计划书竟引起了省委的关注。
现在李达康不负责任地拍拍屁股走人了,留下了这个基本上只有个标题的烂摊子,大家都不是傻子,谁也不愿意接手。
正巧,石处长愁得不行的时候,祁同伟这名顾问来了。
石处长端起水杯,用喝茶来掩盖自己脸上的尴尬。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他也不愿意把这破事扔给祁同伟这个新人,石处长宽慰道:
“小祁你不用着急,先下去慢慢琢磨,等明年开年给出正式的汇报文件就行”
至于祁同伟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石处长并不关心。能做到固然好,他还能跟着沾光;做不到也无妨,反正他马上就退休了。
石处长出生在建国前,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他生长在计划经济的时代里,买东西还要靠粮票、布票这类票证。现在改革开放了,凭票供应的“票证经济”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市场经济,石处长已经完全跟不上这日新月异的节奏了。
石处长轻轻拍了拍祁同伟的肩膀,鼓励道:
“年轻人,好好干,计委的未来还得靠你们这些有冲劲的后生啊。”
祁同伟回过神来,他笑了笑,最近真是喜事连连。
这件事对别的人来说,难度无异于登天,是个老大的黑锅。但祁同伟可是汉东省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经历过汉东二十年飞速发展的他而言,这简直太简单了。
祁同伟在京州市检察院当过副检察长,又在省公安厅干了八年。在京州待了这么久,对于京州的新区设计,他闭着眼睛都知道该选哪个方案,甚至连具体的选址和产业规划都是现成的。
一个熟悉的名字在祁同伟心头浮现——京州新港工业区......
一个熟悉的名字在祁同伟心头浮现——京州新港工业区......
祁同伟双手抱着厚厚一沓颇有分量的文件,回到给自己安排的位置上。他丝毫没有在意周围人好奇与八卦的眼神,开始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地细细翻阅起来。
摒弃掉个人情感方面的因素,单纯就事论事的话,越是往后深入研读,祁同伟就越不得不承认,李达康这个人确实还是很有东西的。
在祁同伟桌上铺开的、尚处于雏形的京州新区规划书里面,有很多充满前瞻性的大胆构想,其视野远远超出了这个时代所具有的局限性。怪不得李达康能忽悠住赵立春,令赵立春对他青睐有加。
但从祁同伟的上帝视角来看,这里面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最严重的一点就是东一锤子、西一榔头,没有规划、不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