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亡国之君?朕杀敌千万,无敌了小说

亡国之君?朕杀敌千万,无敌了小说

东一方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精品军事历史《亡国之君?朕杀敌千万,无敌了》,赶快加入收藏夹吧!主角是赵桓大宋,是作者大神“东一方”出品的,简介如下:赵桓穿越大宋,成了末代皇帝宋钦宗。眼看着金国大军杀来,赵桓拿起天子剑,杀神棍郭京,诛软骨头李邦彦,提拔岳飞,组建一支无敌之师,从东京城开始北伐雪耻。重生一世,朕绝不为奴,誓要让金太宗肉袒牵羊。...

主角:赵桓大宋   更新:2025-07-01 08:5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桓大宋的现代都市小说《亡国之君?朕杀敌千万,无敌了小说》,由网络作家“东一方”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精品军事历史《亡国之君?朕杀敌千万,无敌了》,赶快加入收藏夹吧!主角是赵桓大宋,是作者大神“东一方”出品的,简介如下:赵桓穿越大宋,成了末代皇帝宋钦宗。眼看着金国大军杀来,赵桓拿起天子剑,杀神棍郭京,诛软骨头李邦彦,提拔岳飞,组建一支无敌之师,从东京城开始北伐雪耻。重生一世,朕绝不为奴,誓要让金太宗肉袒牵羊。...

《亡国之君?朕杀敌千万,无敌了小说》精彩片段

李邦彦听到赵桓的话,再听到周围的议论,更是一脸不忿,高声道:“官家要羞辱臣,臣该受着。”
“可臣还是要说,明明打不赢,却执意要耗费国帑,葬送儿郎性命,更置官家的生死不顾,这是绝不可取的。”
“官家被李纲蛊惑,一心一意听从李纲的,殊不知,这是他们的阴谋啊,他们是为了掌权才这样......”
啪!!
响亮的一耳光传出。
李邦彦应声倒在地上,嘴角都沁出一丝鲜血,脸上流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皇帝竟然打他了。
怎么可能?
皇帝怎么敢?
李邦彦爬起来,重新拿好笏板,郑重道:“我大宋开国以来,与士大夫共天下。官家身为君上,应该虚心纳谏,应该大度不发怒。”
“现在动辄羞辱臣下,实在不应该。”
“满朝诸公,难道看着我李邦彦受辱吗?今日我李邦彦受辱,明日焉知不是你们受辱呢?”
殿内,却鸦雀无声。
连张邦昌和白时中都没有表态,一方面是情势不明,另一方面是李邦彦为人恣意,为了权势无所不用其极,曾经得罪了很多人。
李纲、杨时和种师道等人,就更不会帮李邦彦了。
赵桓打了李邦彦,踱步来到李邦彦的面前,居高临下俯瞰着,呵斥道:“你刚才一句话说得对,大宋的确是与士大夫共天下。”
“这是祖宗定下的规矩。”
“可是你这样的士大夫,都要割地赔款,不要祖宗打下的江山社稷,朕还怎么和你共天下呢?”
“你要卖国,朕还支持你,岂不是脑子被驴踢了吗?”
“嘴上说打仗耗费国帑,有无数百姓战死,可是割地赔款,被割掉的土地不是钱吗?赔偿的岁币不是钱吗?那些被你卖掉的大宋百姓,就该遭到金人奴役吗?”
掷地有声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中,无数投降派的官员若有所思。
李纲、杨时和种师道等主战派,却是振奋起来。
皇帝主战!
大宋江山有救了。
李邦彦面色惨然,抿着嘴道:“官家,打不赢才是最重要的。”
赵桓嘲讽道:“你说打不赢,这次完颜宗望杀到东京城,怎么就败给我们了?”
“上一次地方没什么准备,全国军队也没动,尚且能击败金军守住国土,如今难道就不行了吗?”
“你骨子里软弱,不愿意死战,不敢死战,却把所有人都认为是软骨头。”
“我大宋就是不屈服,大宋百姓的骨头就是硬骨头,宁愿站着死,也绝不跪着生。”
“朕,也如此!”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我大宋无数子民,绝不为奴。”
“朕今天,当着满朝诸卿的面,把话撂在这里了,大宋的任何一寸土地都不能丢,不会割让给金人。”
赵桓大袖一拂,断然道:“大宋和金国的交战,时间要打多久,我们不去做决定。他们要打多久,我们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
李纲听得热血沸腾,上前一步揖首道:“官家圣明!”
“圣上圣明!”
杨时眼眶微微发酸。
大宋终于出了个挽天倾的人,未来如何他不知道,却不会比现在更坏。
种师道、王宗濋等武将也纷纷表态。
一个个武官激动万分,因为战事来了,意味着武将的地位可能会提升。
满朝的投降派鸦雀无声,没有人再出来反对。
这些人都看出了大势,皇帝一心一意要抗金,那就任由皇帝去打。等金人一来,宋军落败,皇帝自然会主和,还得他们出面。
这是发生过的事情。
李邦彦知道自己输了,捂着红肿的脸,回到自己的位置站好。
赵桓扫了眼李邦彦,眼中冷色不减分毫,继续道:“要和金人决战,就必须修缮城墙、整顿兵马,各项安排都需要大量的钱财。”
“朝廷缺钱,朕一时间没有办法,只想到了募捐的办法。”
“一人钱少,众人钱多。”
“集众人之力,就能重整军备。请诸卿慷慨解囊,等将来击败了金人,朕不吝封赏。”
朝中许多主和派的官员都沉默。
击败金人,难!
皇帝的封赏放得太高,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李纲率先站出来,高声道:“臣李纲,愿意倾尽家资,支持官家整军备战。”
种师道表态道:“臣种师道,也愿倾尽家资支持官家。”
杨时说道:“老臣也愿意捐出钱财,助官家抗金。”
主战派纷纷慷慨解囊,主和派捐钱的人很少。
赵桓没有任何急躁,目光又落在李邦彦身上,笑眯眯道:“李卿,你是当朝的宰相,得带头才行,你捐多少钱?”
李邦彦回答道:“臣一贯两袖清风,家中没有半点浮财。不过官家要抗金,臣也愿意支持,就捐赠一百两银子。”
赵桓问道:“真没钱?”
李邦彦神情肃然,坚定道:“官家,臣真的没钱。”
赵桓问道:“李卿可知欺君之罪?”
李邦彦梗着脖子,强硬道:“臣忠于官家之心,天地可鉴。这些年李家的开销,全靠老家寄来钱财运转,家中真的是没钱。”
赵桓心中冷笑,李邦彦挥金如土,怎么可能缺钱呢?他却是不动声色道:“朕相信你。”
李邦彦心头一喜,嘴上道:“官家圣明。”
他心中不屑。
皇帝的手段太稚嫩了,靠这点手段就想要敛财,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傻子才捐钱。
赵桓直接喊道:“王宗濋,你去抽调三百殿前司的精锐,直接去李家搜查钱财。谁敢阻拦,杀无赦。朕倒要看看,李卿是忠君?还是欺君?”
“臣领命!”
王宗濋担任殿前都指挥使,是赵桓母亲的族弟,算是赵桓的舅父,是赵桓的基本盘。
他的权势都仰赖赵桓,赵桓越强,他的威势越大,所以急吼吼离开了。
李邦彦却浑身冰凉。
忽然间,他彻底明白了,皇帝是要针对他。
一步步到了现在。
李邦彦心中恐慌起来,急切道:“官家,毫无证据就搜查臣子的府邸,于理不合。臣也是有大功于朝廷的人,是太上皇的人,更是忠于官家的啊?不能这么做,不能这样!”


立太子是国本。
赵桓的便宜大儿子赵谌已经九岁,聪明伶俐,册立为太子,是众望所归的事情。
连带着兼任天下兵马大元帅,让人有些意外,也不是不可以。
太子兼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只是遥领,挂一个名头,不会涉及具体的事情,就算有事情,也是天下兵马副元帅的差事。
李纲作为新任的太宰兼门下侍郎,是皇帝的铁杆支持者,率先表态道:“官家册立太子,利国利民。”
张邦昌恭敬道:“臣也同意。”
政事堂的宰相纷纷站出来表态,全部都同意,其他文武百官都没有异议,直接定下赵谌当太子的事。
新君登基,又有皇子,立太子本就顺理成章。
赵桓见百官同意,心中松了口气,又继续道:“太子定下,且兼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必须有副元帅协助辅佐。朕安排种师道担任,如何?”
天下兵马副元帅,是个临时性的官职。
李纲也希望种师道这样的人得到重用,才有人能扛起抗金的大旗,率先表态道:“臣同意。”
张邦昌道:“臣无异议。”
徐处仁、吴敏和白时中三个宰相再度表态同意。
种师道手持笏板上前,恭敬道:“臣种师道,定不负官家厚望,定会全力抗击金国。”
赵桓没有接话,一副思考神情。
大殿中忽然就安静了,气氛更是肉眼可见的凝固,情况很不对劲。
皇帝又要搞什么幺蛾子?
殿中的官员都接触过皇帝,知道皇帝是什么样的性格。
曾经太上皇禅位,这位皇帝死活不愿意登基,希望跟着太上皇南下逃走。
当时,郓王赵楷曾带着人闯宫,想要争夺皇位,却被王宗濋带着人硬生生拦住,才有了太上皇传位。
一直以来,皇帝的存在感不强。
今天搞了太多事情,杀李邦彦、讹诈钱财,又让李纲拜相,现在册立太子,紧跟着安排种师道担任天下兵马副元帅。
事情太多了。
不像皇帝的风格,像是有人在皇帝背后操控一样。
皇帝的每一步都让人心惊肉跳,以至于殿内鸦雀无声,只剩下淡淡的呼吸声。
种师道是唯一的知情人。
见识了皇帝杀李邦彦的果决,见识了皇帝募捐的不要脸,对皇帝的手段彻底服气,却仍是有些担心。可惜他使不上力,只能静静的看着。
李纲是最关心皇帝的人,主动问道:“官家陷入沉思,是有什么难题吗?”
赵桓缓缓道:“种师道担任天下兵马副元帅,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单凭天下兵马副元帅,难以协调和安排军务。朕思来想去,唯有让种师道担任枢密使,才能名正言顺。”
轰!!
大殿中刹那间炸了锅,无数人震惊!
死死盯着皇帝。
李纲性格刚直,就算站在皇帝一方,却是立刻站出来,旗帜鲜明的反对道:“官家,种师道担任枢密使不合适。”
“朝廷的惯例,一直是宰相兼管枢密院,兼任知枢密院事,没有枢密使。”
“您要提拔种师道,顶多安排他担任枢密副使,怎么能是枢密使呢?这样的安排,不是重用种师道,反而是害了他,请官家明鉴。”
赵桓看到这一幕,心中却是摇了摇头。
李纲是忠臣不假。
可是,李纲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就是大宋开国的基因导致,李纲这样的文人也忌惮着武人。
始终防止武人坐大。
李纲希望种师道受重用,却不希望种师道担任枢密使。
历史上的第一次东京之战,身为武将的姚平仲担心种师道立下大功,独占功劳,就主动请求去攻打金人。
李纲也忌惮种师道的功劳太大,一改死战防守的策略,转为激进求战,支持姚平仲出兵,却是损失惨重。
这是文人的局限性。
始终防备着武将,始终想要武将做泥腿子,始终想要掌控一切。
赵桓要彻底的扭转这些,就从今天开始改变。
因为有金人入侵的外患,赵桓才有机会,换做太平时期,皇权安稳朝局稳定,文官集团势力太大,要运作非常难。
借着金人南下的契机,定下武将领兵的规矩,减少武将的钳制。
赵桓看着反对的李纲微微一笑,转而看向其他的官员,不急不缓道:“还有谁反对?”
“官家,臣反对!”
白时中旗帜鲜明的站出来。
“官家,臣也反对。”
张邦昌也站出来。
徐处仁、吴敏、耿南仲和杨时,以及所有文官都反对,一个个痛陈种师道担任枢密使的坏处。
“官家,臣弟也反对。”
清亮的声音响起,一个身材高大的青年站出来,拱手道:“臣弟构,请官家三思。”
反对的人是赵构。
他今年才十九岁,经历了颇多的磨难。
之前和金国和谈,赵构和张邦昌去了金国大营当人质。面对金人的强势,赵构应对得体,沉稳大度,没有丢半点的宗室风度。
反倒是张邦昌整天哭泣,怕死到了极致,丢尽了脸面。
现在的赵构还不是九妹,是英姿勃发的男儿。
赵桓看到赵构反对也不例外,笑说道:“九弟为什么反对呢?朕认为所有人都可以反对,唯独你不应该反对啊。”
赵构郑重道:“官家,我大宋没有这样的惯例。以种师道担任枢密使,不是器重他,而是害了他。天下哗然,舆论声讨,对种师道并不利。”
赵桓笑着问道:“九弟说大宋没有惯例,仁宗皇帝任命狄青担任枢密使,难道是假的?九弟连自己的祖宗,都不认了吗?”
赵构面色微变。
没想到,皇帝的反击如此犀利。
赵构却也不慌,继续道:“彼一时此一时,当时狄相公功勋卓著,出任枢密使理所应当,再说那是特殊情况。”
赵桓沉声道:“狄青功勋卓著,种师道的功劳就少吗?”
“他早年是文官,因为有谋略能治军,才进入军中为将。”
“领兵期间,种师道抵御西夏,北征辽国,如今又抗击金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种师道敢拼敢杀,功勋不输前人,为什么不能担任枢密使?”
“难道先人就一定强,后人就一定弱吗?”
说到这里,赵桓看向种师道,吩咐道:“种公,请你脱下上半身的衣裳,让满朝诸公看看你满身的伤痕。”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