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护国驸马爷》,讲述主角李自成周世显的甜蜜故事,作者“隔壁小王本尊”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一个现代军校生周世显重生大明,成为大明最后一个驸马。凭一己之力建立了一支近代铁军,保江山,驱鞑虏。饮马天山之巅,垂钓贝加尔湖,所到之处,皆为汉土。...
主角:李自成周世显 更新:2025-06-01 05:06: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自成周世显的现代都市小说《护国驸马爷前文+》,由网络作家“隔壁小王本尊”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护国驸马爷》,讲述主角李自成周世显的甜蜜故事,作者“隔壁小王本尊”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一个现代军校生周世显重生大明,成为大明最后一个驸马。凭一己之力建立了一支近代铁军,保江山,驱鞑虏。饮马天山之巅,垂钓贝加尔湖,所到之处,皆为汉土。...
明晃晃的快刀面前,人群安静了下来。成群结队的难民缩了缩脖子,本能的向后退缩。
周世显不疾不徐,走到蒸笼旁,抓起一个白面默默,轻道:“还有谁?”
人群一阵骚乱,看着这位貌似潘安的俊秀大人,踌躇起来。终于,一伙十几个青年挤出人群,快步走来。
领头的是一位身材矮壮,肌肉扎实的青年,二十五六岁。
他领着一帮后生走到周世显面前,抱拳一礼:“这位大人,我等要从军,不过......”
看起来他要提条件。
李迁大怒,喝道:“好胆,你可知我们大人是谁?”
区区草民敢在锦衣卫面前提条件,这胆子也太大了。
周世显摆了摆手,挥退李迁,和蔼道:“讲。”
青年咬了咬牙,低低道:“小人青州人氏,这些都是小人的同乡,小人若投军,大人可不能将我等拆散了。”
周世显一愣,心中竟有些感慨,这便是大明的淳朴百姓,这样一个小小的条件,令人唏嘘。
他点了点头,轻道:“好,准了,给你一个总旗的位子,你的同乡今后都归你管。”
青年如释重负,双膝跪地,砰砰砰连磕三个响头。
“谢大人恩典。”
周世显微微一笑:“起来吧,去,吃馍吃肉!”
看着英武青年带着十几个同乡,周世显心中欢喜,这大明还没到穷途末路呢。
从这些糟了兵灾的难民身上,他看到了大明中兴的希望。大明不是亡于百姓,是上层歪了。有了带头的,很快东直门热闹起来,成群结队的青壮纷纷挤出人群,响应征召。
人多了一下子便乱了起来。
李迁不停的训斥:“别挤,别挤。”
他一边维持秩序,一边摸了摸脑门,擦了把汗,有多少年没见到过这样热闹的场面了。
这一刻,让他依稀想起了当年的辽军,那些热血的辽东子弟。
他偷偷看了看上官,心中凛然,原本他还对这位上官有些轻视,如今只有深深的敬畏。
周世显此时笑的嘴都歪了:“好,好。”
这些淳朴憨厚的农家子弟,正是他需要的精兵种子,一个个都与建虏有深仇大恨。这是一张张白纸,可以任由他来涂抹。
火枪时代了啊,会几下武艺算什么,这是排队枪毙的时代,讲究的是纪律,胆色!
晌午,紫禁城。
一早散了朝会,周国辅便被崇祯帝留饭了,他恭恭敬敬的跟随王承恩,来到了乾清宫。
崇祯帝一生节俭,这恐怕是他身上为数不多的优点之一。
这御膳只有青菜豆腐,几块咸鱼,青菜还是皇后娘娘带着公主,皇子们亲手种的。
君臣在殿中落座,皇后,公主,皇子们纷纷落座。
周国辅端着一碗糙米饭,听着王承恩绘声绘色,描述着今日上午在东直门外发生的事情。
“热闹着呢。”
王承恩眉开眼笑,诉说着:“真没想到驸马爷,竟还有这样的手段,这样的见识。”
皇后听的一脸懵,崇祯微微发笑。
周国辅眼皮直跳,惊的险些连筷子都拿不稳了,在心里痛骂小畜生,非得弄出个家破人亡。
倒是公主在一旁歪着脖颈,秀目闪烁着奇光,听的眼睛也不眨一下。
王承恩说到那几个兵痞,被周世显下令轰走,乾清宫突然之间安静了下来,气氛十分古怪。
“嗯?”
崇祯帝大为错愕,却又若有所思。
周国辅也是一呆,眼皮也不跳了。
君臣两人都是治国理政的行家,对于兵事也不外行,一刹那,竟同时呆滞住了。
周国辅一哆嗦,忙起身下跪,请罪:“犬子顽劣,不知天高地厚,还请圣上开恩......”
他心里直打鼓,三个字在心中冒了出来:“子弟兵!”
这不是胡闹么,哪有这样养兵的,这样的兵练成了听谁的,会听朝廷的调派么?
这练兵的法子,在大明也不稀罕,当年戚继光戚大帅,在江南招募的便是身家清白的子弟兵,后来叫做戚家军。
如今在前线与闯军作战的孙传庭,招募的也是子弟兵。
难不成这小畜生,要练一只周家军?
“嗯。”
崇祯摆了摆手,枯瘦的脸上一阵阴晴不定。
乾清宫,这一刻出奇的安静。
周国辅心中咯噔一下,背后直冒冷汗,别人不知道,他还不知道这位皇爷的性子么。
这位皇爷的小肚鸡肠,可是连孙传庭的秦军都容不下,这些年没少给孙督师穿小鞋。
死寂中,突兀的响起一个稚气声音。
“他没私心的。”
周国辅一呆,偷偷抬头看了过去,便看到了公主有些发急,秀气的小脸涨的通红。
众人皆知一呆,良久无言。
三天后,东直门外,慈云寺。
周世显用了三天时间,募兵五百,正好凑齐了一个营头,这也是他能供养的极限了。
兵多了,崇祯帝那多疑的性子,搞不好就要震怒翻脸。
好处是这五百兵,都是身家清白,白纸一般的山东河南子弟,平均年龄不超过二十五岁。对这一营兵,周世显抱了极大的期待,终于在这个时代,他拥有了一支起家的基本部队。
千年古刹慈云寺,早已被兵灾中荒废,被周世显征用做了营房。
身为军校生,周世显练兵也不含糊,按照一个营头的编制,又分成三个哨,每哨三个棚,每棚三个伍。
三三制嘛,这一套他很熟。
任命了哨官,棚长,伍长之后,便展开了新兵训练,还是按照队列刺杀那套来,他也不会别的。
有了兵,有了营房,周世显又为装备发起愁来,还好骆养性送来了一批军械,以冷兵器为主,都是些腰刀,长枪,鸳鸯战袄之类。
锦衣卫衙门里的火器不多,甲胄也少,毕竟这都是国之重器。
正犯难的时候,兵仗局来人了,奉崇祯之命送来了三百杆鸟铳,火药,铳子一批,还有一些火箭车。李迁等校尉吓了一大跳,周世显还觉得少了,这应该是崇祯手中最后的家当了。
连年战败,朝廷那点家底早就打光了,三百杆鸟铳不少了。
大明兵仗局的生产能力,本来是不差的,这些年制造的火枪,怎么着也有几万杆,火箭,火车就更多了。只不过这些火器,大多被八旗,闯军缴获了。
最终在崇祯帝步步紧迫的加官进爵之下,孙传庭不得不带领他的秦军子弟兵,走出潼关天险,最终覆灭。
大明最后一支机动野战部队,注定全军覆灭。
所谓的无敌秦军,早已在南征北战中消耗殆尽。
如今的孙传庭麾下,只是一群接受过简单军事训练,刚放下锄头的农民,又如何能战?
“嚓!”
一道闪电划破天际,瓢泼大雨随之落下。
偏殿中,一尊尊怒目金刚注视下,周世显脸色阴晴不定。
“该怎么做,才能说服崇祯?”
山雨欲来风满楼。
周世显眼中闪烁着睿智的神采,从抽屉里,取出一个檀香匣子,匣子只有巴掌大,却刻着皇家标记。
用此匣,可将奏折直送君前。
摇曳烛光下,周世显握住狼毫,长久以来的肌肉记忆,他继承了原主人的一笔好字。
“臣周世显顿首......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随着狼毫落下,写出一行俊逸的小字,周世显微微皱眉,将宣纸扯起,揉成一团扔掉。
这不行,崇祯不会听劝。
崇祯在位十七年,换了五十个大学士,十一个刑部尚书,十四个兵部尚书,诛杀总督七人,杀巡抚十一人......这还都是封疆大吏。此君骨子里的刻薄寡恩,像极了大明开国之君朱元璋。
就这样上一份折子,怕是这点翁婿情谊可靠不住。
“臣请......”
再一次落笔,周世显睿智的双目透着决然,落笔苍劲有力起来:“臣请出征河南。”
是骡子是马拉出去遛遛,这兵也练了四个月了。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亲自上阵搏一回。
这世上的强军,都是长年累月打出来的,可没有养出来的。
草草拟了一份请命出征的折子,将匣子用火漆密封,交给监军,由魏安送入大内。
这一夜,大雨滂沱。
紫禁城,寝宫。
电闪雷鸣中,大雨瓢泼,雨水从年久失修的房顶,顺着房梁渗入房中,流了一地。
崇祯还挺淡定,正在批阅奏折。
苦了皇后娘娘,带着公主,皇子,宫女们用各种各样的工具排水,瞧着像是遭了灾。
终于,崇祯帝打开了一份密匣,翻开密折,他枯瘦的脸上露出一分意外,几分欣慰。
御笔朱批。
“准奏!”
翌日,清晨。
压城的乌云散去,日出东方。
慈云寺大营,肃穆严整。
周世显换上代表皇家威严的飞鱼服,面前是五百名手持火枪,刀盾,长矛的精兵。
四个月的训练,让这些农家子弟发生了蜕变。正所谓令行禁止,没有口令无一人喧哗。
死寂中,监军魏安取出密匣,清了清嗓子喝道:“圣谕!”
哗啦一下子,凤威营跪了一地。
“圣谕凤威营出京,驰援河南!”
周世显双手接过密匣,眼中寒芒一闪而逝。
“臣,领旨,谢恩!”
紧接着,慈云寺大营开水一般沸腾起来,各哨士卒开始准备军械行装,等待着开拔。
不久后,崇祯帝又连下几道圣旨。
“加锦衣亲军指挥同知,驸马都尉周世显宛平县男。”
这是封爵了,虽说只是个小小的县男爵位,可意义重大,这代表着周世显正式成为勋贵一脉。
大明勋贵现如今,早已经残了。
一道封爵圣旨后,又来了一道。
“赐周世显御马十匹,明光铠一辅,宝刀一把。”
随着一道道圣旨而来的,还有一批物资,成山的猪肉,大米白面,军械火药......崇祯把家底都掏出来了。
领旨,谢恩。
周世显一时无言,这位崇祯爷的性子,可真是奇葩。
他对一个人恨起来是真狠,对一个人喜欢起来,也是掏心掏肺,不像皇帝倒像是个愣头青。
除了粮草,军械物资,还有五万两银子的开拔费。银子不多,估摸着崇祯也是倾其所有了。
此外这位崇祯帝,还从京营里派来了两千辅兵,八百匹驮马,来辅助凤威营作战。
领兵的京营把总,叫李和元,四十多了,瞧着便知道是崇祯帝的心腹。
看着乱糟糟的京营兵,一色的老弱病残,周世显直摇头,这些年京营里能打的精兵,早已经随着一次次出征,伤亡殆尽了。
不论如何,崇祯是个要面子的人,还是给凑齐了两千五百兵,粮草军械还算充足。
只不过......若是出了京,补给多半是跟不上的。
大明朝廷对地方,早已失去了控制。
整军,备战,准备出征。
周世显清点了物资,琢磨着,这些粮草军械够凤威营三个月的消耗,可是潼关内还有孙传庭和他的十万秦军。
这点粮草分给十万秦军,还不够塞牙缝。
河南,山东连年兵灾,旱灾,可以说是赤地千里,早已伤了元气,哪里养得起十万兵马?
带着这么点兵,这么点物资去潼关,周世显抓了抓脑袋,估摸着连凤威营也得折进去。
打仗靠钱,粮,说穿了还是银子。
眼睛转了转,他想起了亢富亢公子那头肥羊。
晌午,朝阳门。
周世显带着李迁,十几个亲兵进了内城,舒活着酸痛的筋骨,看向两旁的商铺林立。
现如今,涌进京城的灾民越来越多,朝阳门外都是沿街乞讨的。官府在街上设了粥棚,可......病饿而死的灾民,还是每天都有。
一张张面黄肌瘦的脸,一个个骨瘦如柴的孩童,一个个跪在地上,没有尊严的女子,随处可见。
在朝阳门缓步而行,周世显面沉似水,这景象让他心中苦楚,却只能装作铁石心肠。
他的十几个亲兵面露不忍之色,又心中侥幸,得亏是他们遇到了大人,衣食才有了着落。
与满街的灾民形成反差的,是街道两旁一家家商铺。米铺,成衣店,古董行,当铺......再往前走便是成排的青楼妓馆。
还有胭脂铺,绸缎庄子。
一瞬间,无言。
这里是大明的京城,是京城风月,青楼妓馆门外,有着一个个穷凶极恶的护院,将灾民赶走。
这是明末,民不聊生的明末。
如今这京城名妓之中,有名的扬州瘦马不少,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秦淮八艳之一的陈圆圆。
京城子弟对她趋之若鹜,尊称为歌艺大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