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夏在暗房冲洗出最后一张照片:顾鸿生与陈墨在永盛桥前的合影,背景是初升的朝阳。
“用建筑人的方式,也是摄影师的方式。”
顾言在沙漠中搭建起临时法庭,用巴米扬大佛的残像作为背景。
他将永盛桥的设计稿、阿富汗的钢材碎片、基因公司的犯罪证据依次陈列,卫星直播的镜头扫过每一件证物,最后停在他胸前的银戒上。
“七十年前,我的祖父试图用建筑守护文明;七十年后,有些人却用文明制造武器。”
他的声音穿透沙尘暴,“但他们忘了,真正的文明就像巴米扬的大佛——即使被摧毁,精神依然屹立。”
林夏同步在分馆的露天剧场启动全息投影,老座钟的摆锤驱动着投影仪,将顾言的影像与永盛桥的历史画面重叠。
观众席上,伊丽莎白修女的轮椅空着,却放着陈墨的笔记本,每一页都被投影放大,苗族蜡染纹样在夜空中流转。
基因公司的报复比想象中更快。
当顾言结束直播,三架无人机从沙丘后升起,导弹的尾焰照亮沙漠。
他向林夏发送最后一条消息:“照顾好我们的时光之蔓。”
随后,信号永远停留在“正在输入”状态。
济南的雪越下越大,林夏在老座钟旁醒来,发现手机收到段加密视频。
画面里,顾言被押上军车,他突然转身,对着镜头露出微笑,眼神坚定。
背景中,“时光帐篷”正在燃烧,火光照亮了他袖口的桂花袖扣——那是林夏送他的礼物。
国际刑警的紧急通知打断了她的思绪:“基因公司计划启动‘文化清洗’程序,目标是所有非遗传承人。”
林夏望向窗外,分馆的琉璃灯在雪中闪烁,忽然想起母亲说过:“黑暗越盛,光芒越要明亮。”
她摸出相机,对着老座钟按下快门。
取景框里,钟摆的弧度与顾言设计的桥梁曲线重合,形成一道跨越时空的拱门。
她在照片背面写下:“冬夜漫长,但黎明终将到来。
我们的抉择,不是生存,而是让文明如何优雅地重生。”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林夏将所有证据上传至“毕摩之眼”暗网平台。
全球各地的文化守护者同时收到信号,他们的电子设备里跳出同一张照片:顾鸿生、陈墨、顾言,三代建筑人在时光中并肩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