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子嗣不丰,一共三子三女,三位皇子只剩下今上还有瘸了的英王,三位公主一位远嫁,一位难产没了,只剩下今上一母同胞的荣庆长公主。
荣庆长公主跟玄清道长年纪一样大,两人自幼相识,感情很好,文雅出家为道后,荣庆长公主也经常与她来往。
外头有人喊了一句长公主到了,沈疏云赶紧跟着母亲和玄清道长迎了出去。
“请长公主安。”
荣庆长公主见到文韵母女,有些意外,面色有些复杂,她的目光在文韵身上转了转,才轻轻吐出一句:“平身吧。”
沈疏云偷瞄了一眼荣庆长公主,她生得很漂亮,只是面色有些疲倦。
三人跟在荣庆长公主身后进了茶室,玄清道长与她相熟,自然坐到长公主身旁,提着茶壶开始洗茶泡茶。
“你怎么回来了?”
荣庆长公主瞥了文韵一眼,冷冷问道。
文韵忙道:“回长公主,妾身回京看看女儿。”
荣庆长公主的目光移到了沈疏云脸上,看着她与她母亲年轻时略有些相似的脸庞,长公主眉心微蹙了一下。
玄清道长在旁看得清楚,小声说道:“沈姑娘与夫家和离了,最近都陪着她母亲在我这里清修。”
“哦……”
荣庆长公主听到沈疏云和离了,目光竟比刚刚柔和了一些,看着沈疏云问道:“你不是嫁给陈敬璋的儿子吗,怎么好好的和离了?”
沈疏云没想把陈桓贞养外室的事情往外说,此事对她来说也是个丢人的事,她想了想道:“禀长公主,民女成亲五年尚未有孕,不敢耽误陈家的子嗣大事,这才商议着和离了。”
“哼!”
长公主听到沈疏云的话,极其不满的哼了一声,脸色又黑了两分。
沈疏云不明所以,玄清道长看向文韵道:“文夫人,帮我去饭堂看看斋饭如何了,长公主喜欢吃的菜她们知道,叫她们做得精心些。”
文韵赶紧起来,沈疏云也跟着母亲一起出了茶室。
两人一路往饭堂走,沈疏云抚了抚胸口,小声道:“娘,长公主气势好盛。”
文韵没说话,好久才叹息一声:“从前她也是个活泼机灵的小姑娘,一晃二十年过去,如今越发威严了。”
玄清道长不过是找了借口叫她们母女出来透气,两人去后厨看了一下,吩咐了两句就出来了,坐在廊下说话。
“也怪我,不知道长公主今日要来,忘了交代你。长公主与驸马成亲十八年,一直无子,十年前,驸马不知为何去了青云观修道。她对子嗣这事应该挺烦的,听你说起与陈桓贞和离也是因为子嗣,心情自然不好。”
沈疏云这才知道为何刚刚那番话叫长公主黑了脸,原来驸马早就去修道了,怪不得长公主养面首呢。
“娘,你与长公主很熟吗?”
沈疏云觉得,刚刚看长公主与母亲说话的样子,像是认识很久,又有了隔阂的朋友。
文韵微笑着,眸中闪着光,似是很怀念一段时光,她低声说道:“你外祖父当年是太子太师,我与皇……我与长公主她们很早就认识了,不过那时候长公主年纪小,她和你小姨比我们小四五岁呢,整天跟在我们身后,缠着我们带她们玩。这么多年过去,她和你小姨的感情倒是一直很好。”
沈疏云自小跟着父母在江南长大,父亲一直是当地的主印,从来都是别人捧着她,来了京城一直困囿内宅,今日是头一回见到贵人,她还有些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