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价预估:** 目标区域完全汽化。未撤离人员(含“烛龙”小队)存活率:0%。道标载体(苏雨薇)共振链接将强制过载,有较大概率幸存(需后续评估)。
> **战略优先级:** 保全“熵墙”核心技术(负熵桩),阻止熵增扩散,拯救更广泛人类文明。
> **执行倒计时:10秒。**
冰冷、残酷、高效。如同手术刀般割舍掉“病变”的部分,以保全整体。这是“长城”在最极端情况下的最终逻辑。
“不——!” 周文彬的嘶吼和林辰目眦欲裂的咆哮同时响起!
“倒计时:9……”
林辰猛地转头,看向观察窗内。苏雨薇似乎也感应到了那灭顶的危机,在极致的痛苦中,她的指尖不再描绘裂缝,而是颤抖着、艰难地、在冰冷的空气里,勾勒出一个简单却无比坚韧的图案——一道弯曲向上、末端带着小小叶芽的弧线。
**爬山虎!** 是陈星野信念的象征!是废墟中也要向阳而生的希望!
“倒计时:8……”
没有任何犹豫!林辰的左手,那只没有沾染电弧焦痕的手,闪电般探出,狠狠砸在主控台一个平时绝不会触碰的、被透明防护罩盖着的黑色按钮上!防护罩应声碎裂!
**“最高权限否决!执行代码:星火!”** 林辰的声音如同惊雷,盖过了倒计时的冰冷电子音!
“倒计时:7……6……权限冲突!执行代码‘星火’验证中……”系统女声第一次出现了停顿。
“验证个屁!”林辰对着屏幕怒吼,每一个字都像淬火的钢钉,“‘熵墙’计划的核心是什么?是冰冷的晶核?还是他妈的人类自己?!是那些在废墟里也要盖结实房子的孩子!是那些用命去堵裂缝的傻子!没有这些‘星火’,再高的墙也是沙堡!‘归墟’指令!我!否!决!”
“倒计时……中止。权限冲突提交最高仲裁……”“长城”的声音罕见地出现了迟疑。
就在这争取到的、比黄金还珍贵的几秒钟!
东京湾通讯频道里,赵大川狂喜到破音的吼声如同惊雷炸响:
“成了!老子顶住了!他奶奶的裂缝没炸!缓冲层……稳住了!!!”
主屏幕上,代表东京湾柔性缓冲层应力指数的恐怖红线,如同被一只巨手狠狠按了下去,从峰值断崖式下跌!空间畸变的波纹迅速减弱、平复!
而“天穹”实验室内,随着东京湾共振源的突然稳定,苏雨薇身体剧烈的痉挛也瞬间停止。她紧绷的身体软了下来,重新陷入深度昏迷,只是那只曾描绘着裂缝和爬山虎的手,无力地垂落在身侧,指尖还残留着一丝微弱的光芒。
警报声渐歇。主控室里只剩下仪器运行的嗡鸣和众人粗重的喘息。
林辰脱力般靠在冰冷的控制台上,汗水浸透了后背。他看着观察窗内暂时恢复平静的苏雨薇,又看向屏幕上终于稳定下来的东京湾图像。
“长城”的声音再次响起,恢复了绝对的冰冷,却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复杂:“‘归墟-净化’指令取消。东京湾危机解除。‘烛龙’小队安全撤离程序启动。”
危机暂时解除。但林辰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他否决了最高指令,暴露了“星火”代码(这显然是某种预留的、代表人性优先的后门程序)。苏雨薇的“道标”与晶核的深层联系被证实,她作为“钥匙”的价值和风险同时飙升。而柔性缓冲层的致命缺陷,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高悬在“熵墙”计划之上。
他疲惫的目光落在自己那只曾徒手抓向高压电弧、此刻焦黑一片、微微颤抖的右手上。筑墙之路,每一步都浸透着血与火的考验。他低头,从口袋里摸出那支深蓝色的、笔尖染着苏雨薇血迹的钢笔,紧紧攥住。冰凉的金属触感下,是永不熄灭的决心。
东京湾的血色夜空终于褪去,黎明前最深的墨蓝笼罩着伤痕累累的海岸线。几根负熵桩如同沉默的巨人矗立着,表面残留着能量过载的焦痕,但内部晶核的嗡鸣已趋于稳定,幽蓝的光晕规律地脉动,将最后一丝紊乱的空间涟漪抚平。空气中弥漫着海水的咸腥、臭氧的刺鼻,以及某种更深邃的、能量湮灭后的虚无气息。
“深瞳”基地内,劫后余生的寂静被一种更沉重的忙碌取代。主控室的灯光调到了最低,巨大的屏幕上分割着东京湾修复工程的实时画面、柔性缓冲层主实验室爆炸现场的废墟扫描图、以及“烛龙”小队撤离的路径追踪。压抑的电子提示音和低声的指令交流构成了背景音。
林辰的右手缠着厚厚的生物凝胶绷带,焦黑的皮肤下是缓慢再生的神经末梢,每一次细微的触碰都带来针扎般的刺痛。但他几乎感觉不到,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面前悬浮的光屏上。那是爆炸前最后一秒,柔性缓冲层实验室核心传感器传回的、被周文彬紧急备份的缓存数据流。
光屏上,代表柔性缓冲层内部应力分布的动态三维模型正在疯狂闪烁、崩溃。无数代表榫卯节点的光点在超负荷下明灭不定,结构线扭曲、断裂。而在模型的深处,一个被周文彬用刺眼的红色高亮圈出的区域——正是苏雨薇在意识模糊时,于隔离窗上徒手划出的那道弯曲、带着叶芽的爬山虎弧线轨迹的精确投影!它完美地覆盖了应力崩溃的起点和核心扩散路径。
“她画的是‘死亡曲线’,”周文彬的声音透过加密通讯传来,沙哑疲惫,却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精确,“是我们的设计在极限状态下必然崩溃的‘命门’。林辰,我们引以为傲的‘柔性’,在绝对的力量和频率共振面前,存在一个致命的、我们未曾预料到的刚性薄弱点。就像…再柔韧的藤蔓,也有一个会被拉断的临界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