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老朱豁然起身,非但没有任何怒意,反倒是露出了欣喜之色。
呵,胡惟庸,你终于忍不住了吗?
很好,真的很好,因为朕也快忍不住了!
“继续监视即可!”
老朱挥了挥手,将毛骧给打发走了。
从洪武六年胡惟庸担任中书右丞相开始,一直到了现在,已经快要有七年的时间!
整整七年时间,胡惟庸作为中书丞相,拥有极大的权力,他经常利用手中的权力,排除异己、结党营私,更重要的是,有很多大臣上奏的奏折,胡惟庸干脆不请示朱元璋,私自处理。
老朱对此心知肚明,但他从未斥责过胡惟庸,反而是选择隐忍不发。
这一忍,就是整整七年!
真是不容易啊!
老朱嘴角泛起了一抹冷笑。
世人尽皆以为,他朱元璋是被胡惟庸给蒙蔽了,连神机妙算的刘伯温都多次进言劝谏。
但,他可是朱元璋,大明王朝的开国帝王,从一个世代贫农一路披荆斩棘,经历十五年终成帝业的铁血帝王!
他会被胡惟庸的花言巧语所蒙蔽呢?
呵呵,自然不会。
朱元璋之所以这样做,之所以隐忍七年不发,就是为了给胡惟庸机会,纵容这胡惟庸把持朝政、培植党羽,甚至是谋逆,顺势将其一网打尽后,再……废相!
毕竟宰相或者说丞相这个职位,已经存在了上千年的时间,根深蒂固,贸然废除恐怕要招致大臣们集体反对。
所以,朱元璋就让这位管不住自己的胡惟庸,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敛财、揽权、结党营私,这一忍就是整整七年。
直到现在,朱元璋终于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胡惟庸试图谋逆的罪证!
只要朱元璋坐实了胡惟庸谋逆的大罪,那他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废相,届时无人可以阻拦!
毕竟,谋逆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谁敢在此刻冒出头来,朱元璋就敢将他打入“胡党”!
为了废相,老朱不惜隐忍了整整七年,不过好在一切都是值得的。
这还得多亏了李骜,如果不是他整死了胡惟庸的独子,这胡惟庸只怕还不会彻底疯狂,选择谋逆!
想到这里,老朱不禁心中一动,嘴角缓缓扯出冷笑——七年了,这只养肥的猎物,终于露出獠牙。
李骜这小子,还真是个福星!
既治好了自家妹子,又帮助自己废相,这样好的孩子,上哪儿找去呢?
翌日清晨,早朝之上。
朝议结束后,老朱刚回到御书房,准备批阅奏章。
然而殿外却传来了声音,紧接着太监入内禀报道:“陛下,左相求见!”
听到这话,老朱顿时眉头一皱。
胡惟庸?
他来做什么?
“传!”
片刻之后,胡惟庸跪倒在地上。
“陛下,祥瑞啊!”
胡惟庸一开口,直接就把老朱给恶心到了。
老朱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手中的茶盏停在半空。
经过昨日李骜所说的祥瑞一事,老朱至今都还觉得羞耻!
堂堂大明皇帝,靠着“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才坐上龙椅,结果还画蛇添足地搞什么祥瑞,想想就觉得羞耻!
然而胡惟庸却丝毫没有注意到老朱的脸色,还在滔滔不绝地开口道:“昨夜臣府内井中,竟然涌出甘泉,正是不折不扣的祥瑞之兆!”
“陛下御极已有十二年,清心恭己,喜怒不形,轻徭减赋,赏罚以类,举措得宜,行之期年,万姓悦服,群生欣豫,薄海内外,薰为太和……上天因此降下祥瑞,还请陛下驾幸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