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明阳侯府的庶女。
姨娘是不得宠的妾室,弟弟是个傻子。
他们走后,我的日子越发艰难。
直到这日。
父亲的私生子找上门来认亲,却得了满府人的嘲讽。
祖母端坐在高位上,不屑道,什么阿猫阿狗,也敢来攀我侯府的门楣?
可他们却不知道,不久后,此人会在京中翻平步青云,成为陛下身边最得宠的近臣。
我悄悄溜出侯府,追上他,笑如春风道,哥哥,这侯府啊,不进也罢。
他也不知道,我活到现在,就是为了等他。
1
哥哥?李文尧诧异于我的称呼,反问道,你相信我?
你与父亲长得极像。
他嘲讽地扯了扯嘴角,我继续道,你知道咱们父亲有多少妾室吗?
十房。我自问自答,所以多你一个私生子,实在不是什么稀罕事。
父亲不缺儿子,京城又最忌讳私生子这种事,认你归家,有辱门楣。
李文尧闻言有些激动,大声道,我母亲是被他诓骗的
我知道,李文尧的母亲是余城富商的独女。
他外祖父怕死后女儿无依,叔伯又虎视眈眈,所以决意为女招婿。
那时父亲正在余城游玩,他端得一副文人的风流姿态,自愿入赘,与他母亲成了婚。
于父亲而言,不过是闲时无聊的一场游戏,但于他母亲而言,却是凄苦一生的开始。
这明阳侯府,外人看着花团锦簇,实际上早就烂透了。
你进来,不过是陪这些臭鱼烂虾争吃食,何苦来哉?
我丝毫不掩饰言语中的恶毒,听得李文尧连连后退。
父亲是京城里纨绔中的纨绔,什么烂事没做过,迟早有东窗事发的那一天。
明阳侯府的子侄没有一个争气的,这诺大的侯府不过只在苦苦硬撑。
而最大的隐患,便是我那为爱私奔的姑母李如悦。
她本嫁给了镇北侯胡勇庭,生下一女胡蕴兰。
却因丈夫常年在外征战,无暇与她浓情蜜意,便生了二心,与所爱私奔,留下了年仅五岁的女儿。
祖母不但不阻拦,还多番为其打点。
镇北侯常年在外,主母又离家,可想而知胡蕴兰从小到大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我自怀中掏出一包银子,递到他面前。
我攒下的,京城居不易,处处少不得银钱。
李文尧的外祖父死后,
使用知乎或者盐言故事app搜索专属内部别名《砚秋五二二》就可以全文免费阅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