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
“孟檀舟,你疯了!”
他想冲上来抓住我,“你不能单方面毁约!”
这时,邻家的门被推开了。
一个身形清瘦的男人走了出来。
他手里拿着一把修剪香枝的剪刀,眼神沉静,冷冷地看着闻宴。
“这位先生,请你离开。”
闻宴看着他,又看看我,最终在周围邻居的指指点点中,攥紧了那份协议,狼狈地转身离开。
他的眼中,充满了不甘与慌乱。
6“谢谢你,陆先生。”
我对身边的男人说。
他叫陆烬,是这条巷子里,“陆氏合香”的最后一代传人。
陆烬只是对我点点头。
他的目光落在我院子里的香料上。
“你的白芷,配上丁香,或许能中和一些辛辣,让香气更醇厚。”
我有些惊讶。
他一眼就看出了我的意图。
他是一个真正懂香的人。
在养父母的支持下,我开始潜心研究古法制香。
陆烬没有多问我的过去,却在我需要的时候,总会给予无声的帮助。
他会帮我改良制香的工具。
也会把他家传的孤本香谱,借给我看。
我们在制香的过程中,交流日渐增多。
从香料的炮制,到香气的配比,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
我将自己的小作坊,取名为“烬余”。
劫后余生,灰烬里重燃的香。
我通过一个网络平台,少量出售自己手工制作的线香和香牌。
没想到,因为独特的意境和高级的质感,很快积累了一批忠实的粉丝。
这三年,闻宴没有再来过。
只是偶尔会派人送来一些昂贵的进口香料。
都被我原封不动地退了回去。
他大概以为,我总有一天会低头。
三年后的一天,我收到了一个邀请。
海城要举办一场国际非遗文化展。
“烬余”,受邀参展。
我看着邀请函上的“海城”二字,心中百感交集。
是时候回去了。
以一个全新的身份。
7非遗文化展上,人头攒动。
“烬余”的展台,在一众华丽的展位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一张素雅的木桌,几件古朴的香器,一炉青烟袅袅。
却吸引了许多人驻足。
他们好奇地品闻着我带来的各种合香。
有沉静的“坐忘”,有清雅的“踏雪”,还有温暖的“小眠”。
我正在向一位外国友人介绍一款香牌。
一转身,看到了闻宴。
他比三年前憔悴了许多。
正陪着一位金发碧眼的合作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