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宋河的分析,伊梦璃表示当初四伯也提过这一点,但是他们也没有其它办法,只好放手一搏。
宋河推断,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那晚圣女跟自己告别后,应该没有回到自己族里,否则连山氏在看到安然返回的圣女后,应该就知道了事情的经过。
如果圣女确定自己是被虞族劫持的,连山氏恐怕早就大军压境了——这等奇耻大辱,谁能受得了!何况两族之间一直小冲突不断。
如果圣女不确定到底是谁劫持了自己,连山氏也就没有理由突然中断“双边贸易”。
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圣女离开后没有再返回族里,连山氏也察觉到圣女被劫持可能跟虞族有关,但是并没有确凿的证据。
连山氏在发现虞族缺盐后,果断地“落井下石”,中断了两族的食盐“贸易”,试图以此来观察、要挟虞族,但是并没有找到直接宣战的理由和借口。
宋河内心其实也在想,圣女,也就是仙子,到底去了哪儿?会不会遇到新的危险?
宋河回忆了一下仙子那晚的奔跑速度,应该是比自己要快,也就是说,仙子的修为是要高于自己的。
这样看的话,仙子的安全应该没什么问题。
推断到此,宋河内心稍稍安定了一些。
考虑到自己对于外界的形势知之甚少,各族之间有何历史矛盾,又有何利益纠缠,也是一点不了解,分析再多也无益,宋河决定还是先想办法解决缺盐的问题吧。
宋河看了一眼伊梦璃,追问道:“梦璃妹妹,咱们虞族就一点都不产盐吗?全靠跟外面交换?”
“是的,我们从未在族内发现过产盐的地方。”
听到这个消息,宋河很是无奈,这么重要的战略物资,怎么能全靠“进口”?
不过自身没有资源,也是没办法。
眼下连山氏是指望不上了,宋河想起刚才伊虎提到,虞族西北的水族还捐赠过一批食盐,便询问能否从水族再交换一批食盐?
伊梦璃表示虽然水族跟虞族关系向来很好,但是水族本就是贫瘠之地,这次能赠盐救济,已经很不容易了,他们想必自己也没什么多余的食盐。
况且如果水族真有富余食盐的话,大王应该早就安排人前去交换了,族内缺盐的状况也不会如此严重。
想到这里,宋河叹了口气,眼下看来只能再到东夷族碰碰运气了。可是自己连东夷族在哪儿都不知道,找谁陪自己一起去呢?
宋河给自己这趟东夷族之行的目的,定义为摸清东夷族食盐短缺的原因,尝试寻找新的食盐来源。
行动前得先摸清情况,宋河又问道:“东夷族跟咱们虞族的关系怎么样?离咱们这儿有多远?”
“东夷族离这儿差不多得有一千好几百里路。他们跟所有族关系都很好,与世无争,又擅长晒盐,所以各族都很尊敬他们。”
宋河明白了,东夷族就是一位老好人。
想来那边民风应该比较淳朴,遭到“拦路打劫”的可能性比较小,既然如此,自己前往东夷族,就无需为自身安全考虑过多。
这样的话,只需寻找一位熟悉路线、了解那边风俗的人带路即可。
至于此人修为如何,宋河不在意,因为他就没打算自己走过去,“坐飞机”多方便!
还有就是必须得有一位有“官方”背景的人陪同。这趟过去毕竟是为了交换物资,属于“贸易磋商”,自己这个“民间散人”的身份显然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