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看了一眼自家主子清风明月般的脸,含羞带怯地退了下去。
不声不响地去给他准备包裹。
“三日后就是中秋节了。”宇文氏叹道,“你明天动身,只能在路上过中秋了,越往西灾情越严重,大灾必大乱,你多年没出京城,最好多带些人去,路上千万小心。”
中秋节有宫宴。
本来她还想跟赵桓允一起进宫,顺便让皇上催催他的婚事,哪知这一次又不能了。
“母亲放心,儿定会凯旋而归。”赵桓允望着茶碗里起伏的茶叶,脑海里渐渐浮现通往西北的崎岖山路,甚至就连一路上的驿站也能如数家珍,这些年他明明未出京城,却觉得那些路像是走了好多次一样。
他揉了揉眉头,这种似曾相识的幻觉,倒是越来越严重了。
“三郎,你此去西北,要以国事为重,切不可为其他事乱了心神。”宇文氏终究不放心,忍不住提醒他,“尤其是那个凉国太后,你且不可跟她有什么往来,那种女人可不好惹。”
其实她的三个儿子都是少有的沉稳持重,做事有板有眼,颇受规矩。
但在当娘的眼里,她这个小儿子年纪还小,她担心他上了那女人的当。
赵桓允不想谈论此事,一声不吭地喝茶。
雪茶要到第三泡味道才绝佳,清爽可口,让人心旷神怡。
……
姜瑜回府的时候,李明珠已经被姜丽娘接回了恒亲王府,香叶绘声绘色地说给她和阮妈妈听:“王妃是带着太医来的,太医说是惊吓过度,养几日就无碍了,王妃还是不放心,就把福宁郡主给带走了,临走还说让太夫人彻查此事,还说要是有人刻意为之,她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明明是她自己掉入湖中的,还查什么?”阮妈妈哭笑不得,“又是大少爷救了她,说起来恒亲王府得感谢大少爷才是。”
一般这种事情男方应该主动去女方家提亲。
以保全女儿家的名声。
不过落水的是福宁郡主,就另当别论了。
姜瑜笑而不语。
姜丽娘做事只论立场,不论是非。
她根本看不上姜晋,毕竟姜晋并非国公府世子。
主仆三人正说着,柳姑姑掀帘走进来:“二小姐,太夫人有请。”
来长卿苑传话的是藿香。
藿香不是家生子。
因她有一手好绣工,被小秦氏相中,把她从牙行买了回来,调教了两三年,已然成了小秦氏的左膀右臂。
小秦氏外出应酬穿的衣裳,都是藿香精心绣制而成,图案精美大气,女眷们无不艳羡。
当年国公府出事,藿香全身而退,转眼就去了太子妃身边伺候,宁氏对外说,她怜藿香之才,又不是家生子,才免其罪责。
宁氏寡居太子府多年,看似清心寡欲,与世无争,实际上,她一直用心谋算在替儿子保住那个位子,当年赵启谋逆之事,姜瑜并不知其中隐情,但宁氏的确胜了一局,除掉了赵启。
连带着除掉了国公府二房三房,藿香也是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