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我说,她娘家也是不给力,娶了搅家的儿媳妇,王大娘要是稍稍对女儿好点,她儿媳妇就闹,说她偏心自己亲生的,见天不是吵架就是闹分家,大妞是个好孩子,为了不让她老子娘为难,就不敢频繁回家,可惨了这个孩子。」
「哼,作孽啊,当初非要儿子,你说,王大根要是不抱养这个儿子,现在就守着三个女儿,女儿婆家不给力,完全可以回娘家,娘家妈自己照顾,孩子不至于想不开。」
村民们议论纷纷,看着王大妞的老公难免带上鄙夷的神色。
6
我们一家看一会儿,满脸唏嘘地回到。
其实这事原本和我们家也没什么关系,话就坏在,我的好事和他们家的糟糕是撞到一起。
王家沮丧,我家报喜。
两家又住得近,家庭情况又有些相似。
很多村民知道了我的成绩,下意识把我们两家放在一起对比。
「看看领养了一个孩子,害死自己的亲闺女。还是建国聪明,死活不领养,你看闺女养得多好啊,考了712分啊。这不得是状元?」
「就是状元啊,我昨天路过一中,一中横幅都拉出来了,就是建国的女儿,记者都来他家采访了。」
「哎哟啊,这下建国可长面子了,这生儿子都没他有面子。」
「那可不是,听说老人会那边的大家长,已经商量要开祠堂大门,让她女儿去祭拜祖先呢!」
「哎哟,这不年不节的,祠堂能开吗?」
我们村以赵姓为主,多数村民都是亲戚。
村里设有宗祠,逢年过节才会开大门让后世子孙去祭拜,平时就只开偏门进去打扫。
这次因为我考了状元,宗祠特意为我开了大门。
我爸知道这件事后,高兴坏了。
「咱娃出生的时候没资格去,现在好了,光明正大进去,可不比他们有面子多了。」我爸高兴得手舞足蹈。
宗祠有个规矩,每年正月十五,登记新生儿姓名,进入宗祠。
但仅限男娃,生女娃的人家,是不被允许进入的。
这事在我看来是无所谓的,但是我万万没想到,我爸会这么在意。
他甚至开始买衣服,就为了那天能体面进入宗祠。
我对于老一辈人对宗祠的感情感到疑惑,但尊重。
然而,这件对于我们一家来说不算大事的大事,在有些人的眼里,却成了讽刺。
7
我爸妈商量着我升学宴要请几桌。
我妈拿不定主意,让我爷爷奶奶打电话,来我家一起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