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大明第一贪官全本小说

大明第一贪官全本小说

朱元璋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其他小说《大明第一贪官全本小说》是由作者“朱元璋”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朱元璋叶青,其中内容简介:洪武六年的朱元璋,还不到四十五岁,依然是一个身材魁梧,精力旺盛的中年男子。可就算精力再好,翻看几百本奏折也难免面露疲惫之色。但有一本自评奏折,却是让他一下子打起了精神。真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他是越看越有精神,越看眼里的红血丝就越多。终于,他粗暴的合上了这份落款为‘罪臣雁门县知县叶青’的奏折......

主角:朱元璋叶青   更新:2025-07-10 11:0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叶青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第一贪官全本小说》,由网络作家“朱元璋”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其他小说《大明第一贪官全本小说》是由作者“朱元璋”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朱元璋叶青,其中内容简介:洪武六年的朱元璋,还不到四十五岁,依然是一个身材魁梧,精力旺盛的中年男子。可就算精力再好,翻看几百本奏折也难免面露疲惫之色。但有一本自评奏折,却是让他一下子打起了精神。真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他是越看越有精神,越看眼里的红血丝就越多。终于,他粗暴的合上了这份落款为‘罪臣雁门县知县叶青’的奏折......

《大明第一贪官全本小说》精彩片段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西亚书香书号1053


“官吏考核自评,”

“启奏陛下,臣于洪武三年参加大明首次科考,以举人身份,任雁门县知县一职。”

“臣为官三年,贪墨脏银百万,私造超规格豪宅,以官身从商!”

“......”

“臣自觉罪孽深重,便以届满考核之机,上书自首,只求陛下降旨斩首。”

“如陛下觉得臣不配陛下手书圣旨诛杀,口谕也行。”

“能被陛下点名诛杀,臣荣幸之至!”

“言尽于此,臣稽首再拜!”

“落款:罪臣雁门县知县叶青!”

洪武六年,阳春三月。

应天府,皇宫御书房内。

龙案之上,摆放着好几摞半人高的奏折。

这些奏折不论是封面颜色,还是宽窄厚薄,都是完全一模一样的。

就连封皮上的文字,都是一模一样。

封皮上书:大明官吏考核自评。

不错,

这些都是吏部监制,专用于官员考核自评的奏折。

明朝的考核制度分为考察和考满两种。

考察就是对所有的官员进行考察,不限于哪一个官员的具体任期。

考满就是就一个官员而言,在他任职三年、六年、九年的阶段进行考察。

三年考满叫做初考,六年叫做再考,九年叫做通考。

而考核的等级则定为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种!

考核为称职,口头夸奖再升职!

考核为平常,挨骂就算完!

考核为不称职,回家种田去!

当然,这还得是没有作奸犯科,没有以权谋私的情况下。

要是贪个百八十两银子,那就只有让人来收尸咯。

现在出现在这里的奏折,都是接受考满考核的各地方官员自评。

官员自评是‘考满’的考核手段之一,但占比很低!

按理说,可以出现在龙案上的官员自评,必须得四品及以上才有资格。

但这是自考核制度颁布以来的第一次考满,朱元璋可以说是相当的重视。

他对这次考满的重视程度,完全不亚于洪武三年的第一次科考!

原因无他,

这位励志‘驱逐胡虏,恢复华夏,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大明开国皇帝,深知他的大明,完全是建立在一片废墟之上。

他要让这片废墟再次焕发生机,重回鼎盛华夏!

而要做到这一点,他一个人是完全不够的,还得靠头顶乌纱帽的全国官吏。

所以,官吏的行政水平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御书房盘龙烛台之下,

身披龙袍的朱元璋,正坐在那里翻看这些官吏的自评。

洪武六年的朱元璋,还不到四十五岁,依然是一个身材魁梧,精力旺盛的中年男子。

可就算精力再好,翻看几百本奏折也难免面露疲惫之色。

但有一本自评奏折,却是让他一下子打起了精神。

真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

他是越看越有精神,越看眼里的红血丝就越多。

终于,

他粗暴的合上了这份落款为‘罪臣雁门县知县叶青’的奏折,并尽全力扔出了御书房大门外。

“气死老子了!”

“老子活了这么大半辈子,见过找死的,没见过直接把脑袋伸到咱刀下面的。”

“这是在自首?”

“这分明就是要用自己的脖子,考核咱的刀够不够快!”

“......”

在门外候着的常侍太监,也是被朱元璋突然的暴怒,给吓掉了拂尘。

他可不敢无召就冲进去,只是缓缓弯腰捡拂尘。

就连这动作,都不敢动静大了。

就在常侍太监捡起拂尘之时,也下意识的看向了这份散落地面,随风摇摆的奏折。

他也想看看到底是哪位官吏,竟然有如此通天彻地的本领?

写个自评还能把皇帝老子写出雷霆之怒?

按理说,官吏的自评无非就是夸张派和保守派两种!

夸张派就是对自己的政绩各种满意,用华丽辞藻一通夸耀。

保守派就是看着不吹不贬,实则字里行间都是对自己人品的夸赞。

但不论是夸张还是保守,都不能让朱元璋如此动怒!

朱元璋是谁?

他可是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国的皇帝!

大风大浪他闯过!

尸山血海他去过!

勾心斗角的朝堂,他也干得过!

他确实冲动易怒且嗜杀,但没点本事的人,还真不能让他发这样的雷霆之怒!

想到这里,常侍太监对这份在门口随风摇摆的奏折,就更加感兴趣了。

但他不敢,

满足好奇心还是没有活着重要!

“来人!”

“宣亲军都尉府都指挥使毛骧!”

听着这隔着一面墙都让人耳膜打鼓的龙吼,常侍太监都不敢进去领旨,在门口应了一声就叫人去。

很快,

一位身披亲军金甲,目光犀利如剑的将军,走进了御书房。

“你亲自去一趟雁门县。”

“赐死雁门知县叶青,凌迟处死,给咱刮碎了!”

“一定要给咱刮得碎碎的!”

“看着干嘛?”

“还不快去?”

在门外候着的常侍太监,被吓的浑身一紧。

真就是每说一个字,就拍一次桌子!

“臣领旨!”

毛骧行礼一拜之后,也赶紧跑出了门。

但他也在路过这份依旧随风摇摆的奏折之时,稍稍的停顿了一下。

很明显,

他也想看看这个叶青到底有什么样的本事,写个自评还能把自己写成凌迟处死的结局?

但他也不敢,只有赶紧收拾行李出发办事。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西亚书香书号1053



毛骧的背影早已消失在常侍太监的视野之中,但朱元璋的火气却是迟迟消不下去。

御书房内,

朱元璋叉着腰走来走去的怒骂道:“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啊!”

“别人不是夸自己政绩好,就是夸自己人品好。”

“这倒好,居然借着考核自评奏折,举报自己贪赃枉法,还一心求死?”

“好!”

“简直是太好了!”

朱元璋气得鼻孔出气如牛,

他每次余光扫过依然在外随风摇摆的奏折,眼里的杀气都锋利如刀。

要知道这可是自洪武三年开科取士以来,朱元璋的第一次考满。

他都不辞辛苦的亲力亲为,却没想到有人上赶着求死。

竟然敢把自评写成自我举报信?

这是什么?

这是在找死,也是在挑衅!

纯粹的不给他面子!

真要是良心发现想要自首,找上级知府不行?

非要在这时候打他的脸?

实在是千刀万剐都郁气难消啊!

“没长眼睛是不?”

“还不得把这脏眼睛的东西,拿出去给咱烧了!”

朱元璋看着那依旧在外随风摇摆的奏折,就气得没办法继续工作。

常侍太监话都不敢搭一句,捡起来就往外面跑。

也就在常侍太监抱着奏折跑出去之后,就看到一位端着莲子银耳羹的中年妇女迎面而来。

遇到这位风韵依旧且慈眉善目的中年妇女,不管多么着急的事,都得让到边上站着等她先走。

不仅如此,还得恭敬行礼:“奴婢拜见皇后娘娘!”

马皇后见她家朱重八的身边人如此着急忙慌,还额头直冒冷汗,也是停下来问道:“陛下又生气了?”

常侍太监暗自夸赞,要不怎么说是最了解朱元璋的人呢?

“回禀皇后娘娘,陛下正发着大火呢!”

“因为......”

一通解释之后,马皇后也满眼好奇的看着太监手里的奏折。

她的好奇心也被勾起来了。

她也想知道,到底是哪个官员竟有如此惊天文采,写个自评还能把她家重八写出个雷霆之怒?

不仅如此,还把自己写成了千刀万剐的结局?

别人不敢看,他马秀英可是一个大写的敢!

她直接把银耳莲子羹给太监拿着,自己则一下子就拿过了奏折。

快速浏览之后,她也是震惊无比。

但她却没有像朱元璋一样,直接就怒气上头。

她在思考,

思考这位落款为‘罪臣雁门县知县叶青’的边关七品县官,为什么会借着考满之机如此找死!

“贪墨脏银百万?”

“还真是敢写啊!”

“别人是使劲夸自己的政绩,他是吹自己贪赃数额不打草稿?”

“朝廷一年的税收也才几百万两,他一个边关小县就能三年贪百万?”

“不对,这奏折有问题!”

想到这里,

马皇后就拿着奏折三步并作两步,快速向御书房而去。

“重八!”

“重八,你没看出来这奏折有问题吗?”

御书房内,

朱元璋好不容易静下心来看其他官员的自评,却看到马皇后又把这份气死人的奏折,拿到了他的面前。

他好不容易降下来的火气,一下子就又上头了。

朱元璋大声道:“你这婆娘怎么回事?”

“不在你坤宁宫待着,你跑御书房来干嘛?”

“还有,这玩意儿你怎么又给咱拿回来了?”

“拿去你小厨房给咱烧了,别拿这里来脏咱的眼睛!”

“......”

朱元璋昂首挺胸,真就是一副严夫训娇妻的样子,看得在边上捧着莲子银耳羹的太监是一愣一愣的。

不得了不得了!

他家皇帝老子居然支棱起来了?

今天的太阳可没从西边出来啊!

也就在太监暗自惊讶之时,便迎来了马皇后一个暗示的眼神。

马皇后的这个眼神,他可就太懂了。

常侍太监放下莲子银耳羹之后,就退着出了门,并屏退了在御书房外当值的所有人。

也就在常侍太监刚刚转角之时,立马就听到了朱元璋的哀嚎。

“哎呦哇!”

“你这婆娘,老子的耳朵!”

“这里是御书房,不是你的坤宁宫!”

“......”

听着这样的声音,常侍太监只是习以为常的摇头一笑。

他看了看太阳,只是笑着点了点头。

太阳是绝对不会从西边出来的!

御书房内,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揉着耳朵的同时,还横眉冷眼的认真看奏折。

“看清楚问题出在哪里没?”

边上的马皇后在温柔质问的同时,又恢复了贤惠妻子的样子,正在为他吹凉莲子银耳羹。

当然,也不会吹太凉,有温度而不烫嘴就行。

朱元璋瞪着这气死人的自评奏折,是怎么也看不出来问题在哪里。

他只知道,因为这份奏折,他又被马秀英这婆娘给揍了。

这笔账得算在这自称罪臣的叶青头上!

“哪里有问题啊?”

“平时不自首,非要在考满自评之时自首?”

“这不是想死的同时,还要打咱的脸吗?”

马皇后听后只是无奈的摇了摇头,然后把温度刚好的莲子银耳羹,塞在了她家重八的手上。

朱元璋看了看这熟悉的配方,也是一脸的嫌弃。

“妹子啊!”

“这东西虽好,也不能隔三差五的就来一盅吧!”

马皇后只是眉心那么一皱,朱元璋立马就开始往嘴里塞了起来。

不管是真好吃还是味同嚼蜡,往嘴里塞就对了。

马皇后只是叹了口气道:“你看看你,气大如牛,眼睛赤红,就需要多吃这个。”

说着,马皇后就指着奏折中‘贪墨脏银百万’六个字道:“雁门县是个什么地方?”

“是雁门关的所在,是兵家重镇,比得上富庶江南?”

“再说了,现在的江南之地也没多富庶,还处于致力于恢复民生的阶段。”

“就那地方当三年知县,就能贪墨脏银百万?”

“他就是把城里的男女老少全拉去上秤,按熊掌的价格卖了,也卖不了这么些钱啊!”

朱元璋一听,立马就放下已经喝大半的莲子银耳羹。

他拿起这份奏折瞪大眼睛一看,立马就发现了不对。

朱元璋满眼震惊道:“是啊!”

“他得多大的本事,才能在那种地方贪墨百万脏银?”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