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完整版未婚夫移情小医女?姐转身嫁状元

完整版未婚夫移情小医女?姐转身嫁状元

乐天派向日葵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未婚夫移情小医女?姐转身嫁状元》是作者“乐天派向日葵”的代表作,书中内容围绕主角赵晚晴崔容时展开,其中精彩内容是:“白露,你昨晚跟小姐出去后都发生了什么事,如实说来。”白露绘声绘色的复述了当晚的对话,连两人神色如何变化都描述的清清楚楚。陆氏听的愣住了,怪不得崔容时面对这父子俩还能神情自若,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早有图谋。“亏我还跟他把酒言欢,我把他当兄弟,他居然把我当岳父,看我不好好教训教训他!”安郡王好像忘了昨晚怎么低声下气求人了,此刻倒摆起了老丈人的......

主角:男频   更新:2023-12-04 00:1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男频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版未婚夫移情小医女?姐转身嫁状元》,由网络作家“乐天派向日葵”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未婚夫移情小医女?姐转身嫁状元》是作者“乐天派向日葵”的代表作,书中内容围绕主角赵晚晴崔容时展开,其中精彩内容是:“白露,你昨晚跟小姐出去后都发生了什么事,如实说来。”白露绘声绘色的复述了当晚的对话,连两人神色如何变化都描述的清清楚楚。陆氏听的愣住了,怪不得崔容时面对这父子俩还能神情自若,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早有图谋。“亏我还跟他把酒言欢,我把他当兄弟,他居然把我当岳父,看我不好好教训教训他!”安郡王好像忘了昨晚怎么低声下气求人了,此刻倒摆起了老丈人的......

《完整版未婚夫移情小医女?姐转身嫁状元》精彩片段


次日清晨,阳光格外明媚,一声刺耳的开门声,打破了这谐和的静谧。

安郡王府。

“如意,快给王爷喝点醒酒汤。李嬷嬷,把白露叫过来,我要问问昨晚发生了什么。”

“是,王妃。”

过了片刻,白露在门外求见,安郡王也揉着脑袋起来了。

“白露,你昨晚跟小姐出去后都发生了什么事,如实说来。”

白露绘声绘色的复述了当晚的对话,连两人神色如何变化都描述的清清楚楚。

陆氏听的愣住了,怪不得崔容时面对这父子俩还能神情自若,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早有图谋。

“亏我还跟他把酒言欢,我把他当兄弟,他居然把我当岳父,看我不好好教训教训他!”安郡王好像忘了昨晚怎么低声下气求人了,此刻倒摆起了老丈人的款。

陆氏:到底是谁引狼入室的…….

懒得纠结不靠谱的夫君说什么了,陆氏自顾自的叹气:“哎,咱们女儿要是找个普通人家,我们心里会觉得委屈了她。要是找了这样有成算的,又怕她以后受委屈,好像怎么选都是错的。”

做娘的就是这样,东也怕、西也怕,无论什么样的人家都觉得不合适。

安郡王拍了拍胸脯打包票,“等我这两天好好打听打听这小子人品,如果有品行不端的行为,说破天我也不同意。我们一家有女百家求,还怕找不到女婿!”

陆氏僵硬的扯了扯嘴角:“辛苦郡王了,咱们就这么一个女儿,已经选错了一个人,再容不得丝毫闪失了。”

安郡王胸有成竹的摸了摸王妃的小手,“你放心,这事全权交给我!”

陆氏默默想,希望这次靠的住吧。

崔将军府。

崔太尉、老夫人和崔夫人在正厅端坐,崔容时身子站的笔直。

“说说吧,你从什么时候打的主意”,崔太尉沉声问道。

崔容时知道瞒不过去,只好如实交代,“祖父、祖母、母亲,容时让你们费心了。从第一次看到长乐郡主的信件开始,我就觉得她是天下最善良、最聪明、最豁达的姑娘。这样的姑娘要和亲到突厥,嫁给年近花甲的可汗,我不忍明珠蒙尘,才想救她于危难,是我趁人之危了。”

“容时,长乐郡主确实是难得的好姑娘,祖母也甚是喜欢,可是她和你哥哥的事在前面,你如何娶她呢,不是让世人戳脊梁骨吗?”

“容时已同安郡王商议过,说郡主退亲后身体愈发不适,经相国寺住持指点,姻亲也是结亲,同样对郡主有所助益。崔家为感谢郡主的大恩,主动求二姓之好,缔燕婉之欢。容时自知逾礼,实是敬佩郡主为人,还请祖父祖母和母亲成全。”言罢,深深行了跪拜礼。

崔夫人起身,向崔太尉和老夫人行礼,“父亲、母亲,许是我们与晚晴命里有缘,没做成怀瑾的媳妇,倒是成了容时的媳妇,缘分说来真是妙不可言。媳妇斗胆,想为容时求个情,长乐郡主也许注定就是要嫁进我们家的。”

崔老夫人也看向崔太尉,心中所想不言而喻。

崔太尉叹了口气,“许是真如你们所说,命里带缘吧,兜兜转转还是成了一家人。长乐郡主身份尊贵,六礼还是得尽早准备,万万疏忽不得。”

崔容时和母亲相视一笑,齐声答道:“是”。

兜兜转转,走走停停,也许我们一开始就该在一起。


众人听了皆道好,仁宗也认可的点头,“探花郎果然文采精华,妙笔天成,尤其这句一朝射策凌霄殿,青云万里鹍鹏变,尽显我大越王朝学子志气,好诗。”

郭后看向朱云绮,崔宫令立即询问道:“朱小姐可要和诗?”

朱云绮心中微微失望,这赋诗之人实非她所想,但探花郎的诗也颇为精妙,思索片刻道出:“御园百花鲜,琼林设绮筵。玉箫蓬莱月,银烛紫微天。列席龙池畔,名题雁塔前。酒醉扶上马,衣惹御炉烟。”

朱云绮的诗词是朱太傅亲自启蒙,从小就极有风骨,自然是言出成章。

两人一赋一和,也堪称是文采承殊渥,妙笔不可多得,引得仁宗和郭后频频称赞。

第二轮开始了,酒杯在礼部尚书幼女顾碧君面前越流越慢,顾碧君赶紧轻巧的与大公主换了位置,果然酒杯在大公主面前停下了。

大公主赞赏的看了顾碧君一眼,说道:“今日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和诗,诗酒本为一家,哪能没有酒,我以酒香为题。”

公公马上通传,“大公主言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和诗,第二轮以酒香为题。”

酒杯又开始流转,男席见对面出题的是大公主,朝堂有传闻说大公主倾心今科榜眼文熙城,既然名花有主,谁也不好再趟这趟浑水,反倒是无人上前了。文熙城见仁宗也望向此处,心想无论如何也不能让酒杯无人可接,落了皇家的面子,于是只能上前几步,停在酒杯前,赋诗道:“轻舸迎宾客,悠悠湖上来。宴席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这首诗对仗工整,也算应景,只是缺少了些灵气,较探花郎的诗逊色了不少,再加上榜眼面上没多少笑意,旁人也不好打趣。

郭后侧头说道:“也许是着急了,曲阜文氏的文章向来以构思精巧、辞藻华丽著称,倘若再思虑思虑定会更好。”郭后是隐晦的提醒仁宗文熙城没有好好作诗,是不是有什么心思呢,只不过上眼药这事,一向点到为止,说破了反倒不妙了。

仁宗远望不语,面上没露任何神色。

崔宫令问大公主,是否要和诗,大公主略显羞涩的顺道:“秋日宴,酒一杯歌一遍。我来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延年,三愿你我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这诗不过是寻常水平,但文辞大胆,对文熙城的满意之情更是溢于言表。

无论是文熙城还是文母均皱眉不语,文家家风含蓄内敛,大概没有人会这样直抒胸臆。

钱贵妃看看仁宗又看看文熙城,心道不好,唯恐再出变故,赶忙说:“仙儿惯会胡闹,哪有人如此作诗,莫要调皮”。说完示意宫女,继续第三轮。

而后酒杯转了一圈又一圈,有人以茶香为题,有人以书香为题,甚至有人以檀香为题,第九轮是翰林学士女儿张敏出题,该讲的都被前人讲了,只能堪堪出了个墨香。

卢昭儿见题诗难度越来越大,心中有了一雪前耻的想法。待酒杯流转到附近,她轻手轻脚的走到在后排看热闹的李雯后面,使劲挤了一下,把李雯推到了前排,顾碧君见状也闪身,两人硬是将李雯夹到了中间,定要让她出丑。

赵晚晴注意到了两人的小动作,心想李雯恐怕不会诗文,御前出丑影响不好,立即上前将李雯拉到身后,正巧就赶上酒杯停了下来。


大公主指着二皇子,“都是为了你,母亲为了笼络清流世家才让我嫁过去,你不要假仁假义!”说完,大哭着转身跑出了瑶华宫。

钱贵妃摇了摇头,“平日是我们太宠着她,才让她变得如此不分轻重。煜儿,我观你父皇神色,今日颇为不满,尤其文熙城竟敢如此不给仙儿面子,看来是有其他想法。”

“母妃,世家也不止他文氏一家,如今户部和礼部已听令于我,太傅也颇为器重我,只是我们没有武将的势力支持,仙儿的婚事不急,终归要找个听话的。”

“不要相信朱太傅那个老狐狸,向来都是两头堵,让人抓不到错处。且不说赵晚晴,朱云绮都敢压仙儿一头,看来平时处的亲热,内里可不一定。”

二皇子点头,“母妃说的是,儿子定当好好筹谋,只有我强大起来,才不会有人欺负你和仙儿。”

钱贵妃摸着二皇子的头,“我儿辛苦了,咱们母子定会有出头之日。”

坤宁殿内。

“梓潼,大公主的婚事我之前没有好好调查,你给宜修相看的事我也是近日才知道的,钱贵妃那我还没答应,文家你可是看好了?”

仁宗心里对钱贵妃也是生了埋怨的,世上的事都不经查,后宫争宠他还能接受,但意指前朝就过了,更何况还是两个公主抢个男人,他的公主嫁不出去吗,滑天下之大稽。

“官家,宜修确实不小了,文家我之前也只是打听了一下,哪个当母亲的不想给女儿找个清正的人家,相看不成只是没有缘,不能怨官家。我今日看到崔家二公子求娶晚晴,当真感触很深,千里有缘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冥冥中三生簿上有,哪会轻易就拆散呢。”

“是啊,这两个孩子也很波折,但看题诗做赋、弹琴书法,那股子默契劲不是装出来的,让我想到初与你成亲的时候,你弹琴我舞剑,你研磨我画画,端的是琴瑟和鸣。既然情投意合,就不能单单拘泥于俗礼,年轻人该支持还是要支持的。”

“官家英明,累了一天了,咱们就寝吧。”

“嗯嗯,宜修的事你先别急,我再考虑考虑。”

郭后心里清楚,仁宗虽然贤明,却也有帝王的猜忌,想要什么放明面上还好说,若私下搞小动作日后必有反噬,她等的就是钱贵妃自露马脚。

明月当空,灯熄夜微明,明日定是晴空万里的一天。

清晨风未起,红日已团圆。

“王妃,有媒人上门了。”

陆氏来到正厅,见廖媒人正端坐用茶。这廖媒人是汴京城有名的第一媒,大户人家都愿请她说媒,也彰显男方对婚事的在意。

廖媒人见到陆氏,嘴巧的说道:“恭喜王妃,贺喜王妃,长乐郡主在谢喜宴上端方有礼、学识过人,一战成名,坊间都说郡主才名不亚于太傅孙女呢。愿不得崔家状元郎当场请陛下赐婚,郡主如此神仙般人物,官家若不赐婚,今日求亲的人怕是要踏平安郡王府门槛了。”

陆氏心里听得十分舒服,怪不得高门都愿意找廖媒人,真是能说出花来。

“自古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能得官家亲自赐婚,是我们的荣幸。这女子出嫁就是要结合两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

廖媒人忙点头,“王妃说的正是,女子出嫁盼望的无非是一家好儿郎,三书六礼,十里红妆,凤霞披冠,八抬大轿,明媒正娶。郡主与我们状元郎那是官人金口中的天生一对地一双,以后必能如胶似漆恩爱长,花开富贵五世昌。”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