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被贬戍边三年,大明皇帝亲自接我回宫

被贬戍边三年,大明皇帝亲自接我回宫

糖炒桂圆 著

现代都市连载

《被贬戍边三年,大明皇帝亲自接我回宫》内容精彩,“糖炒桂圆”写作功底很厉害,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喜,朱元璋朱拓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气,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品,《被贬戍边三年,大明皇帝亲自接我回宫》内容概括:太子早亡,一时间皇位后继无人,皇帝出巡四海巡查,意外进入一片南方富庶之地。这里百姓富饶,商业建筑发达,军队强健。正想询问一番,此处是谁在镇守,就见自己的十八子正在练兵。皇上:“儿,让为父看看!”他:“???”大臣们:“请十八王爷回京。”皇兄:“臣弟,为兄愿意俯首称臣,辅佐你登上皇位。”他不解,自己在边境待得好好的,有吃有喝有美人,胡作非为,横行霸道,日子乐哉,为什么突然有一群人过来非要让他回去继承皇位?他表示:不去!并不想起早贪黑日理万...

主角:朱元璋朱拓   更新:2024-01-18 23:2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朱拓的现代都市小说《被贬戍边三年,大明皇帝亲自接我回宫》,由网络作家“糖炒桂圆”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被贬戍边三年,大明皇帝亲自接我回宫》内容精彩,“糖炒桂圆”写作功底很厉害,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喜,朱元璋朱拓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气,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品,《被贬戍边三年,大明皇帝亲自接我回宫》内容概括:太子早亡,一时间皇位后继无人,皇帝出巡四海巡查,意外进入一片南方富庶之地。这里百姓富饶,商业建筑发达,军队强健。正想询问一番,此处是谁在镇守,就见自己的十八子正在练兵。皇上:“儿,让为父看看!”他:“???”大臣们:“请十八王爷回京。”皇兄:“臣弟,为兄愿意俯首称臣,辅佐你登上皇位。”他不解,自己在边境待得好好的,有吃有喝有美人,胡作非为,横行霸道,日子乐哉,为什么突然有一群人过来非要让他回去继承皇位?他表示:不去!并不想起早贪黑日理万...

《被贬戍边三年,大明皇帝亲自接我回宫》精彩片段


既然在岭南寻得良策,第二天清晨,朱元璋三人马不停蹄赶回京城。

前后不过二十余天,并未引起别人的注意。

徐达按照朱拓的赈灾方针,火速赶往了濠州,到了濠州后,因地制宜完善了诸多赈灾措施细节,然后有条不紊的实施。

事实证明,只要赈灾的措施得当,那些灾民就不会闹事。

而由于抬高了粮价,外地的粮商闻着味,源源不断将粮食运到濠州,希望在濠州大赚一笔。

谁料到,本来已经升高的粮价由于粮食太多,竟然出现了下降趋势。

有些谨慎的粮商担心粮食砸到自己手中,为了止损,开始疯狂降价抛售粮食。

只要有一个粮商降价,其余粮商只能也跟着降价。

有粮商想把粮食拉到外地。

这个时候,朝廷的命令下来了,粮食凡是运出濠州者,收取五成的重税,违令者,查抄家产。

这下粮商们惊呆了,只能把粮食抛到濠州。

大规模抛售粮食的后果就是……粮食变成了白菜价。

受灾的百姓们终于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那些灾民在买粮食时,都会大声称赞道:“大善人啊,你们真是大善人啊。”

听着称赞声,粮商们欲哭无泪,心里把朝廷骂了好几遍。

本来想靠着灾荒赚一笔银子,谁知全砸进去了。

这个时候,朱元璋不顾文武百官反对,御驾亲临濠州,在百姓士绅面前,大声说道:“此次濠州旱灾蝗灾,朕在此保证,不让任何一位百姓吃不上饭。另外,这蝗虫啊,它是能吃的,不信朕吃给你们看。”

百姓们和官吏们都惊呆了。

这蝗灾乃是上天降下的惩罚,当今天子竟然……

朱元璋脸色肃穆,在文武百官和百姓面前,拿起一只被炸的金黄的蝗虫,然后吃了下去。

味道竟然还不错,酥脆可口……

朱元璋连吃了好几只蝗虫,接着喊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朕今日吃蝗虫,若降下天罚,朕愿一力担之,勿让朕之子民受苦。”

“朕相信,只要朝廷和百姓上下一心,同舟共济,此次灾荒定能安然度过!”

百姓们听到这些话,一个个眼眶湿润,大声道:“陛下圣明!”

听着如波浪般汹涌的喊声,朱元璋深吸一口气,民心所向,大概就是这样了。

这一刻,伟大的洪武皇帝无疑是最圣明的。

“这竖子的办法还挺好用。”回到宫中,朱元璋不由的感慨道。

“肃王殿下聪慧。”

“对了,徐爱卿啊,去岭南买的东西也要处理一下,找人在京城租个铺子,就像朱拓说的那样,把那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全卖了。”

“这件事全权交给你来负责,但是不能让外人知道。”

自大明建国以来,朝廷绝对不会下场做生意,由于这是第一次,所以朱元璋也不愿让外人知晓。

“那些东西定什么价格?”徐达问道。

“翻三倍。”朱元璋深吸一口气,说道:“但是包装要尽量精美一些,就像那茶叶,弄一些精美的罐子装起来,让人看起来就物有所值。”

徐达心中一惊,翻三倍,陛下还真是敢开口啊。

比他儿子朱拓的心还黑。

真不愧是皇帝。

徐达办事还是很牢靠的,仅仅用了半天的时间,就找好位置装修好了铺面。

位置极好,属于京城富人云集之处。

牌匾明晃晃的挂在了上面,省去了其他一切繁杂的流程。

次日早朝,朱元璋穿着龙袍,坐在鎏金龙椅上,望着下面的文武百官,一条条政事有条不紊的商议解决。

等到政事处理完后,早朝也快结束了。

这时朱元璋拿起桌子上的茶盅抿了一口,露出舒适的表情,笑着道:“徐爱卿啊,你送朕的茶水不错,真是有心了。”

作为“托”的徐达赶忙道:“陛下,这茶可是非常稀有的,喝起来入口甘甜、香味悠长,长时间饮用可精神倍增,体力充沛。”

“哦,这茶的好处这么多?”朱元璋笑了笑,说道:“那朕也不能一个人独享啊,徐爱卿,退朝后,给六部的官员都送一些。”

徐达面露难色:“陛下,不是我不想送,实在是这茶太珍贵了。若是各位大人想品尝,可去城南的铺子购买,那里不光贩卖茶叶,还贩卖很多珍贵的物件。”

朱元璋来了兴趣:“还有什么物件啊,难道是朕没有见过的?”

徐达一脸笃定:“陛下,那些物件极其珍贵,就像前些日子在京城抢购的镜子,那店铺里也有。还有什么酒水,听说酿造工序就有四十多道,喝了你能够延年益寿,养肾固元。”

“那里贩卖的瓷器晶莹剔透,甚至比清水还通透。”

“这么神奇吗?赶明儿朕也要去看看。”朱元璋笑了笑,看火候差不多了,摆摆手:“行了,时间不早了,诸位爱卿退朝吧。”

“陛下圣安。”

等一退朝,有好几个官员拦住了徐达,想从他这里打听打听,到底是献上了什么茶叶,竟然能讨得圣上的欢心。

谁知徐达怀中揣着一包茶叶,笑道:“诸位,向宫里的太监讨壶开水,大家尝尝这茶叶就知道了。”

宫里的太监很快端来茶水,将茶叶泡进去后,一股十分清香的味道弥漫开来。

江夏侯周德兴闻着味道,有点心动,问道:“徐老啊,我能尝尝这茶水吗?”

“当然可以。”徐达笑呵呵的递过去一杯茶。

周德兴喝了一口,顿时眼前一亮,大声赞叹道:“这茶可真是不错,喝起来醇厚甘甜、回味无穷,一会儿我也去买一些。”

“我也来尝尝。”

“哈哈,今天我老宋有口福了。”

几个官员品尝了这茶,纷纷赞不绝口。

“徐大人啊,这茶叶是在城南买的?”

“对。”徐达微微一笑,看着一群颇有兴致的众位官员,仿佛看到了一片绿油油的韭菜。

“各位同僚啊,这茶叶是我花大价钱在城南买的。那店铺不仅卖茶叶,还卖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大家若有兴趣,可以去瞧瞧。”

“那我就走一趟。”周德兴笑道。

“同去,同去!”众位大臣纷纷应和。

此次朝会结束后,出乎意料的是,各位大臣纷纷派出自家的仆人去城南打听卖茶叶的。

那些豪门富商瞧见后,也是十分好奇,赶忙派人打探朝廷出了什么事。

“马三,买到了吗?”周德兴看着气喘吁吁的马三,问道。

马三抹了一把汗:“没……没买到,我带的银子不够,买不起。”

“银子都没带够,你身为周府管家,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要你有什么用?”周德兴撇撇嘴,一脸嫌弃。

马三解释道:“大人,小人带的银子不少,可是那茶叶卖的太贵了,三十两银子一两茶叶。”

“什么?”周德兴大吃一惊,腾的一下站起身来,露出一脸肉疼的表情:“这么贵的茶叶,有人买吗?”

“有啊,队伍排的老长了。而且听说每天限购五斤茶叶,卖完为止,现在恐怕买都买不到了。”

“什么?”周德兴又震惊了。

“不光如此啊,大人,那店铺卖的其他东西,一个个也是贵的离谱。就这,我看京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派人去抢购了。”

“我听说在黑市上,这茶叶已经炒到了五十两银子。大人,您说咱们还要买吗?”

周德兴反复在书房里踱步,严肃道:“买,必须买,我身为堂堂侯爵,要是连茶叶都喝不起,那传出去不是让别人笑话吗?我周府的脸还要不要了?”

“你明天带三千两银子,不光买茶叶,还有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全给我来一套!”

“是,大人!”

“陛下,天大的好消息!”

徐达迈步走进御书房,笑着对朱元璋恭喜道。

原本在案牍批阅奏章的朱元璋缓缓抬起头,问道:“哦?那些东西有人买?”

“何止有人买啊,简直是供不应求,昨天仅仅卖了半天,就净赚了五千两银子。”

“算算咱们手中的货物,要是全卖出去,能卖到一万多两,这下能解决朝廷的燃眉之急了。”

“这些东西竟然这么好卖?”朱元璋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谁知道呢,那些达官显贵的家仆就像疯了一样,一窝蜂的来买东西。咱们的店铺啊,差点被他们给冲垮。”

“京城的达官显贵还是太多了啊。”朱元璋喃喃自语,眼中闪过寒芒,道:“你火速派人去岭南再进一批货。”

“另外,按照朱拓所说,每天限购货物的数量,打造高端的品牌形象,就是赚这些有钱人的钱!”

“是,陛下。”徐达行礼。

小说《被贬戍边三年,大明皇帝亲自接我回宫》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本王打算亲征……呃,巡视安南、交趾等地!”

“此次巡视呢,为了保证本王的安全,所以本王打算率领三千士卒,吕青,你觉得怎么样?”

“大王,您这是要巡视呢,还是要打仗呢?”吕青无奈道。

“边巡视,边打仗。”

“大王,安南和交趾的战事刚刚结束,那里的百姓敌视大明,您为什么冒风险去安南、交趾等地呢?”

朱拓严肃道:“正因为他们敌视大明,所以我才要巡视,遇到那些示好的土司,本王给予他们恩德,遇到那些不服的土司,本王就把他们打服。”

“这就叫做先礼后兵!”

“那些土司现在不敢劫掠咱们岭南,您费什么劲呢?再说如今秋收刚刚结束,岭南还有诸多事宜等着您处理,比如修建道路、官员任命等等。”

“放心,本王一路急行军,用不了多少时日,很快就赶回来了。”

“南面都是蛮夷,不知礼仪,大王何必冒这个风险。”吕青苦口婆心。

朱拓一脸严肃,大声叫道:“那交趾、安南等地,本就是我汉族的土地,就因为百年前元廷横行,又有南戎作孽,导致那一带崛起大大小小的土司五十余个。”

“那些土司不尊大明朝廷,不守大明律法,甚至连语言、服饰、文字都与大明不同!”

“长此以往,那些土地还是大明的国土吗?”

“本王既然是大明的肃王,统领交趾、九真、南海郡、合浦等地,就要打通这些地方的道路,宣扬我大明的文化,让他们彻彻底底的归附大明!”

吕青一时间说不出来话。

“难道你只是觉得,我作为一个肃王只图安逸、不思进取吗?难道我不想为大明开千年基业吗?难道我个人的安危比大明的基业更重要吗?”

吕青彻彻底底被说服了,道:“还请大王通知长史大人,也好让他准备粮草。”

“那你就把长史张渭请来,我当面和他们说。”

吕青急匆匆的去请。

没一会儿,长史张渭就进殿拜见朱拓。

“张大人啊,本王准备巡视交趾等地,你觉得如何?”

“老臣觉得不如何!”

朱拓大声道:“此乃大明万世基业,你要是担心本王的安危,那就大可不必,本王身为皇子,当有所为有所不为,你……”

张渭直接打断朱拓的话,说道:“大王,老臣不是担心您的安危。主要是老臣昨天刚上书官制改革一事,希望您拿主意。结果您今天就要巡视南面,莫不是故意逃避吧?”

朱拓眼睛瞪得极大:“瞎说,本王一向勤勤恳恳,什么时候逃避过政事。”

“官制一事是大事,咱们岭南民族多,语言复杂,要设立一套因地制宜的制度和律法,能够照顾到岭南各个地方的百姓……”

朱拓换上了笑脸,赔笑道:“有张长史主持,我是很放心的。放心吧,您大胆的去做吧,所有决策都可以自己拿主意,不必来问我。”

“等本王回来的时候,说不定张长史办好了官职,足够咱们岭南用一百年的。”

“呵呵,大王,您太高看老臣了。”张渭根本不吃这一套,道:“老臣一个人办不成,要是大王非要办,还请立刻罢黜老臣,另择其他贤能。”

朱拓大怒:“您是一位儒者,岂能怕事畏惧不前?”

出乎吕青意料的是,这位名声在外的大儒,此刻直接躺平:“大王身为肃王都不愿意处理政事,老臣有何不可?”

朱拓深吸一口气。

现在张渭不吃激将法了啊。

他只能露出讨好的神情,说道:“张长史啊,本王巡视交趾等地,确实很重要。”

小说《被贬戍边三年,大明皇帝亲自接我回宫》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被朱拓摆了一遭,朱元璋的心情很不好。

那镜子华而不实,要价还那么高,恐怕只有豪绅才能买得起。

这小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奸诈了?

朱元璋微微皱眉。

耿炳文只能劝道:“陛下,这镜子如此清晰,看来确实值五两银子。”

朱元璋脸色稍缓,但还是不满道:“我看朱拓这小子做事百无禁忌,需要好好整治一顿才是,要不然他在这里奢侈浪费,生活奢靡,此歪风邪气不能助长啊!”

耿炳文低声道:“陛下,好的一点就是,这岭南百姓的生活过得不错。”

“是。”自打出了门,朱元璋仔细打量着街头每一处细节,街头巷尾无一不干净,乞丐泼皮更是一个没有。

而百姓也没有灰头土脸的,一个个粗布麻衫,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走到人群热闹处,看到一家客栈新开张,搭了唱戏台子,可这戏台上面并没有唱戏的,而是一群少女正边跳边唱。

“宝贝宝贝我们干一杯,长长的腿一尺八的腰围,此刻的我只想亲吻你的嘴。”

“这唱的什么玩意?

朱元璋忍不住皱眉,虽然这些女子唱跳看起来很赏心悦目,但是大庭广众之下,淫词艳舞,败坏风俗,简直是丢大明的脸!

要是在京城敢这样唱跳。

早就拉出去砍头了!

这岭南真够邪门的。

朱元璋忍不住拦住一位看热闹的老人家,问道:“老丈,我们商队初到此地,有些问题要问,方便吗?”

老人家正看跳舞看的起劲,瞥了朱元璋一眼,见他态度不错,说道:“你问吧。”

朱元璋问道:“这岭南的街上为什么不见乞丐?”

老人家笑出了声,感慨道:“这要感谢我们的大王啊,记得他刚上任时,这街上到处都是乞丐。短短三年,乞丐都没了踪影。”

朱元璋眼眸有些奇异,不禁问道:“难道他安置了那些乞丐?”

此时朱元璋心里不禁有些欣慰,没想到啊,不靠谱的朱拓终于干了一件人事。

老人家瞥了朱元璋一眼,道:“我们大王心善,见不得乞丐,那些能动的乞丐都拉去挖河打井去了。”

朱元璋差点一口气被噎死。

好家伙,亏自己还以为朱拓能办个人事呢,谁知道太狗了啊!

朱元璋忍不住又问道:“我记得从前岭南山里的贼寇很多,现在还有没有了?”

老人家呵呵笑,拍着胸脯大声说道:“现在这里绝对没有贼寇,不光这里,整个岭南都没有贼寇!”

“哦?老丈为何如此确定呢?”朱元璋问道。

心想,看来朱拓就算内政不行,好歹扫荡贼寇方面,也有可圈可点的优点。

老人家笑道:“老夫曾在山里做了三十多年的贼寇,对贼寇是非常熟悉的。大王自从来了岭南后,致力于招安,还给老夫安排了一个里正的位子,嘿嘿,这可比当贼寇强多了。”

“当贼寇的时候,天天在树林里面乱窜,吃了上顿没下顿,还有生命危险,现在当了里正,每月从官府领银子……”

这位年龄很大的老人家说起了自己的从业经验,高谈阔论,讲述着贼寇现在根本没办法活下来。

朱元璋听的脸色越来越差。

好家伙,官匪一家啊!

这还是大明的藩地吗?

整个一贼窝啊。

“那这里可有猛兽?”朱元璋问道。

“有啊。”老人家又道:“之前我们经常组织人手猎杀猛兽来吃,后来猛兽变少了。这时大王颁布法令,要求保护猛兽,叫什么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朱元璋心情差到了极点。

这逆子!

大明每年因为猛兽伤人要死伤数千人,可他竟然颁布法令,要求保护猛兽!

简直把百姓的性命当儿戏!

还有比他更离谱的藩王吗?

撤藩,必须撤藩!

“那你们大王颁布法令要求保护猛兽,你们心中一定很不满吧?”朱元璋忍不住问道。

老人家道:“大王英明神武,我们一致赞同大王的决定啊!上次有几个混混在街上说了大王的坏话,被官兵听到后,听说那几个混混被拉去试药了。”

“试药?”朱元璋不解。

“就是大王研究治疗疟疾的药。”

朱元璋疑惑,这朱拓会治病吗?

于是又问道:“你们大王会配药吗?”

老人家笑道:“我曾听大王说过,这药啊,也就是几种草药配在一块,没什么难度。多找几个人试试,也许就试出来真正的配方了。”

闻言,朱元璋心底的火气彻底压制不住了!

好家伙,这朱拓把他封地的百姓当小白鼠了啊!

草菅人命!

这岭南啊,恐怕用不了多少日子,百姓就要揭竿起义了!

同时,朱元璋心中也有着庆幸,幸亏自己这一次来了,要不然等岭南反了,朝廷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呢。

但是,让朱元璋不解的是,朱拓在岭南胡作非为、为非作歹,可岭南百姓为什么过的这么富裕呢?

真是让人想不明白。

耿炳文小声劝道:“陛下,撤藩需要三思啊。”

“嗯。”朱元璋心里已经有了撤藩的想法,但这是大事,需要细细斟酌,于是道:“先找一家客栈住下,明日启程回荆州。”

耿炳文心中一震。

荆州,乃是京城的南方门户,分封给了湘王朱柏。

而湘王朱柏身为朱元璋的第十二个儿子,宽厚仁义,麾下又有士卒五万。

看来朱元璋去荆州,是要为撤藩一事做万全准备了。

两人找了一家客栈,小二急忙迎了上去,热情的道:“欢迎两位客官,打尖还是住店啊?”

“住店。”

“好嘞,本客栈的客房分为一二三等房,三等房五十文,二等房一百文,一等房一两银子,不知道二位住哪一间?”

二等房一百文,一等房一两银子?

翻了十倍?

为什么相差这么离谱?

耿炳文上前一步,冷声问道:“你这客栈的房间怎么差这么多?是不是专门宰外来的客商?”

小二陪笑道:“客官真是说笑了,本店保证童叟无欺,这一等房比二等房强一百倍。只要住了一等房,再住二等房可就不习惯了。”

“好,那就开一等房吧。”朱元璋心中也有些好奇。

有小厮将两人引到二楼,手上还提着一壶水。

等到了屋内,小二殷勤的倒上茶水:“二位客官,您尝尝这茶水,我们岭南的茶叶可是出了名的好。”

朱元璋看着热气腾腾的茶水,杯中的茶叶舒展开,摇曳生姿。

朱元璋拿起茶杯饮了一口,随后眯起眼道:“这茶水清香淡雅,喝下去感觉全身都舒坦了不少,比京城的茶叶还好上几分。”

“那是自然。”小二笑着奉承道:“这茶叶的做法可是大王发明的,听说采摘时,是妙龄少女用嘴含下来的,一个人一天也就采摘半两。”

朱元璋皱皱眉,哼了一声:“华而不实。”

“陛……老爷,您看这地面,这竟然是用白瓷制成的。”耿炳文指着地上的瓷砖惊讶道。

闻言,朱元看向地上的瓷砖,发现真是白瓷,而且质量上乘,官办窑厂也烧制不出如此上品,客栈竟然用来铺地。

暴殄天物啊。

小二不解的道:“对啊,有什么问题吗?”

朱元璋只觉得痛心疾首,这上乘的白瓷,竟然出现在岭南的客栈中。

想他堂堂皇帝,富有四海,都不敢这么奢侈。

耿炳文惊讶极了,又到了其他房间,没多久就传来一声惊叫!

“陛下,这纸竟然如此柔软。”

朱元璋循声望去,只见耿炳文扯了一段纸,用来擦拭口鼻,从纸上传来淡淡的清香,让他忍不住赞叹。

小二见到这一幕,脸色古怪。

朱元璋摸了摸纸,质地确实柔软细腻,问道:“小二,这纸是干嘛用的?”

小二连忙道:“二位客官,这纸叫做卫生纸。”

“什么意思?”

“就是出恭时用的,用这纸代替厕筹。大王嫌厕筹太硬,所以就倡导用这卫生纸擦屁股。”小二认真解释道。

厕筹?

耿炳文顿时如遭重击!

艹,自己刚才竟然用来擦嘴。

但是朱元璋内心是非常震惊的,这是啥家庭条件啊,竟然用纸擦屁股。

小二认真解释道:“说起来有些惭愧,本店只能提供这样的纸,用起来还是有些硬,听说大王用的纸跟丝绸一样柔软呢。”

朱元璋被震惊的无以复加。

朱拓那小子,上个厕所也会如此会享受?

可恶啊,比自己这个皇帝过得还豪奢!

太浪费了!

朱元璋叹口气,转过身去,正好看到了正面有一面镜子。

镜子里清晰可见的自己,脸上平添了一些皱纹,两鬓斑白。

自己老了啊。

朱元璋无力的喃喃道:“这镜子看起来如此高档,价格也不便宜吧?五两银子一个?”

小二笑出了声,道:“客官真会说笑,这镜子满大街都是,哪能值这么多银子啊?我记得小店买的价格,也就二十文钱一个。”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