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重生六零:女配她拒绝当垫脚石》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彩,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月藏云那里”的创作能力,可以将郭小米徐静安等人描绘的如此鲜活,以下是《重生六零:女配她拒绝当垫脚石》内容介绍:穿书到年代文中,她是一平平无奇的学生,虽然生活艰苦,但只要考上大学,就可以翻身改变命运。然而,书中的原主是女主的垫脚石,一辈子都在为别人考虑,最后什么都没得到不说,还不得善终。如今她穿越而来,借助原主身体,就一定要替她活出精彩的模样!“喜欢成全别人的都是傻子,真正的强者只会成全自己!”【空间逆袭甜宠】...
主角:郭小米徐静安 更新:2023-12-09 04:25: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郭小米徐静安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六零:女配她拒绝当垫脚石》,由网络作家“月藏云那里”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重生六零:女配她拒绝当垫脚石》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彩,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月藏云那里”的创作能力,可以将郭小米徐静安等人描绘的如此鲜活,以下是《重生六零:女配她拒绝当垫脚石》内容介绍:穿书到年代文中,她是一平平无奇的学生,虽然生活艰苦,但只要考上大学,就可以翻身改变命运。然而,书中的原主是女主的垫脚石,一辈子都在为别人考虑,最后什么都没得到不说,还不得善终。如今她穿越而来,借助原主身体,就一定要替她活出精彩的模样!“喜欢成全别人的都是傻子,真正的强者只会成全自己!”【空间逆袭甜宠】...
她自己手里拿着一面大锣,边敲边有气无力地喊:“我是——”
只听有人喊:“ 教训她!”
一堆人上去拳打脚踢,吐口水的,扔石头的。
她的头发被人撕扯着,上面满是人们吐上的唾沫甚至黏痰,她头破血流、孤立无助地开始游街。
没有人去深究“反动”和一个曾经的妓女有什么逻辑关系。
徐静安吓得顺着墙根溜走,把自行车蹬的飞快。一口气骑到沁河边上时腿都软了。
她下来坐石凳上缓口气,就听到不远处若有若无的呻吟声。
吓得徐静安“腾”的一声站起来,找了一圈才发现大树后面躺着一个老头。
年龄有70多岁,花白的头发散乱不堪,手捂着腰,脸色发黄,流着虚汗,疼痛难忍。身边还有写着“GZz”的大高帽,看起来造反派还是没有放过他。
徐静安注意到老人的膝盖处都是土。他躲在这里估计是怕家里人看见他这个样子难过。
现在她站在这里看着老人的样子,心里十分不平静。今天从家里出来的时候没带装东西的包,两手空空。
所以同情也好、难受也罢她能为老人做的就是假装从兜里拿出医院开的3片止疼片,2片安乃近,还有5颗大白兔奶糖,放到老人身边。
咬牙忍疼的老人却哭出声来,“姑娘,谢谢。”
徐静安头也不回的骑上自行车快速离开。
……
徐静安跟沈和两人又进入了婚姻甜蜜期。两人黏黏糊糊,更是小别胜新婚,连战半个月。随着徐静安例假的来临,两人开始短暂的休养期。
刚进入4月份,一封来自徐家的电报打破了徐静安的平静生活。
“徐建设下乡了,还下到H市?”徐静安看完电报,很是吃惊。
当初就是用“不让徐建设下乡”这个信息,和徐母交易了300块钱的嫁妆。
两人也达成共识“从此不再联系”,就连徐静安怀孕生子都没有来过一封信,更别提要花钱的电报和电话了。
结果,徐母竟然没保住徐建设。怪不得给她发电报呢。徐静安估计徐母这是满肚子的怒火把自己也埋怨上了。
……
徐家
徐母这会儿气疯了。谁也没想到上着班的徐建设要去下乡,报名的还是老大媳妇!
当初听了老三说的话,徐母想了一夜觉得那不是空穴来风。
她们普通人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那就看看领导和聪明人的做法,看他们是如何做的,照搬就是了。
现在的行情就是——有门路的都安排子女参加工作了。
以前也不是没有年龄到了还拖着的大姑娘小伙子,主要就是都想找个条件好,人也好的。
可现在只要对方条件过得去,好多年龄一到就结婚的。这个月光喜糖她就吃了6家,老徐在厂里随礼随了8家。
徐母想到这里倒吸一口凉气,第二天带着老三给的“面子工程”——大包袱,连忙坐着火车跑了。
到家把这件事悄悄和徐父、老四说完,第二天就带着徐建设交接班了。
徐建国和许多多两口子虽然不高兴,但心里明白,徐母的工作就是留给老四的。而且徐母每回说起这个工作来,也从没含糊过或改过口。十分明确这就是属于徐建设的!
一切安排妥当,徐建设顺顺利利的开始上班。半年之后转成了一名正式工。徐母的心才稍微放下来一些。
小说《重生六零:女配她拒绝当垫脚石》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第二天大年初一,外面飘着雪花,沈岳一早起来给父母磕头拜年。吃了碗饺子之后,就起身在父母不舍得眼神下走出了家门。
沈母含着眼泪送走儿子。转身进房间吩咐沈和:“老二,把这些东西给你哥邮到部队去。”
沈母拿着麦乳精、奶粉、糖、亲手做的蘑菇酱、肉酱、辣椒酱、煮的咸鸭蛋、包的韭菜馅的冻饺子、还有给沈岳织的新毛衣毛裤,装到一个大袋子里。
沈和扛起来放到自行车上,骑着去了邮局。
徐静安估计这些东西一开始沈母是打算让顾盼盼和沈岳他们走的时候拿的。可是顾盼盼算计沈母的工作,沈母干脆一分都不给,东西直接寄到大儿子部队了。
沈家又回到平静,按部就班的上班,生活。
顾盼盼坐在火车上,心里不住的懊悔。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沈岳闭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她就知道自己这回操之过急了。
虽然第一次见面就提接班的事不太好,可时间有限沈母也马上要退,她想着看在沈岳的面子上沈母也该答应。谁知道跟前世不一样沈母已经退了!她当时过于吃惊,没有及时反应过来,错过了及时跟沈母和沈岳解释的时间。
没办法她重生前受够了农村生活,不然不会想尽办法去嫁给沈岳。重生后,她更接受不了这样的苦日子,实在不想再待在农村苦熬5、6年。
可现在,好不容易跟沈岳有所缓和的关系,又回到了原地或许变得更差。
顾盼盼心里叹气,自己重生回来的晚了。当时用跳水来逼婚,这个方法太简单过于直接了,让沈岳心里对自己十分抵触。
还是太年轻了,想的不够周全!看来自己还是要先把心沉下来,“水滴石穿”拿下沈岳才行。以后遇事也不能凭记忆做事,还是要把事情了解清楚才行!
顾盼盼把重生后的傲气,飘飘然的心压了下来。
徐静安对于顾盼盼未来的生活不用猜也能知道。跟一个心里没有你的男人生活,他的心就会游离在外,变得冷漠。
再加上被对方硬逼着结婚,对于一个有本事有心气儿的男人来说,那就是耻辱。那么你要面对的就是他那堪称铁石的心肠。
在没有外来的原因下,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心力来缓解矛盾,弥补心灵的差距。原著中顾盼盼花了5年时间才让沈岳放下心结。
这就是为什么当初挑中沈和后,明明就能直接跟沈和见面相亲,徐静安还要创造机会去偶遇。她得让沈和从心里喜欢她,而不是还行,凑活。
70年
徐静安感觉今年过的比往年舒心,因为钢厂的领导招了好多退伍军人进厂。保卫科的人员不停地巡逻,门岗也查的更严。把很多不安定的因素都挡在钢厂的大门外。
这道大门把钢厂和外面隔成了两个世界。外面的运动范围越来越广,进行的轰轰烈烈,厂里的工人却在热火朝天的工作,平平顺顺的生活。
只要出了钢厂,工人们又变回低头沉默的样子。
这场波涛汹涌的巨浪,一个不小心就会把人冲毁淹没,每个人都得小心谨慎。
9月28号
徐静安生了一个大名叫沈甜小名叫“豆豆”的女孩。“豆豆”这个名字还是壮壮看到妹妹腿上有一个圆圆的小黑痣而起的。
小说《重生六零:女配她拒绝当垫脚石》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浓密的头发,黑亮的眼睛,红红的皮肤,谁见了都得夸一句孩子长的好。
沈母看着这个随着父母优点长的孙女,笑得眼睛都眯住了。
孙子孙女都有了,她能不高兴吗?
徐静安靠在床上正喝着红糖鸡蛋小米粥,沈和进来了。
“怎么样?小车弄好没有?”徐静安忙问。
“我问过王刚,他说做好了。让明天去把车推回来。”沈和回道。王刚也有工作,小车是抽时间做的,用了半个多月呢。
徐静安上班以后为了方便喂奶,还得要沈母带着两个孩子回到钢厂那块儿的房子住。
可到时候用自行车一下带着沈母和两个孩子就不方便了。跟沈和商量,找人用木头打一架1*1*0.5米的车厢。车顶是活的,下雨的时候再安上。到时候,徐静安骑着自行车拉着小车就能走,还安全。
沈和听到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他们邻居的王刚就有木匠手艺。
第二天沈和拿了1斤五花肉,就找了过去。
小车推回来后,一家人围着看了半天。小车是用旧家具改的,下面车轮是两个半旧的自行车轮子。木头小车看起来不好看,但表面打磨的很光滑。壮壮看了新奇的不行,放到上面玩的不下来,吃饭都是在车里。
街坊邻居看到后,都觉得不错,王刚的订单都接了5,6个。
出了月子沈和不忙的时候一般他送,最近单位有任务就只能靠徐静安自己了。
徐静安依旧骑着自行车带着沈母和孩子出发了。一路上引得好多人都注目。壮壮扒着车边往外看,豆豆在沈母怀里睡觉。
徐静安正低头使劲登车,就听儿子喊:“妈妈,妈妈快看!”
徐静安顺着儿子指的方向抬头看过去,迎面过来一驾牛车,赶车的大爷和她正好对上眼。大爷新奇的看着登车的徐静安,没想到在城里还能看到同行。
两人错身的时候,大爷拿着牛鞭轻轻摔了一下牛,嘴里喊了声“驾”。壮壮看到后马上拍着车框喊到“驾!驾!”徐静安脚下一滑,蹬空了。
周围的人看到后,都忍不住笑了。沈母赶紧把孙子拉下来坐好。
……
71年1月初
豆豆已经过了百天,徐静安按照惯例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看看身体恢复的怎么样。检查结果不出意外的话,两人晚上就要恢复性生活。
可三年连生两胎,她现在必须要注意避孕并调养身体了。
从医院出来,她兜里揣着两只避孕套。别看少!
55年,我国才建立起第一家避孕套厂子,很快迎来了官方吐槽“太厚、太脆,一用即破,使人非常担心……”
65年实现了套套的全机械化生产,但那时候国内大部分橡胶还得用在国防军工上,套套必须为国防安全让路。
安全套,当时叫“保险套”,很厚,每次使用后洗净擦上滑石粉保存,可以反复使用。
徐静安害怕避孕套不小心掉出来,到时候被人看到不好收场。干脆又把它收到空间里,这样保险。
徐静安刚从医院出来没多久,就听到有人喊“穿上“”快点穿上”,手里举着一件旗袍。
一群胳膊上带着袖标的人围在一起不停的喊着,周围看到的人好多都跑过去凑热闹,人越聚越多。
“不穿,给她扒了。”
“扒光了再给她穿上!”
就听一阵哭喊,过了一会儿围着的人散开。人群中间,一个满脸淤青的中年妇女低着头,脖子上挂着牌子,不停地被推搡着往前走。
小说《重生六零:女配她拒绝当垫脚石》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等徐静安到了街道办的时候,办公室的桌面上放着半个杂面馒头、打开的饭盒,抽屉半开着。
隔壁传来主任说话的声音。说几句,停一会,应该是在接电话。而且可以看出来,这通电话来的很突然。
徐静安往四周看了圈,这会儿没人。她闪身进去,拉开抽屉,把开介绍信用的专用纸撕下几张,拿章一一盖好,放进空间。
再手脚利索的把东西放回原位,退了出去。
在外面等了5分钟,主任才出来。看到徐静安,“这是有什么事吗?”
“主任,我叫徐静安。在二中读高二,明天老师带我们去省城参加数学竞赛,后天回来。这不就来麻烦您开封介绍信。”
“好事啊,”主任笑呵呵。
2分钟后接过信,徐静安谢过主任赶紧离开了。再不走饭就凉透了。
一夜过去……
早晨吃完饭,把东西收拾好,又检查了一遍昨晚徐母给的钱票,都在。
“妈,今天上午上完课,到时候我就直接从学校出发,后天就回来了。”
“到外面别乱跑,看好东西!妈,我知道了。”等徐静安收拾好,家里人都走了。
拿出介绍信,再从空间拿出一张昨天提前盖好公章的空白纸,比照着重新写了一封报名参加招工考试的介绍信。
背上书包,其他的都放到空间,把门锁好。
这时路上的行人很少,往学校的方向走了一段后,坐上了去往钢厂的公交车。
过了一年,她又存下了3分钱的私房钱。嗯,比以前有进步!
到了钢厂往里走,发现有一堆人在那儿排队。赶快跑到那儿排队,拿户口本和招工用的介绍信给工作人员看后,得到了一张报名表。
填完表跟着人群来到一栋楼前,这里贴着告示。徐静安挤到前面才知道,报考的工位不同,考试地点也不同。她想报考的会计在西楼3层。
500多人也乌泱泱的往不同的方向分流。
等徐静安到了3楼,说了自己要考的工位,拿到条子,考完试才松了口气。
说是3天之后等通知,到时候会把录取名单贴在宣传栏里。
徐静安没有停留转身回了学校,学校教学楼后面有片小树林。她一进去就径直往里走,自己要找的人果然在那儿。梳着两个麻花辫,红上衣,黑裤子,坐在地上,背靠大树。
现在正是上课时间,师生们都在忙,外面没有什么闲人除了自己和对面的姑娘。
赵晓芳现在心里十分烦闷,她不知道该如何做才能打破现在的僵局。她成绩一般,毕业找工作的事近在眼前。
赵晓芳的妈妈就生了她一个,前年生病去世了。她爸爸在别人的介绍下娶了同一工作单位的临时工工人邓桃花。后妈来时带来了一儿一女都比她大。
赵晓芳的亲妈冯春草,曾经在地主家做过丫鬟。少爷、小姐、老太太、太太外加姨太太们,从吃穿到家产,主子们的明争暗斗她也是见过的。
一开始身体不舒服时冯春草没当回事,觉得抗几天就能过去。等冯春草感觉到身体不对劲的时候已经晚了。
这时候,她唯一放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女儿赵晓芳。
小说《重生六零:女配她拒绝当垫脚石》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两年时间,冯春草把家里攒的钱和丈夫赵满仓知道的体己都花了。
所有钱票,都换成了女儿的嫁妆。(拿好木材打了成套的家具,新做的棉被,不同花色颜色的布,缝纫机、手表、26女士自行车……)这钱她不花,到时候能不能轮到自己女儿还是两说。
人都是现实的,她冯春草愿意相信丈夫此时对她的感情。但她不相信后半辈子,赵满仓会永远不变!
房子差不多有30平米,隔成三间:一间女儿住,一间冯春草和赵满仓住,最后一间放了给女儿置办的嫁妆。然后加上一把锁,把钥匙给了赵晓芳。
当时给女儿买东西的钱不够,冯春草还特意去厂里预支了丈夫两年的工资,又和周围同事、邻居们把票据也借了个遍。
这一波操作,别的不说,但是厂子里的领导、同事和家属院里邻居们的目光牢牢地吸引住了。
只要一天没还清欠款,赵满仓就下不了钢厂头条。赵晓芳也可以说是在众人的视线中过活的。
一日三餐吃的什么?一年四季穿的什么?大家都会下意识的,跟亲妈冯春草活着的时候比。
后妈进门,是一指头不敢伸,一句难听的话也不敢讲。
只要有一点不对,第二天她就能名满整个家属院和钢厂。除非她不在乎自己和自己孩子的名声。
赵晓芳要是红着眼眶出了家门,她就是面甜心苦;赵晓芳手上沾了水,她就是背地里,趁机磋磨继女……
冯春草临死前,赵晓芳上高一,她干脆一口气把费用交了3年(学费,书费,食堂的饭费等等)。衣服鞋袜也准备了好几套,足够赵晓芳穿到上班。
可以说,赵晓芳妈虽然不在两年了,她爸赵满仓还在还钱还票的路上。
咽气前,冯春草把其他的安排和后手,对赵晓芳是嘱咐了又嘱咐,才闭上眼。
所以等赵晓芳后妈~邓桃花一进门,就迎接了冯春草的第一招,立马懵逼了。
邓桃花以为嫁给赵满仓能有房子住,还能让他填补一下她的两个儿女。可实际上跟她想的完全不一样啊!
家里没钱,还要她搭把手;女儿搭个木板和赵晓芳挤一个屋,儿子连房间都没有,晚上只能在外间把凳子拼一下凑合。
邓桃花守寡15年,她现在找人搭伙过日子不就是想找个拉帮套的嘛!
儿子也是临时工,今年20,在仓库当装卸工。女儿也16了,眼看着要娶媳妇,嫁闺女,可这彩礼和嫁妆去哪弄?儿子是根,女儿是心头肉,委屈哪个她都舍不得。
一家三口就住在一间10来平米的房子里,关键还是租的。这些年她一个人拉扯俩孩子已经用尽力气了。
现在这亏邓桃花只能认了,可她不会就这么忍一辈子。
连着填补了2个月的家用,邓桃花就想着接了冯春草正式工的工作,(她和儿子、闺女谁都行)。
赵满仓摇了摇头,告诉她:“冯春草在临死前找厂里的郭厂长和工会的李大姐做证人。她的工作只能她闺女接,其他人厂里不能同意。”
第二招再次落败,就此沉寂下来。
赵满仓跟邓桃花不过是搭伙过日子。两人之间没有什么感情!
便宜闺女和儿子,加起来也不如自己的亲生女儿赵晓芳重要。
所以邓桃花娘三个过的好不好,痛快不痛快,赵满仓并不上心。
邓桃花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她这两年来跟赵满仓培养感情。也总是不经意的说着抱孙子,嫁女儿之类的话题。
让赵满仓意识到,养老还是要靠儿子,即使这个儿子不是亲生的。毕竟闺女早晚是要嫁出去的!
赵满仓也渐渐从不过问便宜儿子的事,到了现在主动催他找对象结婚。
赵晓芳知道后妈开始了第三招。她盯上了那间屋子和她的嫁妆。
后妈的两个孩子年龄大了,也不能再拖了。可结婚就要住房、彩礼和嫁妆。总不能让两口子在外间办事儿,生孩子吧?
赵晓芳是早产儿,这些年来一直养的精细。冯春草的工作在车间,对体力有要求不说,还要经常加班。
她毕业之后肯定要上班。可是车间的工作劳动强度这么大,赵晓芳的身体肯定撑不住。她要是倒下了,不就给别人做了嫁衣!
便宜继姐只比她大1岁,到现在没工作,一直在家歇着,却丝毫不见后妈着急。
还不是在那儿等着赵晓芳累到了,她亲闺女好捡漏儿?到时候不用花一分钱,名声和实惠还都到手了。谁也没办法说她们娘俩一声不是!
想到这儿,赵晓芳心里更难受了。
徐静安看了赵晓芳一会儿,就朝她走过去。时间不等人,一会儿该下课了。
“同学你找我有事?”赵晓芳早就看到徐静安了。
“我来是想问你要不要工作?”
“什么意思?”
徐静安:“咱们俩都是苦命人。你现在的情况我也能想到,无非就是你后妈算计你。我是爹妈都在,可我要是有点好东西,第一个算计我的就是家里人。”
一屁股坐在赵晓芳旁边,看着赵晓芳:“现在的没意义的话,就不说了。我有个财务室的工作,我上不了,想问你要不要?你要的话正好咱们也算是彼此之间帮上一把。”
赵晓芳无奈的说:“说实话我确实想要,可我没钱!”
“我也没说非得用钱啊”徐静安接过话,看着赵晓芳“说真的,赵晓芳我羡慕你,你有个非常爱你的妈妈!”
赵晓芳看着徐静安真诚的眼神,也红了眼睛。
自从亲妈冯春草离开后,赵晓芳就感觉那里已经不是她的家了。
看着后妈带着两个儿女,一天天的围着自己亲爹转;看着自己亲爹一天天的由不在意到现在的关注。
赵晓芳知道,她的爸爸也快要消失不见了!
小说《重生六零:女配她拒绝当垫脚石》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4号,徐静安开始正式上班的第一天。
两个星期下来,徐静安把同期入职的人员了解清楚了。怪不得韩主任那天挑眉:一个是妇联主任的儿子;一个是化肥厂厂长的外甥女;一个是公安局局长老婆的娘家侄子;还有一个是粮站站长前妻给他生的儿子。最后一个就是气运之女——徐静安。因为她对外说是运气好,刚好听说这里招人就来了。
徐静安就像误入了鹤群中的鸡,感觉自己特别显眼。
张哥每次见她,都不得不感叹,运气的重要性!
跟张哥熟了之后,趁着放假休息,到底请了一回客。桌上摆着红烧肘子,糖醋排骨,四喜丸子,土豆炖牛肉,4个大菜,米饭3碗。
当时把张建军吓了一跳,太丰盛了,说什么也不敢吃。徐静安好说歹说才坐下。
“妹子,你有什么事,好好说,想让哥干啥?你要不说,哥不敢下筷子。”
“张哥没别的就两件事。一个谢谢这些日子的照顾,分宿舍也好,告诉我其他人的家庭背景也罢,我心里都记着呢。”
张哥——张建军点了点头,“还有呢?”
“还有就是,哥,咱们这个单位什么时候能转正?”
“就这个?没了?”张建军看着徐静安。
“没了!”徐静安无语的看着张建军。“我就想谢谢张哥你,又不是难为你。”
张建军这才拿起筷子开始吃饭。
“一般有3个月的,有半年的,还有1年的。但每年都有指标,不可能招多少个都能同一年转正。”
徐静安仔细的听着,时不时的给茶杯添点水。
张建军吃了一碗又端起第二碗米饭,“你们这批人的跟脚,你也知道了,都是硬茬。”
喝了口水,接着说:“在你们之前还有没转正的,轮到你估计最早也是1年之后了,3年之内都算不错的!”
徐静安听到这里不由倒吸了口气,怪不得到现在系统都没给奖励。现在转不了正,以后更难。临时工说解雇就解雇,到时候她还得下乡。
吃完饭,把剩下的菜打包装好放到布兜里。张建军拎着布兜出了包间回家去了。
徐静安回到宿舍关好门,拉上窗帘,回了空间。
随便煮了点挂面吃了,静下心来想着出路。她知道转正不容易,但没想到会这么难。时间拖的太久了,久则生变。看来还是要选择第二种方案,速战速决。
韩主任出身农村,曾在军队里任职。受伤后转了文职工作。去年10月转业到了地方,当了市政府的人事部主任。
老婆和孩子还在他原来当兵的地方没跟来。不是不想来,他现在一个人孤孤单单,也想老婆孩子。
可他家庭负担重:老家爹娘不能不管,兄弟姐妹都等着他撑腰呢。别的不说,加起来20多个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结婚他总要给钱吧?
当初出任务时就说好了:活着的人要照顾牺牲战友们的家人。不能这话说过就忘了吧?
他每月往外邮出的钱都有一半工资。老婆给他生了7个儿子,再加上部队里面的人情往来,时不时的捐款,还能剩下什么? 60年那会儿闹饥荒,他们部队驻扎在当地的老百姓都跪在军营前面求口饭吃。他们能怎么办,只能把自己兵营里的粮食分给了老百姓一部分。不然看着他们死在军营前?那时当兵的自己都饿得直打晃。
老家的来信也是封封带着血泪。那是到了难处,可他能怎么办?
家里有了她媳妇的那份工资,才让家里的孩子都活下来了。在家里,他媳妇的话比他好使!
到现在他转业到这里以后,工资比起在部队的时候还降了。他都不知道什么是存款,他是月月光啊!
部队当时照顾军嫂,他老婆也有小学文凭,所以在当地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当时那份工作找的也不容易,现在要是随他一起过来,原来的工作就得卖了。可到这里她的学历太低,再找一个好点的工作很难。没工作都过来了吃什么?儿子越来越大了,更得花钱,老婆舍不得钱!
组织上也说可以给与照顾,给安排工作。他自己本就是刚到地方,可以说空降到单位里的新人,多少双眼睛盯着,他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张这个口!生怕别人找不到借口使绊子吗?再加上现在的形势,不好说啊!
小说《重生六零:女配她拒绝当垫脚石》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转眼又过了4天。
徐静安早上刚到单位,跟她在同一办公的张环张大姐就问:“静安,听说了没?
徐静安一头雾水:“听说什么?我刚来。”
“韩主任的爱人来看他了。”张环把凳子往她这里拉了拉,悄声说着:“今天韩主任都请假了,两口子是真不容易。”
“韩主任是什么时候来单位的?”徐静安也低头悄声回话。
“去年十月,”旁边接话的王美丽是去年招进来的。
“对!过年的时候,都是自己一人在单位过得。据说他老婆要来,但是主任没让。说是带着7个孩子坐火车不安全。”张环加以肯定。
“年下都想回家过年,可不就火车站人多嘛!”徐静安接话道,“这两口子就这么分居两地?”
“人倒是好过来,这属于夫妻投靠。可工作就不好安排了。”张姐从柜子拿出茶缸倒上水。
对面的焦大姐也端着茶缸,吹了吹,轻吸了一口接着说:“所以现在面临着两种局面:想夫妻孩子大团圆,就没工作。不舍得工作的,就得牛郎织女鹊桥会。”
接下来一上午,办公室里都在讨论韩主任两口子。
宿舍楼
“要不,我和孩子们还是过来吧。”韩主任的老婆郭彩霞,心疼的看着丈夫:“你看,你都瘦了。”
“舍得工作了?”韩义微笑地看着自己妻子。
“不舍得也不行啊。咱们两口子还能一直这样?”郭彩霞把洗干净的被面往晾衣绳上放,韩义在旁边搭把手。
“孩子们也都想你,每天都问什么时候能看到爸爸?”
韩义往周围看了看,低头在老婆耳边悄悄地问:“那你呢?想没想我?”
郭彩霞笑着瞪了一眼,胳膊肘轻轻顶了下丈夫的腰,扭身进了宿舍。
韩义眼睛弯弯,满脸带笑地跟了进去,锁上门…
中午下班后,约莫着时间,徐静安回宿舍拿上饭盆。出来的时候,正好和郭彩霞在宿舍楼的拐角处迎面碰上。
徐静安朝对方笑了笑:“是郭大姐吗?”
“对,妹子你怎么称呼?”郭彩霞说话也和气。
“大姐,我叫徐静安,这个月刚来。您叫我小徐就成。”
“行,小徐,今天食堂中午有土豆炖鸡块,快去吧!”
“谢谢郭大姐,不耽误您时间,我现在得去打饭。回头我再找您说说话。”
郭彩霞听后,眉头动了动,也笑着回话:“我这两天都在,你什么时候来都行。”
郭彩霞一回到宿舍把这事告诉丈夫韩义。韩义拿毛巾帮媳妇把手上的水擦干净:“不用多想,总会知道的。”
郭彩霞想了想:“那今天晚上,我下去走走,你晚点下来。”
两口子之间的默契尽显,韩义点头表示明白。
吃过晚饭,徐静安站在窗边看着窗外。天色渐暗,看到郭彩霞一个人出来,赶紧下楼假装偶遇。
“郭大姐,巧了,咱们俩一块走走?”
“行啊,小徐。”两人边走边聊,走到操场,周围一个人都没有。
徐静安知道时间有限,于是开门见山地说:“大姐,今天您一来,办公室里提起您和韩主任的情况,都说你们两口子不容易。”
“现在,谁家过日子都不容易,”郭彩霞丝毫不落人话柄。
“当时我一听您的情况,就有一种感觉——这是命运安排好的。”
“怎么会这么想?”郭彩霞诧异的看着眼前的姑娘。
“我想跟大姐你换工作。”徐静安也回的直接爽快。
“什么?换工作?”郭彩霞怀疑自己听错了。她以为对方想要求老韩办事,她想先看看情况,不管行不行的一律不让老韩粘手。
小说《重生六零:女配她拒绝当垫脚石》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关于徐建国结婚的这件事,双方算是达成一致。
就是没人问徐静安一句。
徐静安听着就行,也不张嘴,这个家里没她说话的份儿。
关灯后,徐母对许多多要她工作的事,还是气不过。
让她退下来看孩子,开什么玩笑!她年轻的时候生了六个,成了四个。
娘家婆家都指望不上,孩子都是自己带大的。当时一边上班一边管孩子,管的够够的!!!
谁生的谁带,跟徐父嘟囔了几句。
徐父看的明白,是老大快要结婚,有了私心了。
不过,他也没对徐母说,都是从年轻那时过来的。
徐母只是一时反应不过来,没朝那儿想。
还像以前把老大当成孩子,以为母子一条心。
可是孩子长大了!
“行了”徐父拍了拍徐母,“早点睡吧,累了一天了。”
揽过徐母肩膀,摸着徐母头顶已经有些发白的头发,“你以后多操心操心老四,让他把玩心收收。初三又复读了一年,这次要是还考不上高中,丢不丢人。”
经过这近一年的拉锯战,许多多也感到很疲惫。
徐建国一说,她最后还是决定结婚了。
毕竟哪个女主身边能没有极品呢?更何况这本书的女主家里个个是极品。
许家是只看彩礼,现在还没决定把她嫁给谁,那是在观望。
许多多不敢再拖下去了。
许家在那一片都是出了名的难缠,名声差。
所以她想找个徐静萍这样条件的婆家,根本不可能,谁都怕被吸血。
还有一点就是许多多长的没有徐静萍好,说起来只能是清秀。
条件好的她愿意,可对方不愿意啊!徐建国是她能抓到手里最好的选择。
说起来当初国棉一厂宣传科招人的事,她是看到名单才知道的。
可惜她没有高中文凭,不然说什么也要去试试。
她知道的这么清楚,还是因为在一起干活的郭小米告诉她的。
郭小米虽然只有初中文凭,可她妈在人事科上班。两人虽在一组干活,但人家的工作轻松啊!
她跟郭小米玩的好,当时还问了有几个人参加,郭小米当时脸就变了。
她当时好说歹说的,郭小米才答应告诉她都谁参加考试了。
心里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想知道。
为这,还给郭小米洗了一个月衣裳呢。
等看到郭小米拿过来的名单,心里不知道为什么空落落地。
隐约觉得不该如此。
老大婚事决定之后,老二徐静萍的婚事迫在眉睫。
看着徐母和杨红兵他妈——她未来婆婆,因为彩礼数目谈不拢,你来我往间不停试探彼此的底线。
徐静萍心里觉得堵的不行!她急需一个能让她喘口气的地方。可是没有,因为她没有底气和依仗。
最后彩礼订下来,给两身新衣服,10尺布票,100块钱和一张缝纫机票。
徐母虽觉得少,可也没在开口。
毕竟徐静萍的工作都是男方给找的,她想多要点彩礼,可没想断亲。她还想姑娘以后拉拔娘家呢。
日子订在65年1月8号,腊月初六。
晚上,送走杨母。
徐母拿着彩礼,和徐父说着这些钱票的用处。
“这下有了缝纫机票,100块钱,咱们再添点就能把缝纫机买回来。”
“这布票到时给老大和她媳妇做身新衣服足够了。”
“老二怎么打算的?”徐父问徐母。
“出门的时候给她10块压腰钱”,徐母想了想,“亲家给的两身衣裳让她穿着走。在给她买个新脸盆,2条毛巾。把现在的衣服,被褥都带走,这还不行?”
徐父点头:“行,这就不少了。”
“过两天把老大的婚事订下来,也好抽时间收拾屋子。”
“忘不了”,徐母一提起老大结婚这事,就乐呵“到时候咱们也有孙子抱了。”
徐父听了也是满脸的笑意。
小说《重生六零:女配她拒绝当垫脚石》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徐建国在房间竖起耳朵,仔细听着徐父徐母隐约传过来的话,放心的睡过去。
徐建设在夜色的掩盖下瞪了老大一眼。心里打定主意:老大结婚有什么,他也不能少。
可徐静萍听着徐父徐母断断续续传来的话语,本就气不顺,现在只觉得胸口疼了起来。
她急需身边发生一件事,一件能改变她现状,能让她在娘家和婆家抬着头、挺起胸、大声说话的事!
徐静安现在没别的想法,她只想骂街。
随着今晚徐静萍定下婚期,她脑海里发出了“叮”的一声。
当时吓了一跳,后来意识到可能自己穿越的金手指终于来了。
虽晚了一年,但她不嫌弃,有总比没有强!
谁知脑海里出现了一个一立方米的空间,里面装了一本书。书名叫《我的绿茶小娇妻》。
好家伙!女主不是别人,正是原主的姐姐——老二徐静萍。
讲的是女主是怎么在重男轻女的家庭成长的,怎么假装偶遇男主,怎么通过写信撩男主,怎么利用别的手段把长的一般,家庭条件好的男主抓到手里。
然后靠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在婚前找到一份好工作,得到了婆家人和周围同事以及领导的认可与赞扬。
期间在工作和家庭中发生的种种矛盾,遇到的各种困难,女主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一一化解,最后幸福生活的故事。
而她徐静安就是那个给女主提供好工作的人。
之后的剧情再也没提起她,只在女主老年回忆里出现过。说是生病来不及治,不到三十就死在乡下了。
“我 ——” “哔——哔——哔——”
徐静安一肚子话不知道该说什么(ー_ー)!!
把呼吸渐渐放缓,然后努力思考这事该怎么办?
说实话,看了刚才关于老二徐静萍的书,她很庆幸。
庆幸徐静萍的手段没在家使,确切的说是没朝自己使。
原因应该是:徐家其他两个是男孩,使手段白费。而自己在老徐家本就处于最底层:穿最破的衣服,吃最差的饭菜,干最多的活。
徐静萍这个人不难看看出,自尊心极强,做事很有目的性,直白点说就是利益。
她看中利益,也很有野心,当她认为有把握出手的时候,就会干脆利索,一击即中。
原主就被一击即中了。
这回也是原主恰巧知道有招工考试的消息,自己姐姐什么样的心气儿,还能不知道?特意回来告诉了自己二姐。
徐静萍了解自己,虽说招的是子弟,但竞争肯定很激烈。她估计考不上,但是机会实在难得。
从她毕业到现在就没听说哪儿招工。要不是今天老三跟她说,她自己压根就不知道这回事。
实在不想放弃这个机会,于是想出了一个“李代桃僵”的主意。
让原主替考,最后她上班!
看!这脑子,不服不行啊!在姐姐哀求的话语和伤心眼泪的攻势下,原主没有抵挡住,答应了下来。
原主最后考上了,可除了私下得到老二地一句“谢谢你,静安。你可真好!”以外,什么都没有。
这一张好人卡就用到原主升天了。忒贵!
算了算时间还有1个月,一切都来得及!
现在最值得高兴的事是她终于也有空间了。书看完就消失了,但空间还在。
当务之急是把套在身上装钱的内裤给脱下来,放到空间。
这一年一直穿着双层内裤,每次换完里面的,再把它套上。
家里人多,地方小,和老二共住的房间里只有三样家具:一张宽1米5的床,一张长1米的快散架的书桌,以及一个长1米、宽半米、高半米的箱子。
所有的东西都是共用的,房间根本就没法藏东西。再说了,这钱是命啊,不把它攥紧放在眼跟前,每天摸一遍,不放心。
小说《重生六零:女配她拒绝当垫脚石》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徐静安回到单位继续上班后,来来回回的职工看到她后谁也没多嘴问她如何。现在家家户户都难,妇女们的脸色都差不多。
好多对她当初怀孕时露出的嫉妒目光,现在都消失了。大多数心里都平衡了,婆家对儿媳妇好,那是看中儿媳妇肚子里的孩子,你看这生完不都一样吗?
徐静安抽空把奶挤出来,晚上下班拿回去,让沈母趁她不在家的时候热热给孩子喝。
从徐静安生了孩子后,沈母就办了退休。当时沈母一提起这事,单位领导爽快的就答应了。没过几天这事就办好了。能空出来一个岗位,领导能不乐意吗?
有沈母在,徐静安也就能安心上班了。
“破除旧风俗,春节不放假”
“高举伟大旗帜奋勇前进”
从家里出来到单位,这一路上的标语到处都是。
现在已经进入到了腊月,可是厂里不放假,探亲假都取消了。
舞狮子,放鞭炮之类别想了,就剩个“贴春联”,上面写着“三十不停战,初一接着干”之类的战斗口号。
大年初一沈家人天不亮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全家人敬祝领袖万寿无疆!
吃完饭期间,还能听到其他人家背语录,唱歌的声音。
徐静安喂过孩子递给沈母,赶快出了家门。等她到了单位的时候,天色还有些阴沉。
车间里灯火辉煌,厂领导下到各个班组,现场督阵。为了拼任务,工人们常常干到半夜,两班倒不停歇。
零点下班,补助2毛,去食堂领一份夜餐;如果干通宵,除了一份夜餐还有一份早餐,则补助3毛。
现在大年初一有两个典型的活动。
第一个就是吃“忆苦思甜饭”。
一上午从厂长到主任,分别给大家做思想教育。中午,全厂员工一起吃“忆苦思甜饭”。
什么是“忆苦思甜饭”呢?有两种,一种是用烂菜叶、野菜、米糠、地瓜干(烂地瓜)煮成的粥,一种是用野菜、麸子、树叶子(冬天没有树叶,用树皮代替)等蒸成的窝窝头。两种食物的最大特点就是很难下咽。
徐静安抬头偷偷环视四周,只见个个低着头,默默不语。每个人都在认真地吃,龇牙裂嘴的,眉宇紧皱的,还有时不时捶着胸口喝两口水。
徐静安也没难为自己,她含在嘴里,然后偷偷放入空间。
还有思想积极踊跃,又去要第二份的人。徐静安不得不佩服这些狠人!
第二个就是跳舞
右手高捧红绸巾,左臂曲于胸前,双脚立正;或左腿半蹲,抬头仰望右手高举的红绸巾;等音乐序曲一结束,即口唱歌曲,开始起舞。
舞蹈动作简单易学、激昂亢奋,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步伐都表达狂热崇拜之情。
从食堂的员工到厂里的领导,全厂分车间,部门小组都得参加才行。
看着周围人的狂热,徐静安一秒都不敢耽搁,毫不犹豫的跟着喊:“毛主席万岁——” “万寿无疆——”
现在所有与众不同的事物和人都是要斗争的对象。为了思想进步,你不敢肯定晚上同睡一张床的爱人,明天是不是就要揭发你;
平时在家里随口嘟囔几句的父母,第二天面临的是“大义灭亲”的儿女,亲自带头检举抄家;
身边多少年相处和善的同事、邻居、朋友、因为以前生活中的矛盾或是嫉妒眼红对方,背后写检举信的比比皆是。
小说《重生六零:女配她拒绝当垫脚石》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