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短篇小说阅读重回1984:我在东北打猎发家

短篇小说阅读重回1984:我在东北打猎发家

大肥橘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重回1984:我在东北打猎发家》,讲述主角许大海王秀秀的爱恨纠葛,作者“大肥橘”倾心编著中,本站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每户参农手里有20~60斤的红参,加起来总拥有1500多斤的红参。总价超过10万块!!许大海现在手里就几千块,他想的是边卖边回笼资金,用回笼的资金再买剩下的红参。离过年还有好几个月呢。许大海估计这些红参还是不够卖,打算明天和老爹再去别的屯子下订金,买红参。又把出门前手里的钱数,和每项的花费,以及现在兜里剩下的钱数......

主角:许大海王秀秀   更新:2024-05-16 22:4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许大海王秀秀的现代都市小说《短篇小说阅读重回1984:我在东北打猎发家》,由网络作家“大肥橘”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重回1984:我在东北打猎发家》,讲述主角许大海王秀秀的爱恨纠葛,作者“大肥橘”倾心编著中,本站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每户参农手里有20~60斤的红参,加起来总拥有1500多斤的红参。总价超过10万块!!许大海现在手里就几千块,他想的是边卖边回笼资金,用回笼的资金再买剩下的红参。离过年还有好几个月呢。许大海估计这些红参还是不够卖,打算明天和老爹再去别的屯子下订金,买红参。又把出门前手里的钱数,和每项的花费,以及现在兜里剩下的钱数......

《短篇小说阅读重回1984:我在东北打猎发家》精彩片段


熄灯睡觉后,窗外是呜呜呜的大风在吹着,另一个屋里还隐隐传来老爹老妈的谈话声。

“这酒是哪儿来的?这壶真大啊。”

“咱儿子孝敬我的,没看出来,小四平时蔫蔫巴巴的还挺能办事儿。”

“孝敬你的?我看是你自己要的吧?”

……

许大海这院儿。

用热水洗了洗脸后,许大海坐在柜台旁边,抽出一张草纸和一根铅笔笔头,在纸上写写画画。

“写的啥啊?看的清吗?”

王秀秀已经洗好了脚,披着棉袄点燃了一节蜡烛,凑到前者身边后,光芒照亮了周围。

细看之下,她发现许大海在画画呢。

“这是啥?”

“凉沟屯的地图,我要记下给了哪些参农订金,他们家都住在凉沟屯的哪个位置。”

“哎呀妈呀,你画的还挺好看的啊?”王秀秀感觉很新奇。

不仅有街道,房子,连一些标志性的大树,茅楼都有。

记完了凉沟屯的情况后,又把老松屯的情况也记下来。

两个屯子加起来,一共有40户参农留下了订金。

每户参农手里有20~60斤的红参,加起来总拥有1500多斤的红参。

总价超过10万块!!

许大海现在手里就几千块,他想的是边卖边回笼资金,用回笼的资金再买剩下的红参。

离过年还有好几个月呢。

许大海估计这些红参还是不够卖,打算明天和老爹再去别的屯子下订金,买红参。

又把出门前手里的钱数,和每项的花费,以及现在兜里剩下的钱数儿对一下账,发现没有错误后才放下心来。

王秀秀有些担忧的道:

“买这么多红参,要是卖不出去砸手里了可咋办?”

“卖不出去的话,要么赔个订金,要么留着明年卖呗,红参是经过蒸,晾,烘干之后的人参,能保存的时间还是相当久的。”

“那好吧。”

他们一家三口睡觉后,小卖部的里间,一群人还在热火朝天的打牌。

他们玩的不是“红桃”,“梅花”,“方片”那种纸牌,而是一种类似麻将的纸牌。

一套牌有120张。

有“万”,“条”,“饼”,“白花”,“老千”,“红花”等等,纸牌的“长”大约是“宽”的四倍,正面还印着水浒传的人物。

和许大海不对付的许友成也在牌桌上,叼着烟,边打牌边唠嗑。

他昨天走亲戚去了,今天刚回来,很快就听说了许大海买红参的事儿。

“许大海买红参干啥啊?他在药材公司找了差事?”许友成眉头紧皱。

“那谁知道呢,快出牌。”

“应该不是吧,他买红参是偷偷摸摸的,要是给药材公司买红参,用的着偷偷摸摸的吗?”

“这有啥可唠的,肯定不是啊,我奶家的红参就让他买走了,一斤多给3块钱啊!

药材公司向来是把价格压的死死的,爱卖不卖,不卖滚蛋,怎么可能给这么高的价格?”

瞬间许友成也没心思打牌了,玩完了一局后,赶紧掐灭烟头回家去了。

许友成心里边其实一直在和许大海进行攀比的。

念书的时候,他没有许大海学习好,爸妈就总拿许大海来打击他。

现在都各自成家了,他就想比许大海过的好。

以前他家确实比许大海家经济宽裕,但最近这段时间,似乎有些变化了。

回到家后关好门。

许友成老妈的声音从里屋传来:“谁啊?咳咳。”

似乎是受了风寒,老太太有些咳嗽。

“娘,是我。”

“是友成啊。”屋里边黑咕隆咚的,没有开电灯,反而是在炕桌上支着一盏煤油灯。

呜呜呜~呜呜呜~


“我叔看的着急啊,所以我就给我叔出了一个招,卖一部分红参给兄弟公司,换回来的钱给同事们发发福利啊,不是挺好的吗?”

许大海的话虽然是假的,但是很多国有公司,国有单位都在这么搞。

以后的整个九十年代,更是搞的如火如荼,很多人觉的自己并没做错什么,毕竟钱不是进了自己一个人的口袋,是给一个小集体内的同事们发福利了。

许大海记的最严重的可能就属粤省那边了,肆无忌惮,非常嚣张。

省内大佬都管不了,最后举报信像是雪花一样飞往燕京,燕京大怒,命人直接把他们提溜到跟前来问责。

苍南县药材公司的经理点点头,其实他对许大海的身份相信了八成,还是有两成的怀疑的。

当然,他也没那个心思去刨根问底,红参没有问题就可以了。

而且药材公司私下里倒卖药材,说出去也有点不怎么好,也就是私下里进行了,他去濛江县那边儿询问,对方也是不会承认的。

“一共45斤,170块钱一斤,一共是7650块钱,我姓章,立早章,下回来了直接找我就行。”

干瘦经理写了条子,让许大海去财务室领钱。

竟然没有区分优等红参和普通红参!

许大海不由的一喜,他自然不会出言提醒这事儿,开开心心的领了钱,赶紧离开了。

许大海走在大街上,上午的阳光渐渐变的热辣起来,秋老虎开始发威。

东北早就是冬天了,但是浙省这边还是秋天呢。

“45斤的红参,成本是3400块钱,现在卖了7650块钱,这一减就是4250块钱啊!!暴利,绝对的暴利啊!!”

许大海边走边看,还去路边的杂货店买了一些当地产的麻花吃一吃。

名气更大的还是天津大麻花,不过温州这边也有一种小麻花,味道也挺好吃。

许大海没急着往回赶,而是去车站买了去往乐清市柳市镇的票,去下面的乡镇转一转。

在车站。

每一辆从柳市镇回来的破旧客车上,都挤满了人,每个人都提着大包小包的。

听口音,大部分都是本地的,但也有很多燕京,冀省,鄂省,皖省,川省等等省份的人。

还有的口音许大海也分辨不出来,说的又快,根本听不懂。

“人真多啊。”

看着乌泱乌泱的人潮,许大海头皮发麻,不由的嘀咕了一句。

“哎,小伙子是第一回来吧?”一个老大爷叹了口气,说道:“现在的热闹劲儿与以前比差远了,以前可是有30万的销售员啊,现在才多少啊,哎~”

“30万?夸张了吧?”

“嘿,你这小年轻还不信,你去打听打听……”

老爷子也是个犟脾气,坐上小客车了还换到了许大海身边的座位,喋喋不休的说着。

许大海静静地听着,偶尔问上几句,倒是让他知道了不少信息。

去下面的乡镇,村子里走了走,许大海发现一些小厂子,家庭小作坊等等比比皆是。

生产纽扣,针头线脑,老花镜,五金,食品,玩具,笔,衣服鞋包等等。

五花八门,种类太多太多了。

实力强一点的,可能会雇佣几个工人,小一点的,就是夫妻俩,或者是加上家里的老人一起干。

“同质化也很严重,这一路看来,做纽扣的就不下上百个小作坊了。

但是市场太大了,基本上能辐射全国,大量的销售人员靠着手提肩扛,坐着火车,汽车,轮船把货物卖向全国。”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