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完整作品

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完整作品

言蹊云浅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其他小说《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讲述主角苏茉杨素云的甜蜜故事,作者“言蹊云浅”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的时候,小兰不是照顾我来着,我送个礼物感谢一下。”“那行。”陆长征也不会说不用送之类的,媳妇的为人处世他还是很认同的。帮助过自己的,该感谢就要感谢。虽然小兰是他妹妹,他也不会认为帮他照顾媳妇是应该的。因为时间不早了,所以陆长征骑得飞快。平时公社到县城骑车大概要三十分钟,陆长征二十分钟就给到了。苏茉跳下自行车后,瞪了陆长......

主角:苏茉杨素云   更新:2024-05-09 05:3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苏茉杨素云的现代都市小说《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完整作品》,由网络作家“言蹊云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其他小说《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讲述主角苏茉杨素云的甜蜜故事,作者“言蹊云浅”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的时候,小兰不是照顾我来着,我送个礼物感谢一下。”“那行。”陆长征也不会说不用送之类的,媳妇的为人处世他还是很认同的。帮助过自己的,该感谢就要感谢。虽然小兰是他妹妹,他也不会认为帮他照顾媳妇是应该的。因为时间不早了,所以陆长征骑得飞快。平时公社到县城骑车大概要三十分钟,陆长征二十分钟就给到了。苏茉跳下自行车后,瞪了陆长......

《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完整作品》精彩片段


这屋子应该是黑市自己卖货的地方,里面放着好几个大货架,上面摆着许多东西。

一个类似小头目的人走过来问:“你们要买自行车和缝纫机?”

“是。想买永久牌26型的自行车,和上海牌的缝纫机,有货吗?”26型的自行车比较适合女同志骑。

“有,不过要过等两天,上海牌的价格都比较贵。”

“多少钱?”

“自行车258块,缝纫机238块。”小头目报价。

苏茉在心中默默算了一下,在供销社,永久牌26型的自行车凭票卖158,上海牌缝纫机凭票卖138。黑市不要票,直接每样加价100元,也算是暴利了。

“需要的话,先交100块钱定金。”

“我先回去考虑一下。”陆长征道。

他明天就去市里供销社看看,要是有,就供销社买,没有就只能来黑市买高价的了。

“行。”小头目没异议。贵的大件东西,买得起的人确实不多。

两人在屋子里看了一圈,苏茉发现有大白兔奶糖,便买了一包。

在原主记忆中,在海市,这种一包一斤装的大白兔奶糖是售价是1.7元,黑市这里是2.5元一包。

再没有要买的东西,见时间也不早了,两人就准备回去。

这个时候,人已经比刚才多了不少。

找到之前带他们进来的壮汉,两人跟着壮汉一顿绕,到了另外一个院子,而他们的自行车竟也在这里。

苏茉:……

这个黑市,真是跟书上说的不一样。这个黑市老大,怕不是搞特务出身的。

陆长征给了1毛钱后,两人便骑着自行车从这个院子走了。

这院子出来,又是另一个街头了。看来这黑市,真是四通八达。

等回到陆长征战友家,换好衣服后,已经快五点了。

两人没敢耽搁,赶紧锁好门,骑上车就往回赶了。

“路过公社供销社的时候停一下,我找一下小兰。”苏茉对陆长征道。

“怎么了?”

“我前几天住卫生院的时候,小兰不是照顾我来着,我送个礼物感谢一下。”

“那行。”

陆长征也不会说不用送之类的,媳妇的为人处世他还是很认同的。帮助过自己的,该感谢就要感谢。

虽然小兰是他妹妹,他也不会认为帮他照顾媳妇是应该的。

因为时间不早了,所以陆长征骑得飞快。平时公社到县城骑车大概要三十分钟,陆长征二十分钟就给到了。

苏茉跳下自行车后,瞪了陆长征一眼。

这个憨货,骑这么快做什么,她屁股都差点给颠没了。

陆长征被瞪了一眼,有些莫名,好好的,又是哪里惹了媳妇?

苏茉走进供销社,见所有售货员都在整理东西,柜台地面都堆了不少,应该是来新货了。

苏茉猜的也没错,因为秋收马上就结束了,届时忙了一个多月的社员们,都会像关了一个冬天的羊出圈一样,蜂拥到供销社来买东西。供销社可不得尽量备好足够的库存,来满足社员们的购买需求。

每年秋收结束到分粮分钱的这一段时间,都是基层供销社最忙的时候。特别是各大队分钱的那一段,真是柜台都要被挤垮掉。

售货员们见有人进来,都抬头看了一下,见是苏茉,陆小兰站起身笑道:“苏知青,过来买东西呀?”

她们今天盘货,大家都忙的不行,没时间打听八卦,所以她并不知道陆长征和苏茉领证的事。

“不是,我是来找你的。”苏茉笑着道。

“呀,找我什么事?”陆小兰把盘着的东西放到一边,做好标记,然后从柜台出来,和苏茉走到一边。


陆长征的手表看着有些旧了,而且也不是什么好牌子,她准备给他买个海市牌的。

“行,那去呗。”

【科普:70年代,物资匮乏,上海作为我国轻工业最发达的地方,生产出来的东西如手表、缝纫机、自行车、还有其他所有的日常用品,不仅经久耐用,还外观精美。

那个时候,上海货就是一块“金字招牌”,钻石牌、宝石花牌手表,永久牌、凤凰牌自行车,上海牌、蜜蜂牌、标准牌、蝴蝶牌缝纫机,红灯牌收音机……无一不是那个时代的骄傲。

上海货,在那时就是时尚和品牌的象征。一个人,要是有一件“上海牌”的东西,那是很得意的事。】

新晋夫妻二人组,蹬上自行车,又风风火火的往县城去了。

一到县城,两人直奔照相馆,准备再照几张照。

照相馆的师傅一见到两人,便道:“照片还没洗好,明天下午再来。”

难得有这么登对的一对,摄影师傅还是挺有印象。

“师傅,我们不是来拿照片的,是来照相的。”陆长征道。

“啊?还照?”摄影师傅有些错愕,什么家庭,把照相当家常便饭。

不过他们长得好看,照出来也上相,多照几张也还成。要是长得丑的,他可就劝对方别浪费钱了。

“对,还按上次那样来一套。”

摄影师按上次那样,给两人拍了两张合照,给苏茉单独拍了一张。

不过在苏茉的要求下,陆长征这次也单独拍了一张。

一共拍了4张照片,又加洗了4张,合照的2张同样放大,一共花了四块九毛二。

拍完照,两人又去供销社。

两人一进供销社,上次招呼苏茉的那大姐就发现他们了,立刻笑着大声招呼:“大妹子,又来买东西啊?”

“是啊,大姐。”苏茉笑着,往大姐所在的柜台走去。

“一回生二回熟,我姓刘,妹子怎么称呼?”刘大姐笑着问。

“我姓苏。”

“苏妹子,这次想买什么东西?”

“有海市牌的手表吗?男款的。”

“哎呦,苏妹子你这真是太赶巧了。这海市牌的东西,可是不常有的,今天刚到了两块,正好男女款各一块。你要是昨天来,都只有前进牌的。”刘大姐也是一愣,这可真是太赶巧了。

“你要真要,就得赶紧下手,不然过几天可能就没了。”

这海市来的东西,那可是稀缺货。本来是有三块的,他们供销社内部就有人要了一块。

“那行,我要一块男款的。”

陆长征听苏茉说要买男款的手表,就知道是给自己买的,不过也没拒绝。他的手表上次出任务的时候摔坏了,修了后感觉走的不太准了,他正准备换一块。

正好这里还有一只女款的,那就一起买下来,两人凑一对。

“女款的也要。”陆长征出声。

“是给我买的吗?”苏茉问。

“嗯!”陆长征点头。

“我有手表,不用买。”苏茉露出手腕,给他看自己的手表。

这手表是原主去年才买的,还很新。

原主原本是有一块劳力士的,但上班带着太高调了,这才重新换了个上海牌的。

不过苏茉在原主的行李里并没有发现那块劳力士,估计还在海市的家中,也不知道被人拿走了没。当时买的时候,可是花了500多块呢。

“不行。现在结婚都兴三大件,别人有的你也要有。”

苏茉被陆长征的直男想法逗笑了,嗔了他一眼,“我都跟你领证了,还在乎这些东西?我既然都有手表了,那就不用买了,别费事花这个钱。”


苏茉写完信,出来见大家还没回来,估计着又是在帮新知青们干活。

她们这一批新知青一共5人,二男三女。他们一来就遇上秋收,根本没有适应的时间,所以经常干不完活,都是老知青做完自己的,再帮他们。

知青点目前一共11个知青,六男五女。大家暂时相处的都还不错,知青们也算团结,经常互相帮助。

想到老知青们前段时间对原主的照顾,苏茉准备给大家做顿好吃的。

整个秋收下来,大家眼看着都瘦了一圈。

苏茉拿出末世吃剩的那包大米,还剩个2斤左右,全都倒进盆里,然后又舀了两碗玉米碴子进去,准备熬个大米苞谷粥。

过水淘了两遍,苏茉把米倒入锅里,加上大半锅水,生了小火,让它慢慢熬着。

然后又去外面的菜园子,摘了三个大包菜,几个西红柿,又从空间拿出一条大概一斤多点的腊肉,准备做个腊肉炒包菜。

知青点一共两口锅,平时大家也不是一起吃的,只是秋收时才一起。现在一口锅熬粥,还有一口锅可以炒菜。

西红柿则生切了,然后在上面撒点白糖当凉拌。

这样的伙食,在这个年代,已经算了极好了。有大米粥,有肉,还能吃点甜,过年也差不多这样了。

其他知青们回来,远远就闻到了肉香味。饥肠辘辘的他们,一个个都加快脚步往知青点赶。

等回到,就见苏茉正在厨房里炒菜,那香味,闻得他们哈喇子都快流了三尺长。

跟苏茉关系最好的马小娟,赶紧跑过去,开心的喊道:“苏茉,你回来啦?是做红烧肉吗?这么香。”

马小娟是苏茉的室友,还有一位,叫陈兰。

“不是红烧肉,是之前从家里带了点腊肉,拿出来给大家补补。前段时间真是太麻烦大家了。”苏茉笑笑。

原主干活真的是倒数第一的那种,基本上每个人都帮她干过活。

老知青们听了这话,心里妥帖不少。

知青点的负责人马建民笑着道,“大家都是革命同志,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其实,老知青们也不是十分情愿帮新知青干活。

但知青们是一体,村民们对知青本来就有些排外,如果他们不团结,在大队里就更处下风了。

而且秋收过后,马上就冬季了。如果新知青干不完活,那他们就没有多少工分,意味着他们也分不到多少粮食。

大家同在知青点,新知青没粮食了,肯定会找老知青借。他们自己的也才勉强够吃,如果借了新知青,他们自己就熬不到下次分粮。

所以,只能捏着鼻子帮他们干,让他们尽量多挣点工分,多分点粮食。

干是干了,但心里多少会有怨言的。如今苏茉懂事,拿出好东西来感谢他们,他们心里也舒服不少。

“苏茉,没想到你厨艺竟然这么好。”陈兰咽着口水,眼睛盯着锅里,肉可还真不少。

之前见她这么娇,以为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主,想不到竟还有些可取之处。

苏沫笑笑,没说话。为了能把青菜炒出肉味来,她在末世可没少研究厨艺,厨艺能不好么。

菜很快炒好,苏茉拿了平时装菜的大盆,装了端上来桌。

苏茉刀工不错,腊肉被她切的薄薄的,配着嫩绿的包菜,看的大家眼睛都挪不开。

“天呐,苏茉,你这是放了多少肉?”一位叫郑彩萍的老知青惊呼。

“也没多少,估计也就有一斤多点吧。”

“一斤多你就一次性炒完了?”郑彩萍差点没尖叫起来,一副看败家子的眼神看着苏茉。

“我这不是看大家秋收都瘦了一圈,干脆做多点,让大家好好吃一顿嘛。”

“行了,郑彩萍,人家请你吃肉,你咋意见那么多?赶紧吃饭吧,你不饿我们还饿呢。”赵国平斥道。

他可真是累惨了,做完自己的,还要帮别人干,真是操蛋。

“对对对,开饭。”已经有知青回房拿了自己的饭盒。

有知青掀开另一口锅的锅盖,顿时惊呼出声:“大米粥!”

这下,大家都不说话,十分一致的回房拿饭盒,就怕迟了被别人吃完了。老知青们都到这里一两年了,大米粥可是逢年过节或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才舍得吃的。

一顿饭,吃的大家都没有出声。实在是太好吃了,要不是记得自己还是知识青年,他们都想跟农村大婶一样,直接上手抢了。

当然,吃的主要是粥和腊肉炒包菜,至于番茄,则被忽略了个彻底。

直到快吃完的时候,才有人夹了一块番茄吃。

“甜的!你放糖了?”

苏茉点头,“放了点白糖。”

大家又是一溜烟的夹了番茄,一吃,这甜度,可不止是放了一点。大家也不说话,默默的加快速度吃。

白糖苏茉放的早,等大家回来,早就融掉了,所以别人也没发觉。

白糖早放也是有原因的,后世的白糖不仅颗粒小,颜色还雪白雪白的,这个时候的白糖,颗粒比较大,颜色还带着点淡黄色。为免被发现端倪,苏茉便早早把白糖撒上去了。

好吃的自是不必说,也是精光的,就连糖水,也被几个男知青分了倒进粥里。

吃完饭,大家都客气的感谢了苏茉一番,然后各自烧水洗漱回房休息去了。

至于什么思想政治学习之类的,秋收后再说吧,人都快累死。

苏茉坐了会儿,也回房了。

这个时候农村还没通电,照明都是用煤油灯。苏茉她们的煤油灯是陈兰带的,只有一盏,煤油还是找老知青借的。

这么大一个房间只点一盏灯,光线可想而知,只是勉强能视物的程度。

苏茉看也干不了什么,便铺好铺盖,准备睡觉。明天早点起床,去县城。

这时,马小娟刚好洗完澡回来,凑近苏茉,忽然疑惑道:“你擦了什么?好香。”

苏茉心里一个咯噔,她洗头用了洗发水。后世日用品的香味,可不是现在的东西可比的。

“擦了点头油,友谊商店买的。”苏茉简单带过。

马小娟不疑有他,她们一个房间,之前苏茉拿衣服的时候,她是看到过的,那些衣服一看就是进口货。

马小娟家里也不差,也去友谊商店买过东西,眼力还是有一些的。只是家里孩子多,总得有一个下乡,所以她便自告奋勇下乡来了。

家里每个月都会贴补她,所以她倒也不怕。农活做的动就做,做不动就算了。知青里,苏茉干活倒数第一,她就是倒数第二的存在。

“你身体没事了吧?我本想请假去照顾你的,但大队长不让,说劳动要积极,真是气死我。”说起这个,马小娟就气愤,她还想着趁机偷偷懒呢。

马小娟跟苏茉不同,苏茉是真的干不动,而马小娟是属于那种惯会偷懒的。

偏偏大队长最看不得这种人,马小娟去请假就直接不批。若其他勤劳干活的知青去,他是会批的。

偏偏其他三位女知青,舍不得工分,都没说去照顾苏茉,大队长没办法,只得拜托陆长征偶尔去看看,反正卫生院有医生,医生应该会看顾的。

“我这两天听村里的大婶说了一些风言风语,你不会真要嫁给那个当兵的吧?”马小娟有些担心。

她妈妈是医生,她是知道这是正常的急救措施的,只是这些愚昧的村民们不懂。

“嗯,我现在跟他处对象。”

“什么?你是不是被胁迫了?”马小娟大惊,“我们可以一起去找公社领导,这是很正常的急救措施。”

苏茉这么漂亮,说不定是那个当兵的动了色心。

“不是,他这个人不错的。”

“那也不能跟他啊,若真嫁给他,以后说不定一辈子就在乡下了……”

“乡下有时候也不错。”苏茉不欲多说,转了话题,“秋收应该快完了吧?你们现在在干什么?”

“在拔花生,快完了。听那些大婶们说,拔完花生,基本就是晾晒入库的事了,然后就等着交公粮了。”马小娟答。

“你说我要不要秋收完了,也去买点肉,请大家吃一顿。”

马小娟见苏茉不想多说,也没继续问,而是转移了话题。

“要是条件允许的话,我觉得可以。毕竟我们这段时间,麻烦了老知青许多。”苏茉回。

“那成,那等秋收完了,我去供销社割点肉,再买点鸡蛋糕什么的,也请大家吃一顿。”

“到时候我们几个合着一起请吧。”陈兰刚好进来,听到立马开口。

她家庭条件一般,要是一个个单独请,她可请不起。

“也行,那到时候合起来一起请。”马小娟应得干脆。

小说《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趁着大姐拿床单被面的功夫,苏茉先到一边去买了个大竹筐。大竹筐的一边还有两个竹制的挂钩,可以直接挂在自行车上。

这大竹筐应该是公社集体作坊出产的,不用票,2毛钱一个。

陆长征接过竹筐,把东西归置归置,都装进竹筐里。

大姐很快就把东西拿出来,给苏茉介绍。

“这是新从南方来的线绨被面,你看这颜色多喜庆,这印花多精致,款式还新颖。我也是第一次见这么好看的被面,正适合你们这些年轻的。我就是看妹纸你是个爽快人,这才拿来给你看。我们供销社分到的也不多,就两三条。”

大姐也是看苏茉买那么多东西眼都不带眨一下的,知道是大户人家结婚,这才拿出来。

“也不贵,这么好看的被面,只要十块一毛三和五尺布票。”

这个时候,基本上没有做好的被套卖的,都是自己买被面,然后买棉布缝的。基本上15尺棉布加一个被面,就可以缝制一个被套。

“这双人印花床单也好看,花样多新,也只要八块四毛五元加五尺布票。”

苏茉想到原主也有一条床单,便道:“那行,各要一条吧。”

大姐牙花子都笑出来了,“好咧。一共18.58元,十尺布票。还要棉布不?这么高档的被面,最好还是用白细棉布缝。”

“行,那也要吧,缝一个被套大概需要多少尺?”苏茉问,她对这些还真不了解。

“那个被面宽,再要个15尺就够了。”大姐笑道。

原主之前在纺织厂工作,衣服也基本都是在友谊商店买,攒了不少布票,全国通用的也不少。

苏茉默默的盘算了一下,应该是够的,便道:“那就来15尺吧。”

“好,这种白棉布,凭票两毛八一尺,15尺就是4.2元。”

大姐一边说,一边快速的量布,量了15尺后,在下剪刀之前,还往外挪了大概有10厘米左右。

“大姐给你多剪点,缝的时候不用这么紧着,可以宽裕点。”

因为棉布有伸缩性,拉直和平铺会有1~1.5寸之间的差距,她刚才扯布的时候用了点力,怕尺寸不够,所以就多给剪点。

剪完后,大姐快速的把布叠好,然后还特意拿了一张大油纸把三块布包起来,用绳子绑好。

“布料精贵,大姐给你包起来,省的路上弄脏了。加起来,一共22.78元加25尺布票。”

苏茉把钱票数出来,好险,布票刚刚够。

苏茉把布票和23元给了大姐,大姐找回两毛二。

大姐见苏茉不是本地人,笑着提醒:“我们当地结婚,女方最好给男方做两条背心。供销社有现成的背心,要不要买两条。”

大姐瞧着苏茉就不像是会做衣服的人,所以都没让她扯布,而是直接介绍了成衣。

“一块二元一件,两件收一尺布票。”

“不好意思,我没布票了。”苏茉有些尴尬。

陆长征在背后,默默的掏了张一尺的布票递了过去。

苏茉买东西的时候,陆长征一直没掏钱,因为他觉得置办嫁妆,还是让她自己掏钱好。但他也不会让他媳妇多出钱,明天提亲的时候,他会把这些钱补到彩礼上给她。

苏茉看到陆长征递过来的布票,便道:“那就要两条。”

“好咧。”大姐开心的去给苏茉拿了两条背心,都是白色的。

“一共2.4元,一尺布票。”

苏茉给了钱票。

“糖果什么的要吗?”

“要。”苏茉看大姐的眼神已经不对了,这要放后世,妥妥的销售冠军啊。

果然,任何时代都不缺牛人。这要是改革开放了,大姐一定是第一批富起来的人。

大姐开心的带着苏茉到食品柜台,把在那里的售货员一屁股挤开。

“大妹子,都要些什么?大姐保管给你拿最好的。”

“要两斤鸡蛋糕,两斤水果糖,都是按斤装。”一份是马小娟的,一份她自己的。

“好,大姐马上给你装,鸡蛋糕都给你挑最好的。”大姐利落的把东西装好。

“鸡蛋糕1.3元一斤,两斤就是2.6元,这种玻璃纸包装的水果糖,1元一斤,两斤就是2元,一共4.6元。”

苏茉给了钱。这种高价的蛋糕糖果,是不需要票的。

“对了,大姐,有大白兔奶糖吗?”苏茉想起年代文经常说的大白兔奶糖,也想买来尝尝。

“呦!妹子,这种高档的紧俏东西,要大城市才有,我们县级的供销社是没有的,市里的都不一定有。”

苏茉有些失望,看来,是吃不上大白兔了。

苏茉去给马小娟挑了个骏马奔腾图案的搪瓷面盆,然后又问了雪花膏,苏茉看着感觉一般,想到原主还有一瓶没用的雅霜,便想着把那个送个陆小兰好了。

苏茉付了搪瓷面盆的钱票后,又指着布匹柜台上放着的黑褐色布匹问:“大姐,那是什么布?”

“那个啊,是下面公社自制的土粗布,粗糙的很,不适合大妹纸你这种细皮嫩肉的。”

“多少钱一尺?我看着买来做个罩衫,干活的时候穿在外面也不错。”

“还是大妹子你会过日子,这土粗布两毛五一尺,不要票。”

这种土粗布布幅窄,做什么都要拼接,而且十分粗糙,穿着很不舒服。城里只要不是过不下去的人家,都愿意攒点布票多贴几分钱,买棉布。

苏茉会心一笑,小说诚不欺她。这种土布,果然不要票。

苏茉心中盘算了下,问:“大姐,这种土粗布一匹有多少尺啊?”

大姐吃了一惊,难道这滞销的土粗布,今天要卖出一匹不成?

“这土粗布一匹20米,大概60尺。”

“那行,那就给我来一匹吧。”

“你确定?大妹子,我们一经售出,概不退换的。”

“确定。”苏茉点头。

大姐真是要乐开了花,立刻挑了一匹看着最好的给苏茉。

“大妹子,15块钱。”

苏茉给了钱,接过大姐递过来的布,这次购物算是结束了。

这种土粗布,给苏父苏母做棉衣被面什么的,最合适不过。到时候内里用白棉布,外面就用这种土粗布。

陆长征从苏茉买一整匹土粗布的事情上,察觉了点什么,但他什么都没说也没问。他相信,合适的时候,媳妇会告诉他的。

陆长征刚才看了一圈,也没看见有麦乳精,便向大姐问了声。

大姐笑道:“哎呦,军人同志,麦乳精这种精贵东西,我们县级供销社是没有的。你得去市里看看,不过也不一定有,估计要哈市的供销社才能有。”

这东西,她上次去市里供销社的时候,听那里的售货员说过。听说是高级营养品,一罐不到两斤,就要三四十块钱,这哪里是他们这些小县城的人喝得起的。

两人在大姐的满面笑容中走出了供销社。

这时,竹筐也已经差不多装满了,幸好有陆长征这个搬运工,不然她估计提着都费劲。

苏茉刚才也从大姐那里借了剪刀,剪了一块土粗布,把竹筐盖的严严实实。这样,就不怕别人窥视她买了什么东西了。

时间也已经到中午了,陆长征直接带着苏茉到国营饭店去吃饭。

苏茉见写着今日供应菜式的小黑板上有红烧肉,眼神一亮,她真是好久没吃新鲜的肉了。

“我要一份红烧肉,一个炒白菜,一碗大米饭。”苏茉对陆长征道。

请吃饭这种事情,自然是男同志来的,这都要结婚了,苏茉不会客气的去抢单。

陆长征点了点头,又去加了一个西红柿炒鸡蛋,一份纯肉馅的白面饺子。

红烧肉一份1.6元,白面纯肉馅饺子1.2元,西红柿炒鸡蛋0.5元,炒白菜0.3元,米饭0.2元。两个人,一共吃了3.8元加四两粮票。

自下乡后,原主估计都没好好吃过饭。虽然昨晚苏茉自己做了一顿,但人多也没吃到多少。所以饭菜上来后,苏茉也是馋的不行,低下头默默的开始干饭。

那么大一海碗米饭,愣是被她吃完了。

红烧肉还真挺香,大厨手艺不错,其他的菜,苏茉就觉得一般般了。

陆长征见苏茉主食吃的都是白米饭,几乎没动过饺子,默默记在心里。看来他媳妇不爱吃面食,爱吃米饭。

他们这里种的水稻不多,而且大部分也都交公粮了。村里分粮,也多分的是苞谷和小麦那些。

看来,他到时候要多跟战友们换点粮票,寄回来给他媳妇买大米吃。

吃完饭,苏茉想起自己还欠陆长征5块钱,赶紧把钱掏出来,递给他。

“陆同志,昨天借了你5块钱,现在还你。”

陆长征正想拒绝,就被苏茉打断:“那是我还不是你对象的时候借的,必须要还。”

陆长征见苏茉都这么说了,便接了过来。反正以后钱都是媳妇的,左手倒右手的事。

不过他媳妇品格真好,是个有借有还的好同志。


“不可能,我回来的时候还跟别人打听了,杨素云根本没对象。”柳萍激动的站了起来。

“回来后才找的。杨素云回来那天,救了他们大队一个落水的知青,结果两人就看对眼了,直接处上了对象。”

“杨素云这是有什么毛病,放着我这文工团的台柱子不要,竟看上一个下乡的知青。”柳萍有些无法接受。

柳萍声音挺大,在这不怎么隔音的筒子楼里,左邻右舍已经有人开始留意了。

“柳萍,注意你的态度,职务没有高低贵贱,只有分工不同,知青下乡也是为社会主义做贡献。”柳广英立刻把话圆回来,免得被有心人利用。

柳萍还是有些不能接受,着急的走过去抓住柳广英的手。

“姑,那知青什么背景?是不是哪个高官的女儿?”

“我哪知道,我现在都还不知道那知青叫啥。”

“那你怎么知道他们初上对象了?”

柳广英指了指桌上的东西,“喏,那是人杨素云的老娘拎来我办公室,托我带过来给你们赔不是的。事情也是她亲口说的,听她的口气,过几天应该就要办喜事了。”

“怎么会这么快?”柳萍大受打击。

“他们家,本来就急着结婚。”柳广英上门谈的时候,也知道些情况的。

正是因为陆伯鸣的身体,陆家也急着结婚,所以柳广英才觉得十拿九稳。

“姑,你能帮我查查那个知青的档案吗?除非她比我强,否则我不甘心。”

“不甘心你还能咋地?要犯作风问题,去破坏人家的关系?”柳广英没好气的道。

“姑,你帮我查,不然我自己去他们大队问。”柳萍双拳紧握,一脸偏执。

“闺女,算了,妈给你找更好的。”柳大嫂赶紧上前劝。

他们也不是什么不讲道理的人家。

如果是谈好了,结婚前反悔,那他们可没那么容易放过。但这都还没开始相看,人又提了礼上门来赔不是,他们还真不好说什么。

“不!”

柳萍偏执的模样,把柳大嫂和柳广英都吓了一跳。一旁的柳梅看不过去,开口道。

“姐,算了,说明你们没缘分。县里优秀的同志不少,我们再相看其他的。”

“你给我闭嘴!要不是为了你,我至于这么着急忙慌的把自己嫁出去?”

柳萍冲着柳梅开喷,面色狰狞,“看我不能相看了,你是不是很高兴?”

说完,饭也不吃了,直接冲进房间,把门甩的震天响。

柳梅莫名其妙被喷,一脸郁卒。

“妈,你看我姐。”

“她心情不好,你忍一忍。”柳大嫂只能这样安慰小女儿。

只是她没想到,柳萍竟然这样喜欢杨素云。

柳大哥柳大嫂夫妻二人对视了一眼,一脸为难的看着柳广英。

柳萍从小被他们宠坏了,想做的事情就必须要做成,不然还指不定怎样闹。

那知青的档案就在红旗公社,柳广英调出来看一下也不是难事。

柳广英最终也妥协了,“行,我明天调出来看一下。”

其实,柳萍之所以这么激动,除了喜欢杨素云,最主要的是,杨素云是她最后的希望。

柳萍刚进文工团的时候,确实凭着一把好嗓子成了台柱子。但她这几年,不怎么磨练自己的唱功,渐渐被新人取代,已经被边缘化了。

而且她性子高傲,跟团里其他人关系也不怎么好。所以,今年团里的退伍名单,很可能就有她一个。

两姐妹,柳萍一向都是优秀的那个。她不敢想象,一旦她被退伍回来,家里人会怎么看她?

小说《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年轻的小伙子和壮劳力们,则休息几天,等交完公粮后,就又要去挖水渠了。

缝被套并不难,苏茉跟陈兰请教了后,半天时间就把被套给缝好了。

看着剩下三个还是棉胎的被褥,苏茉也算是体会了一把这个年代的辛苦。

怪不得都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布票实在太不够用了。

剩下一张被子的被套,只能等以后有了布票再扯布做了。

苏茉把被褥都叠好,有被套的那床放在最上面,这时,才发现,似乎还少了两个枕头。

苏茉只得赶紧又到公社集体作坊去,找齐主任问有没有枕芯卖。

正好齐主任这两天叫棉花铺的师傅们打了套样板出来,其中就有两个枕芯,于是就便宜了苏茉。

两个枕芯,连棉花加手工,一共收了苏茉1.5元。

买好枕芯,苏茉又想着到供销社买一套现成的枕头套,她记得小说上写,这个年代的枕头套都是绣花的,还挺精致。

因为有生产大队已经结束秋收,今天供销社人特别多,陆小兰忙的脚不沾地,水都没空喝几口。

忙碌中,陆小兰余光好像瞄见自家三嫂的身影,定睛一瞧,还真是。赶紧大声喊道:“三嫂,你到我这来。”

苏茉差点被一群大婶给挤死,听见陆小兰喊她,便赶紧挤过去。

“今天怎么回事?怎么人这么多?”苏茉心有余悸。

“有大队秋收结束了,社员们来赶集呢。三嫂,你要买什么东西?”

“我要买枕头套。”苏茉赶紧道,她插队已经有大婶不满了。

陆小兰眼眸一闪,她正准备送一对枕套和枕巾给三哥三嫂呢,便道:“枕套卖完了,三嫂。”

苏茉:……

“那我扯布自己做吧,给我来三尺白棉布。”苏茉算了,三尺应该够做两个枕头套了。

这个时候的枕头,可不是后世那样48*74的规格,而是50*30的规格,三尺布是够做两个枕套的,还能有些富余弄些花边。

陆小兰立马去给苏茉扯了三尺白棉布,苏茉给了钱票后,见陆小兰忙,也没多打扰,拿着东西就赶回去做枕头套了。

苏茉忙,杨素云这几天也是早出晚归的,几乎不见人影。陆家同样忙的不行,李月娥也是直接请假在家,做各种准备。

陆清安在29号大队晨会上,说了10月1号杨素云娶媳妇请全大队社员吃席的事。当然,是每户来一两个代表,不可能全家都请的。

30号那天,陆家几乎是全家出动,大人小孩都在帮忙这干活,李月娥还找了不少亲友们帮忙。

割菜的割菜,平地的平地,借桌椅的借桌椅,借碗筷的借碗筷。

陆清安预估了一下,应该至少要准备25桌席面。

这么多席面,桌椅、凳子、碗筷肯定是要找大队上其他人家借的,摆桌的地方也要准备好。

于是,陆家的院子和菜地,杨素云他们小家的菜地,都被利用了起来。

30号下午,杨素云不知从哪借了一辆军卡,拉着半卡车的东西,就回来了。

等上面的东西搬下来,过来帮忙的亲友们都惊呆了。

永久牌自行车、海市牌缝纫机、一张挺时髦的梳妆台,半扇猪肉,两只杀好的全羊,十只鸡,五只挺大的鹅,还有两大袋白面,一大坛白酒……

亲友们口水已经开始往下流了,希望明天赶紧到。

10月1日,风和日丽,秋高气爽。

苏茉一早就起来洗漱,把自己的东西都收拾装好,待会儿接亲,搬嫁妆的人,会一起搬到新家去了。

小说《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苏茉把钱票分门别类放好,准备待会儿一起收入空间。

弄完这些,苏茉又清点起原主的其他东西,发现大部分都是穿的和用的。

两件长款的毛呢外套,几条连衣裙,几件衬衫和外套,几件毛衣,几条裤子,苏茉对布料也没什么研究,反正摸着都是很舒适很好的料子。就是内衣裤,都有四套。小皮鞋有三双,布鞋两双。

这些东西,都是原主用侨汇券在海市友谊商店买的。

还有一件的确良衬衫,原主赶时髦买的,买回去试穿了一下觉得不舒服,就没再穿过,这次也带来了。

除了穿的,还有一些头绳发卡、雪花膏、头油、香皂、眉笔这些,甚至还有一支口红。

带的东西吧,也不能说没用,但不实用是肯定的,反正不是种地能穿的。

唯一适合的,应该就是临下乡前去供销社买的那两套蓝工装和解放鞋了。这两套蓝工装被叠了随意的放在炕上,并没有收入皮箱。

原主秋收那十几天,就是那两套工装轮换着穿的。

原主带的衣服,并不适合东北这地儿。春夏秋,穿穿还行,冬天能给你冻出翔来。

来东北最需要的棉衣、棉裤、棉鞋、棉被,是一样都没有。

不过苏茉看票券堆里,有数量不少的棉花票,推测原主应该是想着到了这边再买棉花请人做的。

日用品原主也就只带了两条毛巾、一个饭盒、一个水壶和一个手电筒,什么搪瓷缸、脸盆、牙刷、牙膏之类的,都没有。

原主本来准备到这边再买,结果一直没找到时间去买。这十几天,擦洗都是借的别人的盆,口就只能用清水漱漱而已。

也不知道这么埋汰,杨素云是怎么看上的。

看到一旁有个梳妆镜,苏茉抓起照了照,当即“哦吼~~”了一声。

虽然从记忆中得知原主长的漂亮,没想到竟是这么漂亮。

弯弯的柳叶眉,多情的桃花眼,挺直秀美的小鼻子,不点而朱的樱桃嘴,典型的江南美人。皮肤又白又细腻,说是肤若凝脂也差不多,虽然干了十几天的农活,有些憔悴和暗沉,但反而更具破碎感,挺惹人怜的。

难怪杨素云一见倾心了。

呵……

男人!

苏茉原本的外貌只是清秀,而且末世为了安全,她都顶着厚厚的刘海,带着粗苯的眼镜,整个人都显得土里土气。现在陡然变成了一个大美人,她也很高兴,不免拿着镜子多看了几眼。

自我欣赏完后,苏茉把东西都一一归置好,要放空间的,如房契、存折、钱票,都先放到一边。

房契一共三张,跟后世的房产证不同,叫《土地房产所有证》,就是一页纸,写了归属人及房子的地址,也没写面积那些,然后盖了当地政府的章,落款是1951年,应该刚建国的时候变更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反正从这个所有证上,看不出是什么房子,但从原书中所知,这是三栋洋房的房契。

等以后,可值老钱了。

清点完原主的财产,苏茉便准备盘点自己的了。

再次确定了知青点没有人后,苏茉又把房门拴好。这才小手一挥,把空间里的东西都拿了出来。

瞬间,原本空旷的房间,堆满了各种东西。

之前苏茉的空间大,东西在里面,她都是按类别隔开放好,方便取用。如今空间小了好几号,所有东西都堆叠在一起,实在混乱的很。她得重新整理归类,不然以后拿东西都不方便。

苏茉忙活了快一个小时,总算把东西都盘点整理了,在空间分门别类的放好。

东西大致可分为这么几类——

首先,是粮油米面等食物。

粮:30斤装的大米,10袋;20斤装的面粉,8袋;4斤装的鸡蛋面饼,3箱;5斤装米粉,一箱半。

油:6L装的花生油,3桶半。

肉:10斤左右的某华火腿,2只;腊肠,约4斤;腊肉,约10斤;豆豉鲮鱼罐头,16罐;午餐肉罐头,9罐;红烧肉罐头,3罐。

新鲜的肉是没有的,她觉醒空间异能的时候,新鲜的肉已经很少流出来了。偶尔换到一点,她几乎都是当天就吃了解馋。

调料:酱油,3瓶;耗油,2瓶;500g的加碘精盐,13包;400g的白砂糖,3包;2斤装的老红糖,3罐;还有一大包杂七杂八的香料。

营养品:牛奶,6箱半;奶粉,8罐。

还有一些小零食,糖果小饼干之类的,不过数量都不多,苏茉就没一一清点,直接一个大袋子装了放一起。

其次,是日常用品。

羽绒被,1条;棉被,4条;床垫,1个;枕头,2个;床上四件套,3套。

毛巾,23条;牙刷,16支;牙膏,3盒;洗发水,2瓶;沐浴乳,3瓶;姨妈巾(24片装),6包半;护肤品+化妆品,若干。

充电台灯,三盏。

锅碗瓢盆、刀、小炉子等厨房用品一套,还有几个塑料桶、塑料盆、保温杯和杯子。

再次,服饰。

羽绒服,两件;运动服,十几套;保暖内衣,十数套;睡衣,几套;内衣内裤,十数条;运动鞋,六双;袜子,若干。

这些吃穿用的东西虽然不多,但都是她这些年靠售卖催生的水果蔬菜和粮食,一点点攒出来的。

然后,就是有不少书。

末世当年她14岁,正准备报考清华少年班。后来在基地稳定后,她可惜自己没上成大学,便在买东西的时候,交换了一些教科书,自学。

换书的时候,也换了一些杂书,苏茉觉得有用的,都收了起来。

在这些书中,苏茉挑出几本关于这个时代的历史书,还有一本杂书叫《穿越必备技能》,准备到时候看一下有没有什么能用的。

还有一套户外专用的太阳能蓄电池+800W的太阳能板,这是她在末世花了几年积蓄才换来的。

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只要展开太阳能板2~2.5个小时,蓄电池就能蓄满电。

在末世,她基本只用来在晚上照明,只要不是把整屋的灯都打开,蓄一次电,用一个多月是没有问题的。

除了这些,空间还有大量她收集的各种农作物的种子,她催生出来准备售卖的各种水果,以及一些乱七八糟的杂物,比如她末世用来防身的砍刀和电棍之类的。

现在空间变小了,水果几乎占了三分之二的空间,挤得满满当当的。

她得找个时间,到这里的黑市去,把这些东西都卖了。

把空间整理好,存折、房契、钱票这些都收入空间后,苏茉总算松了口气。

苏茉从小皮箱的暗格里掏出原主的手表,看了看时间,快到大家下工的时候了。便出了房门,准备趁着大家还没回来,先洗个澡。

她得好好洗个头,掉进河里后都没再洗过,总觉得有股味。

生火的事难不倒苏茉,在末世,她们这些小屁民都是烧柴的。

把水倒入锅里后,苏茉又走到菜园子里,假装在拔草,实际上在吸收这些野草的木系能量。

野草虽小,但再小也是能量。

野草在苏茉手中,以极快的速度变干枯,然后被苏茉轻轻一提,连根拔起。

很快,苏茉便把菜地里及周边的野草都拔干净了。把干枯的野草拢一拢,直接抱到厨房,当烧水的燃料给烧了。

知青点的浴室,就在厨房的角落,用土胚给垒了一个小隔间。

趁着没人,苏茉赶紧装了两桶水,到浴室好好洗了一个澡。

小说《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