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全文小说大唐:我在贞观玩合成

全文小说大唐:我在贞观玩合成

望月肥狐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大唐:我在贞观玩合成》是作者“望月肥狐”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李世民郑仁景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郑仁泰看着叔公的笑脸,知道他终于露出真面目了,这是要向几个人出损招了。“叔公先说说看,我等参详参详”崔益看郑仁景似乎有所图谋,也不敢将话说满。“我可以先支付粮款三成,往后每年向各家还款一万贯,你们看如何?”卢昕德眉头一皱,每年一万贯,那就是郑仁景需要六到十年才能还清他们的欠款,这十年中间还要保障郑仁景不遭横祸。要保......

主角:李世民郑仁景   更新:2024-05-06 06:2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世民郑仁景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文小说大唐:我在贞观玩合成》,由网络作家“望月肥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大唐:我在贞观玩合成》是作者“望月肥狐”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李世民郑仁景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郑仁泰看着叔公的笑脸,知道他终于露出真面目了,这是要向几个人出损招了。“叔公先说说看,我等参详参详”崔益看郑仁景似乎有所图谋,也不敢将话说满。“我可以先支付粮款三成,往后每年向各家还款一万贯,你们看如何?”卢昕德眉头一皱,每年一万贯,那就是郑仁景需要六到十年才能还清他们的欠款,这十年中间还要保障郑仁景不遭横祸。要保......

《全文小说大唐:我在贞观玩合成》精彩片段


罗艺眼尖立马就发现有人来了,打眼一看是崔益,他刚刚手拿菜刀的模样可千万不能让他们看见。

立马站直身子想要摸自己的亮银枪,结果发现亮银枪被他扔在厨房角落里了,手里只有菜刀。

噹~菜刀被他甩出去老远,双手背后,做出一派高人形象。

他这一番操作可把崔益惊呆了,但谁也不敢拆穿他,几个人等他事毕才慢慢靠近。

“燕郡王,几年未见你可愈发精神了”

“崔兄,这几年倒是更加儒雅了,有一方大儒的气象了”

“燕郡王说笑,我这比不得你这里的燕云十八骑,赫赫威名打的番邦胡人不敢向前”

“崔兄在朝中是如日中天,想来日后还需要你多多照拂啊”

“燕郡王才是,崔家也需要你多多照拂一二”

两个一见面就是互相吹捧一番,这在其他人眼中都是常规操作。

“不知燕郡王在此地有何事?”

崔益可没听说燕郡王跟郑家有什么关系,尤其罗艺看到郑仁泰面露厌恶,李世民近臣他认得故意不找他搭话的。

“哦,些许私事,在此停留几日”

既然是私事,崔益也不便多问,而罗艺也奇怪,四大望族的人怎么都齐聚在此。

“他们是来找我的,你跟着瞎凑什么热闹”

郑仁景从厨房里走出来,手里端着一碗牛杂汤,上面还飘着芫荽叶,依然是一副居家行头。

四大望族的人这是第一次正式与郑仁景见面,能如此近距离接触郑仁景这个第一次。

主要原因还是郑仁景素来不愿与他们打交道,平日里世家交际他全部都没有露面,更有些时候躲在农庄里十天半个月不出门,想在长安城里碰到郑仁景,比在街上捡钱还难。

就算此刻郑仁景居家打扮,他们也不敢小觑,这个年纪轻轻样貌俊美的少年郎,可是差点把他们拖死的噩梦,谁敢轻视他。

他们此刻按照礼仪辈分,也只能乖乖地叫郑仁景一声叔公

几人还得向郑仁景请安问好,郑仁景也不客气,叫一声叔公就应承一声,着实把几个恶心的够呛。

郑仁景家中客厅,圆形高桌之上,崔、卢、李、王四人紧凑的坐在一起,边上就是郑仁景与仁泰,这场面不知道还以为是来吃席的。

“你们来的意图我知道了,说说吧,你们粮食原价多少”

郑仁景开门见山,几个人互相观望一下,眼神诧异,实在是郑仁景处事方式太过直截了当,让他们反应不过来。

“斗米十五钱,存粮四十万石”

李天瑞先试探性的报出价格,这价格虚高,就是用来让郑仁景砍价杀价,其实原本他那边斗米十钱已经算很高了。

“好,就按照斗米十五钱价格收”

嚯~一下子其余三家感觉郑仁景是真傻啊,斗米十五钱的价格都敢收米,而且李家存粮四十万石。

“王家,斗米二十钱,存粮五十万石”

“卢家,斗米二十二钱,存粮四十七万石”

“崔家,斗米三十钱,存粮六十万石”

郑仁景淡定地看着后面价格越报越高,第一个报出价格的李天瑞都后悔了,他应该再等等看。

“好,就如此说定了”

郑仁景一句异议都没有就同意了,如此爽快,让四个人感觉此行白来了,早知道他如此好说话就让郑仁泰传个话就完了。

“那不知叔公打算何时交付银钱,我等好整理谷仓,准备交割”

崔益也没成想事情如此顺利,既然价格谈拢了,那就该谈如何交付了。

“没钱”

郑仁景双手一摊,跟刚才一样的痛快,就给了崔益两个字,没钱。

“没钱?叔公这是戏耍我等吗?”

“怎么会没钱,叔公在此地经营多年,所赚银钱比长安税收还要高,怎么能说没钱呢?”

“叔公切莫开玩笑了”

郑仁景有钱吗?有钱,但是怎么能轻易给了四大望族,交割完毕这事他铁定是亏损的,这种舍己为人的事情他不做。

“叔公我啊,真没有骗你们”

“你们也不想想,仅二百万石的粮食,斗米二十钱往上,所需银钱已达五十万贯”

“我哪有这么多现钱”

几个人一听也是,五十万贯铜钱,荥阳郑家可能会有,但是刚刚发展几年的郑仁景确实没这么多银钱。

“那此事该如何解决?”

“此事乃是陛下恩准的之事,叔公如此做可是欺君”

郑仁景忙摆摆手,让他们几个安静一点

“我也没说不收粮,只是不能一次性交割而已”

“我有一法,不知你们愿不愿意”

郑仁泰看着叔公的笑脸,知道他终于露出真面目了,这是要向几个人出损招了。

“叔公先说说看,我等参详参详”

崔益看郑仁景似乎有所图谋,也不敢将话说满。

“我可以先支付粮款三成,往后每年向各家还款一万贯,你们看如何?”

卢昕德眉头一皱,每年一万贯,那就是郑仁景需要六到十年才能还清他们的欠款,这十年中间还要保障郑仁景不遭横祸。

要保证他平平安安,顺顺利利赚到钱给他们,并且还要自己也健康活个十年。

“不可,每年一万贯太少,我们等不起,每年至少三万贯,此事才可商议”

“叔公,崔兄提议甚好,每年三万贯对于叔公来说并非难事吧”

崔益、卢昕德实在等不起,岁月不饶人,十年他们等不起啊!

“三万贯,那也要我能赚到这些钱才行”

郑仁景光棍一条,要多没有,要么一万贯要么就不收粮了。

“以叔公之才,赚取微薄银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一定能赚的三万贯的”

“是啊,叔公于商等同文人亚圣,这银钱还是动动手就来了”

几个人赶忙说着好话,就想让郑仁景放下心来,定下一年三万贯还款事项。

“其实一年三万贯也不是赚不到,只是......”

崔益一看郑仁景这是有办法,连忙询问

“只是什么,叔公有困难就开口,我崔家一定会给予帮助的”

“就是,叔公有什么难事说出来,这天下还没有我们解决不了的事情”

郑仁景听着心急如焚的话语,眉毛一挑

“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想在你们本家地界上开些商铺而已”

崔益一听,如此简单的要求,那肯定要答应的。

“就这事,叔公莫说开些商铺,就算要到清河买地种植,我也全力支持”

“是啊,就这等小事,我们一定全力支持”

四家人喜出望外,郑仁景所求不过开些商铺,这太容易了。

而郑仁景抬头看了看泾阳方向,仿佛酒香已经传入鼻中。

而厨房桌台上,锅巴、米糖糕、米饼、面包散发诱人的香气

就是不知道范阳、清河、博陵、太原、赵郡这几个地方的能不能抵挡得住。


翌日,早朝,太极殿。

李世民昨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就是担忧郑仁景的反应。

若说郑仁景单单就是会种粮的世家子弟,那也好办,下旨就好了。

但是郑仁景可不仅仅是会种地的农户,他身上有太多神奇之物了,除了农物,神牛,弩箭,望远镜。

光是这三件物品,对于大唐军队来说就是神物,而且这玩意在郑仁景那边说不定还不是最好的。

如今也只在郑仁景那里买了一百套而已,若是能给大唐军队全员配置上,那绝对战无不胜。

李世民是千方百计地与他搞好关系,这不连女儿都送过去了,可是架不住朝堂中有恶人,就是想要他死。

就是不知道辅机能不能把事情完美解决了。

“辅机,叔...郑家郎君之事可有回应”

当着众位朝臣的面,李世民公开询问长孙无忌,而长孙无忌老神在在一副胜券在握的表现。

也让李世民心里稍安

“回陛下,郑家郎君托我给诸位带句话”

一下子诸位朝臣提起了精神,尤其是卢家人心里也忐忑不安,若是郑仁景抵死不从,那陛下脸上无光,指不定上次提议就成了。

“郑家郎君说”

长孙无忌模仿着郑仁景的口吻,惟妙惟肖

“你们这群吃饱了闲的蛋疼的玩意,突厥进犯不去管,北地百姓疾苦不去管,就他娘的盯上老子的田了”

这一下朝臣一个个满脸无光,武德八年,突厥进犯杀了太子,今年寒冬又骚扰边境,北地百姓疾苦他们也知道。

“粗俗,粗鄙,实乃乡野痞夫”

卢昕德带头指责他,因为郑仁景这是搁在太极殿里骂娘呢,他们还能受着。

“陛下,我等所食俸禄,皆为大唐,突厥进犯乃是边境武将失职,边境百姓疾苦,亦是官员无能,这并不是吾等无能啊!”

“是啊,陛下,这可不关吾等的事”

李世民还能不知道他们的心思,生怕沾染上郑仁景这臭骂的恶名,往后留不下清白名声了。

长孙无忌看看诸位的反应,接着往下说

“这群家伙不就是想要田,想要控制粮价吗?”

“给你们就是了,但是有一个条件”

众人一听,原来郑仁景还是认怂了,那骂的他们干嘛。

“辅机,郑家郎君提出什么条件?只要朕能满足皆可同意”

李世民就怕郑仁景不同意闹别扭,这下好了,只要他能同意,就算要封个异姓王也成啊!

“郑家郎君的原话是,想要老子的田也成,先把突厥灭了”

“要粮老子给,灭了突厥哪一个立下战功,往后这粮田里就有他的股份”

这一下朝堂中人表情各异,这下郑仁景可不仅仅是要依靠着李世民一个人,而是这个大唐武将集团了。

灭突厥,这是何等宏愿,李世民一直在筹划全面反攻突厥,只是武德年与贞观初年,几经战乱国库空虚,粮草辎重皆有短缺,从他登基以来就是轻徭薄赋,以求恢复民生,养精蓄锐等待时机。

“这是拖延时机,此子甚是狡诈,那突厥覆灭要等到何时?”

卢昕德忍不住破口大骂,要知道此刻突厥兵强马壮,没有秣兵厉马攻唐已经算好的。

还去覆灭突厥,那还真不知道到哪年了,再让郑仁景发展两年,是他们万万不想看到的。

“郑家郎君还说了,愿每年无偿供应五十万石米粮,直到大唐胜利为止”

长孙无忌眯着眼睛说出一句惊天之语了,所有人鸦雀无声。

五十万石粮草是个什么概念,十万人军队一年的消耗都有了,一个人供养十万人的军队,可见郑仁景对大唐的拳拳之心。

“五十万石,这黄口小儿还真敢说”

卢昕德还真愿意相信郑仁景能一己之力供应十万人的军队,而杜如晦、房玄龄在算一笔账,普通田地产量亩产约一石至二石之间。

换算下来不过二三百斤,贫弱之地恐怕亩产一石都不到,而郑仁景这边田地,他们离开之前最低亩产是三千石,如今听闻田地里又有增收,恐怕也得亩产五千石。

五千石一亩地,一百亩便是五十万石,也就是说,郑仁景只拿出了一百亩种粮,然后就堵嘴了悠悠众口。

真是打的如意算盘了,其余没有真正接触过郑仁景产业的众人,是不会明白他的恐怖之处的。

大家都说郑家郎君亩产十倍百倍于他人,其实那可错了,他是千倍万倍高于其他人。

正因为如此,所以才会有人不想看到郑仁景继续种粮,再种下去恐怕大唐农耕都要被他一个人承包了。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李世民长出一口气,好在郑仁景不但没有生气,还愿意无偿贡献五十万石粮米,这可是举国之力都难以维系的粮食供应。

“不可,陛下乃是郑家郎君胡乱之言,不可听信,若是郑家郎君真能拿出五十万石粮草,我等才愿意相信他”

卢昕德不相信,五十万石,就算斗米一钱,也是一个天文数字,他不相信郑仁景会有如此大手笔。

“郑家郎君说了,若陛下同意,明日就将五十万石粮草运送至太极殿中”

这一下又堵住了悠悠众口,你们不让他种粮食,想要瓜分他的田产收益,行,对方直接拿出五十万石粮草,并且用来拉拢武将。

郑仁景开出的条件是凡在对突厥战场立下战功之人,皆有股份,那大唐这批武将哪一个不是开心坏了。

这沙场上还能没有他们的身影了,对阵突厥也是他们的夙愿,一边能立下战功又能获得一份超高收益的股份。

这一下就让他们成为郑仁景坚实的后盾,此刻再有人说郑仁景的坏话,这群五大三粗的武将们就不高兴了

“陛下,若郑家郎君真愿意每年无偿献出五十万石粮草,还愿意以自身之利奖励将士”

“这是对大唐忠心之人,绝不是他们口中谋私害国之人,我愿意为郑家郎君作保”

“我也愿意为郑家郎君作保”

“我也愿意”

一时间李靖为首的武将纷纷出来为郑仁景作保,而在此刻就变成了文武对立的局面了。

长孙无忌看着眼前的场面,真跟叔公的说的一模一样。

而郑仁景此刻打了一个哈欠,对于五十万石粮草,他是一点都没有放在心里。

要知道系统升级之后,超级水稻跟超级小麦,已经达到了最高亩产过万石的记录。

区区五十亩地的事情,小儿科。

要不是这里种植的蔬菜瓜果种类太多,千亩土地里粮食就占了一小部分,他老早就一个人养活一个大唐了。

“乾意啊,你怎么总盯着我的侍女看什么啊!”

此刻郑家家主贴在他耳朵上,悄咪咪说了一句

“叔公,这丫头好生养,怪不得值两万多贯呢!”


夏荷被郑乾意盯得有点难为情,躲躲闪闪地跑开了。

心里还纳闷这家主怎么总盯着她看,那眼神看的人毛骨悚然的。

等夏荷离开之后,郑仁景才悠哉悠哉地掏出账本。

“乾意啊,你说这郑家在你手里是怎么弄得,现在连卢家都能欺负到我头上了?”

郑乾意也听说了卢家人最近的朝堂针对小叔公的事情,可是郑家在朝堂上表现可谓是一点都没有。

“小叔公,这事不怨我”

说完一副怨妇表情,那幽怨地眼神直勾勾望着他,那意思再明确不过了,都是你小子惹出来的事啊!

“您老贵人多忘事了,前些卢家与郑家朝堂针锋相对,咱们郑家损失惨重啊!”

“朝堂上革职的革职,地方上流放的流放,其余世家也是落井下石,趁机要把郑家往死里打,要不是我从中周旋,恐怕郑家在朝堂上,连一席之地都没有了”

这事好像前段时间听这个家主说过,只是当时并不很在意,没想到郑家损失会这么严重。

荥阳郑家对于他来说可能并没有多少归属感,但是背靠五望七姓的大世家,做起事来要方便的多,能省去不少麻烦。

要是让郑家就此落魄了,也不是他想看到的,尤其是这个家主, 恐怕日后会天天抱着他的大腿哭天喊地,想想就觉日子恐怖。

“叔公,您可要为郑家做主啊!”

得刚说没两句,这家伙又要来老一套了,只见这时他气沉丹田一声大喝一声

“憋回去”

郑乾意立马收声,犹如受委屈的孩子一样,没办法自家孙子,自家孙子,他只能这么安慰自己。

“卢家的事有我,荥阳那边我准备了一些新型的桑蚕,还有织造机械,你走的时候带回去吧”

郑乾意一听小叔公果然就吃这一套,一哭一闹好东西就来了。

郑仁景这里的东西,哪一个不比外面的强上百倍,这桑蚕与织造机械肯定不是凡物,这一次赚大了。

这事还真让郑乾意猜对了,郑仁景这里的桑蚕都是三级合成产品,光是这蚕吐丝质量就远超其他品种,产量自然也是翻倍。

至于这织造机械,乃是宋锦机的升级版,将原先宋锦机两人配合使用变为一人就可轻松使用,而且不仅仅是可以织造出大花纹循环织物,再加上提花机,可以任意织出锦、罗、绒、绫、绢、纱、绸。

可谓是多功能一体的织造机,一台就相当于此时织造机数十种类型,可随意切换,只需要雇佣少许人力,就可以完成生产。

再加上荥阳此时地理位置优越,地处通济渠沿线,交通发达,为天下漕运码头,粮食丰富,商旅不绝,再加上他这里的丝绸工具,定然能将丝绸产业做大。

等到他们大力发展其余产业,而世家还在种粮放在谷仓存储发霉,他们早就赚的盆满钵满,朝堂上些许损失,再过几年都能抢回来了。

“这可不是白给的,记得五五分成哦”

郑乾意毫不在意郑仁景与本家分钱,因为有了郑仁景哪怕他跟郑家二八分成他们都比现在过得好得多。

“叔公,您下一步准备做些什么,有需要的尽管吩咐”

郑乾意得了好处,心情大好,对着他挤眉弄眼一个劲的献殷勤。

“下一步,收粮”

郑乾意瞪大双眼,好像听见了天下奇闻一样,这大唐哪家最不缺粮,那肯定是叔公家里,粮仓里面的粮食堆积成山,早就放不下了,还收粮干嘛?

“过两天,你就知道,最近时日千万别卖粮”

叮嘱完郑乾意,他就把这家伙赶走了,而后一个人默默地走进了新的实验室里。

长安卢家宅院里面,卢昕德、卢昕正,卢元程三人正跟其余几个世家家主围坐在一起。

“今日,郑家小儿献粮五十万石,此事对我等大大不利啊!”

卢昕德满面愁容,献粮的事不仅没有打击到郑仁景,反而会给郑仁景带来巨大的名望。

为大唐每年献粮五十万石,军民之间必定口口相传,人人称赞,大家都会觉得郑仁景仁义无双,大公无私。

而他们世家乃是小人,毫无作为还妄想构陷忠良,这世家可是最要脸面的,这种事情对他们可算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了。

“昕德兄,此言差矣,此事乃是大大的好事”

清河崔家,崔益却对此事有不同见解,这可让卢家三人感到诧异。

“不知此事对我等有何裨益,还请崔兄解惑”

崔益笑了笑,指了指郑仁景农田所处方位,这才开口。

“那郑家小儿名望不及我等,献粮五十万石之事还未公告天下”

“若是我等每家每户,也捐些粮草,那这献粮可就变成五姓大族为大唐千秋基业而献粮了”

卢家三人一听,就像在黑暗之中看到一丝光明曙光一样,果然崔家人脑袋就是好使,这么一来,就把郑仁景单独的荣誉变成五姓大族的荣誉。

将卢家恶意打压郑仁景的影响削弱到最低,甚至都不会有人再提及此事了。

“我卢家愿意献粮一万石”

“我赵郡李氏愿献粮一万石”

“太原王氏献粮一万石”

“博陵崔氏也愿献粮一万石”

......

在场五姓望族,现场就敲定献粮五万石,随后长安出现一股小道消息,在各大酒肆青楼之中流传。

五姓望族,为抵御突厥侵扰,献粮五十五万石,此事由清河崔家主持,现已有五万石粮草从各地送来长安。

一时间长安百姓对五姓望族赞不绝口,一时间声望到达顶峰。

这事自然也传进了郑仁景的耳朵之中,他听了只是微微一笑。

“就这?还以为有多少手段。”

在五姓望族调取粮食的同时,郑仁景五十万石早早就已经送进皇宫,这几日他是一边在泾阳忙着给换土,一边又在给长乐三人组授课。

只是所有都不知道,此时泾阳土地之中有一个作坊正悄然建成了,而此刻郑仁景看看已经完工了作坊露着如同狐狸一般的笑容。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