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血棺骸骨,生人禁地》这部小说的主角是常怀远华九难,《血棺骸骨,生人禁地》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悬疑惊悚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古老偏僻的地方,总会发生许多诡异、恐怖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就发生在华九难身边。甚至华九难就是这些事情的一部分。比如,他是尸生子!...
主角:常怀远华九难 更新:2024-01-19 03:17: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常怀远华九难的现代都市小说《血棺骸骨,生人禁地》,由网络作家“爱吃糯米红糖粥的界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血棺骸骨,生人禁地》这部小说的主角是常怀远华九难,《血棺骸骨,生人禁地》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悬疑惊悚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古老偏僻的地方,总会发生许多诡异、恐怖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就发生在华九难身边。甚至华九难就是这些事情的一部分。比如,他是尸生子!...
太阳缓缓下山,村民们结束了忙碌的一天。
吃过晚饭,王三抱着幼小的华九难就往外走。
“娘,俺带小九去田老四家看电视。”
“早点去,占个好地方,嘿嘿。”
聋婆一边收拾碗筷一边回答:
“去吧,记得早点回来就行。”
“黑灯瞎火的,别摔了。”
田老四儿子在镇上工作,因此在村里是最富裕的家庭。
他家里有九道沟村唯一的黑白电视机。
十七寸,熊猫牌的。
田老四为人好显摆,为了能让更多人奉承他,特意把电视搬到院子里。
田老四媳妇和她女儿梅兰,还会热情的给每人倒上一杯热水。
半个村子的人都到之后,那场景就和后来放映露天电影差不多。
虽然因为山里信号不好,只能收到两三个频道。
但在这个娱乐匮乏的年代,也是难得的消遣。
小九难乖乖坐在王三腿上,等着广告结束。
因为八点才有电视剧看。
没记错的话,电视剧名字叫《某某》。
“三叔,我又看到那个姐姐啦。”
小九难一边吸自己手指,一边说道。
王三有些不耐烦:
“你小子少他么扯淡,哪里来的姐姐!”
“就是昨天在你背上那个啊。”
“不过今天她换了红衣服。”
王三听完吓了一跳:
“卧槽!小犊子,你又吓唬俺是不?!”
“她在哪里呢,俺咋看不见!?”
此时的华九难,心中还没有鬼这个概念。
伸出小胖手指向田老四:
“不就在四叔背上趴着呢么。”
“你看啊,她还对你笑呢!”
王三赶忙仔细盯着田老四,可却看不到什么红衣女子。
他这举动,反倒是被村里其他小伙子嘲笑。
他们以为王三在看梅兰。
“王三哥,你都有媳妇了还盯着梅兰妹子。”
“小心三嫂知道了揍你!”
王三可没心情胡闹,起身抱着小九难就往家走。
“少特么跟老子扯犊子!”
“俺先回去啦,你们慢慢看吧!”
小伙子们以为王三难为情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回到家后,王三把刚刚的事情和聋婆讲了一遍。
聋婆婆听得眉头紧皱。
“小九,撒谎不是好孩子,你真的看到老四背上有人?”
华九难见聋婆婆不信自己,有些着急。
“小九没撒谎,那个红衣姐姐脸好白,还总是瞅三叔!”
“三叔带我回来的时候,红衣姐姐一直跟着。”
“到咱家门口才回去的!”
王三听完都快哭了:
“娘啊,看来女鬼记仇,这是恨俺用屁崩过她!”
“以后俺可不吃炒黄豆了!”
聋婆婆没心情理会自己憨憨的儿子,立即拿出捆仙绳、三寸柳木小刀出门而去。
“可不能让脏东西,在老婆子眼皮底下害人!”
然而奇怪的是,聋婆婆见到田老四,还是没发现什么异常。
耐心询问之后,田老四只是说这几天总是犯困,睡不醒的感觉。
聋婆婆接连两次登门,吓坏了他们两口子。
尤其是田老四,眼神闪躲,显然是想到了什么。
田老四他媳妇紧紧拉着聋婆婆的手:
“老婶婶啊,是不是咱家进了脏东西?”
聋婆也不敢确定,只能出言安慰。
“侄媳妇别害怕,我也就是随便问问。”
“再说咱们住这么近,有事情你喊一声我就听见了。”
其实聋婆婆心里没底,因此把自己的小木刀留在田老四家中。
等老人家离开之后,被田老四挂在门上的小木刀,忽然裂开一道缝隙。
里面还渗出丝丝腥臭的黑水。
第二天一早,心中有事的聋婆婆,抱着华九难来到枯井边。
“小九啊,你再看看井底还有人么。”
华九难奶声奶气开口:
“姐姐你在家没?我和奶奶来找你玩了。”
聋婆婆顿时哭笑不得。
孩子这么一嚷嚷,就是有鬼也吓跑了。
“孩子,奶奶没让你喊,是让你看看。”
华九难点了点头,趴到井口瞧了一眼:
“奶奶,姐姐好像没在家啊。”
聋婆婆一脸无奈,取出几枚老钱丢在枯井里。
“没在家就算了,走,奶奶带你回家,给你做好吃的去。”
古钱能辟邪,可不是现在人理解的“有钱能使鬼推磨”。
而是因为铜钱在交易的过程中,会在不同的人手中传递,沾染大量人气。
人气也就是阳气。
鬼怪属阴,畏惧阳气。
所以铜钱有避邪的效果。
越旧的铜钱避邪效果越好。
这也是道士用铜钱剑驱鬼的原因。
小说《血棺骸骨,生人禁地》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转眼之间一个月过去,这期间并没有发生什么特殊的事情。
田老四一家不安的心逐渐放下,只当是聋婆的辟邪刀赶跑了脏东西。
就连聋婆婆自己都把这件事情抛在脑后,一心一意准备迎接隔代人出世。
怀胎十月,王三媳妇终于要出生了。
屋子里,产妇疼的撕心裂肺,张嫂和聋婆紧张的忙碌着;
院子里,王三披着满是补丁的棉衣,急的团团乱转。
李大爷轻声安慰:“三啊,别着急,一会儿孩子就出来了。”
可在那个医疗资源匮乏的年代,生孩子对女人来说就是走一趟鬼门关,哪有那么容易!
足足折腾了半夜,累的满头大汗的张嫂,却说出个令人绝望的的事情:
“孩子难产了,赶紧去找车,送医院!”
王三听了如晴天霹雳,愣了一下后发疯一般向外跑:
“俺去借牛车,媳妇你坚持住啊!”
一向镇定的李大爷都慌了神,三步两步朝自己家跑去。
他是着急回屋拿钱。
这样一来,刚六岁的华九难就没人管了。
小家伙自己跑进屋里。
长时间的分娩加上大出血,使王三媳妇就连喊疼都没了力气。
如今脸色苍白,气息奄奄的躺在炕上。
张嫂看到华九难进来,立即驱赶:
“小孩子到外边去,别捣乱!”
华九难向来乖巧,闻言就往外走。
不过一步三回头,眼中出现思索神色。
等他到院子里,正好李大爷拿钱回来。
“小九啊,爷爷送你去老四家住一晚。”
“我和奶奶要赶去镇里!”
张嫂在屋内听见,开口接话:
“去镇里不行,得去县城大医院!”
李大爷和聋婆婆一听全傻了:
去县城?
那得有三百多里路!
以八七年的路况,即使能找到汽车送,最快也要四五个小时!
“张家媳妇,路太远了怕三儿媳妇坚持不住啊!”
“有没有别的办法?!”
张嫂只是个土接生婆,哪有别的办法可想!
就在这时华九难开口:
“爷爷奶奶,我有办法,开骨散。”
二老知道小家伙厉害,赶忙追问:
“小九,你说的开骨散是啥?”
华九难此刻就像个小大人,面容严肃:
“当归一两;川芎五钱;龟板八钱;血余一团烧灰。”
“加生黄耆四两,水煎服。”
李大爷将信将疑:
“人命关天的大事,孩子这样能行么?”
华九难深深点头:
“喝药前先把我娘给我的参王给三嫂含一片,一定行!”
参王是颗千年老参,华九难五岁生日时候,雪尸送给他的。
即使就要死的人,吃一片也能吊住半小时的命。
这种级别的野人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脱离了“药材”范畴。
算是灵物。
而且是用钱都买不到的灵物!
不说别人,就连常八爷都眼红很久。
要不是畏惧雪尸,他都动了抢了就跑的心思。
聋婆婆异常相信小家伙:
“可是这些药去哪里能找到?”
华九难倒是胸有成竹:
“除了龟板,我和爷爷都采过,就在院子里。”
“我去拿!”
说完,迈开小短腿就去找药。
可龟板要去哪里找,尤其是这深更半夜的!
关键时刻,出马仙常八爷的声音响在聋婆耳边。
“你问问小东西龟板是啥玩意?是不是乌龟壳子?”
“要几百年道行的!!?”
天地良心,只是治疗普通难产,根本用不着灵物。
可常八爷为了表现,硬是回到山中,取来一块千年土龟壳。
众人忙碌之下,不一会儿功夫,开骨散已经煎好了。
王三媳妇喝完药后,果然顺利分娩。
生出一个白净的小姑娘。
母子平安,自然皆大欢喜。
张嫂还开玩笑的对李大爷说:
“以您老这本事,以后就没人找我接生啦!”
背锅侠李大爷瞬间闹了个大红脸:
他一个老头子,走街串巷去给妇人接生。
这画面想想都辣眼睛!
张嫂用破布包好胎盘之类的脏东西,拎着起身告辞。
聋婆婆怎能让人家白忙乎半夜,取出钱来就往张嫂手里塞。
张嫂百般推辞,坚决不要:
“您老这是把我当外人了!?”
“按您这做法,以后我家要是有事情求您和李大爷,也得给钱呗?!”
眼见张嫂坚决不收,李大爷出来打圆场。
“算了,张家媳妇不要,你就别强给。”
“赶明天我打几只兔子,给她家送去。”
张嫂笑呵呵答应:“这事儿行。”
“到时候我再烫壶酒,您老和我家那口子一起喝点!”
张嫂回家的路上,忽然觉得一阵迷糊。
然后鬼使神差的走到田老四家门前,把胎盘扔进了枯井里。
惨白的月光下,枯井中隐约传来诡异的笑声。
片刻之后一个女人缓缓爬了出来,径直朝着聋婆婆家飘去。
小说《血棺骸骨,生人禁地》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聋婆婆紧抱着怀中的松树枝,笑的像个孩子:
“把它种在院子里,咱们以后都不用怕脏东西登门喽!”
二老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漆黑一片。
聋婆婆一边叮嘱王三媳妇给婴儿喂点米粥,一边亲自动手挖坑种松树枝。
就连王三想要帮忙都被她阻止。
“小孩子笨手笨脚的,会冲撞了松老。”
说来神奇,松枝种下之后,整个小院仿佛温暖了许多。
在偏房享受供奉的常八爷喃喃自语:
“聋婆居然把他老人家都请回来了,厉害、厉害!”
晚饭过后,聋婆婆亲自动手。
将常八爷带回来的遗蜕,一圈圈缠在婴儿身上。
到最后,婴儿除了眼鼻口等露在外面,其余部位被包裹的严严实实。
就连小丁丁都没遗漏。
随后将混合无根水的松香,仔细的刷满婴儿全身。
然后又仔仔细细再包裹一层遗蜕。
这个过程反复了三遍,聋婆婆才长长松了口气:
“大功告成!”
王三瞪着大眼睛,围着婴儿仔细打量半天:
“娘啊,挺好看的孩子,让你这么一弄可忒丑了!”
“像个窝瓜!”
聋婆不愿搭理自己这个憨憨的儿子,自顾自的去偏房中给各堂口上香。
一家人的晚饭很简单,稀粥拌咸菜条。
稀粥管饱。
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吃一顿饱饭是许多人难以实现的愿望。
饭后,李大爷拿出女尸留下的玉佩仔细观看:
玉佩翠绿欲滴,一看就是块难得之物。
放到现在,怎么也能在京城买一处大房子。
而且做工十分讲究:
玉佩正面雕刻着一棵灵芝,灵芝下面有四个小字:
悬壶济世。
玉佩背面刻着一个大大的“华”字。
李大爷一手摆弄着玉佩,一手拿着金针。
“看来孩子的身世,不简单啊!”
聋婆婆一声长叹:
“简单的话,也不至于有人用‘移腹凶胎’害他们一家子!”
“孩子牵扯太大,关于他的事情,还是不要告诉外人。”
李大爷连连点头:
“对外就说,我进山打猎时候捡来的。”
“这孩子应该姓华,还没出生就这么多灾多难,咱就叫他华九难吧!”
于是,本书主角之一的名字,就这么定了下来。
在两位老人精心守护下,婴儿慢慢长大。
这过程中,也没表现出任何异于常人的地方。
只是吸收了遗蜕之后,身上留下一种和纹身差不多的东西:
一条虬龙,盘在一棵青松上。
虬龙狂傲,青松苍劲。
聋婆婆这时候才意识到,当年常八爷拿回来的遗蜕不寻常。
因此每次进贡,都悄悄给他多点。
这可乐坏了常八爷,直夸聋婆有良心。
并悄悄承诺,下次遇到危险他绝对不会跑。
至少在聋婆婆被脏东西害死前,他保证不跑......
除此之外,每年七月十五华九难生日那天,聋婆婆都会带着他去雪山脚下等着。
因为到了深夜,雪尸就会出现。
雪尸肩膀上坐着的女尸,是当年生华九难的娘。
女尸已经被坚冰,牢牢的和雪尸冻在一起。
华九难给他娘磕完头后,雪尸就会露出僵硬、憨憨的笑容。
并留下几株百年老参,或者雪莲之类的珍稀药材。
直到目送聋婆婆抱着华九难远去,雪尸才回到大雪山深处。
那时候华九难年纪太小,也不觉得这有什么奇怪的。
毕竟每个孩子都有娘,只是他娘和一个大个子叔叔住在深山里而已。
事情再次变得诡异,是在华九难五岁那年。
这一年,整个小山村忽然爆发瘟疫。
不长时间就病倒了一小半人。
生病的人忽冷忽热,上吐下泻。
几天折腾下来,就瘦的不成人形。
甚至有多个老人因此丧命。
李大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个劲的催聋婆婆想办法。
聋婆婆也很着急,怎奈她是出马弟子,不是医生。
出马弟子能治疗那些招惹了脏东西的虚病,可对这种实病毫无办法。
万般无奈之下,聋婆婆只能尝试着改变风水布局。
以田老四门前枯井为中心,做了个“八面来风”。
只盼着能吹走村里的霉运。
瘟疫拖了半个月,整个村子病倒的人越来越多。
就连村民从镇上请来的医生,都束手无策。
终于有一天,一向强壮的王三哥也病倒了。
而且病的比别人严重,很快就昏迷不醒,烧的满嘴胡话。
聋婆婆愁得整日以泪洗面。
“三娃,你可不能像你两个哥哥一样狠心,丢下我老太婆不管,自己走了。”
瘟疫虽然严重,但日子总要过。
李大爷还是每天带着华九难,去山里护林。
当然也会顺路打点野味回来,给王三哥补补身子。
李大爷在前面走,年幼的华九难穿着一身臃肿的粗布棉衣,在后面跟着。
偶尔摔倒,还会像个球一样滚出很远。
因为积雪很厚,根本不会受伤。
李大爷见小家伙滑稽的样子,难得露出笑容。
也算是苦中作乐吧。
小说《血棺骸骨,生人禁地》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李大爷只顾着笑了,却没注意华九难走走摔摔之间,收集了很多草药。
直到因为草药太多,他的小手拿不住让李大爷帮忙的时候,老爷子才反应过来。
作为一个百战老兵,李大爷对草药并不陌生。
毕竟那个艰苦的战争年代,很多红色战士都是靠着草药活过来的。
可华九难手里的草药,李大爷居然只认识少数几种。
“小九,你拿这些做什么?”
华九难那时刚五岁,说话奶声奶气的:
“给三叔治病哦。”
“三叔好了,就能带我去抓蛤蟆!”
李大爷将信将疑,急忙赶回村里。
毕竟在他心里,华九难是个相当神奇的存在。
当李大爷把草药给镇上的医生看时,医生震惊了!
“这......老人家,这些是你采的?”
李大爷为了不暴露小家伙的秘密,只能硬着头皮承认。
“恩,老头子以前学过一点皮毛。”
“就是不知道这些药对瘟疫有用么。”
医生很激动,大声说道:
“有用,当然有用!”
“我怎么就没想到用小柴胡汤呢!”
“柴胡、黄芩、草果、甘草、半夏、常山,这是小柴胡汤的主药!”
“老人家,您的医术比我高多了!”
李大爷被夸的心虚,红着脸不知如何回答。
村民们服下汤药,果然都好了起来。
当大家知道事情经过后,李大爷在村中的威望更高了。
谁家有个头疼脑热,就找李大爷来看。
当然他每次看病,都会把华九难带在身边。
然后爷俩一起进山采药。
吃过晚饭,华九难坐在王三腿上揪他胡子。
小孩子,尤其是五六岁的小男孩,一会儿也闲不住。
狗都烦这样的。
尽管疼得厉害,王三也不躲闪,只是哭丧着脸求救:
“娘您管不管,小九又欺负俺!”
李婆婆看着他们,脸上满是慈爱。
“小九难真是不凡,这么小就救了整个村子的人!”
李大爷连连点头:“可不是么!”
“也没见有人教他,难道这本事是娘胎里带来的?!”
二老想不明白,干脆就不想了。
反正技多不压身,更何况治病救人的本事。
这可是积阴德的好事情!
聋婆把华九难从王三身上抱起来,心肝宝贝的亲了好一阵。
这时小家伙忽然说道:
“奶奶,今天我看到一个姐姐在井里笑呢。”
聋婆婆闻言一惊:难道是脏东西?
可九难已经换过皮了,不应该看到这些才对。
聋婆婆却是忘了,龙皮可没盖住华九难的眼睛。
“小九啊,你在哪个井里看到的,和奶奶说说。”
“就在田老四家门前的井里啊。”
“那个姐姐还飞出来,趴在三叔背上舔他脖子呢。”
王三哥闻言,吓得一个激灵。
“卧槽他大爷!”
“娘啊,今天俺确实带着小九去田老四家玩了。”
“俺说怎么进门之后,总是一阵阵的寒颤呢!”
“小九你再看看,那玩意儿还在俺背上不?”
华九难头也不抬,自顾自的在炕上爬来爬去。
“早就飞回井里喽。”
“你连着放屁的时候,她就飞了。”
王三哥瞬间脸红:
“俺早起那会儿,炒黄豆吃多了......”
聋婆婆没心思听我们胡闹,穿上棉袄向外走去。
“不行,老婆子放心不下,得去看看。”
李大爷跟着起身:“我陪你一起去。”
“等我回去拿大刀。”
聋婆婆示意不用。
“老李头你在家看着孩子们,我请八爷陪我。”
“一个孤魂野鬼,老婆子还能对付。”
李大爷知道聋婆婆本事,也就不再坚持。
一个小时之后,聋婆婆带着一身寒气回来了。
李大爷询问情况,聋婆婆却缓缓摇头。
“没有阴气,也没见到脏东西。”
“应该是孩子看错了。”
李大爷放下心来:
“小孩子么,看错很正常。”
“没事的话都早点睡吧,我回去了。”
“明天要早点起来,看能不能抓几只野鸡给三的媳妇补补。”
这时候王三媳妇已经怀孕,自然成了重点照顾对象。
王三趁没人注意,一把将华九难抱住,挠他痒痒肉:
“好你个小犊子,敢吓唬俺,今天必须收拾你!”
华九难咯咯咯的笑声,充满整个小屋。
小说《血棺骸骨,生人禁地》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张嫂走后,再也按耐不住兴奋的王三,将华九难高高抛起又接在手中。
反复几次,兴奋地哈哈大笑:
“小九厉害,俺没白疼你!”
“明天还带你去抓蛤蟆!”
被抛在空中的华九难,借着朦胧的月光,猛然见到红衣女子飘在院外。
她仿佛畏惧什么,不敢靠的太近。
一双白眼,贪婪的盯着屋里的婴儿。
华九难大声招呼:
“姐姐你在干嘛?不进来玩一会啊!”
聋婆婆一皱眉头:“小九,你在和谁说话?!”
“就是以前见到的那个姐姐啊,她在咱家门外呢。”
等李大爷、聋婆婆二人追出门后,却什么都没见到。
洁白的雪地上,甚至连个脚印都没有。
二老现在已经不怀疑是华九难看错。
“脏东西挺邪乎,居然三番两次跑我的堂口来。”
“得给她点教训!”
聋婆婆径直来到偏房,取出三炷香点燃。
“请归地堂仙家显灵,帮弟子查查脏东西路数!”
话刚说完,三炷香急速燃烧,几秒钟就变成了灰。
这是仙家接受了聋婆婆请求,收了她的供奉。
片刻之后,像是有人用手,沾着香灰在香案上写字。
三合土,铁棺材。
黑水出,命三百。
正当聋婆婆震惊时,香案上又出现一行字。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聋婆婆看的冷汗直流,迅速用手将字迹擦去。
“哎,怎么最近几年发生的事儿,一件比一件邪乎。”
“到现在铁棺材都出来了!”
“就连仙家都劝我别多管闲事,这可如何是好!”
等所有人都睡下后,心中不安的聋婆婆自己来到院中。
径直走到种下的松枝前,摆上三盘素菜。
“松老,村里闹脏东西了,还是从铁棺材爬里出来的。”
“小丫头该怎么办?总不能看着她害人吧!”
许久之后,松枝只是随风轻摇,丝毫没有反应。
聋婆婆无奈,一声叹气。
“松老,您也不让我多管闲事,是么?”
回到屋里,善良的聋婆婆翻来覆去睡不着。
直到天亮,李大爷过来吃饭时候,她才悄悄将事情讲了出来。
李大爷面色凝重:
“实在不行,我带几个村里的壮劳力,把枯井封上!”
聋婆婆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办法!
可不等二老行动,外面忽然传来机器的轰鸣声。
门口路过的小孩儿,边跑边喊:
“快去看热闹啊,村南头四大爷家打井呢!”
“还从镇上请人带了机器。”
“那机器,老大了!”
二老齐齐惊呼:不好!
也顾不得吃饭,披上棉衣朝外跑去。
田老四一家见到李大爷和聋婆婆,还是很尊重的。
就连他在镇里工作的大儿子田志刚也是一样。
“二老来了,快到屋里暖和暖和。”
聋婆婆哪有闲心进屋待着,开口问道:
“志刚啊,你这是干啥呢?”
田志刚一脸自豪:
“我请镇里派人把老井重挖一遍,这不机器都拉来了。”
“打出水来大家都方便。”
田志刚说的倒是事实。
整个九道沟村就两口井,还有一口在村外几里的地方。
大家用水十分不方便。
要是能多一口,对村民来说是件好事。
因此半个村子的人,才喜气洋洋的来看热闹。
聋婆婆犹豫片刻,刚要开口说什么,却被李大爷用眼神阻止。
老爷子抽了一口烟袋,笑着说道:
“政府关心咱老百姓,咱也不能亏待了来干活的同志。”
“志刚你跟我回去,把我昨天打的野兔子拿来。”
“另外我还存了点白面,一起拿来。”
“晚上时候给来干活的同志,吃点好的!”
在这个困难时期,能吃到白面就是了不得的事情。
更何况还有肉!
因此田志刚和派来打井的小赵,一个劲的向李大爷道谢。
小赵还表示:
一定会加倍努力干活,争取明天就打出水来!
等家里只剩下二老和华九难,聋婆婆终于忍不住开口:
“死老头子,刚才你为啥不让我阻止他们。”
李大爷深吸一口烟袋:
“你能阻止的了么?”
“没见镇政府的人,都带着机器来了!”
“你要敢不让打井,这事儿说小了是封建迷信;说大了就是破坏革命生产建设!”
“你个老太婆可承担不起!”
李大爷顿了一顿才继续开口:
“再说了,咱们也不敢确定铁棺材就在井里。”
“万一弄错了,那不耽误父老乡亲吃水么!”
聋婆婆无奈:
“那你说这件事怎么办才好?”
李大爷一瞪眼:
“能咋办,凉拌!”
“老头子就不信脏东西有多厉害,还能挡住我的大刀?!”
“她不出来祸害人还好,要是敢出来,老子一刀砍了她脑袋!”
聋婆婆不想和李大爷抬杠:
“行行行,就你李老头厉害行了吧!”
“哎,话是这么说,但咱俩还得提前做好准备。”
小说《血棺骸骨,生人禁地》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李大爷听的感慨万千:
“哎,自古百姓多磨难!”
“幸亏伟人带着咱推翻了三座大山。”
“不然我们也一样,到处被人欺负!”
同样的,为了防止华九难被人欺负,李大爷开始教他拳脚功夫。
古武术,通背拳。
李大爷教的可不是那种花架子,而是真正的战场杀人技!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真功夫是靠坚持不懈的训练,慢慢打熬出来的。
每天天不亮,李大爷就带着华九难在雪地里练功。
不只是闻鸡起舞,他们起的比鸡都早。
“小九你记住:咱不欺负人,但也绝对不能被人欺负!”
“以后爷爷不在身边了,谁要是欺负你,你就狠狠揍他!”
幼小的华九难,一边奶声奶气的嘿哈练拳,一边点头回答:
“爷爷,我记住了!”
远处的聋婆婆静静看着,心中有些感慨:
哎,可惜了!
小九换了皮后,不能请仙家入体,我这出马的本事,他没法学。
不然的话,以他体质就算请不来胡三太爷、胡三太奶,请个家主级别的仙家,那是轻而易举的事!
注:胡三太爷、胡三太奶是出马仙家之首,这些后文自有讲述。
也不知为何,自从华九难五岁生日之后,雪尸就不再出现。
最后一次见面,他留给华九难许多老参、灵芝、雪莲一类的珍贵药材。
其中甚至有四个千年灵物。
还有一把寒光闪烁的牛角匕首。
上面刻着两个古字:仲康。
聋婆婆把刀带回来后,出马仙常八爷都连连躲避。
“老太婆,把刀拿远点,本仙家看着瘆的慌!”
“好家伙,这得杀过多少人,才能有这么重的煞气!”
寒来暑往,一转眼十年过去。
时间到了一九九七年。
十年不间断的练拳,使的华九难格外强壮。
刚十五岁的少年,就有了一身豹子一般流畅的肌肉。
李大爷还发现华九难抗击打能力、恢复能力都特别强。
不管累成什么样子,只要休息一会儿,就又生龙活虎。
练功时候受的伤,也很快就能愈合,就连个疤痕都不会留下。
看着满肚子疑问的李大爷,聋婆婆心中暗笑:
这傻老头子!
小九一身龙皮,能不厉害么!
华九难练完拳,吃过早饭就开始复习功课。
等过了这个暑假,他就可以去镇上读高中了。
虽然北国十万大山中,不管几月都是狂风暴雪。
但暑假的叫法是全国统一的......
其实以华九难的成绩,完全可以去县城读书。
但他心中惦记日渐老迈的爷爷、奶奶,不想离家太远。
毕竟村里到县城,有三百里距离。
尽管现在条件好了,修了柏油路,但也要坐几个小时的公共汽车。
而且去县城读书就要住校,每个月只能回家一次。
去镇里读书就不一样了:
虽然也要住校,但每周都能回来两天,看看爷爷奶奶。
聋婆婆八十岁了,虽然依旧精神头十足,但腿脚已经不灵便。
她盘坐在炕上,笑呵呵的看着华九难写暑假作业。
忽然间,聋婆婆开始抽搐,几秒后一双瞳孔变成诡异的绿色。
她的声音也不再慈祥,而是变得无比尖锐:
“你家三小子居然敢用枪打我,看在你的面子上我不和他一般见识。”
“没完了是么?他连打了两枪!”
“还要打第三枪?!今天必须给他点教训!”
“你到西河边把他弄回去吧。来晚的话,他要死了可别怪本仙家!”
聋婆婆说完,全身再次颤抖,数秒后才恢复正常。
“小九,刚刚奶奶说了什么?”
眼见聋婆婆神情紧张,华九难赶忙把刚刚的话重复一遍。
“不好!孩子你快扶着我去西河边,你三叔惹祸了!”
半小时后,二人果然在河边找到了昏死在雪地中的王三。
华九难取出他娘留给他的金针,熟练地刺入王三百会、关元、复溜、太渊等几个穴位。
对于华九难的举动,聋婆婆早就见怪不怪:
五岁就能开方子救全村的小家伙,会针灸还不理所当然。
十几分钟后,满面红肿乌黑的王三才清醒过来。
“娘啊,俺撞邪了!”
“刚打猎的时候,看到一个黄皮子在河边喝水。”
“俺连开两枪,黄皮子抖抖毛屁事没有。等俺开第三枪的时候,枪炸膛了!”
聋婆婆看着憨憨的三儿子,气呼呼的说道:
“什么黄皮子,那是黄仙!”
“要不是他老人家看在为娘的面子上,你早就死了!”
华九难扶着王三离开后,远远看着几人的黄鼠狼忽然炸毛。
惊恐的四处张望。
阴风吹过,一只红衣女鬼悄无声息的出现在黄鼠狼身后。
惨白的鬼爪伸出,掐住黄鼠狼脖子将它拎了起来。
已经有了不低道行的黄仙,就这样被活活掐死。
女鬼吸干了黄鼠狼的血,随手将它丢在河边。
然后带着一脸诡异的笑容,望着华九难离去的方向。
若是华九难看到女鬼,一定会觉得面熟。
因为这才是十年前,趴在王三背上的那只!
小说《血棺骸骨,生人禁地》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回到家后,华九难看着王三心中担忧:
“奶奶,我虽然救醒了三叔,可是很多枪砂已经陷入他肉里,要不取出来的话会感染的。”
“咱们家没有治疗感染的草药,我得去镇上买点。”
看着见晚的天色,聋婆婆有些担心:
“孩子,村里到镇里来回有几十里山路,还要经过乱坟岗,你一个人能行么?”
闻讯赶来的半大小子虎娃大声说道:“俺陪着九难哥一起去。”
华九难轻声安慰聋婆婆:“奶奶放心,我脚快,天亮前肯定能回来。”
聋婆婆还是担心,跪在家中的香案前口中念念有词。
许久后,抓起香炉中的香灰包好,递给华九难和虎娃。
“孩子,把这个带在身上,千万别弄丢了。”
“记住走夜路的时候,不管听到什么声音都别回头。”
华九难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然后穿上兽皮大衣消失在风雪中。
人身上共有三把火,分别在双肩和额头。
走夜路时回头,肩膀上的火会熄灭,容易被脏东西缠住。
等华九难和虎娃从镇上回来路过乱坟岗,已经是深夜。
点点鬼火飞舞,漂浮在各个坟头,在残雪的映衬下格外渗人。
华九难把买来的草药紧紧抱在怀中,对风中各种奇怪的声音充耳不闻,只是闷头赶路。
虎娃有些害怕,紧紧拉着华九难的衣袖。
“九哥你听,身后有人叫俺们两个。”
华九难意识到自己二人遇到了脏东西,赶忙说道:
“虎娃千万别回头,跟我一直往前走。”
“过了这里就没事了。”
走着走着,四面忽然传来呢喃的唱戏声,仿佛进了戏园子。
“九哥,你看到没,那边有好多人。”
华九难感觉虎娃松开了拉着自己的手,头也不回的朝前面跑去。
“虎娃回来!”
华九难顾不得害怕,紧紧在后面追赶。
转过一个山坳,眼前出现一个戏台,台前搭好了纸灯白布。
十几个脸色苍白,双颊涂着大红的锣鼓唢呐师吹吹打打。
戏台前横放着几张古香古色的长桌,桌上摆满了各种瓜果点心。
其余的长桌前都坐满了人,一个个身着古装,一言不发的盯着戏台。
中间最大的长桌摆着一张太师椅,似乎是给一个大人物留的。
虎娃双眼迷离,径直走到一张长桌前坐下,抓起上面的点心往嘴里塞。
华九难赶忙走过去拉住他:
“虎娃别吃了,咱们赶快回去,太晚的话奶奶会担心的!”
见华九难要拉虎娃走,附近几张长桌前的“人”纷纷回头怒视:
他们的眼中一片惨白,没有瞳孔!
“小娃,你最好乖乖坐下看戏!”
华九难心中一惊:“恶客拦路,惨了!”
考虑到自己不是这么多恶鬼的对手,只能紧紧攥着聋婆婆给的香灰静观其变。
这时,有两个少女挽着一个衣着华丽的老太太慢慢走来,坐到正中间的长桌前。
老太太同样面色惨白,只有脸颊涂着大红。
她吃东西的时候,两腮一鼓一鼓得,如同老猿。
侍女不断地把食物递给老太太。
她吃东西也是极快,转眼间面前的点心就一扫而空。
到了后来仿佛嫌弃侍女喂得太慢,干脆伸出干枯、惨白的手端起盘子,自己往嘴里倒。
原本只是一个红点的嘴,一直裂到耳边,露出焦黄的牙齿。
吃的太急,老太太一阵剧烈的咳嗽。
咳嗽声中,她的脑袋居然咕噜一下掉在地上,眼睛依旧盯着戏台,口中还在咀嚼不休。
同时掉在地上的,还有连接老太太脑袋和身体的铁钉。
铁钉的一头,还有根长长的铁链子。
两个侍女赶忙把老太太人头恭敬的捧了起来,又装在身体上。
华九难心中大惊,顾不得害怕,取出两根金针分别扎进自己和虎娃的百汇穴。
百汇:穴性属阳,又于阳中寓阴,故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
华九难只是潜意识的动作,连他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做。
“虎子,快跑!这些都是鬼!”
华九难拉着被迷惑的虎娃就跑,慌乱间,连着铁钉的铁链子缠到了他脚踝上。
在华九难和虎娃遇到危险的同时,聋婆婆盯着眼前香炉大喊一声不好:
“人最怕三长两短,香最忌两短一长!孩子们有危险!”
“老三快去村里喊人,我们去乱坟岗!”
聋婆婆在村里素有威望,片刻功夫半个村的汉子已经集合完毕。
长长的一排火把朝着乱坟岗赶去,“华九难、虎娃”的呼喊声络绎不绝。
等华九难再次醒来,已经是一天之后。
他和虎娃被村民找到时已经昏迷,幸亏聋婆婆给他们的香灰画成一个圆圈,将二人保护在中间。
小说《血棺骸骨,生人禁地》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九十年代的高中,开学第一课不是军训,而是劳动。
整整一周的劳动课。
学生们都是山里的孩子,因此也没人觉得苦,没人抱怨。
这过程中,华九难认识了他一生的死党,也是本书的另外一位主角,陈大计同学:
他家属于先富起来那部分人。
据说陈大计能读高中,全靠他老爸给学校捐了五万块钱。
要知道这时候的工薪阶层,一个月工资也就五六百块!
作为富家子弟,陈大计自然嚣张惯了。
可惜开学第一天,他就惹到了华九难头上。
李大爷教育的好:不欺负人,但是也绝不可以被别人欺负!
于是一番单挑下来,陈大计就惨了:
鼻青脸肿,哼哼唧唧。
他那两下子,怎么可能是从小练习古武术的华九难对手。
就这还是华九难手下留情,不然陈大计最轻也得住院半个月。
所谓不打不相识。
从此以后,陈大计对华九难佩服的五体投地,就像个小跟班一样跟在他身边。
这小子兜里长期装着几十块一包的香烟。
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总会偷偷抽上一根,吐出的烟圈又大又圆。
陈大计边抽烟,边盯着不远处的女生嘿嘿怪笑:
“九难你看,好多美女!”
“我和你说,买牛要买趴地虎,娶妻要娶大屁股。”
“咱们班的李云最适合当老婆!”
“要是娶回家,准能生儿子!”
华九难语塞,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就在此时,刚刚被陈大计夸奖的李云,忽然一声惊叫。
随后瘫坐在地上。
周围其他女生,瞬间一哄而散:
“有鬼啊!”
华九难心中一惊:
什么鬼这么凶,大白天的就敢现身!
还是男同学胆子大,在华九难的带领下,一点点围了上来。
走近一看,才知道是虚惊一场。
原来是一个泛黄的人头骨,被学生们挖了出来。
陈大计抓住机会,自然要在心仪女生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男子汉气概。
“这玩意儿有啥可怕的,走你!”
抬起脚,嗖的一声将骷髅头踢飞到墙外。
有本地同学说道:
“咱们学校是建在老坟场上,挖出骨头很正常,没事的。”
现实中确实如此:
被推平再利用的老坟地上面,大多数都盖成军营或者学校。
年轻人血气方刚、阳气旺盛。
尤其是成百上千人聚集在一起,再凶的脏东西也不敢露头。
结束了一天的劳动课,同学们纷纷洗漱睡觉。
临睡前,住在华九难下铺的陈大计有些心虚。
“九难,白天时候踢的那玩意儿,晚上会不会来报复我?”
“他万一来找我,我多赔点钱这事情能过去么?”
“特么的,也不知道带的钱够不够赔!”
华九难听得暗笑:
这么小的胆子,干嘛还要逞英雄。
再者说,脏东西是要命不要钱的。
不大一会儿功夫,所有人都睡着了。
只有华九难惦记家里事情,怎么也睡不着。
学校建在半山腰,周围都是荒山野岭。
白天还不觉得,到了夜里,各种稀奇古怪的叫声此起彼伏。
华九难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折腾。
耳朵蹭到枕头时,他忽然觉得少了点什么。
用手一摸,发现耳环不见了!
聋婆婆和他说过,耳环是件很重要的东西。
无论如何不能丢!
华九难赶忙起床,穿好衣服去外面寻找。
幸亏学校简陋,学生宿舍是一排平房。
也没有宿管老师看着。
今晚难得没刮风,天气晴朗。
月光下的雪地,一片银白,亮的晃眼睛。
因为自己没去过别的地方,华九难径直朝着白天劳动的后操场而来。
闪着幽光的耳环,在洁白的雪地上格外显眼。
华九难捡起来,重新戴上之后,长长的松了口气:
还好没丢!
华九难离开后,原本寂静的后操场忽然热闹起来。
叽叽喳喳的议论声响起。
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但只有声音,却看不到任何人影。
“刚刚那是什么东西,压得我们好难受!”
“幸亏被人捡走,不然我们就惨了!”
“哎,死了几十年,地府还是不收,这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今天我的脑袋被一个小子踢飞了,一会儿一定要去吓唬吓唬他!”
“你可算了吧!”
“咱们承受不住阳气冲撞,会魂飞魄散的!”
“都别吵吵,道爷来了!”
月光下,一个道装打扮的鬼魂从地底升起。
他要不是飘在空中,基本上和活人没有不同。
白须银发,满面慈祥。
不但一点也不恐怖,反而散发出让人平静的气息。
道人静静看着华九难离开的方向,若有所思。
许久之后,开始念诵道家《太乙救苦救难天尊超度经》。
直到鸡叫天明,方才停止。
小说《血棺骸骨,生人禁地》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第二天劳动过程中,果然又挖到更多死人的遗骨。
老师将它们收集到一起,一把火烧了。
陈大计怕被自己踢飞的骷髅头,晚上来找他算账。
于是跳墙出去,把它藏在怀里带了回来。
只可惜跳墙回来的时候,是脸先落地,摔了个标准的狗啃泥。
不但满嘴冒血,怀里的骷髅头也被压的粉碎。
陈大计简直欲哭无泪,可怜兮兮的问华九难:
“老九,就算赔钱,碎的这位爷也不会原谅我了吧?”
这个问题华九难很难回答。
犹豫了半天才说道:
“我真不知道。”
“要不...... 要不今晚我帮你问问他本人?”
陈大计先是一愣,随后一边擦血一边笑骂:
“老九你小子吓唬人,我才不信你会过阴呢!”
过阴是北方的一种说法。
意思是有和死人沟通的能力。
现在的陈大计还不知道:
华九难确实不会过阴,但是能见鬼......
一旁的虎娃听到两人讲话,神秘兮兮的凑了过来。
“大计哥你不知道吧,九难哥的奶奶是出马弟子,厉害得很!”
“俺们村几次闹脏东西,都是他老人家收拾的!”
说到这里,虎娃停了一下,然后才继续心有余悸的说道:
“有一次俺和九难哥赶夜路来镇里买药,还被脏东西缠上过呢!”
“要不是九难哥拉着我跑,我就得被脏东西吃了!”
陈大计顿时来了兴趣,嘴角的血也不擦了,开口问虎娃:
“是么是么?你赶快给我讲讲!”
虎娃刚要开口,却被华九难打断。
如今这社会,谁还信牛鬼蛇神之类的东西。
他可不想被人当成异类看待。
虎娃怕华九难生气,只能缩了缩脖子不再言语。
可陈大计脸皮极厚,一个劲的缠着华九难,让他给自己讲。
华九难无奈,只能讲了一些李大爷的战斗故事。
他却不知道,就是这些故事对陈大计影响极深。
陈大计以后虽然没有参军,却成了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
时光飞逝,转眼间到了周五。
宿舍的六个人,早已互相熟悉。
当晚陈大计建议,大家一起喝点。
“反正明天可以多睡会儿,睡醒了直接回家。”
“好啊好啊!”
虎娃第一个响应。
“有一次俺偷偷喝过俺爹的酒,喝完晕乎乎的可舒服。”
十五六岁的少年,对什么都很好奇,都想尝试。
他们自认为,自己已经是大人,是纯爷们儿。
既然是纯爷们,那自然不能让别人瞧不起。
大家高兴,喝点酒算什么!
于是陈大计出钱,选出三人负责去学校里小卖部买啤酒。
这几个小子很聪明,为了防止路上被老师发现,特意用暖水瓶去装。
就是在小卖部买完酒后,直接倒在暖水瓶里带回来。
过程很顺利。
六人拿出饭盆倒酒,喝一口酒吃一口辣条。
几盆酒下肚后,气氛逐渐热烈。
有人提议,干脆一个宿舍的结拜。
六人已经喝的上头,闻言纷纷同意。
华九难因为学习最好,被推举为老大;
陈大计因为最有钱,成了老二;
其余四人则是谁也不服谁,都想当老三。
其实在男人心里,老三比老二好听多了。
眼见争执不下,虎娃提议大家比胆量:
一起去后操场挖死人骨头,谁挖的最多,谁就是老三!
都是年轻人,再加上都喝得迷迷糊糊,谁怕谁啊!
于是,四人勾肩搭背朝后操场走去。
华九难还算保留一丝清醒,隐约觉得这么做会惹祸,想要阻止。
可却被陈大计拉住。
这货已经喝的舌头都大了:
“老、老、老大!别管他们!”
“我前几天把骷髅头当球踢,不也没事么?”
“再、再、再说了,即使有事,大不了赔钱呗!”
“我爸说了,只要我不揍校长,做啥都能给我摆平!”
华九难本就喝的迷迷糊糊,被陈大计一说,也就不再阻拦。
干脆脱了衣服,爬到自己床铺上呼呼大睡。
陈大计自言自语一会儿,见华九难不理他,也很快进入梦乡。
小说《血棺骸骨,生人禁地》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天刚刚亮,周所长再次登门。
“老婶子,王三兄弟,我来蹭顿早饭。”
聋婆婆笑的特别慈祥:
“小周你先坐会儿,我让儿媳妇炒几个鸡蛋。”
“不知道你来,也没准备什么。”
周所长将拎着的猪头肉送进厨房:
“老婶子,一会儿我陪您喝点。”
“我这工作没有闲着的时候,今天就算假公济私了。”
陈大计打着哈欠从屋里走出来:
“哎呦周叔,您这么早就来接我们啦?”
“明天才开学呢。”
周所长在陈大计头上轻轻敲了一下:
“谁有时间来接你,是村里有人报警我才来的!”
“昨天死的田老四,坟让人盗了。”
王三听得一愣:
“不能吧?现在谁家也不往棺材里放值钱的东西,挖坟有啥用?”
周所长一声叹息:
“奇怪就奇怪在这了!”
“刚勘察现场,棺材漏了个大洞,尸体没了。”
“那样子不像是别人挖的,倒像里面的人,自己爬出来的!”
“我带人沿着脚印一直追,追到田老四家门前,脚印消失了。”
“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我还愁呢,回去之后报告怎么写!”
聋婆婆听得心中一惊,开口说道:
“小周啊,你快带我去坟地看看。”
周所长一愣:“您老人家的意思是有脏东西?”
聋婆婆轻轻摇头:“得去看了才知道。”
陈大计对这种稀奇古怪的事情最感兴趣。
这小子主动扶着聋婆婆,挤上周所长的车。
为了保护现场,坟地已经拉起警戒线。
外面围了一群看热闹的村民。
大家见龙婆婆来了,自觉让出一条路。
“您老人家快给看看,这是咋回事。”
田老四媳妇、女儿已经抱着哭成一团。
不知道是伤心还是吓的,反正个个脸色苍白。
田志刚看到周所长,立即上前说道:
“周所,您一定要尽快破案,找回我爸的遗体。”
“特么的要让老子知道是谁干的,老子弄死他!”
聋婆婆在华九难和陈大计搀扶下,围着坟头绕了一圈。
事情果然和周所长说的一样:
只是坟顶破开了一个洞,其他地方完好无损。
这个洞也不算大,只够一个成年人进出的样子。
陈大计这小子闲不住,抓起一个石头丢进洞里。
咚的一声传来,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目光。
面对田家人的愤怒,陈大计连连讪笑:
“破案需要、嘿嘿,破案需要......”
转过身去,这小子轻声对华九难说道:
“老大你听到没,刚才我丢石头进去,是砸到木头的声音。”
“这说明里面的死人真不见了!”
周所长轻声训斥:
“臭小子你消停点!”
“不用你说,我都用手电照里面看了!”
聋婆婆抓起地上的土,放在手里闻了闻。
“不好,这是起尸了!”
当然,她的声音很小,只有华九难几人能够听见。
陈大计急不可耐的问道:
“奶奶,啥叫起尸?”
“和电视里那种蹦来蹦去的僵尸一样么?”
聋婆婆眉头紧皱:
“咱们回去再说!”
“小周啊,赶紧打发看热闹的人都散了。”
“另外通知各家各户,今天开始,晚上都不许出门!”
起尸又叫行尸。
是指人死后再起来到处乱闯,危害活人。
这种状态既非复活也不是诈尸,是一种特殊的存在。
类似神秘而恐怖的事情,主要发生在边远地区,又叫“弱郎”。
就在华九难要扶着聋婆婆返回车里的时候,忽然感觉有人在扯自己裤脚。
低头一看,是一只灰色大老鼠。
他立即明白,这是灰老六有事找自己。
于是华九难开口说道:
“大计,你扶着奶奶先回去,我有点事情要做。”
聋婆婆低头看了看华九难脚边的老鼠,立即就懂了。
“小九啊,快去快回,奶奶等你吃早饭。”
“奶奶我知道了!”
华九难一边回答,一边追着大老鼠走进远处的树林。
陈大计不明所以,愣愣的问道:
“老大有啥事情啊?”
“是不是着急找地方拉屎,还不好意思说。”
小说《血棺骸骨,生人禁地》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