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最新章节

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最新章节

石头会长大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最新章节》中的人物张建国何玉芳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古代言情,“石头会长大”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最新章节》内容概括:我们去个好地方……”张建国看着这上千斤的鱼,也是两眼放光。......

主角:张建国何玉芳   更新:2025-05-27 11:3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建国何玉芳的现代都市小说《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最新章节》,由网络作家“石头会长大”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最新章节》中的人物张建国何玉芳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古代言情,“石头会长大”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最新章节》内容概括:我们去个好地方……”张建国看着这上千斤的鱼,也是两眼放光。......

《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最新章节》精彩片段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寻景说屋书号1965


张建国带着父母,在这个溶洞里转悠了大半夜,差点都迷路了。

火把最后都快熄灭了,他们才恋恋不舍的离开。

这是一个天然的溶洞,里面通风,还有不少的石钟乳,关键是还有一条地下河,看到那条宽六七米宽的河流的时候,张元顺差点乐疯了。

要不是张建国拉扯着他,他当时就跳下河里,去试探深浅了。

在这吃水都快成问题的大旱之年,他们居然发现一条这么宽的地下河,这,这代表的价值简直不言而喻。

说夸张一点,就是这条暗河水,估计都可以解决方圆百里的人吃水的问题。

还有这个通风的底下溶洞,因为是晚上,他们只能感觉到里面通风不闷气,但是却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其它的通风口或者出口。

毕竟黑布隆冬的,这里面又太大了,短短一晚上根本就无法摸清楚地形。

加上他们带的火把快熄灭了,最后,是张建国和父亲又去溶洞几次,挑回来几担水,把家里大水缸都装满后,一家人这才把几个房门紧闭,窗户都关好,这才点了一盏煤油灯围坐一团。

此时一家三口,除了张建国神情还算平静外,张元顺和何玉芳两人此时难掩兴奋之色,那张元顺更是一根接一根的抽烟,整个人有种恍惚不在人间的感觉。

“爸妈,我觉得,这件事咱们得瞒下来,我看过,这个溶洞应该是在咱家后山的地底下,这么大面积,说不定连着几座山都有可能,事情太大了,人心隔肚皮,想想咱们村长赵信那个人,他可不是个好东西……”

张建国分析着目前村里的情况,打算把发现溶洞地下暗河的事情给隐瞒下来。

他这边还在想着用什么措辞,怎么才能说服父母。

那边张元顺和何玉芳则几乎没犹豫点头,同意儿子的意见。

“对,对,这底下溶洞和暗河不要说了,瞒下来,咱们家孩子多又小,又没啥靠山,村里村长处事不公,这地下暗河要是被人知道了,我们不断保不住,估计要惹祸,甚至这房子,我们的性命都难说……”

张元顺年纪大一点,马上想到这地下暗河的事情被捅出去后,他们家不一定保得住。

前世,张建国觉悟高,坚持把这地下暗河的事情上报,最后家也没保住,这房子被赵元成大哥抢走了,他们一家几乎家破人亡。

“咱们一家人要齐心,你妹妹她们年纪太小,得瞒着才行,我们来合计合计……”

一家人很快意见统一下来,就是把地下暗河的事情瞒下来,而且他家不缺水的事情,也不能让人知道。

虽然这溶洞地下暗河从他家后院的地窖里下去,但是他家后院的院墙,都是那种年久失修的土院墙,有人稍微踮踮脚,就可以把他家后院看的一清二楚。

家里有水,肯定就要把大白菜和各种蔬菜种起来,这样一来,后院院墙要加高半米,至少隐蔽性和安全性要提上去。

有水,能种菜就能多养点鸡,回头鸡蛋那可都是钱。

张建国一家一晚上没睡,第二天去村里上工,眼睛都睁不开,但还得强撑着去干活。

等到傍晚散工回来,家里十岁的张红梅,已经把南瓜粥都煮好了。

家里有水了,何玉芳就把去年留的大白菜种子都拿出来泡泡,打算回头种到后院里,有青菜顶一顶,比回头饿肚子强。

张建国则在家里找了一个网,他打算趁着傍晚和父亲偷偷去地下溶洞看看,是否有透光透气的出口,再试试暗河中是否有鱼?

等他们下了地窖,走一段路后,隐约可以看白天溶洞里居然有光,在里面根本就不用火把,依然可以看到脚底下的路和暗河中有东西。

“这河里肯定有鱼,下网,抽空我们把这溶洞摸熟悉,肯定不止一个出风口……”

张建国张罗着和父亲找到一处河流狭窄的地方,两人用石头把水面堵住,只留下一个出口放渔网,然后弄出动静在这暗河里赶鱼。

他们赶鱼的时候,水里明显有动静,这让张元顺一阵紧张,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有动静,快,快收网……”

张元顺激动的不行,最近一直吃南瓜饭,一点荤腥都没吃到,这要是能抓条鱼煮点汤,也能填一下肚子呀!

渔网里特别沉,等捞上来后,他们才发现,这渔网里居然有好几条鲶鱼,还有不少肥肥的泥鳅等,那些鲶鱼最大的一条都有十多斤,最小的也有三四斤,就这一网下来,居然有四五十斤鱼。

这可让两人惊呆了,也高兴坏了。

谁会想到这地下溶洞的暗河里,居然有这么大这么多的鱼?

两个手忙脚乱了的把鱼放进桶里,高兴的继续放网,并且张罗着怎么处理这些鱼?

最后是张建国找了一个有水的低洼小水坑,直接把桶里放不下的鱼都倒进了水坑里,这样想吃的时候随便捞。

等到何玉芳让孩子睡下后,也偷摸下来了,看到那水坑里密密麻麻都是鲶鱼和泥鳅的时候,整个人都惊呆了。

天啦,这水坑里,怕不是有大几百上千斤鱼了,他们这是挖到宝贝了。

一家人也不敢把鱼带回去吃,怕鱼香味道太诱人了,最后还是何玉芳最后偷摸着,从家里拿下来一套锅和碗,就用暗河的水,熬了满满一大锅奶白色的鲶鱼汤。

也不知道是他们饿了,还是这鱼本身没污染鲜美异常。

不管是肉还是鱼汤,让他们一家三口吃的是泪流满面。

因为太香了,关键还没啥刺,都是细嫩的鱼肉,一嗦就全部进了嘴巴里,雪白紧实的鱼肉让人觉得十分满足。

“我一会再给红梅和红月煮一锅,让味道散一散后,再端上去让她们也解解馋,有这么多,我们家可就不会饿肚子了!”

何玉芳脸上的喜悦藏不住,天天喝南瓜稀饭,清汤寡水的可把人馋坏了。

他们家自从闹旱灾以来,就没吃过一顿饱饭,像今天这样的好日子,那才是人过的。

“爸,吃饱饭了我们把这鱼收拾一下,今晚上我们去个好地方……”

张建国看着这上千斤的鱼,也是两眼放光。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寻景说屋书号1965



今天是初一,半夜没有月亮,到处晦暗不明。

有一辆板车被盖的严严实实的,前面一个人拉,后面一个人推,偶尔碾压过的小路尘土飞扬。

张建国和父亲要连夜去黑市走一趟。

这么多鱼,他们不敢在镇子上交易,怕被人发现不得了,毕竟大旱之年鱼少而贵,都快成稀罕物了,那价钱肯定不低。

最安全妥当的方法,是连夜悄悄的把这上千斤的鱼,送到县城那边最大的一个黑市卖掉。

然后换成钱或者物资,连夜得带回来。

县城距离赵家村有些远,他们这一晚上偷偷藏藏,到半夜一点多钟的时候,这才浑身大汗的来到县城的黑市。

在这个计划经济的年代,黑市都是见不得光的地方,在一个小巷子里,白天的时候巷子里冷冷清清,坐着几个老头老太。

晚上这里则是灯火通明,到处都是人影子,摆着各种你平时想不到见不到的货物。

当然,来黑市的人,大多数也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眼睛,就是怕在黑市上被人认出来,毕竟这是投机倒把,真被抓住了,轻则会被批评处罚,重则送进学习班。

张建国和父亲也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眼睛,而他们的鱼送到这里的时候,还是引起了小小的轰动。

毕竟到处大旱,鱼成了稀罕物,都快赶上猪肉的价钱了,关键是贵还没有卖的。

来的时候匆忙没有称,但是难不倒张建国,他和旁边一个卖蚕豆的商量一下,借用人家的称。

鱼特别多,张建国卖鱼之前就让父亲守着,自己先转悠了一圈后,发现整个市场都没卖鱼的,他们这是独一家,所以张建国想了想,把鱼价钱定为五毛一斤,这让张元顺有些犹豫。

“这么贵,比鸡蛋都贵,五毛一斤都赶上猪肉的价格了,这,卖得出去吗?”

“能,天旱,这么大的鱼是稀罕物,五毛不贵!”

这年头一斤鸡蛋也就三毛钱一斤,猪肉一般五六毛钱一斤,看着特别便宜,可是这年头粮食一毛五到两毛一斤,面粉也差不多这个价钱,白糖则是八毛钱一斤,这已经算是特别贵重的东西。

所以五毛钱一斤的鱼,一般人家还真舍不得买,跟肉一个价钱了。

可这里是整个县城最大的黑市,也是所有物资最丰富的地方,只要有钱,倒是可以买到很多好东西。

果然,张建国他们这么大的鲶鱼刚摆出来,立刻就吸引不少人的围观,有人在惊叹好奇从哪弄的这么好的鱼,也有人在问价。

“五毛一斤,都是新鲜的,活的,票和钱都收……”

张建国也不说鱼从哪里来的,只是表示五毛一斤,童叟无欺,反正那些看鱼的人,跟他们一样,也是用围巾把头包的严严实实的,最多露一双眼睛出来,连头发都不肯多露点,生怕被人认出来。

“我这里有十斤粮票,买鱼能不能给我算便宜点?”

这年头去粮站买粮,是需要给粮票外,还得在支付一些钱,因为粮票是购买粮食的凭证,也是购买粮食的资格和额度,很多时候这粮票不但能买粮食,还能在一些地方购买食用油住宿和吃饭。

特别是全国粮票,是那适用性非常广很吃香,算得上是黑市的硬通货了。

“行呀, 十斤粮票可以顶一块钱,你挑了鱼补足剩下的差价就行……”

黑市买粮食不要粮票,可是却比粮站的供应粮贵一毛钱一斤,也叫高价粮,所以张建国这也算是公平。

“便宜一点,我们几个人每人买一条!五毛钱一斤,太贵了……”

有人看着这么大的鲶鱼眼馋,往年鱼还没这么值钱,这么大的鱼黑市经常有卖,有时候四毛都可以买得到,但是今年天旱,别说这么大的鱼,就是小鱼小虾都不常见了。

“天干旱呀,这鱼少,五毛一斤真不贵,回头我给你让几分钱……”

张元顺做生意没儿子厉害,这会他帮着照摊子,张建国跟人讨价还价做生意。

他们这鱼实在是太稀罕人了,个头大,这会都还是活的,看着就招人喜欢,虽然价钱不便宜,但是县城老百条件相对好多了。

所以张建国这鲶鱼很快就卖出第一条,八斤,四块钱。

卖出了第一条鲶鱼,很快就有人买第二条,也有人想讲价又怕抢不到鱼,索性把鱼抓在手里,想让张建国便宜一点点。

这也是张建国卖鱼的时候,故意只拿出十多条鱼来,剩下的鱼都在后面用稻草遮盖着,免得有人觉得鱼多要他贱卖。

“大哥,我要最大的那条鱼,给我抓住,别让它跑了……”

一个清脆而焦急的声音响起,张建国就看到一个用红围巾裹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一双眼睛的姑娘,用手指着一条十多斤的鲶鱼在喊。

这声音一听就应该是个年轻姑娘,再看就是长长的睫毛下,一双如同星辰般明亮的丹凤眼,看的张建国一愣。

这双眼睛好美,而且虽然这姑娘包裹的严实,可她伸出的手很白很嫩,这让张建国一瞬间想起豆腐两个词。

“好嘞,这最大的鱼有十多斤,我给你称一下!”

张建国很快抓住摊子上最大的那条鲢鱼,这鱼提在手里估摸着有十多斤,记忆中摊位后面藏着的鱼还有十三四斤的,比这条都大。

可是这会围着买鱼的人多,张建国有点忙不过来,索性就把这条鱼卖了,十斤二两,收了五块钱钱!

买到大鲶鱼的姑娘很高兴,一个劲的表示谢谢,说自己就想买条大鱼,今天运气真不错。

说着,接过张建国手里的鱼,往身后一送,就看到一个瘦高个的男人,轻笑一声把鱼提起来,嘴里还说今天有福了,能吃到大鱼,赶紧去看看这边有没有豆腐卖!

“兄弟,给我这条鱼称一下,用草绳子绑好!”

张建国被人围起来,拿出来的十多条鲢鱼,无论大小死活都被抢光了,他赶紧从身后又拖出一个蛇皮袋子,又倒出一袋子鲢鱼!

这袋子鲢鱼中,最大的都有十四五斤,比刚才卖的更大更新鲜。

在张建国正在忙碌的时候,突然有人把一条绑着草绳的鱼,啪的一声扔到他脚下,吓了他一跳!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