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长篇小说举宋无双

长篇小说举宋无双

木易言语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举宋无双》主角赵构岳飞,是小说写手“木易言语”所写。精彩内容:人质,因出质有功,被宋钦宗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后开封城破,宋徽宗与宋钦宗两帝被金人掳至北境,便召集抗金勤王军队自立为帝,乃是后世称之宋高宗,亦是南宋的开国之君。虽然说是开国之君,却也是命运多舛。中国历史上最会逃命的皇帝是非他莫属,称为赵跑跑一点都不为过。从泥马渡江到出海逃亡,可以说是江河湖海在内的四海为家都尝试过。从没有一点群众基础和军队基础,仅凭......

主角:赵构岳飞   更新:2023-12-17 12:3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构岳飞的现代都市小说《长篇小说举宋无双》,由网络作家“木易言语”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举宋无双》主角赵构岳飞,是小说写手“木易言语”所写。精彩内容:人质,因出质有功,被宋钦宗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后开封城破,宋徽宗与宋钦宗两帝被金人掳至北境,便召集抗金勤王军队自立为帝,乃是后世称之宋高宗,亦是南宋的开国之君。虽然说是开国之君,却也是命运多舛。中国历史上最会逃命的皇帝是非他莫属,称为赵跑跑一点都不为过。从泥马渡江到出海逃亡,可以说是江河湖海在内的四海为家都尝试过。从没有一点群众基础和军队基础,仅凭......

《长篇小说举宋无双》精彩片段


临安!

南宋皇城!

晴空万里,冬日暖阳!

江南的腊月此时已经非常寒冷,难得的晴天让整个皇城都沐浴在阳光下,显得更加金碧辉煌,更添满城尽带黄金甲之感!

临安,这个南宋的政治、行政和军事中心,仅仅是被命名为“行在”,即天子所在之地。

并不能算作名义上的都城,但却是实际上的都城。此举意在名义都城仍为金人所占之开封!

整个皇城位于临安凤凰山东麓,坐南朝北,依山就势,似乎大有北定中原之意!

远处一片乌云缓缓盖顶而至,一时间狂风大作,风随着沿着宫墙急速的舞动着,吹动了王台楼榭,吹动了琉瓦金柱。风似乎想说些什么,仿佛有冤屈要向谁诉说着?

噼啪!于无声处响起一声惊雷!

晴天霹雳惊醒了正在沉睡的何耘!

他躺在偌大的金丝楠木精细雕刻的龙床之上,身着中白单衣,盖着一床苏绣锦被,处处彰显着九五之尊的感觉!

这是哪里?

睡眼朦胧的他一时恍如隔世,浮生若梦,不知身在何处。这是个陌生的环境,周围的陈设和物件都透着一股王者之气。

他不觉心头一惊,自己不是已经死了吗?

记忆中前世自己是大学历史系的副教授,人到中年,在一场病痛中离开人世。

一声惊雷惊醒的不只是那个梦中人,也惊醒了那颗沉睡的心灵。

何耘望着铜镜中的陌生自己,儒雅的中年男人味道,白皙的脸庞中透着焦虑的眼神。

或许铜镜中看到的只是那具肉身,自己拥有的只是这具肉身上的灵魂而已。

“官家,您醒了!”一声鸭公嗓透着谄媚和奴颜。

什么?官家?

中国历史上只有宋朝的皇帝才被大臣们称为官家,莫非自己穿越到了宋朝吗?

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兼三五之德,故曰官家。宋太祖赵匡胤取官家之称皆源于此。

何耘按照自己历史学的常识,细细打量着周围的环境和物件,大概得出了判断。

此时身体和意识的熟悉感越来越强,或许是穿越后的代入过程迅速产生。

“你是谁?”

“现在是何年何月?”

只见一个太监打扮的白脸男人跪在跟前,不知道眼前这位大宋皇帝怎么回事!

“官家,您这是……”

“奴婢张去为,是内侍省押班,跟随官家左右多年啊!”

“当下乃绍兴十一年腊月二十九!”

张去为一脸惊讶的跪在地上,有点懵逼的思索着!官家莫非是刚才被那惊雷给吓着了,乱了心神不成!

一切都清楚了!年号绍兴,自己就是南宋昏君赵构!

赵构何许人也?

这位在北宋末年靖康之变时是以康王的身份成为金国人质,因出质有功,被宋钦宗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后开封城破,宋徽宗与宋钦宗两帝被金人掳至北境,便召集抗金勤王军队自立为帝,乃是后世称之宋高宗,亦是南宋的开国之君。虽然说是开国之君,却也是命运多舛。

中国历史上最会逃命的皇帝是非他莫属,称为赵跑跑一点都不为过。

从泥马渡江到出海逃亡,可以说是江河湖海在内的四海为家都尝试过。从没有一点群众基础和军队基础,仅凭皇子身份和天下兵马大元帅头衔,能够建国也算是很不容易。

只是这位高宗皇帝不仅爱跑,而且很爱求和,软骨头一个,可以说是没有一点上进心的皇帝。

这段历史也算是非常屈辱的一段,非常悲壮的一段,非常昏庸的一段。

没想到自己穿越过来就成了南宋昏君,赵构这个名字就将一直伴随着自己了。

好不容易重生为人,那就不能再让赵构这样浑浑噩噩的混下去了,不然怎么对得起上天的眷顾,不然怎么对得起赵家的列祖列宗。

既然穿越过来,就代表能够改变历史,那就让自己彻底改变这段屈辱且悲壮的历史吧!

“官家,枢密使韩世忠在殿外等候多时!”

张去为的话语把他拉回现实,当下自己就是这临安城里,皇城宫中万人景仰的绍兴皇帝!

枢密使是枢密院主官,而枢密院在宋朝是主管军事的重要机构,相当于清朝时期的军机处,枢密使求见那一定不是小事。

“哦,韩卿!急于见朕所为何事?”

“大,大概是为岳鹏举的事而来!”

张去为一边哆嗦的回着,一边腹诽着官家今天这是怎么了?

怎么一觉醒来,连自己也不认识了,更是连什么日子都忘记了。今天要发生这么大个事,好像也跟个没事人一样!

“岳飞怎么了?他出了什么事吗?”

“啊,这……”

“官家,您不是让大理寺会审岳飞,今日赐鸩酒领服吗?”

什么?赐鸩酒?

今天要把岳飞赐死?

赵构听到张去为这样说,心里一下子凉了一大截。

刚想着自己怎么有番作为,还没有出场就折损一员大将,这天不是都要塌下一半吗?

“快宣!”事不宜迟,赶紧了解一下情况,看看来不来得及补救!

韩世忠一袭紫袍,腰中别着个金色鱼袋,愁容满面,大马金刀的跪了下来。

金色鱼袋是宋朝高级文官的的标志,可见韩世忠转任枢密使后已经不算统兵将帅,而是以文官的角色出现。

这韩世忠早年随军征伐西夏,靖康之变后就坚持在河北抗金,后拥立康王赵构称帝,而后的苗刘叛乱中又有救驾之功,众武将之中颇有威望且资历甚高,对宋室忠心耿耿,自然也深得赵构信任。

“官家,臣恳请您收回成命,饶那岳鹏举一回!”

韩世忠本来就是一副武将直来直往的脾气,何况此事十万火急,没有任何的铺垫便直入主题,而此时表情已经是由愁容满面转为如丧考妣。

“哦,韩卿说说理由!”

赵构此时心急如焚,但依旧要摆着皇帝的威严和架子,这个时候断不可乱了分寸。不然以后怎么驾驭这帮武将呢?

“虽说岳飞拥兵自重,不受节制,却也是无奈之举!”

“何为无奈之举?”

“彼时郾城大捷,岳飞不囿于兵法和号令,灵活运用方得此大胜。虽说有违于皇命,却也大败兀术,收复失地!恳请官家念那岳鹏举有抗金之功,以功折罪,尔后戴罪立功!”

韩世忠心急如焚,为了能保下岳飞,也只能恳请将功抵过。

假如能功过相抵,就算贬个流放,至少留下岳飞性命。保全如此帅才,日后也必有可用之时!

“若依韩卿之见,将在外皆可不受皇命?皆可拥兵自重?皆可自立为王?”

韩世忠听着赵构凌厉的言语,看着犀利的眼神,特别是最后一句的自立为王,吓得他赶紧顿首磕头!

官家这是怎么了?

一向都是客客气气,软弱有余而魄力不足,什么时候这么咄咄逼人过啊?

赵构这话一出,他也不好怎么说,确实武将很容易被猜忌而下狱,哪怕是莫须有的罪名。

古代皇帝和武将之间最大的问题就是猜忌,武将拥兵自重不受节制是最大的忌讳。

安史之乱和朱温篡唐都是武将拥兵自重的结果,威胁的可是皇帝最根本最核心的利益-皇位!

因此历朝历代怎么驾驭武将,怎么限制武将,就成了皇帝的必修课。

但随之而来的就是限制过多则军力不足,宋朝的重文抑武就是个例子。

最终的结局就是靖康之耻,宋室灭亡。

因此当岳飞郾城大捷之后,赵构听取了秦桧的建议,削了韩世忠、张俊和岳飞的兵权。

韩世忠和张俊转任主管军事的中枢机构枢密院的最高长官-枢密使,而岳飞则转任枢密副使。明面是重用或者升迁,实则是削兵夺权。

这样的办法对皇位和皇权是稳固不少,但对抗金前线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见到韩世忠无言以对,赵构轻描淡写的说道:“功是功,过是过!切莫以功折罪,以他岳鹏举之能定有功高盖主之时。到那时,朕岂不是要把这赵家天下也禅让于他不成?”

“朕知你与岳飞惺惺相惜,且欣赏其精忠报国之心,然抗旨不遵即是藐视朝廷,切莫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词来搪塞。”

“微臣不敢,微臣不敢!”

韩世忠吓得大汗淋漓,连忙磕头。自己一句将功折罪没想到被官家无限放大,看来这个情是求不下去了!

本来自己带兵打仗之时也有拥兵自重之嫌,如若继续纠缠下去怕是会波及自身。

此时陷入僵局,本来是来说情的,反而有可能把自身也搭进去。

看着韩世忠慌乱的样子,赵构心里平复了很多,看来敲打的火候掌握的很好,是时候给彼此一个台阶下了。

于是轻挥下衣袖,张去为马上屁颠屁颠的凑了上来。

“宣殿前司都指挥使杨沂中来见朕!”

“官家,啊……这……”

“支支吾吾,成何体统!”

“官家,杨指挥使被您钦点奉旨赐鸩酒去了大理寺。今日是那岳鹏举……”

张去为此时急的气都喘不上来了,他怎么敢说杨沂中不是您派去赐毒酒给岳飞的吗。

今天官家真的好像换了个人,以往都是温和持重,现在似乎凌厉很多。

“混账,朕何曾说过此事!去了多久?”

赵构一边说着,一边望着韩世忠!

“约莫半个时辰!”

“传朕口谕,着杨沂中留守大理寺,不可妄动。速去!”

韩世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官家是在搞笑吗?

说要杀岳飞的是你,现在又要去杀的人不可妄动。刚才还说拥兵自重,现在又有保全之意。

简直就是君心难测,圣意难揣,伴君如伴虎啊!

“韩卿,你我君臣二人去一趟大理寺见见那岳鹏举如何?”

“臣叩谢天恩!”

韩世忠不愧为一代名将,反应敏捷,马上就揣测出赵构的意思。腹诽着,官家这不就是要保岳飞嘛,既然不想杀那为什么还要弄这一出?

看来敲打是真,杀头是假!




御书房!

此时屏退左右后就只有两个人!

赵构眼前跪着的是大宋情报机构皇城司的头目,皇城司提举冯永。

皇城司始建后唐时期之前名叫武德司,于宋太祖赵匡胤时期改名为皇城司,属于宋朝的特务机构,和明朝的锦衣卫类似。

建立之初确实为大宋的安稳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也因靖康之变损失惨重。

冯永头也不敢抬,诚惶诚恐的不知道官家找他所为何事!

“冯卿,自南渡至今朕不太过问皇城司事务,一则战事不断且各路都有自己的探子;二则南境不同于北境,安居乐业其乐融融。汝乃朕之心腹,自然放心不过。”

“然今时不同往日,朕期待光复祖宗基业,立志北伐,皇城司乃朝廷之耳目,切不可懈怠。最近内外可有要事要报?”

赵构前面一句话推心置腹,后面一句话凌厉狠辣,太极高手般的御下手段,冯永也被这胡萝卜加大棒拿捏的死死的。

“回官家,近期完颜宗弼(兀术)大军似乎得到我军内部消息,厉兵秣马整军备战,大有趁路帅们回京赴任的空档南下,中路京湖和西路淮西方向皆有动向。但金人得知岳帅续任后,锋芒收敛不少。另金国密使与秦相近期来往甚多,基本都是和谈内容。秦相似乎因岳帅之事心有芥蒂,一直称病,闭门不出。大理与西南夷亦蠢蠢欲动,与我西南军民皆有小股冲突,似为金人所惑。”

“密切关注兀术大军动向,中路与西路朕已安置妥当,岳帅已续任,刘琦亦不日回京见朕。秦桧与金使来往不必监视过紧,朕需要他和谈来赢取时间。至于大理和西南夷,朕会与枢密院商议处置,卿只须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即可。”

“朕有一事问你,不得隐瞒。你可知朕身边有三虎?”

“这……,臣有所耳闻,秦相、张押班和王医官在民间称之为当朝三虎!上天下海,无所不能!”

冯永此时不敢说不知道,要不然这皇城司提举就不用干了,既然官家敢问他也就敢说。皇城司直接向官家汇报,自然无所顾忌!

“好一个上天下海,无所不能!如何上天?如何下海?如何无所不能?”

见官家动气,冯永此时头垂的更低。

“但凡官吏升迁,朝臣面圣,民间大案,盐漕肥缺等等,皆问于三虎。各地书院士子皆以檄文抨之,民间亦怨声载道。”

“之前朕疏于皇城司事务,让你懈怠不少。今后须整军备战,增派察子四处勤加打探!”

赵构口中的察子其实就是皇城司的密探,又叫皇城卒,“周流民间,密行伺察”,是专门负责收集情报的情报人员。

“对外将金国、西夏、大理、安南、吐蕃和西南夷事务,对内将川陕、京湖、江淮以及诸重臣等事务,定期汇总呈阅于朕。眼下重点查一查秦桧、张去为和王继先三人动向,及时反馈于朕!”

皇帝要的就是各种信息的汇总,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只有掌握非对称的信息优势,才能先人一步未雨绸缪。

赵构意味深长的看着冯永,这个人是从康王府就跟着自己的老兵,忠诚度不用怀疑!

“另有一急事,速速查明万俟卨罪状协助何铸审理,通金议和等另议以免秦桧生疑。今后皇城司情报由你一人单独见朕,所谈事宜,不得外泄!”

“臣,遵旨!”

皇城司自南渡以来被闲置多时,已经沦为查办小案的机构,自己这个提举自然也是有名无权。

官家此次召见,说了那么多推心置腹的话,提了那么多具体要求,以后皇城司的地位会非常重要。

想到这,冯永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多事之秋谁不想建功立业,为国分忧呢?

赵构望着冯永远去的背影,深深的叹了口气。

此时自己虽然贵为皇帝,却是如履薄冰,身边的人是忠是奸难以分辨。

看来是时候重新洗牌,将身边的太监、宫女等重新换一遍!只有自己身边干净了,才能毫无顾忌的去做大事!

大理寺!

依旧是那么寒气逼人,堂下跪着的正是岳飞案的主审,右谏议大夫万俟卨。

只是造化弄人,几天前还是主审在堂上颐指气使,如今已沦为阶下囚受人叱问。

御史中丞何铸此刻正襟危坐,望着堂下曾经的同僚心中感慨万千。

回想当初,秦桧让自己作为主审官审理岳飞一案,朝廷上下已是铁板一块,官家是铁了心要将杀岳飞成为议和的筹码。

但一桩桩一件件的事例摆在眼前,呈现出来的都是那个忠肝义胆且一心抗金的岳飞。正是这样的事例感化了自己,没有泯灭良知而陷害忠良。

官家突然逆转岳飞案,想必在抗金的国策上有大的变化,断不可附庸秦党而对抗朝廷。

而此时朝廷只动卒而不惊車,官家也没有马上要拿下秦桧的意思,说明他还有用,看来此案就是杀卒保車。

“何,何大人……”

堂下一声何大人打破了何铸的沉思。

只见他突然猛地一拍惊堂木,气势震天,响彻公堂。

“万俟卨,你可知罪?”

“何大人,审理岳飞一案乃是秦相所托,朝廷所遣,何罪之有?”

万俟卨语气强硬,趾高气扬的摆出一幅狐假虎威的样子,背后有秦桧撑腰底气自然很足。

“如此说来,你万俟卨似乎质疑朝廷之策秦相之托?”

“笑话,审岳飞一案前有何大人你亲自主审,后有本官主审,那岳鹏举何等罪状你我皆知,何况官家与秦相似乎已有默契!”

“住口!你好大的胆,官家已让岳帅续任京湖宣抚使,领兵之帅偶有小错,朝廷亦不会追究。反到是你,栽赃陷害忠良,贪赃枉法,奢靡淫逸,结党营私,如此罪大恶极死不足惜!”

何铸说完把案桌上皇城司递送的罪状文书扔了下来。

“你看是自己招还是本官来判啊?”

“这,这,这……”万俟卨一边看着自己的罪状,嘴里一边语无伦次的发出声音,似乎对这些罪状无法辩驳。

罪状中所述的条目非常清楚,自己这些年虽是言官,因为是秦桧心腹的缘故犯了许多律法中的死罪。

贪恋财物而卖官鬻爵,贪图女色而霸女无数,贪慕权力而结党营私,甚至为了讨好秦桧不惜通敌卖国,桩桩件件都是死罪。

万俟卨不愧是官场老油子,迅速从慌乱中平静下来,说到:“本官入仕多年,廉洁奉公,恪尽职守,为朝廷为官家可谓是鞠躬尽瘁。不知道何大人从何处得来此等莫须有之罪状,污我清白!”

“万俟卨,你看清楚了,此等罪状乃皇城司奉旨督查,人证物证俱在,何须抵赖。官家念你曾为社稷出力,不牵连你家人。本官亦念与你同僚一场,顾及体面,速速招来,不要不识时务!”

“哼,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何铸望着对方这丑陋嘴脸,心中无比厌恶。

真是风水轮流转,山水有相逢。

当日万俟卨以“莫须有”的罪名强加给岳飞,现在又以岳飞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来为自己辩解,真是一副小人做派。

只是没料到报应会来得如此之快。

“既然如此顽固不化,多说无益!本官即刻宣判……”

“本官要见秦相,本官要见秦相,秦相一定能帮我。审理岳飞一案乃秦相亲口托付,本官只是按照既定策略来办。”

一想到通敌卖国也有秦桧的份,万俟卨也管不了那么多,似乎只能抓住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此乃公堂之上,王法无情。何况秦相一心为公,国之柱石,岂能与你这宵小之辈同流合污。没想你如此冥顽不化,本官只问有罪无罪,不问皇亲国戚。”

何铸称赞秦桧一心为公,国之柱石的话,代表的是朝廷和官家的态度,算是将秦与万俟二人划清界限,也让万俟卨彻底死心。

“经有司查明,右谏议大夫万俟卨陷害忠良,贪赃枉法,奢靡淫逸,结党营私。经大理寺审理,此案情由清楚,证据确凿,依大宋刑律凌迟处置!”

何铸掷地有声的判决如同平地一声惊雷,万俟卨自然知道凌迟已经是属于极刑中很高等级的,此时就像一滩烂泥一般瘫软在地。

回想从科举中第到入朝为官,尔后攀附秦桧从州府地方官员直入中枢,可谓是青云直上。高官厚禄自不必说,本可拜相封侯却沦为身首异处,或许其身不正且行为不端才有今日之祸。

选德殿,君臣二人!

“何卿,万俟卨案如何处置?”

“经皇城司查明,万俟卨陷害忠良,贪赃枉法,奢靡淫逸,结党营私已是铁板钉钉,通金议和臣之罪名臣恐杯弓蛇影殃及他人,给朝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故不明言。”

“臣奉官家当日大理寺之口谕,凭皇城司提供之证据,乃判其凌迟之刑。依大宋刑律,仍需刑部复核复检,待到秋后方可行刑!特问官家旨意。”

“如此甚好,万俟案简单明了,无所牵涉,无须复核复检,不必等到秋后,速速处置!”

赵构一边若有所思的听着何铸的大理寺审案结论,一边细细的打量着这位御史中丞。

从开始审理岳飞案的刚正不阿宁直不屈,再到万俟案的审理和宣判结果来看,何铸还是非常了解自己的心思。

一方面通过审理万俟卨并处以极刑来为岳飞平反,以此打消武将对抗金大计的疑虑;另一方面只谈个人罪名,没有提及通金议和的敏感罪名,并且不牵涉到秦桧,不打草惊蛇。

由此可见,此人公正直率并有很强的政治智慧,审案火候控制很好,罪名和涉案人员拿捏到位,过程与结果非常满意。

值得重用,未来是整肃朝纲的一把利刃。

眼下处于议和关键时期,还没有到和金国撕破脸皮之时,况且忠臣与奸臣都是外人说的,臣子对于皇帝来说只分有用和没用。

目下还没有到把秦桧处理的时机,不是不动,时候未到!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