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全集小说阅读朕,乃万岁!

全集小说阅读朕,乃万岁!

生哥是也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朕,乃万岁!》中的人物郑渊诸葛玄策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穿越重生,“生哥是也”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朕,乃万岁!》内容概括:是看了看三个位高权重的‘吉祥物’,然后严声道:“第一位乃是丞相家千金,诸葛妗姒。第二位是闻太师的孙女,闻幽蝶。第三位是柱国公的幼女,慕容花姻。第四……”听到前三之人的背景时,郑渊脑瓜子就嗡嗡的。“大爷,你收了他们仨啥好处了?我作为受害者是不是应该有知情权?”郑渊面色不善,心底发着牢骚,两眼直勾勾地盯着杨昭。朝堂一片寂静。杨昭说完后乖巧......

主角:郑渊诸葛玄策   更新:2023-12-18 10:2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郑渊诸葛玄策的现代都市小说《全集小说阅读朕,乃万岁!》,由网络作家“生哥是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朕,乃万岁!》中的人物郑渊诸葛玄策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穿越重生,“生哥是也”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朕,乃万岁!》内容概括:是看了看三个位高权重的‘吉祥物’,然后严声道:“第一位乃是丞相家千金,诸葛妗姒。第二位是闻太师的孙女,闻幽蝶。第三位是柱国公的幼女,慕容花姻。第四……”听到前三之人的背景时,郑渊脑瓜子就嗡嗡的。“大爷,你收了他们仨啥好处了?我作为受害者是不是应该有知情权?”郑渊面色不善,心底发着牢骚,两眼直勾勾地盯着杨昭。朝堂一片寂静。杨昭说完后乖巧......

《全集小说阅读朕,乃万岁!》精彩片段

郑渊抬头看去,发现说话之人正是丞相诸葛玄策。

“丞相请说。”

“昨日臣夜观天象,察觉七杀、破军、天厄等诸多祸星环伺紫薇帝星,形成‘凶星噬帝’之象。不出一年,天华国运恐遭损伤。”诸葛玄策面带忧愁。

“国运有损……”

“这可是不得了的大事啊!”

群臣皆惊。

就连一直扮做吉祥物的太师和柱国公也不禁变色。

国运这东西玄之又玄,跟运气一样,看似虚无缥缈,但关键时刻却会派上大用场,故此无人敢轻视。

“居然还有这种事?”

郑渊眼睛一眯,见诸葛玄策还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就知道事情还有转机,于是顺着话问道:“可有解决之法?”

“自然是有。”诸葛玄策含笑,转而说道:“陛下继位已逾两年六月,可后宫之位始终虚悬。如此阳盛阴衰,可不是长久之计,陛下须早日立后纳妃,方可镇稳国运!”

他话音刚落。

两行金色的字就出现在了郑渊眼前。

【契机已现:立后纳妃!】

【将情投意合的女子纳入后宫,封为后、妃,可使‘天运’提升至荧红品阶。】

郑渊微微一怔,目光有些呆滞。

按照天华的风俗,他在两三年前就该娶妻了,但由于先皇驾崩,这事也就搁置了下来。

如今三年守孝之期未过,诸葛玄策就主动说了出来,显然是借着此事,提醒他早做准备。

可问题是,他这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皇帝,要去哪里找情投意合的女子?

难道要政治联姻?

可这种先上车后补票的方式,能找到心仪的女子吗?

“请陛下尽早立后!”

诸葛玄策的话也提醒了大殿众臣。

在郑渊思忖的期间,群臣齐齐出言劝谏。

而礼部尚书更是主动上前奏报:“陛下,此事臣早有准备,经过数年筛选,微臣和手下的人从数万名适龄女子中挑选出十个有资格进入后宫的人选。”

“是哪十位,你且说来听听。”

郑渊单手拄着头,来了兴趣。

礼部尚书杨昭轻咳一声,先是看了看三个位高权重的‘吉祥物’,然后严声道:“第一位乃是丞相家千金,诸葛妗姒。第二位是闻太师的孙女,闻幽蝶。第三位是柱国公的幼女,慕容花姻。第四……”

听到前三之人的背景时,郑渊脑瓜子就嗡嗡的。

“大爷,你收了他们仨啥好处了?我作为受害者是不是应该有知情权?”郑渊面色不善,心底发着牢骚,两眼直勾勾地盯着杨昭。

朝堂一片寂静。

杨昭说完后乖巧的站在原地,似乎没察觉气氛有些不对,还在等待郑渊的褒奖。

郑渊挤眉弄眼,语气不太自然:“咳,杨昭,你这名单…咳,是不是哪里…有些不对啊…”

杨昭没有注意郑渊的眼色,只是看了看手中的名单,确认无误后说道:“陛下,老臣年过八旬,虽是老眼却未昏花,这份名单经过臣下们反复核对,绝无弄错的可能。”

“这……”

“陛下,请纳臣言。”

杨昭言辞恳切,眼中带着些许期盼。

甚至连老持承重的太师闻青山都忍不住劝谏:“陛下,我们天华男子大多在十五岁时都已成婚,而你……如今都已十七岁了。”

“还请陛下尽早立后,以镇国运。”

众臣俯首。

“三年的守孝之期还未到,此事容后再议。”郑渊吐出一口浊气,摆手道:“朕有些乏了,退朝吧。”

说完,他便不再理会群臣的挽留,向偏殿走去。

娶妻之事固然是想,但却不想办的这么仓促。在包办婚姻之前,他想以陌生人的角度了解这几个女子是否真如传言的那么好。

“恭送陛下。”

众臣摇首叹息,见郑渊去意已决,便也没再说什么。



御书房。

郑渊从书房的架子上拿出一卷长三尺,高一尺的布图,放置到桌案上。

这卷图两边绣着金缕,中间一片空白,但在郑渊的注视下,慢慢显露出了一个个金色的文字。

【帝者善谋略,御下以制衡。】

【国绩:苍白,丰,天机未现。】

【帝兆:苍白,损,天机未现。】

【天运:赤橙,盈,契机已出。】

“契机:娶妃立后,可增至荧红品阶。”

【众望:翠绿,满,天机未现。】

【君谋:苍白,满,制衡已成!】

“君谋升至翠绿,损,品阶。获,一缕‘清神之气’。”

还不等郑渊反应,一股袅袅青烟自冥冥中飘出,一下钻进了他的脑中。

下一刻。

郑渊全身一个激灵,仿佛在炎炎夏日灌了一瓶冰镇雪碧,将脑中的疲惫一扫而空。

这股清神之气在神魂中聚成一团,无形中散发的清气,让他的精神变得无比充沛。

“好东西啊!”

郑渊看着眼前逐渐隐去字眼的白图感叹。

这玩意是他的父皇华文帝临终前交给他的。

虽然父皇当时没有来得及说明使用方法就驾鹤西去,但郑渊还是自己琢磨出了些许的门道。

此图上的国绩、帝兆、天运、众望、君谋分别会和他现实中所作的某件事情关联起来,只要达成条件,自然会有奖励出现。

此图的品阶从低到高共有七色,分别是:苍白、翠绿、碧蓝、赤橙、荧红、紫金、辉彩。

还分损,丰,盈,满四段。

自郑渊登基以来,一直在成长的只有君谋这一项,其他的根本没有动静过。

但今天不同,‘天运’居然在偶然间被触动了……所以郑渊才对立后之事如此慎重。

“陛下,午膳时间到了。”

两名面容俏美的宫女端着热腾腾的饭菜走进。

“放这吧。”

郑渊指向桌案,接着伸了个懒腰。

两名宫女将东西放下后,很自然的站到郑渊身后替他揉肩按背。

“月婵。”

“陛下有何吩咐?”

郑渊大口吃着饭菜,嘴里嘟囔着:“待会朕要出宫,你和月溪留下把这些奏折批完。”

“陛下,此事奴婢可不敢再做了。”

月婵心有余悸的拍拍胸口:“上次太师前来拜见时奴婢差点露馅,要不是他有急事离去,奴婢这番越矩行为,怕是要被打杀当场。”

“放心吧,这次朕会吩咐林公公在外面候着,要是有人来,他会第一时间通知。”郑渊大口吃着御膳。

宫里的饭菜色香味俱全,都是名厨制作,每餐五盘菜,一年到头都不带重样的,好吃到根本停不下来。

“这…好吧。”

月婵还在犹豫,却瞧见她姐姐月溪使了个眼神,无奈只好答应了下来。
在天华皇朝为官无论文武,都是要重德行,品端正,严律己,遵法规,在人生履历上不能留有任何污点。

唐易原本只是一乡间小民,幼时得遇良师教导,练就一身好武艺,并在三年一次的武试中力压一众武道天骄,夺得魁首。

这本是一个大喜之事。

可谁知在放榜的前夜,这唐易居然在一处风月之地为了名风尘女子,与人大打出手。此事闹的满城风雨,虽然武榜照常将名字放出,但唐易却在后来的授封仪式上遭到诸多言官和文官们的弹劾,导致他现在只能赋闲在家,整日闭门不出,听说是被他的老师罚了个面壁思过。

原本这种小事郑渊根本不会知道,可在一次微服出宫时听人说起,所以才动了恻隐之心想要帮他一把。

面对群臣劝阻,郑渊自然是准备好了说辞,于是问道:“为何不行?”

“此子品性不端,心浮气躁,不可委于重任。”

“陛下若怜惜人才,大可将唐易派往军前效力,封一小将即可,但镇北将军一职……实为不妥。”

“唐易不过是一武夫,侥幸得了状元,却无半点功绩在身,若封此人为四镇大将,岂能服众?”

众文武接连上前解释。

很显然,郑渊这个草率决定引起了公愤。

甚至还有不少人将目光转向三位重臣,希望他们能出言劝阻。

但无论闻青山还是诸葛玄策又或是慕容楠都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似乎朝堂上的争论还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

“朝廷现在是用人之际,唐易能夺得年轻一辈的武道魁首,自有不凡之处,怎能因为他年轻气盛时犯下一点小错而置之不用?”郑渊皱眉道。

虽是少年之身,但他举手投足间已有帝王之威,群臣中罕有人敢与他对视。

“还请陛下三思。”

众臣态度依旧坚决。

“罢了,众爱卿刚才说的也不无道理。”郑渊思虑了片刻,改口道:“东伯侯可在?”

“臣在。”东伯侯刑峰年过六旬,他发须灰白,体壮如牛,双目炯炯有神,刚听到召唤,便迫不及待地走了出来。

“老将军,你乃天星七将之一的开阳上将,与赵老将军也是袍泽,不知老将军可愿去一趟天门关抗击敌军?”郑渊问道。

“陛下,老臣的大刀早已饥渴难耐了。大炎贼子欺赵勋老哥年迈,行此等卑劣手段,做兄弟的自然要替他讨回公道。”刑峰中气十足,拍着胸口保证,但说到最后,却面露为难之色:“只是……”

“只是什么?老将军但说无妨。”郑渊神色急切,心里却暗暗发笑。

“陛下恕罪,老臣年事已高,身边若无儿女侍奉,恐有不适……”刑峰嘿嘿一笑:“老臣次子道龙,有万夫不当之勇,若有他从旁协助,那此次天门关一行将会事半功倍。”

此言一出,朝堂上就炸开了锅。

“东伯侯,你这是挟公求私!”兵部尚书面色一变,立刻站出来指责。

“不错,如此任人唯亲,难道侯爷就不怕惹人非议吗?”吏部尚书也站出来说道。

天门关城门坚实无比,纵无大将坐镇也能长久坚守,所以此次事件看似危急,但却是一个送上门的军功,这等机会,谁人见了能不眼红?

“所谓举贤不避亲,老臣心中绝无私意,还请陛下明鉴。”面对指责,刑峰也不恼怒,只是面容紧肃,躬身向郑渊一礼。

“老将军戎马一生,建功无数,这些朕都看在眼里,如今年过六旬还要舍弃天伦之乐远赴沙场,身边确实要有个陪伴。”郑渊故作思索,略带犹豫道:“令郎向来寂寂无名,是否真如将军所言有万夫不当之勇?”

听到天子的质疑,刑峰立马变了脸色:“陛下还请放心,老臣愿为吾儿立下军令状,若不立斩将之功,当以败战论处!”

“侯爷,圣上面前请勿说戏言!”

“老将军威名一世,可不能因为逞口舌之快,而晚节不保啊。”

众文武听闻后,皆是忍不住劝说,显然他们也是被刑峰的魄力吓到了。

大炎民风彪悍,武道昌盛,能当上将军的有哪个是善茬?若是刑峰自己说还好,但是他那名不见经传的儿子可就……

“老夫说出去的话岂有收回的道理?”刑峰冷冷一哼,显然没有领情。

“好!”郑渊哈哈一笑,起身走下御台,亲自扶起了刑峰:“此事朕就应允了!”

“陛下,不可开此先例啊!”

“陛下三思。”

众臣齐齐劝阻。

“诸卿莫急。”

郑渊目光扫了一眼,然后笑道:“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既然老将军携子共赴战场,不如将群臣所荐之人一并带去,此举不但能堵住悠悠众口,还能彰显朝廷的公平,就是不知道老将军能否应允?”

“这……”刑峰面带犹豫。

“放心吧,军令状不会让你白立,令郎若是得了功劳,朕自会额外加赏。若是有过,朕也不会过多怪罪。”郑渊拍了拍刑峰的手承诺道。

见天子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刑峰只好点头道:“老臣遵命便是。”

“好好好!”

郑渊展颜一笑,高声宣布道:“朕意,封刑道龙、洪录、袁达、陆勇、唐易、孙游棋六人为随军将军,协助东伯侯前往天门关抗击大炎。”

“陛下英明!”

这个雨露均沾的结果,自然是没有人反对,纷纷开口赞扬。

反正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至于这些人能否立下大功,可就不是他们能左右了。

而武状元唐易也在名单之列的事……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天子有意为之,所以也没人再敢多嘴什么了。

大事已定,坐回龙椅的郑渊暗暗舒了口气。

他贵为天子,一言可定人前程,定人生死,但这种事……无论做多少次都很有压力,也很不习惯。

他前世只是个刚走出校门的社畜,当投胎到这个世界发现自己出身皇族,也小小的兴奋了一下。

身为皇帝的独子,自然一出生就被立为太子,可是好景不长,当郑渊三岁时就被安排学习前贤古书,还有各种天文地理,律法规则等等……学习强度完全不次于前世的高考阶段。

更加难受的是,他还要兼顾修炼——这是一个极其枯燥繁琐的过程,完全没有前世各种小说动漫里说的那样轻松。

这种日子持续了十二年,直到他父皇驾崩的那一天……年仅十五岁的他,名正言顺成为了天华之主。

那一天,郑渊心中并没有多高兴……因为他明白,想当一个好皇帝究竟有多辛苦。

好在最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现在的他已经逐渐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君主。

郑渊揉了揉眼皮,与往常一样说了一句:“诸位爱卿若无他事,朕就宣布退朝了。”

“陛下,臣有要事启奏!”

一道慢悠悠的声音响起。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