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全家穿六零,我开启了步步逆袭全本小说推荐

全家穿六零,我开启了步步逆袭全本小说推荐

红薯藤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全家穿六零,我开启了步步逆袭》,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孙凤琴李如歌,也是实力派作者“红薯藤”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要的多,粮食也是他出大头。“一斤抵一斤,可以给你们换二十斤包谷面,十斤高粱米,十斤包谷棒子。咋样?我给你们的可都是纯粮食。”这可是肉啊,几个人虽然事先没商量,但心里都有数。在这种地方工作,别的不敢说,他们几家那肯定是不缺粮食吃。每家拿出一点粮食,换下这只傻狍子,到时这些肉可就都归他们几个了。只是没想到刘成张嘴就一斤抵一......

主角:孙凤琴李如歌   更新:2024-01-23 16:5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孙凤琴李如歌的现代都市小说《全家穿六零,我开启了步步逆袭全本小说推荐》,由网络作家“红薯藤”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全家穿六零,我开启了步步逆袭》,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孙凤琴李如歌,也是实力派作者“红薯藤”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要的多,粮食也是他出大头。“一斤抵一斤,可以给你们换二十斤包谷面,十斤高粱米,十斤包谷棒子。咋样?我给你们的可都是纯粮食。”这可是肉啊,几个人虽然事先没商量,但心里都有数。在这种地方工作,别的不敢说,他们几家那肯定是不缺粮食吃。每家拿出一点粮食,换下这只傻狍子,到时这些肉可就都归他们几个了。只是没想到刘成张嘴就一斤抵一......

《全家穿六零,我开启了步步逆袭全本小说推荐》精彩片段


收购站就有那种人都可以站上去的大秤,几个人把还活着的傻狍子扔上去,仔细认真的称了一下,欣喜的说道:

“还不错,四十七斤,这傻狍子还挺肥。”

想到即将要生产的媳妇,刘成笑的嘴丫子都快咧到耳后去了。

他这正愁没地方给媳妇搞几斤肉吃,这还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这傻狍子送来的太及时了。

“四十七斤,去了皮毛,就算你们四十斤。”

刘成这会儿已经不想和其他人商量了,反正这肉他要的多,粮食也是他出大头。

“一斤抵一斤,可以给你们换二十斤包谷面,十斤高粱米,十斤包谷棒子。咋样?我给你们的可都是纯粮食。”

这可是肉啊,几个人虽然事先没商量,但心里都有数。

在这种地方工作,别的不敢说,他们几家那肯定是不缺粮食吃。

每家拿出一点粮食,换下这只傻狍子,到时这些肉可就都归他们几个了。

只是没想到刘成张嘴就一斤抵一斤,现在乡下缺粮,几个人原本打算,给个二三十斤就不少了。

可这话刘成都说了,几个人也只能认下这个说法了。

不过他们几个那一脸便秘的表情,这边的一家三口倒是都看明白了,看来要是换别人说了算,他们还拿不到四十斤粮食哩。

李如歌这时把背篓往地下一放,说道:“我们还想换点火柴咸盐灯油,还有能烧饭的陶罐,我们需要两个,你们看这些够不?”

现在家家都用陶罐烧饭烧菜,李家庄估摸也就徐顺利家,三爷爷李茂栓家有大铁锅,还都是后买回来的。

李如歌这会儿也想起来这事了,李老实家因为人口多,一做饭就要把三四个陶罐都用上。

和别人家一个,最多也就两个陶罐比起来,李老实家有四个陶罐,应该算是李家庄第二阔绰户了。

因为能排上第一的,那必须得有大铁锅,或是铁皮暖壶的人家。

这两样东西恰好李茂栓家都有,所以李家庄最富裕的人家,当属三爷爷家没跑了。

几个人见这么个小姑娘背着的背篓里有两只肥嘟嘟的大野鸡,马上就反应过来,忙又去看孙凤琴那个背篓。

“你们还拿来啥了?一起拿出来,我们看看能给你们换点啥,绝不会亏待你们。”

小姑娘这次要换的东西供应站里都有,几个人这会儿比刚刚可热切多了,都恨不得去帮孙凤琴把那个一看就很沉的背篓卸下来。

孙凤琴这边的背篓里有两只肥嘟嘟的野兔。

别人不知道,这娘俩是知道的,这些野鸡野兔,原本没这么肥。

估摸是吃了那些土?

母女俩这会儿都想到了这一点,然后一想到放跑的那些猎物,都觉得有点扎心。

山里猎户多,就算猎物再怎么难打,隔三差五,也会有猎人送几只野兔野鸡过来换东西。

可和那些干巴瘦的野兔野鸡比起来,这一家子的猎物是打哪弄来的?咋这么肥哩。

几个人看向一家三口的眼神,这会儿都变了。


貌似现在粮店别说细粮,粗粮都快供应不上了吧?

要不然刘成这种精明人,也不会出这样的大价钱买他们家这两把挂面。

李富斌这会儿的脑子,就似开了闸一样,记起了很多事。

比如用不了几年,城里就会因为人口压力过大,从开始的劝说,到最后的强硬执行,适龄青年上山下乡就要开始了。

然后就是那场长达十年的拉锯战。

所以就算今年是最后一年灾荒年,未来这几年的日子,也不会太好过。

现在缺粮食缺的这么严重,像刘成这种在乡镇工作的,一个月也就二十几块,想淘弄点细粮回来,还真是不容易。

尤其这种精细的挂面,和他们家以前吃的可不一样,这东西给产妇吃,保准能下来奶。

刘老太太张嘴就是两块钱,的确是没少给,李富斌这会儿也想明白了,冲闺女点了点头。

后悔没再多拿出来几斤挂面,就两块五毛钱,貌似也不够买两个盆的?

而且现在买盆好像还要工业票?

那东西都是城里的工人才会发,他们家可没地方弄去。

细节李如歌不懂,可这事她却是知道的,因为小原主一直梦想着能有张工业票,好偷偷攒几毛钱,给家里买个搪瓷盆回来。

他们家几口人一直用一块破缸碴子洗脸,这次分家,就连那块半瓢水都装不下的破缸碴子,李老太太都没让他们拿。

唉,他们家现在还真是啥啥都缺。

想起这些,李如歌看向刘成,说道:“不是钱多少的问题,我们家就想换两个搪瓷盆,要不,你们再给我们几张工业票?”

还几张工业票,这小丫头还真敢开口。

刘成苦笑着说道:“工业票那东西我们也缺,要不这样,我领你们一家去供销社看看,有没有处理品。”

“行。”处理品好,这年月处理品不要票,还便宜。

几口人异口同声的应下,把挂面鸡蛋留下,拿了刘老太太给的两块五毛钱,就跟着刘成去了供销社。

谁家没几门亲戚,尤其乡下,所以供销社的处理品很少有拿到市面上卖的,因为都不够他们内部人消化的。

刘成貌似还挺吃得开,过来供销社这边,和主任说了一下,就领着几个人去了库房。

手里就两块五毛钱,必须得好好把这点钱利用上。

实际他们家车里成捆的现金都有,只可惜,那些都是新版的,这个时候拿出来花,人家非得把你当成花假钞的。

库房里堆着的东西很乱,李如歌一眼就相中一个大洗脸盆,一问,这个洗脸盆正好两块五一个,但因为盆口的地方掉了一大块漆,就折了一半价给他们。

搪瓷盆掉漆后很容易漏,好在这个掉漆的位置是盆沿的位置,并不影响使用。

然后他们一家三口又挑了一个小一点的盆,依旧是盆沿的地方掉了一些漆,这个折半后,正好七毛五分钱。

这样两块钱就花出去了,剩下的五毛钱,几口人又买了一带盖的大搪瓷缸子。


守着连绵不断百来公里的大青山,山里的物资又那么丰富,野味更是能提供一个省的肉食供应,哪个领导都不会傻乎乎的不允许个人进山狩猎。

只是这大青山猎物虽然多,但没有点真本事,还真没人敢随随便便闯进去。

这么多年因为进山打猎出不来的人还少吗。

要不是被逼急了,谁愿意去冒那个险,李富斌一家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没两下子,贸然进山,你就不是去打猎的,而是把自己当成食物,去给猎物送食儿的。

住在大青山附近的村民,对这座大山都有着敬畏之心,平时你看女人们在外山挖个野菜,捡个蘑菇,还真就啥事都没有。

而且大家也知道,这几年的收成不好,已经连续几年了,不是旱灾就是涝灾。

老农民靠天赏饭吃,遇上灾年不但农民傻眼,干部也傻眼。

这几年要不是有大青山养活着大家,他们怕是早都饿死了。

只是这样的灾年不知道啥时候能过去,今年眼看又是个干旱年,上面对于进山打猎的猎户,政策上那肯定是要放松一些。

不过依旧是不允许个人买卖,但有东西送去收购站,却是合法的。

只是连续几年的天灾,山里的植物动物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就说今年,这都五月了,还一场雨都没下。

动物不需要喝水?

植物没有水分补充,更是干枯的一把火就能点着。

所以政策再怎么放松,猎户也很难打到猎物了,尤其现在大家都饿着肚子,进山打猎那可是需要消耗很大体力的。

山里的动物贼着呢,别说现在减少了很多,就是繁殖最快的野兔,现在猎人进山,想逮着一只两只都难啦。

所以当一家三口拖着个傻狍子,还有一木桶的新鲜野菜回来,可把十几个帮忙盖房子的人都给惊呆住了。

大家都围上来,问这问那,当得知这只傻狍子是自己缠住了自己,母女俩白捡的,大家伙更是傻眼了。

他们咋就没有这样的好运气哩?

还有这些野菜,母女俩说她们找到一处很深的洼地,那地方虽然不大,但却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菜。

她们因为没有背筐,只能拿回来这么一桶,还有好多,等明天会带着大家一起去挖。

李如歌和孙凤琴敢这样说,当然是已经想好了,那地方被那些动物啃出来一个大坑,正好可以利用上。

他们只需在大家找到那地方前,把里面的土换一换,把平时野菜野草生长旺盛的土壤往那里撒一些,再浇点水,保准明天大家能看见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大家一听李富斌一家没有想独占那地方的打算,还要领着大家一起去。

然后再看看这么绿的野菜,一下就沸腾了。

实话说,之前大家愿意过来帮忙,还自带工具,自带土坯,完全是给村长面子。

就凭李富斌两口子平时的蔫吧样, 别人家有事,他想去帮忙,还要看李老实的脸色,今天就不可能有人是冲着他们一家来的。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