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庶康龙千里的现代都市小说《风云际会:从无名小卒开始成大帅全本小说》,由网络作家“时空旅行者的蓝白情怀”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热门小说《风云际会:从无名小卒开始成大帅》是作者“时空旅行者的蓝白情怀”倾心创作,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这本小说的主角是庶康龙千里,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露水,还经历过加入CP和退出CP政治风波,但他依然深得种裁信任,官运亨通,抗战初已经升任德械师36师师长。要知道,当时真正的德械师如教导总队、87师、88师,师长老早就出头了,不像他,现在还只是龙千里手下一个副连长。让龙千里比较欣慰的是,三连损失的兵员都已经补充齐全,都是个顶个的工农子弟,有些还上过小学。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龙千里自然也要烧几把的,棉......
《风云际会:从无名小卒开始成大帅全本小说》精彩片段
4月13日,校本部决定,抽调教导一团和二团组建第一旅,旅长何敬之,由种裁直接管辖;
23日,种裁又将教导三团划入一旅,这就是未来百万中央军的根基。
部队升级扩编,下面的军官自然也水涨船高,在棉湖战役中表现出色的军官都得到了晋升。
一团三连,宋荫国已经伤愈归队,龙千里因在大功山战斗中,表现出色,因功晋升为三连连长,同批晋升为连长的还有杜光亭、关雨东、陈庶康等人,基本上那一批老兄弟都当上了连长。
当然他们还不是一期中升的最快的,胡寿山早在棉湖战役前就已经晋升为机枪连连长,而且要不了多久他就要升副营长了;
在一期学员中,胡寿山的官运是最亨通的,他几乎都是在升官和在升官路上,种裁身边第一红人实之名归。
龙千里升任三连连长后,他的小跟班李文鼎也顺利晋升为一排排长,宋荫国晋升为副连长,郑志远继续担任连代表。
关雨东调任七连连长,二排排长由陈晓旭升任,三排长余波。
龙千里在记忆中搜寻了一下对这两位排长的记忆,好像不在名将录内,也许这就是穿越者带来的蝴蝶效应吧,现在三连只剩下宋荫国这一个名人,也不知道能留他多久。
三连在棉湖战役中老兵的损失超过了三分之一,就算等到伤员全部归队,老兵也至少损失了四分之一。
龙千里接任连长后第一个要做的就是尽快恢复三连的战斗力,时间不等人,用不了多久又会打仗。
毫不夸张的说,黄埔学生军第一期前三年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准备打仗中;
活下来的到了打鬼子时期,基本上都会走上师一级主官的位子。
就像宋荫国,现在并不显山露水,还经历过加入CP和退出CP政治风波,但他依然深得种裁信任,官运亨通,抗战初已经升任德械师36师师长。
要知道,当时真正的德械师如教导总队、87师、88师,师长老早就出头了,不像他,现在还只是龙千里手下一个副连长。
让龙千里比较欣慰的是,三连损失的兵员都已经补充齐全,都是个顶个的工农子弟,有些还上过小学。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龙千里自然也要烧几把的,棉湖战役让他彻底认识到了战法革新的重要性,那种一窝蜂地往上冲太废老兵了。
他既然当了连长,三连就是他未来枪杆子的基石,从现在开始升官已经不是第一位的了,将整个三连变成组织的部队才是重中之重。
兵贵精,不贵多!
龙千里组织召开了他担任连长以来的第一次连务会,当然现在还没有这个名词,简单说就是把几个军官召集起来商量连队大事。
“各位同仁,三连这一东征战役虽然战果辉煌,但暴露的问题也很多,连长都牺牲了,班长以上人员损失超过三成,这样的战我们打不起;
我希望每一场战斗下来,我们都能坐在这里开会,而不是给大家送行!
都说打仗难免会死人,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牺牲在所难免,但是不必要的牺牲我们尽量要避免。
要想战时少流血,那平时得多流汗,从今天开始三连要大抓军事训练;
从我开始,副连长、排长、班长必须以身作则,不允许搞特殊!
三队、四队的学员依次登上了小火轮,目标是羊城的城区。
龙千里再次检查了一下自己的步枪和子弹袋,只有他清楚这将是黄埔学生军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实战,对手是商团武装,他们的武器装备全部都是日不落帝国提供的,非常先进。
这是一场血战,有不少同学牺牲,子弹不长眼,可不会因为他是穿越者就避着他走,只要一颗子弹就会让他结束这次穿越之旅;
好不容易穿越一回,还没打鬼子呢,要是提前光荣了他是不会甘心的!
“子衿兄,会不会真要打仗?商团都是有枪的。”
第一次出紧急任务的李文鼎显然有些紧张,说话的声音都有些啰嗦。
“文鼎,你只要记住,不管发生什么事,你一直跟着我就行。”
龙千里用鼓励的眼神望着自己的小跟班,第一次上战场有些紧张在所难免,他第一随特战队出国执行任务时也是如此。
“李文鼎,怕什么,一群帝国主义的走狗而已,我王安民正好拿他们练练手!”
金队长刀一般的眼神望了过来,王安民非常明智地闭上了嘴。
龙千里用手拍拍李文鼎的肩膀,将必胜信心传递给他。
14日黄昏,大雨如倾,永汉路积水能没过脚掌
秘密开进城的学生军,再次接到进入城区参加巷战演练的任务,三队、四队的学员们全副武装,冒雨开进了永汉路。
学员们军容严肃,气势高昂,虽行进于大雨倾盆之中,但步伐整齐,行阵不乱,无人低头缩颈或东张西望,真是一往无前,旁若无人,完全区别于这个时代其他军伐部队,已经有了一些强军的影子。
龙千里的军装已经湿透,但双眼犹如狼王一般警惕地盯着前方,他是五班的排头兵,他的身后是五班长杜光亭,这个位置即便于他指挥全班战斗,又不至于第一个就被敌人击倒,使全班失去指挥。
“他娘的,等以后老子带兵了一定要把三三制弄出了,学生兵的班组战术还是很落后。”
龙千里真心看不上军校的战术,这些都是全盘照搬黑熊红军的战术,队形太过密集,战术呆板,打仗全靠血勇;
早期之所以战果辉煌,所向披靡,并不是因为黄埔军太强,而是其他的军阀部队太菜,再加上学生军非常重视政治建军,可以说是一支有信仰的部队。
而军阀部队还停留在拿饷打仗的阶段,一支部队伤亡超过一成基本就会崩了,这样的菜鸡自然不是学生军的对手。
这支部队未来是种裁的,很长一段时间会成为他和组织的敌人,所以龙千里并不打算将一些先进战术带过来,猫上树的本事是不会教给他们的。
深夜,他们赶到了指定集结地点,巷战演练开始,三队整装待发,等着接受命令。
少顷,金队长领命而来,开始宣读命令:
“学员们,接大帅府命令,我黄埔学生军将与滇军、工团军、农团军等部一起平定帝国主义的走狗商团的叛乱。
我部的任务是击溃据守在西瓜园和普济桥头的商团军,直取商团军的老巢西关;
记住,这是实战,不是演习!”
一听说是实战,队内的氛围瞬间紧张起来,毕竟绝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参加实战,要说不紧张那是假的。
“同学们,不要紧张,谁都有第一次上战场的时候,我跟你们也一样,都是大姑娘上桥,头一回!
战场上,刀枪无眼,谁都害怕,但我们是革命军人,肩负着打倒军阀,赶走帝国主义的神圣使命;
如果连一群由地痞流氓组成的乌合之众都收拾不了,那我们在军校几个月就白练了,何谈打倒军阀这样的伟业?
战斗中CP成员要做好表率,冲在最前面,这次我们就拿商团这群乌合之众练手了,大家有没有信心?”
不得不说金队长的战前动员非常有效果,全队的战斗热情被充分调动了起来,这也是CP的一个看家本领,善于宣传鼓动,调动部队的士气。
“有!”
大雨中,学员兵的回答就是战斗的号角。
“出发!”
随着金队长声令下,全队直奔西瓜园、普济桥而去。
“文鼎,记住了,跟紧我,别脑袋一热就冲散了,战斗中看着我的战术动作,学着点!”
龙千里悄悄地又交代了一下自己的小跟班,他可不想失去这个小跟班。
普济桥是一座石拱桥,桥长98米,宽5米,分9孔,横跨在滨江河上,是进入西关的必经之路,商团武装在上面放了100多人,还有一挺马克沁机枪,带队的是陈廉伯的一个远房侄子。
这小子在日不落帝国军校内留过学,挺能吹,深得陈的深任,将最重要普济桥防务交给了他,并且给他配了一挺火力猛烈的马克沁机关枪。
陈廉伯不知道的是,这小子就是一个绣花枕头,在日不落帝国根本就没学到什么东西。
他就是一个吃喝嫖赌样样占全的花花公子,指望他打仗坑到你内裤都没得穿。
晚上十二点,大雨已经停了下来,躲在雨棚内的陈建斌已经哈欠连连,雨停下来后,他的心思又开始活泛起来;
要不是他堂叔再三交代他加强警戒,他早就溜号去找小水仙去了,那用得着在桥头上喂蚊子。
陈建斌在桥头放了一个小队,二十几个人,算是给他挡子弹的,他带着主力守在桥尾。
“丢你老姆,这蚊子贼他娘的多,二麻子,你小子怎么赶的蚊子!”
陈建斌骂骂咧咧地喊道。
“四少爷,这鬼地方下完雨后蚊子贼多,依小的看孙大炮就是一个嘴巴,那些外乡佬(滇军、桂军)能听他的?
他能使唤动的就是长洲岛上那群娃娃兵,我们商团5千人枪,又有洋大爷支持,那群娃娃兵借他们十个胆也不敢来捋少爷你的胡须!
这里有我看着,你该去乐呵就去乐呵吧”
陈建斌一听顿时心动了,想起小水仙那嫩的滴水的小手,身体的某些部位就开始蠢蠢欲动了,假模假式地说道:
“这样不好吧,要是让我叔知道了可不好交代。”
“少爷,这事就兄弟们知道,兄弟不说,老爷怎么知道?”
陈建斌满意地拍了拍二麻子,随手甩给他几个光洋:
“这个请兄弟们喝酒了,都替本少爷看着点!”
二麻子随手一抄,银元就进了他的口袋,点头哈腰地说道:
“谢少爷赏,你玩乐呵些,祝少爷一夜七次郎!”
陈建斌终于熬不过蚊子的袭扰开溜了…
15日凌晨一点,三队的先头部队率先杀到,突击的任务交给了4班5班,由杜光亭统一指挥。
“龙千里,你带李文鼎先去摸摸桥头的情况!”
龙千里来到这个时代后,接到了第一个作战指令,属于他的战斗历程开始了。
“那还愣着干嘛?干他娘的!”
“弟兄们,跟我冲啊!”
一连长接到命令后也不管敌人有多少人。带着全连向往敌人的阵地冲,二连、三连也随即投入战斗,决定黄埔军校生死存亡的棉湖之战在双方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打响了。
刘经扶和一营还真是二愣子打法,根本不管敌人有多少人马,就一个字——战!
刘经扶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在棉湖的是林隐青军左路前队,约5千余人;
在离棉湖不远的鲤湖,还驻扎着他的右路前队,约6千人,后面还有上万的援军正在赶来的路上;
教导第1团总共才1500余人,敌我兵力比10比1。
当然,教导一团也有援军,粤军的第七旅正在赶来途中,而黄埔教导二团在棉湖东南一带。
“嗒嗒嗒嗒嗒嗒………”
“嗒嗒嗒嗒嗒嗒………”
战事从一开始就进入到焦灼状态,二营也投入了战斗,双方互有伤亡。
右路军指挥部,种裁、周主任等人正在盯着地图商量战事,敌我实力相差太过悬殊,以学生军2个团3千人正面对决林隐青部2万人,种裁的压力非常的大。
这个决心不好下,赢了转危为安,输了满盘皆输,黄埔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他种裁也将坠入万劫不复。
“种裁,下决心吧,如今敌我双方已经接触上了,一旦动摇决心,前线就会兵败如山倒,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当前局势只能破釜沉舟,决一死战了,要相信我们的学生军,他们一定能以少胜多,战胜强敌的!”
周主任的话终于让种裁不再犹如,搏一把可能输,不搏就输定了,他的性格也是充满赌性的,即然已经没有退路,那就赌了。
给何敬之发电:
“此战事关大局,必须要决死一战,后退者一律杀无赦!”
而就在前线的黄埔子弟兵准备与十倍于己的敌人决一死战的时候,燕城给羊城传来噩耗:
大帅在这一天因病医治无效,在燕城的病床上与世长辞。
这位黄埔军校的缔造者,在自己的子弟兵即将进行决定命运的生死大战之前,撒手西去。
还真应了那句话,屋漏偏逢连夜雨,临阵失去大帅,这对年轻的黄埔学生军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也正是因为如此,羊城大本营决定,暂时不把大帅去世的消息告诉正在棉湖一线正在与敌进行命运决战的黄埔子弟。
大战在即,秘不发丧。
“黄埔的同仁们,种裁有令,向敌人发起决死进攻,有我无敌,杀啊!”
一营在刘经扶营长的率领下不断地冲击敌人的防线,敌人也是死战不退,双方在比拼谁最后撑不住。
林隐青军确实经验老到,在稳住阵脚之后,开始利用居高临下的地势,发起了反冲锋。
双方部队交织在一起,开始混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龙千里指挥三连一排像一把尖刀一样,插进了敌人的军阵中,平时高强度训练的优势体现了出来。
整个三连以龙千里的一排为尖刀,宋荫国的二排在左后,关雨东的三排护住一排的右翼,龙千里只管猛冲猛打。
这个时代的军阀部队,还不太重视对土木工事的修建,对三连对阵的林隐青军一个团,排兵布阵毫无章法,也没有挖战壕,战术还停留在比排队枪毙稍微先进一点的层次。
别看他们是一个团,但分的比较散,真正与三连对决的也就是一个营的兵力,战术和训练水平差了三连不是一点点,各自为战,毫无配合可言。
打退敌人的进攻后,叶苍白再一次去北门说服何敬之。
“敬之兄东门敌人确已退去,我师已经追到了城外;
你部应火速从北门出击,我师从侧翼夹击,一举击溃北门之敌,如果再犹豫不决,敌人又卷土重来,淡水城危矣。”
何敬之感觉有机可乘,东门之敌既然被击溃,在二师配合下击退北门之敌很有希望,于是就同意了叶苍白的建议,双方约定好出击的时机。
何敬之等叶苍白离开后,就命令一营长刘经扶率一营出击。
“经扶,按照约定,二师出城部队,会在15分钟后从侧翼向城外之敌进攻;
待听到枪声后,由你率一营从北门杀出,一举击溃北门之敌。”
刘经扶领命后就抓紧安排出击事宜,龙千里等人看了半天戏之后,终于要出击了。
出击的顺序是一连、二连、三连!
“嗒嗒嗒嗒嗒嗒嗒”
“轰轰轰………”
15分钟后,侧翼响起了密集的枪炮声,二师果然如约向北门之敌发起了攻击,很快就把敌人的注意力全部吸引了过去,只留了一个连监视北城方向。
一营长刘经扶一看机会来了,立即下令一营从北门出击。
“杀啊!”
“冲啊!”
学生军出了城门后,呐喊着向敌人冲杀而去,负责监视的那一个连,一看黑丫丫地革命军冲杀了过来,吓的掉头就往回跑。
一营趁机掩杀,与侧翼的二师一起,两面夹击,将救粤军三旅二团击溃,消灭了200多个敌人,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物资,淡水城转危为安。
16日,不死心的三旅一团再次纠集部队进攻东门,由于没有了北门之敌的牵制,二师在教导团的配合下,又一次击溃了东门之敌;
这一次二师和教导团一营一路追杀了十几里,杀的救粤军尸横遍野,武器装备丢的到处都是,俘虏了大量的敌人。
救粤军残部如惊弓之鸟一路退到了平山,再也不敢北犯淡水,淡水之战取得全胜。
这一仗的后半断,黄埔学生军打得并不出彩,主要是靠建国粤军二师打的;
黄埔学生军由于高层的个人心思,加上王茂如的临阵脱逃,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坑队友,就是在打酱油,一直到最后见有桃子可摘,这才全力出击,配合二师打赢了淡水之战。
龙千里对黄埔学生军这些高层的尿性非常的了解,所以并不觉得奇怪,包括后面的北伐;
硬仗都是杂牌打的,特别是有铁军之称的粤系四军、钢军之称的桂系七军,就算滇军、湘军也要比一军打的好。
一军只负责摘桃子,这是种裁的强项,龙千里也只能跟着吃现成的桃子。
打最少的仗,吃最大的桃子,这就是中央军以后的常规操作,不服不行,玩政治,暂时种裁是无敌的!
革命军右路军拿下东江门户淡水后,乘追击,一举攻占平山;
尔后,在经过激烈讨论后,右路军指挥部决定先不攻打孤悬一处的鹅城,跳过坚城继续挥师东进,相继攻占了兵力薄弱的海丰、陆丰等地,势如破竹,打的救粤军溃不成军。
救粤军副总指挥洪湘臣、叶举等将领见大势已去,丢下部队直接从海路逃跑。
右路军兵分三路,向凤城、鮀城方向扩张战果,于3月7日攻占鮀城。
革命军进展顺利,这完全超出了种裁等人的期待,司令部一片欢声笑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