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胡惟庸常升的现代都市小说《热门作品天选开局,我在大明修身养性》,由网络作家“摆烂候”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天选开局,我在大明修身养性》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摆烂候”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胡惟庸常升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都通读这些书籍,并列为此后国子学必修。”“除此之外,咱会令那些国子监生每人分田一亩,挑选精于农事的老农教他们开垦,种田,丝织,放牧,并将这些技能列入监生结业的考核中。”听着老朱的手笔,朱标忍不住提醒到:“父皇,国子监生下田劳作,古往今来从未有之。”“原来没有,那现在可以有了。”看老朱的态度不容置疑,朱标知道这事定了,又问:“只刊印几千......
《热门作品天选开局,我在大明修身养性》精彩片段
当马皇后从老朱这获得今夜到后宫留宿的保证,离开老朱的书房时。
父子俩对视一眼,都长舒一口气。
老朱靠在龙塌上,念叨着与常升交流的过程,唏嘘到:“若不是真微服私访一回,咱还不知道,这些年若没有你娘替咱操持,像是刘伯温之辈,根本不可能聚拢起来,给咱卖命。”
“这常升,咱是招揽不来了。”
“咱大抵是读书少了,当这些真正的聪明人不愿入朝为官,咱着实摸不清他们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也拿不住他们的短。”
“尤其他还是太子妃的亲族,你的外戚。”
“可他一面不愿做官,一面又愿意点咱,他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
“咱真恨不能把他的脑袋剖开瞧瞧。”
朱标倒看的很开。
“儿臣以为,越是有才能的人,越是有自己的脾气秉性。”
“李相国恋权,刘伯温惜身,宋师重礼教,常升定也有自己一套待人接物的标准。”
“父皇与他论及勋贵之患,他说连皇上都要把自己的皇子分封出去,皇子怎么做,下面这些贵人还不有样学样。”
“儿臣以为,这大概就能看出常升些许偏向了。”
“无论是父皇从术算中得到的启发,还是常升的暗讽,都可看出,常升是不喜父皇对宗亲和臣子区别对待的,儿臣也以为,宗亲制度,有利有弊。”
“但,对待父皇,常升大抵还是秉一颗公心进言的。”
“否则就不会将这些实用之学告诉父皇,并警醒父皇随意重开科举的危害了。”
看着自家儿子条理分明,侃侃而谈。
老朱脸上的些许郁闷之色早就抛之脑后。
对他来说,就算能再招揽十个刘伯温,也不及自家太子成才一分来的让他高兴。
“吾儿已有帝王胸怀。”
“这是好事。”
“然而标儿也需记住,为君者,除了要有帝王胸怀,还要有雷霆手段。”
“就似方才在你母后跟前所说。”
“咱想让蓝玉去治治那些骄兵悍将,虽然你母后与你都出言阻止,咱也依了你。”
“但咱希望的是,你阻止咱,是因为有了更好的选择和解决办法,而非顾忌到他是你的舅舅。”
“为君者,可以因利弊而权衡,但决不能因顾忌而放弃。”
“因为,你是君。”
“记住没有。”
作为一个皇帝,能对自家太子将帝王心术剖析到这份上,说出这番掏心窝子的教诲,在整个封建王朝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这也就是朱元璋,也就是朱标了。
这份沉甸甸的期盼和偏宠,朱标又怎么会感受不到。
朱标点点头,冲着老朱躬身行礼:“孩儿谨遵父皇教诲。”
“行了,回去吧。”
朱标看了看地上的书,对老朱说到:“父皇,这些书,可否给儿臣也抄录一份。”
“对,你不说,咱也要派人将目录抄录一份送到东宫去的。”
“要不是常升提起,咱都不知道,皇宫的这些古籍里,居然还藏着如此宝贝。”
老朱坐起身,思量半晌,吩咐到:“通读之后,你记得花些时间,令人刊印上几千份,以你的名义,派人送与朝臣与国子监生。”
“咱会择期下旨,令百官都通读这些书籍,并列为此后国子学必修。”
“除此之外,咱会令那些国子监生每人分田一亩,挑选精于农事的老农教他们开垦,种田,丝织,放牧,并将这些技能列入监生结业的考核中。”
听着老朱的手笔,朱标忍不住提醒到:“父皇,国子监生下田劳作,古往今来从未有之。”
“原来没有,那现在可以有了。”
看老朱的态度不容置疑,朱标知道这事定了,又问:“只刊印几千份,怕是不够用把,常升也说了,寻常百姓家,根本凑不出这些书来。”
朱标的意思明确。
当这些书,伴随着老朱的圣旨下放,固然会给朱标造出极大的声势,可连带的影响是巨大的。
当百官和有官员后辈之称的国子监生都开始研究起这些实用之书,整个大明的学风都将迎来一场巨大的变革,这场变革,将直接从朝廷渗透到地方,从施政渗透到民生的方方面面。
对于刚刚才经历过一场血洗而动荡的朝堂而言,只怕会激起更多人的不满。
老朱摇摇头,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无妨,科举考试,咱依旧主考经史子集。”
“咱只是会在朝堂上不时抽查百官,有没有按着咱的意思仔细研读,立下此制,就是想借着上行下效之风,将重农务实之风传播开。”
“有明一朝,咱可以允许百官不精于学问。”
“却不能容许他们五谷不分,连如何安民治民都不会。”
说罢,老朱摆摆手,起身就要去后宫。
朱标一路扶着老朱坐上龙撵。
临走还听到老朱不忘叮嘱一句:“等你母后真的将人招揽来了,有机会,你就和常升多接触接触。”
………………
“叮,签到成功,苟道值+1000。”
“嗯???”
郑国公府里,完成每日签到的常升看着十倍的苟道值陷入了沉思。
看来是他太苟。
以至于他连苟道值的获取机制都没弄清楚。
倒是老朱今天杀到府里这一出,是宣告他装透明的计划彻底失败了。
按理说他的隐身计划应该足够缜密。
毕竟他连锦衣卫的存在都算了进去。
可是谁曾想到会碰上这么个不讲武德的老朱,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就杀过来了。
这大概就是以力破巧吧。
偏生还碰上了一个自作聪明的猪队友。
好在他也采取了紧急手段,让他强制下线了。
可这种办法只能用一回,再有下次,恐怕就不灵了。
哎,碰上老朱这么个不讲武德的,明朝也太难混了。
“像咱家这般,已经算是宽宥的了。”
常升听的也倍感头疼。
程朱理学的封建礼教害人不浅啊。
要不是街上见不到什么漂亮小姐姐,他也不至于在府中坚持十年都不怎么出门。
总不至于他小小年纪的就跑到青楼去吧。
他要真这么做了,蓝母抽不烂他。
古代妇人们还有什么经典娱乐活动来着?
常升敲了敲脑门。
突然一道灵光闪过。
我这脑子,
记得东西太多,居然差点把这国粹给忘了。
“小莲,派人去寻几个手艺精巧的木匠和雕工,少爷有事要办。”
“另外派人去蓝府,从我舅舅那儿再讨一间酒楼。”
“就跟他说,这回的份子是挂在姐姐名下的。”
看自家少爷一扫满脸颓势,小莲也跟着露出了笑脸,提着裙摆就去传话了。
不多时,木匠和雕工就颤颤巍巍的站到了常升的面前。
小莲也从蓝府带回两张契约。
“少爷,蓝老爷说,火锅酒楼的事他弄不来,就把两家酒楼契约都拿来了。”
知道自家舅舅这是在为昨天那顿毒打抗议呢,常升也不在意。
“去,让家里的大夫再去舅舅府上一趟。”
“昨日少爷出手没个轻重,让大夫在给舅舅好好瞧瞧,舒筋活络,舅舅会好的更快的。”
交接了契约,常升又将目光投向了颤颤巍巍的几个匠户。
“你们几个,可愿到府上来做工?”
听到常升开口,几个匠户面面相觑,都连忙跪了下来:“承蒙主家开恩,我等都愿卖身府上,求主家收留。”
如今还是洪武十三年。
被后世百般诟病的黄册制度虽还未实行,但老朱对工商的打压态度已经溢于言表。
这些匠户的日子显然也不好过。
听到常升有意收留,他们几个就没一个迟疑的。
“行,一会我画个图纸,看看你们几个的功底。”
只要这国粹一出,三五个月内,常氏和马皇后应该就没功夫搭理他了。
“少爷,这上面刻的东西好好看,能不能分小莲几枚啊。”
当常升找来的木匠和雕工按照他的图纸,将一百四十四张麻将牌用檀香木牌雕刻出来,高超的技艺不仅将木牌打磨的温润顺手,还将常升随手画的幺鸡都给雕成了凤凰。
也难怪小莲一眼就瞧上了。
这玩意儿要是传到后世,怎么不得算个国家文物啊。
常升揉了揉小莲的脑袋。
“你若想要,再让几位大师傅雕刻就好了,少爷设计这玩意,主要是为了给老夫人解乏用的。”
“少爷先教教你这东西该怎么玩儿。”
“若是觉得有趣,少爷就要再做几副,往宫里送了。”
在正堂中腾出一张圆桌。
再叫上管家和账房,牌局就算齐了。
都是读书识字的人,再加上规则简单,常升再现身讲解,打上几圈明牌,帮几人吃,碰,杠,胡,不过几圈,大家就都领会了这小小麻将牌带来的乐趣。
不多时,几人就沉浸其中。
就连常森不知什么时候跑到他身边看了几圈,就自告奋勇的把他给给顶了下来。
再看几个木匠雕工师傅围着看了一阵,只觉手痒,就自己又雕刻一套麻将出来,到一边自己玩去了。
经过广大民众的亲身完整,麻将再一次体现了它作为国粹的魅力。
常升功成身退的回房看书。
直到腹中空空,看着时辰已过午时,小莲居然都没来问膳。
果然,麻瘾上来了,谁还记着吃饭啊。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