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只想做咸鱼的我,被朱元璋盯上了全本小说》,由网络作家“关河万里”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高口碑小说《只想做咸鱼的我,被朱元璋盯上了》是作者“关河万里”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朱允熥朱元璋身边发生的故事迎来尾声,想要一睹为快的广大网友快快上车:、害怕陛下,都是正常的。但以如此大礼对待朱允熥,太反常了!或许是陛下对郑和有着特别的叮嘱。任尧疑惑地看着这一切,不是吧,郑和对朱允熥如此尊敬?尊敬得太过分了,有违常礼!朱允熥哈哈大笑:“郑和,这个世界,了解你的,只有我。你的天地,也不在我这个宅院。”“你,上马可杀敌,上船能远航,我们的民族能走多远,就看......
《只想做咸鱼的我,被朱元璋盯上了全本小说》精彩片段
郑和自认为也了解朱允熥。
朱允熥除了一副好皮囊之外,几乎是一无是处。
但几个月前,陛下似乎开始关注朱允熥。
陛下多次给他机会,他都没有突出表现。
而陛下反而是越来越喜欢朱允熥了。
据其他轮值小太监说,陛下念叨朱允熥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不经意之间的念叨,已经证明朱允熥在陛下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在自己被抓到拷问的时候,特别是当朱允炆扬起鞭子的时候,郑和绝望了。
幸好,朱允熥和陛下出现了。
否则,他早就成了冤死鬼。
陛下在养心殿特别赐给他一个新的名字,并且让他今后跟着朱允熥。
虽然心里有些不情愿,但陛下旨意不能违抗。
再何况,朱允熥也算是间接救了自己的性命。
朱允熥对自己如此了解,完全超出了郑和的认知范围。
只有一种解释,此人有着通天之能,也许他是穆喊默得派来的使者。
否则,他不可能知道麦加,更不可能知道自己朝圣麦加的梦想。
他是穆喊默得的使者,帮自己达到朝圣的梦想,绝对不是大话!
郑和现在不仅是服气了,看向朱允熥的时候,眼中充满了尊敬、崇拜甚至畏惧。
郑和郑重其事地伏到地上,连磕响头。
“吴王,您是真主的使者!请收下郑和的敬意!”
“吴王,从今往后,郑和就是您的仆从,随时随地敬畏真主,执行主命,赴汤蹈火,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郑和的言行举动,让大家又是一头雾水。
天啊,郑和是陛下派过来的,应该是见过世面的。
尊敬陛下、害怕陛下,都是正常的。
但以如此大礼对待朱允熥,太反常了!
或许是陛下对郑和有着特别的叮嘱。
任尧疑惑地看着这一切,不是吧,郑和对朱允熥如此尊敬?
尊敬得太过分了,有违常礼!
朱允熥哈哈大笑:“郑和,这个世界,了解你的,只有我。你的天地,也不在我这个宅院。”
“你,上马可杀敌,上船能远航,我们的民族能走多远,就看你能走多远!”
“从今往后,院子里的活,你不要干,我们一起探索未知的世界。”
郑和被朱允熥的话激发得热血沸腾。
任尧感到这个吴王,简直是狂得没边了!
动不动就是国家,就是民族,你只不过就是一个能哄陛下开心的马屁精!
说得好像你能当上皇帝似的!
“吴王,你喝多了吧?”
朱允熥一瞪这个“人妖”说道:“对了,以后院子里的大活小活,打扫卫生、洗洗涮涮,都是你的!”
“这些都让我来干?”任尧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小梅、小兰不能干吗?”
“梅儿、兰儿,他们要给我按摩,给我暖床,当然不能干这些脏活累活。”
任尧咬牙道:“陛下说了,不能让小梅、小兰给你,暖,暖床了!陛下说了,你身子骨弱,不能让掏空。”
朱允熥哈哈一笑:“我身子空?你问问她俩就知道。她俩不暖床谁暖床,难道你来给我暖床吗?”
“你!”任尧生气地一跺脚,飞一般地奔到房间里了。
“你出来!”朱允熥大喊:“你跑我房间干啥?男的暖床,恶心不恶心?”
任尧又从房间里来,飞速没入另一个房间。
喝酒之后,朱允熥很快入睡。
天亮时,朱允熥拿开兰儿的小手,挪开梅儿的白腿,准备起床锻炼身体。
忽然院外传来二舅舅常升的声音:“允熥,快,陛下叫你上早朝。”
这些数字,不管是帐上还是心里,都没数!
“陛下,户部只有鱼鳞黄册登记详细。洪武五年以来,先后发行宝钞十余次,总的面额多少,没有详细统计。”
范敏用袖子擦了擦额头:“国库的银两本就不多,大部分银两都散在民间,宝钞兑现起来,着实有些难度。”
听到此,朱元璋有些微怒。
原来,范敏也懂皇孙心中所讲的“准备金”。
就是说,宝钞和实物要有明确的对应关系。
现在,国库的银两没那么多。银两在民间,也没人愿意换成宝钞。
如此一来,宝钞可不就成了废纸一堆?
范敏刚才居然还在蒙自己!
“我大明与北元这些草原蛮族不同,他们可以没有财政,没有货币,缺粮了就南下打草谷。而我大明必须有稳定的财政。”
“有稳定的财政,就必须有稳定的货币。”
“你们说一说,要发行宝钞,朝廷和下面的官府要用什么样的实物相对应?”
大臣们都皱眉思考起来。
「老朱对财政也有研究?简直颠覆了我的认知!」
「秦汉以来,官僚系统分得笼统,不是文官就是武将,未免太简单化了。」
「时代越进步,经济越发展,负责治理的官员就越要专业化。」
「会打仗、会写文章,根本应付不了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发展。」
「传统科举出来的文人,除了会咬文嚼字,别的可真就啥也不会了。」
「大明,太缺少专业人才了!懂财政、通金融的人,根本就没有啊。」
朱元璋又得到了三孙的表扬,高兴的同时,又思考起来。
自古以来,军兵未动,粮草先行。
没有好的理财能手,打仗都没有底气。
自己之所以能够打垮元朝,很大程度上是有了李善长。
李善长善于理财,朱元璋只管打仗,从来不考虑钱粮够不够的问题。
其功劳堪比汉代丞相萧何。
只是,他提拔了胡惟庸,对胡惟庸的谋反不报告、装聋子,所以被杀掉了。
现在,真的是缺乏理财方面的能手。
听朱允熥的心声,可以断定,朱允熥就是这方面的人才!
只是,他一直低调隐藏。
要解决问题,就只有让他待在身边,随时从他的心声中找到办法。
兵部尚书齐泰出班奏道:“陛下,臣以为,宝钞对应的实物,应该是粮食。”
看到朱元璋没有反应,又继续说道:“民以食为天。最不会贬值的,老百姓最需要的就是粮食。”
“有粮食作实物对应,宝钞一定不会贬值。”
“而且各府县都有粮库,百姓兑换起来也比较方便。”
不少官员点头,认为齐泰说得很有道理。
朱元璋想了一下,齐泰也说到他心里去了。
不管干什么事情,都要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
发生宝钞也是如此,其对应的实物,也应该是百姓们常用、必用之物。
朱允炆看朱元璋微不可察的颌首,马上说道:“皇爷爷,孙儿认为齐大人所讲极为在理。”
朱允熥看了看朱允炆,又马上低下了头。
嗯?
朱元璋条件反射般支起耳朵。
「我现在终于明白,啥叫百无一用是书生了!」
「整天读所谓的圣贤书,真的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让这帮货们治理国家,纯粹在误国误民!」
朱元璋听得很仔细,因为三孙的心声,跟他的看法不谋而合。
就烦这帮子通过科举考试出来的酸文人!
一个个整天端着个架子,满口的子曰诗云,就觉得高人一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