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高质量小说开局县令,成为逍遥驸马

高质量小说开局县令,成为逍遥驸马

板面王仔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板面王仔”创作的《开局县令,成为逍遥驸马》小说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朕讲讲你的心得!”郭天养一听跟自己没关系也松了口气。李元照收获了景帝的高度赞扬,心中也是乐开了花,高兴道:“不错!儿臣这心得才是最重要的,强国富民之道就在其中!”不妙的预感再次涌上景帝心头,不过现在在兴头上他不忍心打断,于是示意李元照继续说。“宫里的那些师傅们曾教导儿臣,百姓之所以生活困苦皆是因为不懂治学,不读经典!可是桃源县百姓就读......

主角:郭天养方正一   更新:2024-01-23 14:1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郭天养方正一的现代都市小说《高质量小说开局县令,成为逍遥驸马》,由网络作家“板面王仔”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板面王仔”创作的《开局县令,成为逍遥驸马》小说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朕讲讲你的心得!”郭天养一听跟自己没关系也松了口气。李元照收获了景帝的高度赞扬,心中也是乐开了花,高兴道:“不错!儿臣这心得才是最重要的,强国富民之道就在其中!”不妙的预感再次涌上景帝心头,不过现在在兴头上他不忍心打断,于是示意李元照继续说。“宫里的那些师傅们曾教导儿臣,百姓之所以生活困苦皆是因为不懂治学,不读经典!可是桃源县百姓就读......

《高质量小说开局县令,成为逍遥驸马》精彩片段




暖阁内,地龙烧的火热。

景帝依然不断批阅着奏章。

自昨日回京私下会见几个臣子之后,这奏章就如同雪片一样递往宫中。

其中的主要内容都是催促水患拨款。

景帝不住的摇头,一笔一笔的勾划着。

朝廷的拨款是一定要拨的,不过还不是时候。自己作为帝王也无法信口开河。

总不能说自己找到了一个名叫功德无量的神器,可以逆转乾坤。

若是失败了,千秋史笔还不知该如何记载,不过想来自己也应该成了一个笑话了.....

毕竟那功德无量就连他也没见过,心里更是没底。

方正一的法子对他来说就像是落水之人抓住一根浮木,能抓住这一线生机总好过事后补救。

方正一是一个能创造奇迹的能吏,他愿意赌一把!

一一否了所有要求拨款的奏折,景帝长舒一口气。

随后又忧虑起来,明日恐怕群臣又要找自己讨说法,这样的日子还要挨上几天。

正思虑着,门外一小太监突然跑进来:“陛下,太子求见。”

“让他进来!”

见太子来了,景帝脸上忍不住浮现出一丝笑意,问道:“在京城内走这一日感觉如何?”

李元照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道:“大抵是了解了。”

“哦?今日去了何处?”看他这个样子景帝心中没来由的升起一股不妙的预感。

“儿臣今日只去了外城便匆匆回来了,不过窥一斑可知全豹,看的太多也没有意义!”

景帝面色沉了下来。

太子是飘了啊,才看了一个外城就跑到自己面前信誓旦旦。

还说什么窥一斑可知全豹,不过念在他年龄小,景帝忍着不快,还是保持着和善的面容。

“那你且说来听听!”

李元照深吸一口气,道:“那儿臣可说了,若是说的不好父皇可不许怪罪!”

“但讲无妨!今日你说什么朕都不怪你。”

“恕儿臣直言,这京城的情况之恶劣已经超出了儿臣的想象!”

“哦?”景帝调整了坐姿,开始认真起来。

“先从街道说起,房屋的排布混杂不堪,而且宅子也是盖的东倒西歪!显然是缺乏规划!”

“如此一来,百姓生活不便,阴暗夹角处且更容易滋生不法,若依儿臣之见,应该又朝廷统一规划,盖起整齐划一的房子,然后再卖给百姓!”

“朝廷既能得了银子,百姓也能得到更好宅子!”

景帝闭着眼,靠在椅子上,手指间或一下敲击着桌子,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嗯,不错,接着往下说!”

听到景帝的鼓励,李元照也开始逐渐自信起来。

“还有这街面的卫生,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此处应当效仿桃源县,从新铺设地面,设卫生官,禁止百姓倾倒垃圾。”

“同时应该修地下管道,最好把那些脏水垃圾都转移走!”

景帝睁开眼,直视着李元照道:“你可知管道要怎么个修法?那些脏水垃圾又要转移到何处?”

李元照一挥手自信道:“可以把管道修到江凌港附近,垃圾直接丢到海里!”

“管道多长?要花费多少银两,征集多少民夫?”

“沿途修管道若是遇到高山或者低谷又如何修下去?”

“修好了管道,又如何把脏污转移走?”

景帝一下抛出一连串的问题。

李元照有些尴尬,站在原地讷讷说不出话,随后突然灵光一闪。

振振有词道:“这些都无妨,不是本宫该考虑的问题!这差事若是交给本宫,本宫就让方正一去办!”

“所谓术业有专攻,本宫要学的是帝王之术!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先不考虑,抓大放小才是正道!”

呵,小事?这个不学无术的畜生!

景帝面无表情道:“好,那便跳过此项,直接说重点!”

见父皇被自己说的“哑口无言”,李元照登时精神了:“好!那儿臣便直接说重点了!”

“今日儿臣去了一百姓家中看了看,那宅子根本不能称之为宅子,倒是穷阎漏屋。”

“当时屋内正做着饭,是一锅鱼汤,看起来就教人没有食欲,而且这种汤竟是专门给病人煮的。”

“儿臣又问他们要了平日的吃食,不知父皇吃过没有,那是一种叫黄米煮的粥。”

“儿臣也尝了两口,那股酸苦的味道,想在回想起来还令人作呕。”

说着李元照真的回想起之前的时刻,昏暗的屋内吃着难吃的粥,一日复一日就这样渡过。

李元照的心也揪了起来,面色沉重道:“我大景百姓的生活太苦了,竟然吃这种东西度日...儿臣见了实在心里难受的紧。”

“儿臣也因此事有了一些心得.....”

“且慢!”

景帝突然坐直,严肃道:“你真的吃那黄米粥了?”

听到被质疑,李元照顿时不忿起来:“真的!郭公公可以作证!”

“召郭伴伴来!”

郭天养一路小跑进了暖阁,景帝开口便问:“太子今日去百姓家中,而且尝了百姓的吃食,可有此事?”

郭天养惴惴不安,生怕皇帝知道了太子吃吐的事,但是看了一眼李元照的表情心里又安定下来,于是回道:“回陛下!确有此事,当时太子吃完还心生怜悯给了那户人家十两银子。”

没想到啊.......没想到!

景帝心中突然莫名生出一阵狂喜。

虽然太子不求上进,不学无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胸无点墨,目不识丁,没心没肺.....

但是对百姓居然怀有一颗仁心!

而且你瞧,他竟还有了心得!

其他方面不行可以下苦功多学习早晚能迎头赶上,但是作为天子能有一颗体恤百姓的心才是最大的不易啊。

原本景帝还对太子的未来充满忧虑,可是现在似乎开始往好的方向转变了......

景帝本想板住脸色不让太子得意,但是心里越想越高兴,所幸直接笑了出来:“哈哈哈哈!好,此朕之麒麟儿也!”

“元照,你能主动接触百姓,懂百姓之苦,急百姓之所急,这一遭就算没白走..朕心甚慰啊....”

“来给朕讲讲你的心得!”

郭天养一听跟自己没关系也松了口气。

李元照收获了景帝的高度赞扬,心中也是乐开了花,高兴道:“不错!儿臣这心得才是最重要的,强国富民之道就在其中!”

不妙的预感再次涌上景帝心头,不过现在在兴头上他不忍心打断,于是示意李元照继续说。

“宫里的那些师傅们曾教导儿臣,百姓之所以生活困苦皆是因为不懂治学,不读经典!可是桃源县百姓就读什么经典吗?”

“我看未必,桃源县的那些书既非经典也非诗文,可是桃源百姓为何能生活富足呢?”

“可见这问题出在了识字上!白话文通俗易懂,桃源百姓学起来也方便省心,所以很多人都能看书,这能识字了不就算是有教化吗!”

“依我之见.....”

又是那该死的白话文!自从看了那本不可描述的金牌县令之后,太子就一直贼心不死!

景帝心里的喜悦被冲散了不少,淡淡道:“可以了,今日就到此吧。”

“等一下!我还有许多话要讲!”

李元照越讲越上头,觉得自己的理论精妙无比,仿佛不说完就成了天大的浪费。

“依我看呀,朝廷就该大力推光白话文书写!如此一来教化全国,未来可期!贫困也就随之消弭啦!”

“堂堂天子脚下,百姓的生活如同猪狗,吃的是馊粥,住的是陋室,可见是教化不力,国策制定出了问题,如果....”

李元照忘情的讲着,逐渐开始手舞足蹈起来,全然没注意脸色越来越黑的景帝。

郭天养听的是脸都绿了,把京城百姓生活说的猪狗不如不是抽亲爹嘴巴子吗!太子昏了头了?

“如果本宫当了皇帝,定要让天下百姓......”

"滚出去!"

“还有一些没有讲完”

“滚!!!!”

......................................................




次日,公房内。

刘二一早就把抢到的茶叶送了过来。

几位阁老围着桌上的一罐茶啧啧称奇。

“五十两着实是太贵了,不过看这小瓶儿颇为精致!可见是好东西!”

“是呢,还未泡开我已闻到了阵阵茶香。”

“好是好,不过这量太少了,喝不了几天!”

刘二站在人群外踟蹰着,见几位聊完了赶紧凑到李岩松近前,小心翼翼道:“李公..这茶不是花了五十两,是七十两,嘿嘿,我又找人借了二十两才买到。”

“我一早去的时候外面已经排开长龙售罄啦,这还是我从别人手里买到的...您看.....”

李岩松眉毛一竖,惊道:“七十两!我的老天爷啊!咱们茶房里的茶叶才三两银子一斤吧!”

“赶紧泡上,今日我请诸公喝茶,大家一块尝尝!”

刘二站在原地脸似乎有些红。

李岩松一拍脑袋笑道:“我倒是忘了,这还有二十一两银子,你拿着,去泡茶吧,记住就用清水泡不要加别的!”

见银子回来了,刘二顿时嘴角一扯欢天喜地跑去泡茶。

少顷,刘二端着一壶茶回来了。

众人赶忙围了上去。

张东相好奇道:“咦!怎么没味儿啊!刘二!你是不是买到假货了?”

然后直接揭开了壶盖,里面可怜巴巴的飘了三片叶子。

“你在这糊弄鬼呢!就三片泡的什么茶!”

刘二憨笑着: “哎呦,张公,这茶太贵了,我怕泡不好,糟蹋了!”

张东相哭笑不得,拿起茶罐撵了一撮茶丢进水里。

阁老们停下了手上的工作都是聚精会神的看着茶壶。

随着浸泡时间增加,茶香开始不断从茶壶中飘出。

众人已经是迫不及待了,张东相拿起茶壶一人倒了一杯。

精神奕奕道:“诸位!请吧,这天仙茶可是期待多时了!”

李岩松端起茶杯,仔细嗅着茶香,热气不断熏蒸他的脸上,随着心理作用茶还未喝人已经感觉到舒服几分。

“嗯..就是这个味道,昨日陛下喝的就是此茶!”

“清香淡雅,气味悠长!”

吹了两口后李岩松小心翼翼的喝了一口。

这股茶香慢慢从鼻端浸润到咽喉,然后一阵温暖落入胃中。

李岩松心满意足的呼出一口气。

寻常的茶汤总是添加各式各样的佐料,味道浓烈复杂,李岩松不喜。

而炒制茶叶恰恰只发挥了茶香的本味,体验别具一格!

与茶汤截然不同!又比喝水强出百倍!

妙!实在是妙!

李岩松一口一口的喝着茶水,心里不禁叹了一口气。

好确实是好,不过着实有些太贵了,一两茶叶,他一个人只怕都用不过七天。

看着其他人都在细细的品茗,李岩松忍不住朝张东相问道:“张公,如何呀?”

张东相咂咂嘴,纳闷道:“还行,就是淡了,再加点大枣,葱姜味道应该更醇厚!我感觉没那么神呐!”

“..........”

李岩松一时无语

郑桥则是表情严肃,小口小口的抿着茶水。

李岩松见了道:“郑公,你觉得如何?”

郑桥又闭上眼细细品了一口,赞叹道:“妙!实在是妙!世界上竟然有这般神奇的茶叶!”

李岩松笑了:“哦?快来讲讲!”

“茶味自不必说了,诸公应该都能品的出来,可是细品之下还微微略带一丝药香!”

“嗯~既有甘草,薄荷的清香还有夜交藤的味道,再品之下还略带一丝青草香气!”

“不信诸公再细细感受一下!”

听他解释众人连忙又喝了一口。

李岩松好奇道:“郑公还懂岐黄之术?”

郑桥捋着胡子得意道:“呵呵,这没什么,年轻时学过一点,多年不看,献丑啦。”

“这薄荷甘草可以发汗解热,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

“而夜交藤又能养心安神,祛风通络,补充血气。”

“还有这草香,说明这茶是极具生机的植物!”

“此茶竟然能融合三味又生机勃勃,可见其药性之神奇,不愧名为大品天仙茶,五十两,不贵!”

众人听完他这番解释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此中门道这么多!幸亏有个懂行的!

郑公有如此高度评价看来大品天仙茶实至名归呀!

随后众人看向手中茶盏的眼神多了几分热切。

然后低头又开始细细品味起来。

“不简单啊不简单!”

“确实!我也品出草香跟薄荷味儿啦”

“嗯...饮此茶竟然有一股想要吟诗的冲动!”

一时间公房里吟诵之声大起,所有人都在这欢快的氛围中表示自己喝完精神了,并纷纷扬言要再购买一批!

守在门口刘二目瞪口呆的看着公房里难得一见的欢乐场面,口水不争气的从嘴角流了下来.....

....................................

桃源县,制茶工坊。

方正一带着张彪照例巡视县里的各处产业。

此时制茶工坊内炒茶师傅们光着膀子,努力炒着大铁锅里的茶叶。

此前这些茶叶基本都消化在桃源县之内了,方正一准备再扩大一些产能,估摸着那些茶叶李隆有一两个月也就能销售完了。

手上先屯一批货再说,反正茶叶短时间不用担心放坏。

他倒不怕卖不出去,大景上下还在喝那种调味茶汤。

而炒制茶叶早已被历史证明了是大趋势!出货快不快全看李隆的能力如何了。

看着工人们热火朝天的干活,方正一满意的点点头。

目光扫到墙角时突然眉头一皱,大骂道:“哪个王八蛋把茶叶跟草垛放一块了!有没有点匠心啦!?”

“串味儿了把你们全挂到城墙上!这是县里要开的新外销业务,出了岔子拿你们试问!”

“还有!炒茶要注意!那些药材的比例控制好!”

“炒完了把里面的杂质全都捡的干干净净!”

“这不是咱们自家用的,品控一定要稳定!不管哪一批一定要做到同一种味道!都听懂了吗?”

炒茶师傅挺直腰板齐刷刷大吼:“回老爷!听懂啦!!!”

....................................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