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重生82:从打渔开始养活妻女小说

重生82:从打渔开始养活妻女小说

薛不是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最具实力派作家“薛不是”又一新作《重生82:从打渔开始养活妻女小说》,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李安龙林念慈,小说简介:山路石阶,直奔码头。船码头在海塘边上。李家村的海塘,是用乱石块垒砌而成。海塘在退潮后,裸露的滩涂能有五六米的高度,那时候要想上滩涂,就得把背篓,篮子全挂身上,从坝顶往下攀爬。好在现在涨潮,船老大正在码头边招呼要登船的乡亲,边上还有船老大的儿子玩着手里的海瓜子。村里的孩子最喜欢在枯潮的时候,在滩涂上捡海瓜子。海瓜子泥里休息,滩涂上会呈现......

主角:李安龙林念慈   更新:2025-07-17 15:4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安龙林念慈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82:从打渔开始养活妻女小说》,由网络作家“薛不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最具实力派作家“薛不是”又一新作《重生82:从打渔开始养活妻女小说》,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李安龙林念慈,小说简介:山路石阶,直奔码头。船码头在海塘边上。李家村的海塘,是用乱石块垒砌而成。海塘在退潮后,裸露的滩涂能有五六米的高度,那时候要想上滩涂,就得把背篓,篮子全挂身上,从坝顶往下攀爬。好在现在涨潮,船老大正在码头边招呼要登船的乡亲,边上还有船老大的儿子玩着手里的海瓜子。村里的孩子最喜欢在枯潮的时候,在滩涂上捡海瓜子。海瓜子泥里休息,滩涂上会呈现......

《重生82:从打渔开始养活妻女小说》精彩片段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寻景说屋书号2230


李安龙知道涨潮速度的可怕,该撤就得撤,这块溶洞就他一人知道,回头他还能来淘好货。

他将油布袋子,灌了半袋子海水,将竹笼子里的鱼倒进去,放进背篓里。竹笼子单独装青蟹。他用绳子绑好,往身后一扛,潜水返回。

他回到溶洞进口,刚将高筒雨靴套上,身后海水就漫出来了。

李安龙心中庆幸,得亏刚才跑得快,要是犹豫慢上两分钟,讲不定就遭了难。

生活在海边的渔民就是这样,靠海吃海,海水能送来财富,也能送来灾难。乡亲们平日里说话都很讲究,不能犯了忌讳。吃鱼要翻面的时候不能说“翻一翻”,要说“正过来”,生怕家里人出海的渔船,遇上风浪渔船翻了。

他小时候若是说了“翻”得被李父用筷子,狠狠敲手背做惩罚。

他提着湿漉漉的裤头,扛着背篓里的鱼,拖着竹笼子,喜滋滋地下了山路石阶,直奔码头。

船码头在海塘边上。

李家村的海塘,是用乱石块垒砌而成。海塘在退潮后,裸露的滩涂能有五六米的高度,那时候要想上滩涂,就得把背篓,篮子全挂身上,从坝顶往下攀爬。

好在现在涨潮,船老大正在码头边招呼要登船的乡亲,边上还有船老大的儿子玩着手里的海瓜子。

村里的孩子最喜欢在枯潮的时候,在滩涂上捡海瓜子。海瓜子泥里休息,滩涂上会呈现各种花纹和图案,当地孩子十拿九稳,捡了海瓜子,手指头捏住海瓜子,随手一甩,把沾在手上的泥巴甩掉,然后放进桶里。

李安龙看着船码头欢声笑语的孩童,心里回忆起两世为人的感慨。他小时候最喜欢和伙伴们凑在一起,这样抓海瓜子甩泥巴,一不小心就会把旁边的小伙伴变成花脸。

船老大喊:“上船喽,上船喽!2毛钱一个人,马上开船不等人喽!”

码头边上海鲜收购点,写着“王记”,边上还有“陈记”和“张记”,这些收购点的价格,比镇上海鲜行低一些。

李安龙拖着沉甸甸的竹笼子,还没登船,就看见王记收购点的伙计,冲他说道:“李安龙,淘海淘到啥好东西了?拉进来过秤啊。”

这人说话声音很是耳熟。李安龙抬头一瞧,嘿,老熟人,可不就是打小和他一块扯海瓜子的王拐子么。

王拐子过去做帮船,出海遇到风浪,坠了海。他好不容易靠着水性捡回一条命,回来发现右腿冻没了知觉。当时医疗条件不好,他被拉去医院截去一条腿,然后他就帮着家里人打理海鲜收购点,被人叫王拐子。

李安龙笑道:“能淘着啥啊,小鱼小虾的呗。”

王拐子热情喊道:“咱俩谁跟谁,你来我这卖,我给你价格抬高,回头还找你喝酒打牌。”

船码头上,张婶和陆家嫂子坐在船里,等着发船。两人在山脚下见到李安龙,还笑话他涨潮去淘海。

姑嫂见到李安龙还真的淘到鱼,一个个站起来喊道:“李家老三摸到多少海虹了?这么沉甸甸的竹笼子,瞅着得有几十斤呗。”

“大侄子,你不如把海虹拉上船,别搁王记这家卖。王记的秤不对劲,上回咱去镇上出街鱼筐装满都有20斤,结果来王记就称了16斤。”

“对头,你拉隔壁张记也比拉王记要好些。”

两个姑嫂寻思,李安龙淘海去得晚,最多也就摸摸海虹,这类不值钱的海货,讲不定还能摸到没人要的撒尿虾,运气好还能在矶钓的礁石滩摸到青占鱼。

姑嫂们这么拆台,王拐子的脸皮搁哪放?

王拐子脸色一怒,转而笑嘻嘻的贴着李安龙,说道:“李安龙,咱俩穿一条裤衩长大的,我还能坑你么?要我说啊,你这么些海虹,我6毛十斤的收,你要是跑镇上啊,还得给船老大交2毛,不划算呐。”

李安龙瞧着他,心里冷笑。

他上一世没少被王拐子坑,越是熟人越是好骗。海虹海鲜行是1块钱10斤的收,他这价格差的离谱。

他将背篓放下来,打开油布袋子,说道:“今个没海虹,牡蛎12个12块,能收就收,不收拉倒。”

王拐子探头一看,瞅见四斤一个的大肥牡蛎,眼珠子都能瞪出来。

他又瞧见油布袋子里还有时带鱼,大米鱼,大鲈鱼……叫他眼睛瞪圆,但嘴还是硬的。他假装为难,说道:“啧,这么大可不好收啊。小的自家留着吃,大的看着能卖出价,但真收的人还没几个。要不这样,你这一箩筐,我算你15块钱,一口价。”

李安龙头也没抬,扭头就走,骂道:“滚犊子吧!做梦呐您嘞,梦里啥都有。”

船老大发动引擎,轰隆隆隆渔船出海,往镇上方向走。

码头上,王拐子还大喊:“李安龙!你他妈别不识好歹!我和你穿一条裤裆长大,还能坑你?”

他气闷地眼瞅着船开走。

边上张记收购点的老板,笑呵呵对他说道:“他那筐又是大米鱼,又是时带鱼的,你当他二傻子似的就开15块钱?我都替你臊得慌。”

王拐子嘴里还在骂骂咧咧。

他就想不明白了,李安龙上周和他喝酒还和二傻子似的,他说啥就是啥,屁都不敢放一个,咋今个李安龙这么清醒了?

“妈的,这小子真戒酒了?和变了个人似的。”

……

李安龙交了2毛钱给船老大,坐船去镇上。

两个姑嫂对他背篓,竹笼里的收获,惊讶又羡慕,连连问他打哪个位置淘到的宝贝,咋涨潮了还能有这收获?

李安龙知道有财不外露的道理,会守住溶洞的秘密。

越是看起来和善的乡亲,亲戚,越是得防着些。嫌你贫,怕你富,恨你有,笑你无。背地里能捅刀子的,都是熟人。

他说道:“哪有,都是渔船里拖出来的货。”

姑嫂们点点头应了下来。

村里乡亲,几乎挨家挨户都有渔船,就属李家的渔船最小,是过世的爷爷传下来的,修修补补一年又是一年。稍微有点本事的乡亲,都换上了小机帆。再有点钱的乡亲换上大渔船。

渔汛来的时候,要是能开着大渔船去大渔船捕捞,那收获真是一筐又一筐。

一路上,李安龙和乡亲们唠嗑。他听着谁家又换了大渔船,谁家在大渔场里发了家。

他攥紧拳头,心中暗暗发誓,他今年头一个目标,要赚钱买个小机帆,出海捕捞,来换更多的财富。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寻景说屋书号2230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寻景说屋书号2230


木桌上有道裂痕,是上个月李安龙喝醉酒发疯,拳头捶着桌角砸出来的。这也是屋里唯一一件还算完好的家具。

林念慈看着崭新的奶粉,很是疑惑。她抱着奶粉来到后院,瞧见也端着瓷盆出来的大嫂。

她问道:“大嫂,早上家里有客人来过吗?”

李家贫困,买不起这么矜贵的奶粉,她觉得或许是客人来拜访,送来的一罐奶粉。家里人瞅着她闺女年岁最小,心疼她闺女,所以搁在她桌上。

大嫂刚在前门和李安龙招呼上,抬头就看见漂亮的林念慈,抱着同一罐奶粉走出来。

大嫂梁桂花是从隔壁农村嫁进来的。她看见高高瘦瘦的妯娌,皮肤雪白,长得又好看,心里不痛快。

梁桂花说道:“能有啥客人啊,老三带那么大一罐奶粉,你家闺女也喝不完。匀些给幺儿也尝尝味儿呗。”

她眼睛盯住奶粉,替自个小儿子着想。

林念慈听见是李安龙带回来的奶粉,眼里先是不敢相信,然后沉默下来,说道:“李安龙哪来的钱买奶粉,这可不便宜。”

梁桂花见她不舍得匀奶粉,心里冷哼一声。

她早就瞧城里来的女知青不痛快,知青又咋样,凭啥就高人一等,用鼻孔看人?

她皮笑肉不笑说道:“老三昨儿个就出门了,他咋就没钱了?有那么个有钱丈母娘在,老三还怕没钱?妯娌不是我说,你城里长大又怎么了,还不得捏着鼻子嫁进咱农村来遭罪。”

林念慈俏脸煞白,越来越难看。

大嫂梁桂花瞧着她脖颈上的红痕,越看越是眼热。

瞧瞧别人老三的媳妇儿,天天被男人宠爱。再瞧她家男人,明明一个妈生的,那事儿就是不中用,她催了十天半个月,男人才弄上一回,结果她还没舒服上,男人就完事儿了,真他妈晦气。

梁桂花将手里的瓷盆,往林念慈手里塞,喊道:“妯娌啊,我去瞧瞧灶台,你把咱这盆衣服一块洗了啊,别用皂,浪费水,多用搓衣板使劲搓。”

林念慈越想越惊慌,转身抬脚就往屋里走。

梁桂花见妯娌不借奶粉,还不洗衣,气得亮起嗓门就骂:“神气个啥啊!城里来就高贵上了?还不是得靠娘家帮衬,再生个倒贴钱的赔钱货。”

她显摆自家生了两儿子,腰杆子硬挺,骂起人来理直气壮。

……

灶台间,李安龙正在往外掏汽水,和姜汁儿。

他三分钟前刚回家。他见到媳妇儿正在后院,背着闺女,勤快地搓衣,眼眶一热。

他看着林念慈背影出众,皮肤娇嫩的能掐出水,但穿着一身破旧到泛白的补丁衣裳,心里很是酸楚。

林念慈干活儿时候,长发简单挽起来,露出白皙的后脖颈,能看出脖颈下被掐出的淤青。

李安龙恨不得回到上一世,猛抽自己几个大耳刮子。这么好看能干的媳妇儿,他不珍惜,逼她抱着闺女投河自尽,他真是混账啊。

他没有打扰媳妇儿,将奶粉放进里屋桌上,然后回到灶台,将两瓶汽水,姜汁儿,还有一斤饼干放在灶台上。

他心情很好,哼着小曲儿,想着一会儿媳妇看见他带回来的零食,能有多高兴。

李安龙刚转头,就看见林念慈走进来,他刚要说话,林念慈扬手就打了他一个巴掌。

啪!巴掌声轻脆。

他被这一巴掌打懵了,不知所措。林念慈乌凌凌的眼睛盯着他看,眼里全是泪水,还有对他的痛恨,和厌恶。

林念慈又是害怕,惊慌,又是愤怒,失控般推搡着他,大喊道:“你又去城里找我妈了?你怎么那么不是人?我妈身体不好,你又拿刀故意吓她,又拿我爸的救命钱?李安龙,你真不是个东西!”

李安龙看着媳妇儿眼里的委屈,愤怒,悲哀,绝望,回忆如同潮水一浪一浪席卷来。

他都想起来了。

上一世,他不知道林父身患重病,还埋怨老丈人一家不帮衬。他酒劲上头,又听了放印子老张的挑唆,进城里找两个大舅哥借钱。

结果两个大舅哥揍他,告诉他要钱没有,他的命倒是可以留下。他哪里受过这种鸟气,拿起边上的折叠水果刀自卫,找到丈母娘讨要说法。丈母娘心软,心疼女儿过得不好,就给了他一沓钱。他没想到这是老丈人的住院费。

李安龙赶紧解释道:“媳妇儿,你别听大嫂瞎编排。这些钱都是我双手挣来的。你瞅瞅,这些汽水,还有你喜欢的姜汁儿,都是去镇上给你买的。”

林念慈恐惧他,害怕他。刚才那一个巴掌耗尽了她所有的勇气。她泪水成行落下,生怕这个男人抬手报复她,狠狠欺负她,赶紧后退了两步,警惕瞪着他。

李安龙见媳妇儿像是受惊的鹿,又是心疼,又是懊悔。

他紧忙着伸手掏向裤裆,想要把剩下的10块9毛交给媳妇儿,好让媳妇儿放心。

林念慈见他酒醒了还想着干那事儿,没日没夜的欺负她,打牌输了钱,回家拿她身体出气。

她只觉得这男人瘆得慌。她眼神黯淡,哆哆嗦嗦靠在墙角,伸出白皙柔嫩的胳膊,绝望无助地抱紧自己。

“李安龙,你真不是个人。”

李安龙手足无措,见媳妇儿绝望成这样,都能腰杆子弯下来,差点给她跪下。

他使劲从裤裆里掏了掏,将1张大团结,和9毛零钱,赶紧托在手掌心里,送过去给媳妇儿瞧。

他放软语调,哑声说道:“媳妇儿,这些钱是我挣来的,贴补家用。你想用来买什么,就买什么。给自个儿做几件新衣服,给闺女吃饱。”

10块9毛钱,在城里算不上多,但在农村足够一家人省吃俭用,用上一个月。

林念慈嫁进李家两年半,头一回见到这么多钱。她双腿一软,差点跌了个踉跄,都有些站不稳。

她僵立在原地,望着明晃晃的钱,心里觉得非常不真实。

这男人真的改好了?不会是对她另有所图?

还是说,他在她娘家讨不到好,先用这法叫她心安,回头再找她娘家借钱?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寻景说屋书号2230



她生怕拿了李安龙的钱,回头李安龙又提着刀,去她娘家耍横,讨要更多的钱。那可是她父亲重病的救命钱啊。

李安龙见媳妇儿还是犹豫,软声哄道:“拿着吧,今天你歇着,我来烧饭。”

石头房的房梁不算高,还挂着鱼干和腌制品。他身材高大挺拔,站起来头能顶到挂着的鱼干。

他弯着腰,歪着头,拿出砧板,架着菜刀,笨拙地择菜,切菜。他打算用梁上阴干的咸肉和山里挖的野菜,焖一锅土家灶锅的咸肉菜饭。

他将咸肉切成小块,放锅里先煸炒。这年代油票珍贵,挨家挨户炒菜不舍得放油,都是炖菜多。但他知道,媳妇儿在娘家爱吃咸肉菜饭,这菜就得将咸肉煸炒出味儿,焖饭才鲜香。

咸肉在锅里“滋滋”冒油,鲜美的荤香味儿飘进空气里,将人肚里的馋虫都勾起来。他将米缸里不多的米,放进去加上水,放进切了的野菜,一道焖煮。

这样焖出来的咸肉菜饭,最能散发咸肉的荤香味,混入焖煮的米粒里。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大米饭,裹满咸肉的独特风味,比炒饭更有味。

林念慈一大清早起来后,就没吃什么东西,饥肠辘辘。

她看着这般不一样的李安龙,都不敢相信。家里荤肉少,过去他都紧着自己吃饱,只给她吃剩下的隔夜米饭,要是家里炖了鱼汤,她也只能喝刷锅水。

他还会主动烧饭?

李安龙站在灶台边,等着咸肉菜饭焖好,揭开锅,瞬间空气里飘散开浓郁的香味。咸肉的独特鲜味,和野菜的清香,混着大米饭的米香,一个劲往人鼻子里钻。

他用饭勺舀了两大碗饭。一碗给林念慈端上,一碗放在自个面前。

他坐下来,说道:“媳妇儿,快吃吧,瞧你瘦的。”

林念慈站在原地,僵硬着,迟迟没有坐下来。

他见媳妇害怕,心里叹了口气。他过去得干出多少浑事儿,才能让妻子这么不信任他,这么恐惧他。

李安龙将筷子往林念慈手里塞,拉着她坐下来,还将锅底最香的一块锅巴,放进她碗里。

香香脆脆的锅巴,是灶锅咸肉焖饭的灵魂。一口咬下去,嚼着嘎吱嘎吱脆响,能把村里的娃儿馋哭。

这么香脆的锅巴,过去哪里轮得到林念慈,李安龙定是紧着他自己吃,一口全部吃完,就连大哥和二哥都没有份。

李安龙说道:“媳妇儿,以后咱俩夫妻一条心,我不会再欺负你。要是你受了别人鸟气,你告诉我,自家男人给你出气。”

林念慈僵硬了一下,不敢相信地看着他,心里更觉得不真实。

她只觉得这个男人可笑,定是又想弄出什么幺蛾子,用这办法叫她放松警惕,等喝醉后又狠狠抽打她。

她越是摸不着底,越是不敢动筷,生怕这是最后一顿饭。

咸肉焖菜饭刚出锅,那小味儿挠挠的,香的很,把大嫂梁桂花从后院吸引过来。

梁桂花看年轻小两口,看着牙酸,她阴阳说道:“咱还说老三咋有钱带奶粉回来了,还以为老三上山打野货去,结果是借咸肉来了。”

这条咸肉是大哥给人做当地向导,领着来收货的客商跑船,客商作为答谢,送他的一条咸肉。大嫂平日里看得很紧,结果转头被李安龙切了烧菜去。

李安龙客气说道:“大嫂,我这不没票买肉么。回头我和大哥说一声,下回我去集贸市场换了肉,给大哥送过去。”

镇上的集贸市场附近,有很多乡亲会出街摆摊,卖的都是自家养的土特产。现在还没包产到户,村里让养猪养鸡,但不让乡亲养多。

鸡蛋作为硬通货,村里人会拿出鸡蛋到集贸市场,来交换些自家需要的物件。李家后院也养了两只母鸡。母鸡下的蛋,母亲不舍得自家吃,攒了放进篮子里,每周去集贸市场换些布和棉花絮子,冬天好做冬棉被,捱过物资稀少的冬天。

梁桂花一听,心里嘀咕。你个懒汉,头一回见你这么正经八百分担家务,还等你换肉?等到明年去。

她笑嘻嘻说道:“老三啊,咱一家人客气啥。别说什么还不还肉的事。你这不是带了罐奶粉回来么。咱家幺儿也想尝尝奶粉,问你媳妇儿借,她也不给,就想着问老三你借半罐。”

大嫂一张嘴就是拿半罐奶粉。李安龙看了看林念慈,林念慈低头不作声。

他心里明白,自家媳妇儿是读书人,脸皮薄,哪里斗得过泼妇大嫂?他不在家的时候,媳妇儿肯定没少受气。

他站在媳妇儿这边,腰杆挺直了挡在林念慈面前,也乐呵呵对梁桂花说道:“大嫂,还真不是我媳妇不借,这事她做不了主。这样,回头要是侄子真稀罕,你找大哥问我要。”

李安龙知道,大哥好面子,哪里张得了嘴管他要奶粉?

大嫂梁桂花冷哼一声,转头气鼓鼓地就走,说道:“不想借,就不借呗,存心拿话打发人。”

李安龙把大嫂打发走,转头对林念慈笑道:“放心吧,啥破事儿都有我在,咱无条件站在媳妇儿这边。”

林念慈怔怔地看着他,真以为她耳朵听错了。

她之前以为李安龙只是说说而已,哄着她,但他真的为了她,得罪了大嫂。

难道他喝酒喝出良心来了?

这还是李安龙吗?瞧着身皮,是他没错啊。

……

林念慈在李安龙的鼓励下,端起碗,小口小口吃了起来。

咸肉焖菜饭香的很,刚出锅的锅巴更是香脆,一口咬下去酥酥脆脆都能听见嘴里的“咔”声。

她好久没吃到这么美味的饭,一不小心吃多了,打了个饱嗝。

天色晚了下来。

她吃完饭收拾完碗筷,回了堂屋,烧了热水,配了凉白开,用温水冲了奶粉。

家里没有奶瓶,只有喂米糊的小碗和小勺。好在闺女已经快两岁,能张嘴喝勺子,正常吃饭。

林念慈一勺一勺地喂着女儿,漂亮白皙的脸上,满是温柔。

李安龙坐在床边,点起洋油灯。

村里刚通电,但不是挨家挨户都拉了电线。洋油灯很暗,夜里光线差,他起夜的时候去旱厕,都容易绊倒,更别提经常起夜哄孩子的林念慈。

李安龙静静看着媳妇温柔好看的眉眼,说道:“咱们也和杨大队长说说,把家里电线扯了呗。”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