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优质全文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优质全文

画凌烟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魏忠贤崇祯是军事历史《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中出场的关键人物,“画凌烟”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事情已经不是一个朝廷二品官员犯罪这么简单了。据说波及到了山西八大富商,这八大富商各个富得流油。分别是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按理说,在大明的官场上犯了事,只要银子给得够,就算是天大的事,那也压得下来。可是,这一次,这八个人无论往上塞再多的钱,都压不住了。京师的人也传消息过......

主角:魏忠贤崇祯   更新:2024-05-18 12:1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魏忠贤崇祯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优质全文》,由网络作家“画凌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魏忠贤崇祯是军事历史《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中出场的关键人物,“画凌烟”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事情已经不是一个朝廷二品官员犯罪这么简单了。据说波及到了山西八大富商,这八大富商各个富得流油。分别是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按理说,在大明的官场上犯了事,只要银子给得够,就算是天大的事,那也压得下来。可是,这一次,这八个人无论往上塞再多的钱,都压不住了。京师的人也传消息过......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优质全文》精彩片段


“还有,凡涉事官员,给朕查出来,朕会让吏部派人协助调查,你明白了吗?”

杨所修连忙匍匐在地上,他知道自己接了个烫手山芋。

山西八大家,和多少官员牵扯在一起了,若真是要彻查,必然牵一发而动全身。

像他这种人,最多也就是秉承着明哲保身的态度在做副都御使,这样的案子,平时他绝对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没看见的。

但现在他已经承诺下来了,不接也得接。

其实就算他没承诺,皇帝让你接你敢不接?

这种事,锦衣卫都已经把证据收集齐全了,明摆着皇帝是不想私审,而是要交给督察院立案公审。

而这种大案子,必然还会有刑部和大理寺加入进来。

这叫三司会审。

“臣必负陛下所托。”

王承恩拿回所有的供书。

“你起来吧。”

“谢陛下!”

杨所修心事重重离开了皇宫。

他无法猜测皇帝的用意。

这其中有一点他想不明白。

为什么要让自己来牵头,曹思诚现在是督察院的一把手,自己不过是二把手。

杨所修回去之后,下半夜没有睡着觉。

没睡着觉的何止是他,魏忠贤也没有睡着觉。

山西出事了。

魏忠贤刚因为客氏的事情,担惊受怕了几天,他现在没太多要求,就只是想保住东厂提督的位置,老老实实跟着皇帝混。

但最近这些事出得有些让他心惊胆颤。

现在又闹出了山西这么一件事,让他整夜整夜睡不着觉。

魏公公真是一下子苍老了十几岁啊!

天启七年十二月二十日,副都御史杨所修,弹劾山西巡抚牟志夔勾结建奴,卖国求荣。

朝野震惊!

山西巡抚,地方大吏,主管的一个省的民政啊!

二品大员!

一时间,京师风起云动。

人们看到的事情过程是这样的,曾经的阉党成员、政治投机分子杨所修从新皇登基以来,为了和魏忠贤撇清关系,一直致力于要搞死魏忠贤。

从他开始对魏忠贤的第一狗腿子崔呈秀的猛攻开始,到现在,就一直没有消停过。

这一次据说是有人举报了牟志夔,举报人是谁呢?

一个叫王涌的人。

这货是谁?

山西的一个举人!

但是这个举人为什么要举报朝廷二品大员?

他脑袋是被门挤了,还是闲的蛋疼不要命了?

当然不是,他是在锦衣卫左都督田尔耕的一番“感化”下,突然明白了“人间大义”,所以义无反顾的举报了牟志夔。

举报牟志夔三大罪。

第一条:贪污受贿。

第二条:私通建奴,卖国求荣。

第三条:欺君罔上,鱼肉百姓。

每一条罪都是死罪,尤其是第二条罪,该死一万次!

按理说,这种举报方式,以前也有,例如魏忠贤当政的时候,全国无数读书人像打了鸡血一样写举报信给朝廷举报魏公公。

但没有一封是真正到达皇帝那里的。

即便是当时的朝廷重臣杨涟举报魏忠贤,也是困难重重。

可这位举人举报山西巡抚牟志夔,却一路畅通无阻。

举报信完好无损,一个字不差的摆在了崇祯的御案上。

朝堂上,副都御使杨所修跪在正中央,一脸大义凛然的样子。

但心里已经吓得差点原地爆炸了。

因为他知道,牟志夔还只是开始,这是一桩牵涉几万人的大案。

想到那些名单,他的手都不由得发抖,冷汗直冒。

而魏公公则在旁边瑟瑟发抖,因为牟志夔就是著名的阉党,在山西还给魏忠贤修了祠堂。

崇祯按照程序看完了所有早就已经知道的内容后,勃然大怒:“岂有此理!无耻!查!督察院给朕立案,彻查!三司会审,刑部,大理寺一起审,必须给朕一个交代,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朕只给你们一个月时间!办不好全部给朕去菜市口挨刀子!”

“是!”

明朝的行政效率一项都是很低的,不过若是掉脑袋的危险降到头上来,就不一定了。

就说这山西大案,据说锦衣卫没有插手,从拿人到审问,都是督察院、刑部和大理寺。

至于拿人,第三天牟志夔就被弄进了京师。

听说督察院拿人的时候,牟志夔还在小妾房间里和小妾一起谈论人体的构造,一帮人突然就闯进牟大人的房间里。

还听说,当时牟大人吓得当场就低下了头。

之后,就到了天牢里。

再之后,督察院、大理寺和刑部的官员们,表现出了空前高度的工作热情。

经过了一天一夜的审问后,于是半个太原炸了。

事情已经不是一个朝廷二品官员犯罪这么简单了。

据说波及到了山西八大富商,这八大富商各个富得流油。

分别是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

按理说,在大明的官场上犯了事,只要银子给得够,就算是天大的事,那也压得下来。

可是,这一次,这八个人无论往上塞再多的钱,都压不住了。

京师的人也传消息过来了,皇帝亲自盯着这个案子,谁敢拿钱谁就准备下地狱吧。

这个案子审得非常快,督察院、刑部和大理寺难得这么快达成一致。

大概是谁都不愿意表现出和牟志夔有半点关系吧。

天启七年年底,最后一次上朝。

杨所修将全部的审案资料递交给了皇帝。

杨所修在朝堂上大声道:“陛下,臣以为,这些人卖国求荣,当诛九族!”

他此话一出,所有大臣闻言都是一怔。

诛九族太狠了,这样杀会让皇帝有损圣德的。

崇祯也是言简意赅:“准!”

刘宗周立刻出列道:“陛下三思,卖国求荣自当杀,但若是要诛九族,会有损天子圣德,于社稷不利。”

崇祯仰天大笑道:“刘大人说笑了,社稷是靠朝堂诸公一起勤勉执政撑起来的,不是靠朕的圣德。”

按理说,大臣夸赞皇帝圣德,历代皇帝都非常高兴,也爱听这话。

但崇祯却不同啊,他是21世纪的人,他才不迷恋圣德那一套。

你就算夸得再天花乱坠,饥荒解决不了,军防解决不了,都是白扯啊!

所以他干脆就不要脸起来,圣德算个屁啊,别老往朕身上甩!

“刘大人,这江山社稷靠的可不是朕一个人的圣德,靠的是你们在场的所有人,若是你们当众有人烂了,要投敌了,朕就算天天在孔老夫子的画像面前,也于事无补啊。”

一时间,刘宗周还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崇祯却不依不饶继续道:“以后你们也少跟朕谈什么圣德,朕要的是粮食,这八个人抄家,灭九族,粮食全部运到陕西赈灾,所有家产充公!”


毛文龙的事,崇祯不想过度去关注,毛文龙现在在东江那边,朝廷本身要辖制非常困难。

让他先自由奔放地发展一段时间吧,只要对建奴有掣肘作用,一切都好说。

最近这半个月,朝中大臣们日子倒是过得舒服。

皇帝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召开御前议政了。

两天前,吏部尚书房壮丽那边又推了两个礼部侍郎的人选到孙承宗那边,分别是刘宗周和钱元慤。

这两个人都是东林党,刘宗周是有名的大儒,而且是东林党中的一股清流,这人不迂腐,而且为人比较正派。

但钱元慤却是个政治投机者了,他是典型的东林党变异分子,以为自己是正人君子,然后固执的用正人君子那一套去排挤一切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

这两个人崇祯都通过了,一是给孙承宗面子,二是让礼部尚书温体仁也蛋疼蛋疼,给这个老油条安排两个难惹的下属。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为后面搞孔家店和宗室做准备,温体仁这个老油条用不好会黏手,用得好了就是把锋利的刀子。

崇祯也不想多过问礼部的那些破事,现在也不是动孔家店和宗室的时候。

能把兵部和粮食的问题解决了,才是当务之急。

把宋应星安排得明明白白后,崇祯丝毫不顾虑最近朝堂上某些铲除阉党的声音。

对江南的动向,他也懒得去理会。

那帮东林党人现在还翻不了天!

等朕练好了新军,把北边的军防处理完,稳定了粮食产出,再去好好收拾你们这帮二五仔!

崇祯收拾了一下,一身青衫便服,带着许显纯等锦衣卫,便去了天牢。

此时,周延儒正在他天牢里瑟瑟发抖。

他看见皇帝来了,连滚带爬过来:“罪臣叩拜陛下!”

天牢内阴暗潮湿,帅气儒雅的周延儒,此时面色苍白,神情颓然,半个月的时间,仿佛苍老了十岁。

自从新皇登基动了魏忠贤一次之后,在这朝堂上上下下都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

就连许显纯这种屠夫,现在都不敢在大狱里随便乱用刑。

如若不然,周延儒现在早就没了人形了。

许显纯为崇祯搬来椅子,周围点了火,将周延儒从牢里揪出来。

崇祯道:“朕已经看了督察院的档案,周大人,很不错嘛,生意做的很大啊,不仅仅有酒楼,还有诸多产业。”

周延儒用头撞地道:“臣死罪!”

这大明朝的官员想天方设地法的捞钱,已经司空见惯,谁还没点副业的。

也可以说,赚钱是主业,做官是副业。

但没想到啊,这新皇登基后,连这种事都管。

你说恶心人不恶心人啊!

“你没有别的要说的?”

周延儒犹豫了一下,依然道:“臣死罪!”

崇祯笑了笑,道:“无妨,你心中必然有话,且都说出来,朕也不是那种听不去逆言的昏君!”

周延儒想了想,反正现在也要死了,便道:“陛下,臣就斗胆直言。这朝堂上上下下,哪个人手里干净,陛下今日查了臣,大臣们已经成了惊弓之鸟,陛下觉得可以将天下的贪官污吏都彻底铲除吗,如此便是明君了?若是人人自危,必然引起朝廷震荡,眼下建奴气焰嚣张,若是朝廷自己内斗起来,岂不是正入建奴下怀?”

崇祯倒是有些惊诧,周延儒果然是如历史上记载,聪慧机敏。

这大明朝从来不缺聪明人,每一个人都知道朝廷腐败,内斗成风消耗国本。

但每一个人却被卷入其中,乐此不倦,或者说疲于应付。

周延儒这话也颇有为自己开脱的成分,如果皇帝拿贪腐的名义来处置他周延儒,其他大臣必然会人人自危。

这一点,崇祯心中也清楚啊。

大明不仅朝堂上的官贪污成风,地方官比朝堂重臣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收钱已经是默认的规则了,两百多年都默许如此。

凡是贪官犯了事,只要出得起钱,就能活命。

甚至连边防都贪。

即便当年的辽东第一狠人熊廷弼,不也是因为筹不到钱,才一命呜呼的吗!

这事崇祯作为穿越者,怎么会不知道?

就说周延儒被因酒楼之事被投入监狱之中,这些天不知道有多少大臣要保他。

为何要保他?

还不都是利益关系所在。

崇祯沉着脸,冷声道:“防御建奴,不需要朝堂的文官,边防的武将足矣,后勤的粮草朕来想办法,你们拿了朕的银子,那都得乖乖交出来!”

张凡在前世,可是公司最年轻的总监。

他管理团队手段了得,最擅长拉一派压一派,在团队里引入内部竞争,但也能凝聚团队的战斗力。

当然,他还有一个本事,就是会算账。

而且脑子转的飞快,21世纪的信息工作量,可不比明朝这些大臣们的工作处理信息少。

在他看来,明末最大的败局就是财富分配到少部分人手中,导致皇帝和百姓都没钱,基础盘没了!

如果这个时候还不动改制,就是彻底等死。

“陛下,您还是太年轻啊,古今治国,哪有离得开文官的,那些武将终究是屠夫尔!”

这话倒也没说错,文官坏了,最多是贪钱,武将若要是坏了,那就是晚唐的藩镇割据,国家的灾难,生灵涂炭。

“朕没说不需要文官。”崇祯笑道,“朕只是觉得,有一部分人要出局,仅此而已。”

周延儒全身一震,从这句话中,他感受到了皇帝的狠辣的杀伐之意。

如果是以前听到这句话,周延儒会觉得皇帝说的出局者,可能是阉党,因为皇帝继位的头几个月就是这么干的。

这样就很容易让党派之争彻底恶化,除非将阉党彻底清除。

但阉党清除后,就没有另一个朋党诞生么?

万事阴阳相生,此乃天道啊!

不过,有意思的是,从皇帝最近半个月的行为来看,出局者可能是任何一个人。

出局的标准,就是这位少年皇帝的一腔热血!

少年人总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总以为这世界非黑即白,自己利用职权赚钱,在这位少年皇帝看来,就是作恶。

“陛下,当年的张江陵(张居正)也是一位有巨额来路不明钱财的文官,他高居首辅之位,推动了大明改制,富国强兵。”

周延儒打算为自己争取一下,所以那张居正这个对大明有非常杰出贡献的人出来举例子。

意思就是,皇帝啊,你还小,不能用黑白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

当官就是这样,没有钱怎么当官?


福王搞定了,崇祯觉得自己发财了。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就像山西案,把罪名定了,也只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清点家产,数钱,查人,都是巨大的工程,这里面稍微执行不好,就有大把银子被偷走。

而福王的资产,比山西案加起来还要多。

简直是吓人。

崇祯户部派人去统计,又让大理寺的人前去洛阳清点,还把魏忠贤也留在那里,让魏忠贤也参与清点。

这下户部、大理寺就痛苦了,双方相互盯着,谁也不敢乱拿钱。

这事在顺利的进行着。

眼下,马上就进入四月了。

彩票局也在天津卫准备开始,雅兰堂的生意也是越来越火爆。

但这些崇祯现在都不想过细去管了,既然已经开出来了,自然让它自己去生长就是了。

眼下孙传庭已经来了两个月,每天都在不停招募兵马。

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两千人。

这两千每天有板有眼训练着,丝毫不懈怠,崇祯没事就会来逛一逛。

但是李邦华的进度却进展非常不顺利,李邦华才来了一个月,就有不少大臣开始弹劾他。

原因很简单,李邦华现在做的是军事改制。

他要动刀子的是京卫,京卫是什么概念?

那都是皇城根儿下的兵,兵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

李邦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兵额全部仔细盘查一遍。

盘查了一个月,一份汇报给了崇祯皇帝:京卫十三万名额,实则一万三!

也就是说,京卫每次领工资是按照十三万的名额来领的,但其实际人数只有一万三千人。

按照李邦华的这份调查,很多人早就死了,或者退休了,有的人甚至可以追溯到万历初年,张居正还在的年代。

李邦华是愤怒地写下了这些东西,他觉得这个现象非常严重,正在拖垮大明。

这就触犯到了谁的利益?

军官!

例如之前崇祯微服私访看到的修房子的顾千户,向他这种千户军官,就喜欢虚报名额,把钱自己拿着。

这样一层一层的,银子也一层一层盘剥。

所以啊,弹劾李邦华的奏疏暴风雨一样冲进了内阁。

孙承宗都提了反驳建议,但出于这事得让皇帝知道,于是奏疏都送到皇帝那里。

崇祯当然是,全部反驳。

接下来的形势就很紧张了,京卫的大佬,英国公张维贤亲自跑到皇宫里哭诉。

并且还在朝堂上公开弹劾李邦华玩弄权势,不分青红皂白诬陷忠良。

并且还将京卫所有军官联名函呈报给了皇帝。

在四月初十的这一天晚上,发生了一件大事。

李邦华回家的路上,冲出来几十个持刀的人,追着他砍。

好在李邦华的马跑得飞快,他躲进了一个非常隐蔽的角落,勉强逃过一劫。

但是他肯定是回不了家了,于是骑着马又向皇宫跑去。

于是出现了这样神奇的一幕,朝廷兵部右侍郎,在大半夜,被一群人追着砍,而且还中了一箭。

最后,李邦华忍痛进入了紫禁城,那些追杀他的人,看见紫禁城的护卫,才退下去。

大半夜的,已经入睡的崇祯被王承恩叫醒了,得知此事后,龙颜大怒。

御医连夜进宫,给李邦华疗伤。

而崇祯,此事阴沉着脸,在御书房里。

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改制的阻力。

尤其是军事改制,京卫糜烂已久,李邦华动的是那些人的钱财,自然有人想要致李邦华死地。

此事的严重性,已经超出预期。

并且,崇祯敏锐察觉到了锦衣卫指挥使许显纯与这件事有着间接的关系。

就说大半夜,朝廷兵部右侍郎,被人追砍,锦衣卫居然没有动静。

这显然不符合常理!

于是,崇祯深更半夜把许显纯召进宫,臭骂了一顿。

“要是李邦华之后有任何闪失,朕就夷你三族!”

许显纯心惊胆颤匍匐在地上:“臣知罪,臣一定不会让李侍郎有任何差池!”

“滚!”

因为这件事,崇祯不得不把还在洛阳的骆养性调回来。

骆养性与许显纯是不对付的。

接到命令后的骆养性日夜兼程往北京赶,几天后,连夜进宫面圣。

崇祯只有一句话:“把当晚的所有人给朕揪出来,一个不许抓错!”

“是!”

这件事并没有闹大,崇祯算是将此事压着,让锦衣卫来查办。

然而,崇祯也感受到了京卫的棘手。

他需要御林卫快速成长起来,成为自己手里的军事力量。

四月中旬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事立刻解了崇祯的燃眉之急。

什么大事?

秦良玉率领白杆兵入京了!

听到这个消息,没有人比崇祯更高兴了。

秦良玉,女人。

明朝最能打的女人!

白杆兵,明朝最能打的精锐!

白杆兵是野战部队,却可以硬刚建奴。

崇祯刚穿越回来的时候,就下了圣旨让秦良玉带白杆兵进京。

现在,她终于来了!

秦良玉对大明的忠贞,白杆兵对大明的忠贞,那是历史上闪耀着谁都抹不去的光辉的。

朝堂上,大臣们站在两边,秦良玉走了进来:“臣参见陛下!”

“秦爱卿免礼!”崇祯颇为兴奋。

而一边英国公张维贤眼中却闪过了一丝惊慌。

“陛下,奉陛下谕旨,五千儿郎已经全部抵达京师,请陛下随时检阅!”

“好!”

崇祯说完,一边的王承恩就拿出圣旨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秦良玉忠君爱国,乃大明栋梁,赐护国夫人,钦此!”

“谢陛下!”


崇祯上了二楼,却听见有人在吵架。

“掌柜的,我才吃了三个菜,怎么就要收五两钱了,怎么这么贵!”

一个男子在下面吵起来了。

立刻就围过来几个大汉,将那男子围住,一个小二笑道:“本店可是当朝礼部右侍郎官周延儒周大人的店,你想吃霸王餐!”

那男子立刻就怂了,苦着脸道:“可是我没带那么多钱啊,怎么办?”

那小二笑道:“你身边这女子不错,不如暂时押在这里,待你回去取了钱财,再来与我掌柜的换人。”

“爹爹,不要!”

“不要也不行,你们敢在周大人的店里吃霸王餐,小心将你们投入刑部大狱!”

说着,那些个大汉便将那男子一把押住,然后强行将男子的女儿拖拽过来。

“不要,掌柜的,我就这么一个女儿,我现在就回去拿钱。”

“……”

崇祯正要进厢房,见到这一幕,便折身走了下去。

许显纯、王承恩和方正化连忙跟上。

崇祯上前问道:“怎么回事?”

男子向崇祯求助道:“这位公子,先借我几两银子可以吗,我回去取了肯定还给你。”

“先别着急,告诉我,发生了什么?”

那小二一看崇祯这是要出头,连忙恶声警告道:“我奉劝你最好不要多管闲事,不然连你一起收拾!”

他这话刚一出口,许显纯一巴掌抽过去,把这小二抽得在原地打转,两眼冒金花。

许显纯恶狠狠道:“活得不耐烦了,敢跟我们家公子这么说话!”

一看见小二被打,周围几个壮汉一起围过来,就要拿下许显纯。

许显纯拔出绣春刀,杀气森森道:“谁他妈的的敢过来,老子现在就宰了他!”

“你敢在悦来酒楼闹事!”

这时,掌柜的终于跑过来,指着崇祯等人怒道:“我现在就派人去告诉周大人!”

他这话一说,周围的人都害怕起来,有人奉劝崇祯赶紧道歉。

“这位小公子,这里背后的老板可不好惹,是朝廷重臣,快道歉,别把事闹大。”

刚才那男子的女儿连忙拉着崇祯的衣袖道:“小公子,救救我们,我们是山西那边过来的,我们实在太饿了,就进来吃了一顿饭,我们身上只有三两银子,根本不够饭钱,我们也不知道这么点饭菜要五两银子啊!”

她近乎哀求。

许显纯过来将她的手拉开,皇帝的衣袖岂是谁都能抓的!

崇祯倒是觉得无所谓,毕竟他是穿越者。

不过他心中却是已经愤怒之极。

山西?

该死的!

山西在以后也是一个粮食灾区!

崇祯看了一眼桌上的菜盘,冷声道:“三道菜,五两银子,这周大人是要扒百姓的皮,喝百姓的血啊!”

崇祯是道出了周围人的心声,这悦来酒楼的饭菜是北京城出了名的贵,而且从来没有固定价格。

一般都是朝廷大臣、王公贵族来消费。

另外一批人就是外地来的,并不知行情的,如这对父女。

掌柜的怒道:“大胆,你敢污蔑朝廷重臣!”

崇祯怒道:“你才大胆,你们这是在恶意抬价!”

那掌柜一看崇祯穿着名贵,又带着扈从,想来也不是等闲之辈,但他也不怕,背后可是周延儒。

这时,一群锦衣卫刚好路过,听到里面有吵杂声,便走了进来。

那掌柜一见锦衣卫来了,脸色立刻变了,谄媚道:“军爷,您来得正好,这几个人不仅吃饭不给,还辱骂当朝礼部右侍郎周大人!”

那掌柜指着崇祯几个人。

这几个锦衣卫进来,看见许显纯,脸色当场就变了,连忙跑过去道:“属下参见许大人!”

那掌柜和小二,以及众打手立刻就惊呆在原地了。

这人竟然是锦衣卫军官!

掌柜的心中一颤,连忙道:“不知道军爷在此,小人多有得罪!”

许显纯不说话,皇帝在一边,他也不敢多说话。

崇祯道:“先准备一桌饭菜。”

“听到了吗,快去准备一桌饭菜。”

“是是是!”

崇祯将那小女孩招呼过来,温柔道:“快吃点东西。”

小女孩坐在那里,看见一盘盘肉和菜上来,连忙开始吃起来。

一边的崇祯是心中怒火喷发,这些个朝廷大臣,不想着如何治国,私下里尽想着办法赚钱。

他记得,历史上的北京城告破之前,崇祯四处借钱,大臣们可都分文没有的。

“许显纯!”

“在!”

“这家店给我砸了!”

“是!”

一听说要砸店,掌柜的吓得连忙道:“军爷,这可是当朝重臣周大人的店,不能砸!不能砸啊!”

“周大人怎么了,老子今天就要把你这店砸了!”

锦衣卫立刻开始动手,一时间,店内是稀里哗啦的。

其他顾客一看砸店了,都不给钱,往外跑。

那对父女也趁乱跑了出去。

掌柜的怒道:“你们就算是锦衣卫也不能如此嚣张,小心周大人去当今圣上那里弹劾你们!”

许显纯再一巴掌抽过去,把这掌柜的满口牙都抽掉了。

过了片刻,崇祯问这小女孩道:“吃饱了吗?”

小女孩点了点头,看刚才崇祯很凶,她有些害怕。

“吃饱了跟我走回家吧。”崇祯要带着这小女孩回宫,他要让这小女孩时刻提醒自己,陕西现在是灾荒年,很多人已经活活饿死了。

只有这样,他才时刻警惕着要解决老百姓的粮食问题。

当走出酒楼的时候,崇祯的心头是压力如山大。

这明末的灾荒,是人吃人的灾年。

他牵着小女孩的手,向紫禁城走去:“你叫什么名字?”

“小公子,我姓李,名如意。”

回到皇宫后,崇祯心中郁闷,他感觉陕西就像个炸弹,肯定会爆炸,而且一爆炸就把大明朝炸得血肉横飞。

这一夜,崇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虑中。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