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天选开局,我在大明修身养性畅读佳作推荐

天选开局,我在大明修身养性畅读佳作推荐

摆烂候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天选开局,我在大明修身养性》,主角分别是胡惟庸常升,作者“摆烂候”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姐姐当太子妃。露脸,出风头,送嫁妆的也都是自家大哥,与自己无关。皇太孙降世。这个没办法躲。自家大哥荫父功去了军营,常常在外练兵,轮到他持家,他不能不出面给皇太孙送份贺礼。朝堂的事,他从不关注。除此之外,也就是托自家舅舅蓝玉往宫里送了个太医,以及今年的暖棚蔬菜了。前者是为保自......

主角:胡惟庸常升   更新:2024-05-07 15:3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胡惟庸常升的现代都市小说《天选开局,我在大明修身养性畅读佳作推荐》,由网络作家“摆烂候”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天选开局,我在大明修身养性》,主角分别是胡惟庸常升,作者“摆烂候”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姐姐当太子妃。露脸,出风头,送嫁妆的也都是自家大哥,与自己无关。皇太孙降世。这个没办法躲。自家大哥荫父功去了军营,常常在外练兵,轮到他持家,他不能不出面给皇太孙送份贺礼。朝堂的事,他从不关注。除此之外,也就是托自家舅舅蓝玉往宫里送了个太医,以及今年的暖棚蔬菜了。前者是为保自......

《天选开局,我在大明修身养性畅读佳作推荐》精彩片段


大明,应天府。

如今是大明开国的第十三个年头。

正月的风冰冷刺骨,而刚刚牵连问斩的胡惟庸案,更给这寒风彻骨的应天府城增添了几分肃杀。

奉天殿内,洪武皇帝朱元璋刚借着胡惟庸案宣布废除了中书省,给本就混乱的朝局又补上重重一刀。

朝野上下愈发动荡。

不少底层官员甚至直接辞官挂印而去。

但这,都吓不到这位从最底层一路杀上九五的洪武皇帝。

“陛下,该用膳了。”

“放着吧。”

老朱算是典型的内卷狂魔。

面前还有一大堆奏章,若不处理完,他是没心思吃饭的。

“陛下,您就饶了老奴吧。”

“娘娘吩咐了,这是太子妃的一片孝心,让陛下一定趁热用膳食。”

若说整个大明王朝,有谁能劝得了朱元璋。

除了亲儿子朱标,就是这位启于微末,一路相伴的马皇后了。

听到是皇后的嘱咐。

老朱这才放下了手里的奏章,抬起头来。

就看传膳的太监手中的托盘上端来两个烧饼,一碟小葱拌豆腐,一碟油光嫩绿的小青菜,还有一盘切条淋醋的嫩黄瓜。

老朱的眼珠子瞬间就挪不开了。

迫不及待的走下龙椅,直接用手把黄瓜和小青菜塞进了嘴里。

感受着满嘴的爽脆鲜嫩。

老朱开口追问:“这青菜和黄瓜是哪儿来的?”

寒冬腊月的新鲜蔬菜,说是价比黄金也不为过。

莫说民间没有。

就是皇宫里,也不过是趁着入冬前,多窖藏些容易储藏的萝卜,别的早就干瘪了。

再看眼前这水灵的蔬菜,分明是现摘的。

难怪马皇后一定嘱咐他要趁热吃呢。

“郑国公府托人给太子妃送了几十斤蔬菜,说是以后每日都会给太子妃送上十斤。”

“太子妃只留下了两斤,其余都送到皇后娘娘那了。”

“还吩咐以后都照此例。”

听到以后每天都有新鲜的果蔬,老朱不由的夸到:“伯仁真给咱养了个好太子妃啊。”

待到用完膳,传膳太监离去,老朱又招来了亲军都尉府,也就是后来锦衣卫前身的毛镶。

“你给咱查查,郑国公府的果蔬是谁的手笔,能不能推广。”

农民起家的老朱,对民生问题一向是很关心的。

若是能在民间普及这冬日种植的技术,老百姓的日子也会好过些。

不过两个时辰,毛镶回返。

但看着毛镶的记录,老朱却是满脸的错愕之色。

“以丝绸为棚,内设火炉增温,原来如此。”

对种地毫不陌生的老朱,很快就想透了其中原理,随即也打消了推广的念头。

“这是谁想出来的法子?”

“回陛下,是开平王二子常升。”

“听闻自前年太子妃难产后,常升就常托人给太子妃送些滋补的食材或是药膳方子。”

“去岁太子妃修家书让常升不要再送,推辞吃腻了,于是常升就设法建了暖棚,为太子妃种些稀罕的冬日果蔬。”

“哦?”

老朱哑然失笑,没想到这稀罕的果蔬,竟是因为这么个荒唐理由种出来的。

“咱没记错的话,那个解了太子妃血崩之危,使太子妃顺利产下皇孙的太医,也是常升托蓝玉,走太子的关系送进太医院的吧。”

“是,冯太医如今每日都会到东宫为太子妃诊脉,并每日记录,太子妃去皇后娘娘那问安时,也时常带冯太医去为皇后娘娘调理气血。”

“那常升每日都干些什么?”

“回陛下,常升极少出门。”

“除了永昌侯常常来访,平常几乎不与其他人来往,每日多在府内读书,教授其弟常森功课。”

听到这,老朱意外的抬起头。

“果真如此?”

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老朱只觉得一阵稀罕和难得的欣慰。

回顾开国以来,他老朱每每整肃贪官污吏,有哪回避的开那些淮西勋贵。

无论老少,就没一个让他老朱省心的。

乍一听还有个安分守己的,还真有些不习惯。

想到这,老朱提笔下旨,给常家划了些赏赐。

让太监去送赏时,还不往嘱托一句:“从太子妃进宫以来,和娘家的往来就少了。”

“有时间,就让太子带着太子妃和皇孙回娘家看看。”

………………

“啊切!”

“我特么都这么苟了,谁还在惦记我?”

郑国公府内偏房的火炉旁,常升躺在摇椅上,揉了揉鼻子。

为什么这么笃定,这大概是他前世在领导身边当秘书当的太久,养成了一种莫名的直觉。

穿越到大明,在知道自己成了常遇春的二儿子,未来还会继承国公的爵位,位极人臣后,常升就决定安安分分的苟起来。

有这条件,躺平等着继承家产它不香吗?

就算不做官,有个未来皇后的姐姐在宫里,这一辈子荣华富贵就差不了。

除非犯了忌讳。

于是,靠着过目不忘的天赋,常升细数起自洪武二年穿越十年来经历过的各种事件。

习武,读书。

他从来都表现的平平无奇。

姐姐当太子妃。

露脸,出风头,送嫁妆的也都是自家大哥,与自己无关。

皇太孙降世。

这个没办法躲。

自家大哥荫父功去了军营,常常在外练兵,轮到他持家,他不能不出面给皇太孙送份贺礼。

朝堂的事,他从不关注。

除此之外,也就是托自家舅舅蓝玉往宫里送了个太医,以及今年的暖棚蔬菜了。

前者是为保自家的靠山不倒,这样才能更好的苟下去。

后者是为了自己立一个无害的人设,因为他不可能一直装透明人。

至于穿越激活的苟道系统,他甚至常常会忘了。

虽然没做官前每日自动累积一百点苟道值。

但除了吃,他从没图方便兑换过任何日用。

每月刷新的稀有商城中经常会有各种好东西,但他几乎都在购买知识类商品。

只有每年一个的许愿宝盒,他才会将苟道值全部梭哈。

因为它会直接开出常升想要的天赋或技能。

穿越十年间,他从来贯彻不做不错,猥琐发育的苟道治理。

苟到这种境界,还能被人惦记上?

常升百思不得其解。


“洪武九年,陛下为诸皇子分封之时,曾闹出不小的动静。”

“朝堂上,有不少官员不惜死谏也要阻止。”

“虽然最后陛下砍了不少人的脑袋。强行将诸皇子分封了出去,却也同时定下了皇室宗亲俸禄的标准与禁令。”

“皇室宗亲不许做工,不许做官,不许经商。”

“不许做工,大概是有损皇家颜面。”

“不许做官,是怕宗亲凭借血缘乱政。”

“不许经商,是不许宗亲凭借特权盘剥害民。”

“就连分封出去的皇子,也仅有领兵坐镇,监督地方之权。”

“舅舅可曾想过,当今皇帝雄才大略,可陛下对自己的皇子宗亲要求尚且如此严苛,为何对时常闹事的淮西勋贵视而不见呢?”

蓝玉听的又觉得头疼了。

常升之前就分析了,皇帝肯定更加信任自己人,但皇子和勋贵之间的亲疏一目了然,为何偏偏对皇子要求严苛,却独独放纵他们这些“骄兵悍将”呢?

“舅舅想不明白。”

“那外甥再这样问,如今闹事的勋贵中,可有一人出自开国六公爵之家?”

蓝玉思索片刻,一片冷汗顿时从他的额角冒出。

“聪明人早早就摸清了上位的脾气,夹着尾巴做人。”

“而不识数的,文臣之中有个胡惟庸,武将之中,有陛下的义子朱勇,同乡马三刀。”

“他们下场如何,舅舅总没忘吧。”

“陛下的有意放纵,就是对勋贵的一次长期考核。”

“忠心的,安分守已的,只有小过没有大错的,小惩大诫即可,可以留用。”

“可一旦犯了忌讳,就算是曾经的免死铁卷,不也没挡住陛下的屠刀吗?”

蓝玉擦了擦冷汗,脸上的桀骜不驯收敛了大半。

“酒楼的买卖,舅舅也不参与了,全部献给太子。”

“那倒不必,外甥的建议是舅舅分三成,一来太子殿下不方便出面,咱家也不适合,这三成的分子,就是给舅舅出面平事的酬劳。”

“话又说回来,舅舅要有自己一份产业。”

“总不能每回都从酒钱里抠出几两碎银给外甥或太孙买礼物,传出去惹人笑。”

蓝玉的老脸一红,拍着桌子训斥到:“兔崽子,还揭起你舅舅的短来了。”

常升也不接茬,最后规劝到:“明天太子来访,舅舅必要列侧席,外甥准备再做一次火锅,遂提前给舅舅提两点要求。”

“一是只吃自己碗里的。”

“二是不许洒出来,酒水和汤都不行。”

“咱家总不能让太子吃舅舅的口水吧。”

“咳咳,舅舅还有事先走了,明日再来,明日再来。”

蓝玉再听不下去对自己的数落,逃一般的快步走出正厅。

直到跑出后院,回首看着又好似恢复了那平平无奇模样的二外甥,心中不由感叹。

要不是今天脑袋犯浑,大概也见不到二外甥这老谋深算的真面目。

话说常蓝两家走的都是武将的路子。

他姐夫到底是怎么生出这么个聪明脑袋的?

思量间,就见一个虎头虎脑的少年在小声的叫他。

“舅舅,舅舅!”

蓝玉一看是常森,顿时就笑着上前薅住了他的脑袋。

“你小子不在房里念书,跑出来作甚?”

常森扁扁嘴,抬头一双大眼里满是祈求。

“舅舅,我都好久没有出府了,你能带我出去玩吗?”

对常森而言,要说常蓝两家里唯一宝贝他,不逼着他读书的,大概就只有这个舅舅了。

蓝玉刚想答应。

小孩子嘛,总是喜欢探险的。

可转念一想。

这小子是两家明面上唯一一个读书种子,再想想刚才常升那一顿让他冷汗直流的分析,顿时觉得,让这小子把书读好,比让他未来参军有用的多。

“玩什么玩,明天你姐姐姐夫和外甥就要来了,你还要到处乱跑,还嫌不够乱吗?”

蓝玉一巴掌就抽到了常森的脑袋瓜上。

看着常森一脸难以置信的模样,蓝玉于心不忍,但想了想,还是一番训诫。

“你小子乖乖的把书念好,明天的家宴也老老实实的,别捅娄子,听见没有?”

说罢,蓝玉转身就溜,只留下一个一脸幻灭的少年。

“哼,都叫我老老实实的。”

“我偏不老实给你们看。”

………………

一夜光阴很快过去。

翌日清晨,一队整齐的仪仗就已在皇宫门前排列。

常府早早的打开了中门,昨日就打扫了一下午,一早起来就在查漏补缺,以免君前失仪。

蓝玉领着常府一脉的嫡系早早战列在中门迎接。

雄赳赳气昂昂的的,活像一只大公鸡。

直到过足了瘾,看着身后一脸平静如水的常升,些许膨胀的心态又平复了下来。

终于,赭黄色的仪仗从街角露头。

所有人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迎接太子。

终于,一通寒暄过后,太子被蓝玉引入府内,太子妃抱着皇太孙先去后院探望蓝母。

常升脱开身,吩咐起一会的家宴。

顺便还要解决随行来的东宫护卫以及仪仗的伙食。

他们身份低微倒是不假,可仅凭此就将这些人忽略在外,外人只会评价常府不会来事。

等到一切都安排妥当了,自家姐姐也找上了门。

看着常升将一切安排的井井有条,自家姐姐站到了他的面前,踮着脚,温柔的够了够常升的额头,满脸欣慰到:“多年未见,弟弟都长这么高了。”

常升有些破防的退了一步,面露尴尬。

似乎不太习惯这种亲昵。

常氏咯咯一笑,又拉起他的手说到:“茂弟早早参军,这些年的府务辛苦你了。”

“若是没有你在背后为姐姐撑腰,只怕姐姐两年前,就已经死在宫里了。”

“都是一家人,何必说两家话。”

“对了,咱家太孙外甥呢?”

常升连忙转移话题。

“允熥还小,留在宫中,交给婆婆照顾了。”

“至于雄英,方才是被森弟带去他房里玩了,放心吧,有人盯着,不会出事的。”

见自家姐姐这么心大,常升也就不再多嘴。一同坐下,听她絮叨着这么多年的宫廷生活。

可他不会想到,自家熊弟弟究竟能给他捅出多大的篓子。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