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高口碑小说《精忠报国》是作者“我有九块腹肌”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潘阳忆兴身边发生的故事迎来尾声,想要一睹为快的广大网友快快上车:向往最新一季开播,拍摄地点在原始大山的某处山村之中。原本想要拍摄田园生活的节目组,意外发现了一个独居的神秘少女。少女,被父亲丢下,在山上的老屋里独居了四五年。当所有人都在可怜少女,痛骂人渣父亲的时候。摄制组的镜头,却在老屋里拍下了更加惊人的内容。染血的铠甲,断折的长枪……阴森的灵堂,悲怆的遗书……满屋的阵亡通知书……这,是一个忠烈家族......
主角:潘阳忆兴 更新:2024-01-29 08:00: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潘阳忆兴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忠报国》,由网络作家“我有九块腹肌”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高口碑小说《精忠报国》是作者“我有九块腹肌”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潘阳忆兴身边发生的故事迎来尾声,想要一睹为快的广大网友快快上车:向往最新一季开播,拍摄地点在原始大山的某处山村之中。原本想要拍摄田园生活的节目组,意外发现了一个独居的神秘少女。少女,被父亲丢下,在山上的老屋里独居了四五年。当所有人都在可怜少女,痛骂人渣父亲的时候。摄制组的镜头,却在老屋里拍下了更加惊人的内容。染血的铠甲,断折的长枪……阴森的灵堂,悲怆的遗书……满屋的阵亡通知书……这,是一个忠烈家族......
“天威,孝文,这样的字眼,在古代,很少用在活人的身上。”
“比如北魏孝文帝,要是谁敢在孝文帝活着的时候这么叫他,估计那人得被诛九族。”
“孝这个字,更多是用于谥号,也就是在人死后,才追加的封号。”
孙正继续解释道。
他话音刚落,忆兴又有了新的发现:“孙老师,你说得没错,这真是追封的称号!”
“天威将军名叫岳威,字子勇。孝文将军名叫岳文,字子云。”
“忆兴哥哥,你怎么知道的?这两位将军,也是我们岳家的人吗?”
小可闻言,率先跑了过去。
“当然了!他们都是岳家的先辈!”
说罢,忆兴挥了挥手中的信纸。
孙正吓了一跳,连忙阻止:“忆兴,别乱动,小心弄坏了!这些古物都是很脆弱的!”
“抱歉……”
忆兴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而后恭敬的将信纸递给了孙正。
孙正从忆兴手中接过信纸,研读了片刻,恍然道:“原来如此,是白莲教!”
“白莲教?怎么听起来像邪门歪道似的。”
“是不是有一种天鹰教,明教这种感觉?”
“对对对!就是这种感觉!”
“难道岳家后人坠入了邪门歪道,才逐渐没落了?”
在场的工作人员,立刻议论起来。
岳家作为忠烈,后世的存在感却越来越弱,不免让人心生遐想。
“你们的想法,并没有错。白莲教最初就是邪门歪道,它起源于唐宋,遭到统治者的打压,头领也被流放。”
“但是,到了元朝,白莲教得到了统治阶级的认可,开始广泛传播。”
“岳威和岳文,是在元朝末期加入白莲教的,而他们的目的,可不是信教!”
“他们的目的,是参加起义军,击垮元朝的统治!”
“这封书信,是起义军的首领刘福通写给岳威岳文父亲的悼文,也是感谢信。”
“信里写了什么?”听到这里,众人对信里的内容更加好奇了。
他们万万没想到,岳家的子弟居然还加入了元末的农民起义!
“信里写道,刘福通和大首领韩山童聚集教众,准备起义时,遭到元军围捕。”
“韩山童不幸被元军逮捕,刘福通本也难逃厄运。”
“这时却有两名小将拍马赶来,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竟生生给刘福通杀出一条生路来!”
“但身后元军紧追不舍,刘福通的麾下,难以与元军抗衡,损失惨重。”
“此刻,又是这两名小将站了出来,以两人之力,挡住了八百追兵!”
“刘福通逃离两里地后,才听到后方传来两声怒吼。”
“将军珍重,岳子勇先行一步!”
“岳子云绝不辱没岳家之名!”
……
那是岳威和岳文在临死之时,爆发出的最后遗言。
此时,他们俩不过刚刚从深山里走出,不到半年。
加入起义军,更是不到一周的时间!
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到与元军的正式作战中,就双双殒命。
后世,更是不可能留下他们的英名。
唯有两面旗帜,代替他们的尸体,被送回到了这间祖屋里。
“他们怎么这么傻啊!以他们的实力,只要活下来,说不定可以名垂青史。”
“对啊,连小可都能将银锤舞得虎虎生风,身手了得,岳家先辈怎么可能差?”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我好像有点理解这句话了。”
“以两人战八百,也只有岳家人才有这个胆魄吧?”
“怪不得查不到他们的信息,竟是英年早逝,可惜,可惜!”
……
直播间里,尽是替岳威和岳文惋惜的声音。
而就在这时,孙正却是说出了一个更加惊人的信息:“岳威时年十六,弟岳文,时年十四岁!”
“我的老天爷!十四岁?才比小可大一岁?”
“十六岁,我还在啃书呢,他们居然参加了起义军。”
“他们的父亲呢?疯了吗?孩子这么小就送去战场!”
“难不成,这是岳家的传统吗?岳家当爹的都这么不靠谱吗?”
直播间很多人开始大骂起来,他们无法理解,是多么心狠的父亲,竟然如此残忍。
回应他们的,是排山倒海一般的弹幕。
“如此伟大的举动,被你说成不靠谱?”
“没有父亲不爱自己的儿子,父亲把儿子送上战场,这种大义的精神,我们普通人无法做到,所以更应该敬佩!”
“正是因为有无数个这样的父亲,有无数个这样的儿子,他们牺牲自己,他们用鲜血,用生命换来和平,才有我们繁荣的今天!”
“我们应该感谢先辈的付出,而不是无尽的谴责!”
“你可以苟且偷生,但是,不能去谴责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英雄!”
“那时候的孩子虽然十多岁,但人家并不是温室里的花朵,你怎么知道人家一定是被父亲逼迫上战场的?”
“不要用现在的孩子,去比较那时候的孩子。”
“不,他们不是孩子,他们是英雄……”
“……”
面对这些排山倒海的弹幕,那些质疑的声音消失了。
他们开始自我反思,要是换了自己,哪舍得让还没成年的儿子离家参军?
也正是因此,岳家人,不更值得敬佩么?
咱们,有什么资格去指责?
这一刻,哪些曾指责的人,顿时感觉惭愧无比!
“咯咯……”
就在这时,小可忽然发出了银铃般的笑声。
“小可,你在笑什么呢?”
陈梦溪见小可傻笑,不由担心的问道。
“没什么。我只是觉得,这位哥哥一定很开心。”
小可说道。
“为什么?”
陈梦溪完全无法理解女儿的思维模式。
而且这称呼也太奇怪了吧,虽然人家牺牲的时候才十四岁,确实和小可同龄。
但是人家也是实打实的岳家先辈。
小可应该叫祖宗才对。
不过,当小可说出下一句话,不仅是陈梦溪,而且所有人,都不再在意这小小的称谓错误了。
“因为他做了岳家人该做的事情呀!”
做了岳家人该做的事情……
小可此话一出,黄老师和孙正都不禁侧目。
他们万万没想到,这句话居然会出自一个十三岁的女孩之口。
并且,小可和他们一样,只不过是从今天起,才刚开始认识自己的先辈而已。
在此之前,小可甚至都不知道她是岳飞后代。
不!就算是现在,可能小可都不知道岳飞和岳家军,究竟在历史上代表着什么。
但是,她却完全意会到了岳家的精神。
“这就是血脉的力量吗?”孙正看向黄老师,惊讶无比的说道。
“这孩子本来就聪明,可能之前你说的话,她全都听明白了。”黄老师分析道。
他们两人,当然也明白所谓的岳家人该做的事情。
驱除外族,收服中原!
即使金朝已经覆灭,元朝的蒙古骑兵踏碎了河山,岳家人也没忘记自己的使命!
当有机会揭竿而起,他们怎么可能放弃?
年龄小就上不了战场?
岳家,可不是这么脆弱的家族!
可以说,岳家的家族史,本就是用血泪书写而成的。
岳威和岳文,虽然没有建立伟业,但也是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小说《精忠报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现在的孙正是怎样一种感受?
就像是在跑马拉松。
已经遥遥领先其他人,在经历了漫长的冲刺后,只需要再跨一步,就能冲过终点。
而就在这时,终点线变成了一堵墙。
就算是磕破了脑袋,也闯不进去。
简直是从天堂,瞬间跌入了地狱一般。
“我靠,不过是一个祠堂而已,有什么不能进的?”
“这个叫岳扬的,哪来这么多规矩?”
“是啊,连女儿都照顾不了,自己还立规矩,真恶心!”
“管他的呢,他都不回来了,看一眼怎么了?”
……
别说孙正了,直播间的观众们,此刻也是气得咬牙。
本来各家有各家的规矩,这很正常。
但一想到立规矩的人是岳扬,自然又激起了公愤。
“为什么不能进去呢?一点办法都没有吗?”
忆兴见孙正失落的样子,好心的帮忙问道。
“有办法,等我爸爸回来,问过他就行。”
小可答道。
虽然小可一直好说话,但是在岳扬禁止的事项上,她却是严守底线,一点都不让步。
忆兴一时也没有辙了。
倒是沉默了许久的黄老师,想到了一个办法。
“我倒是有个主意,我们都可以不进去。”
“毕竟我们的目的,也不是要去窥探小可家的隐私。”
“只要小可进去,帮我们确认一下灵位上的名讳不就行了吗?”
黄老师的提议,得到了一致的赞同。
“好主意!”
“小可进去总可以了吧?”
……
谁知,还没等小可说话,却听孙正一声冷哼。
“你们想多了,要是小可能够进去,也不至于把大门上锁。”
显而易见的,孙正已然对此事不抱有任何的期望。
众人只当孙正自暴自弃了。
毕竟小可也是岳家的人,自家人还不能进自家的祠堂祭拜祖先么?
这算是什么规矩?
然而……
“孙伯伯说得对,我也不能进祠堂。”
小可居然印证了孙正的说法,即使是岳家人,也不能进祠堂!
为什么?
众人都用疑惑的表情,看向小可。
但小可哪懂得这些?
她还不是全听父亲的,父亲说什么就是什么。
反倒是孙正,清了清嗓子,表情凝重的说道:“因为她是女流。”
“重男轻女,是古代沿袭下来的糟粕。”
“但规矩就是规矩,历代以来,宗族的女性都是不能进祠堂的。”
“因为女儿总会出嫁,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便算不得自家人了。”
“岳扬立下这个规矩,反而让我觉得,他们确实是南宋岳家的传人。”
“而且,祠堂里,一定隐藏着某个惊人的秘密!”
孙正的本事,众人也是见识过的。
虽然只是一个县级考古单位的研究员,但是他的业务能力,绝对不输于所谓的“专家”。
诚然,之前他的判断,也有许多打脸的地方。
可那也是因为这处古屋,着实有蹊跷。
众人早已对孙正的专业能力深信不疑,他既然说祠堂里有秘密。
那就一定有!
众人对上锁的祠堂,可是越发的眼馋了。
要知道,祠堂上的锁,只是普通的挂锁而已。
他们想要进去,轻而易举。
而且,就算不进去,也不是没办法看到里面的景象。
在众人都没注意到的角落。
跟随孙正来的男学生,悄悄的溜到了后院,拿出手机,打开了录像模式。
而后,他竟然走到了祠堂的门口,将摄像头从门下的缝隙里探了进去。
“嘿,你在干什么!”
黄老师一声厉喝,吓得男学生一抖,立刻将手机收了回来,将屏幕上了锁。
“我……我没干什么啊。”
男学生讪讪的从后院走了回来,耸了耸肩。
“我刚才都看到了,你利用视觉死角,偷偷的拍了祠堂里的画面!”
黄老师怒目瞪向男学生。
他之所以注意到男学生,就是因为男学生的行动,太鬼鬼祟祟了。
所以留了个心眼,等男学生溜进后院的时候,跟了过去。
所幸的是,在酿成大错前,他制止了男学生的行为。
“我……我没有……”
男学生还想狡辩。
可孙正严厉的瞪了他一眼:“说实话!”
在孙正的压力下,他才老实的交代了:“我……我只是不想让老师失望。”
“老师研究了宋朝历史三十多年,现在有一个重大突破摆在面前。”
“我不想让他无功而返!规矩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啊!”
“规矩难道比重大的历史发现,还要重要吗?”
男学生越说越激动。
实际上,怀有他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历史发现,是全华夏,甚至是全人类的。
可规矩,只是一个家族的。
家族的规矩,为了全人类牺牲一下,又有何妨呢?
真不是他一个人这样想。
在场至少有半数的人,都沉默了,他们其实打心里,是支持男学生的。
“啪!”
清脆的耳光声响起。
孙正狠狠的抽了男学生一耳光:“蠢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要是不守规矩,你觉得这些历史遗迹,能够如此完好的保存下来吗?”
“我不年轻了,但是我可以等!等到岳扬回来。”
“就算我等不到,不是还有你们吗?”
“但坏了规矩,是绝对不行的,这是对我们这个行业的亵渎!你太贪功冒进了!”
“对……对不起……”
男学生捂着脸,眼泪纵横的不住说道。
“不要给我说,小可才是家里的主人。”孙正指向小可。
“小可,对不起。我马上把视频删除。”
男学生泣不成声的,又对小可道了一次歉,拿出手机,准备删除视频。
但就在这时,小可却一把从他的手里抢过了手机,往地上一扔。
银锤落下。
一万多的高档手机,直接被砸成了碎块。
“嘶……”
霎时间,老屋内鸦雀无声。
他们一直都觉得,小可只是一个少不经事,很好说话的小女孩。
谁也想不到,小可还有如此凌厉果断的一面!
“你走吧,我们家不欢迎你!”
小可拿着银锤,愤怒的看向男学生,下达了逐客令。
众人此刻才幡然醒悟,这可是一个在大山上独居了四年的女孩……
小说《精忠报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一个能够独自在山上安稳生活四年的女孩,怎么可能只靠善良和单纯?
小可显然拥有属于她自己的,分辨是非的能力。
仅仅因为拍了一段视频。
她就砸了拍摄的手机,驱逐男学生离开。
但没有人怪她反应过激。
直播间的弹幕反而在夸奖她。
“小可原来也会拒绝啊!这下我就放心了。”
“小可做得对,这种得寸进尺的人,就该收拾!”
“真是的,一个成年人,还没一个小女孩懂事!”
“谁说不是呢?节目组可不准让人再窥探祠堂了!”
……
因为小可的态度,弹幕的风向变了不少。
原本也想着进祠堂看看的观众们,全都打消了想法。
并且节目组也收到了不少建议,或者说“要求”。
要让节目组帮着监督,绝对不能再出现得寸进尺的行为。
要知道,这里可不是蘑菇屋,而是小可的家!
潘阳也是欲哭无泪。
男学生的个人行为,让他躺着也中枪,他也很无奈啊。
不过,他也只能公开的在社交软件上做了回复。
向网友们保证,再也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但实际上,就算网友们不说,潘阳也不敢惹小可生气。
现在的小可和这间祖屋,不说是摇钱树,至少是收视保证。
要是他们也被赶了出去,去哪拍这么好的素材去?
拍摄现场。
男学生和一同过来的女生一起离开了。
现场只剩下了孙正一人。
按理说,孙正也应该引咎离开,但是他做不到。
这间古屋里,还有太多的地方可以研究,他不舍得就此离去。
但他又不好意思再麻烦小可,一时间竟有些无所适从。
“老伯,你不是喜欢看这些东西吗?只要门没关的房间,你都可以看的。”
“你不要再为你的学生生气了。我爸说,生气伤肝,不值得。”
小可适时的来到孙正旁边,头头是道的说道。
这一刻,她又恢复了那个元气少女的形象。
“好,我知道了。谢谢小朋友。”
孙正不禁感慨万千。
他一个年过半百的人,冒犯了一个小女孩,居然还要小女孩来安慰自己。
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他左思右想,为了回报小可,他也只有尽可能的研究表面上的物件。
争取能够还原这些物件背后的故事。
不过,该从哪里入手呢?
他重新开始打量起陈列着步人甲的房间。
这一次,他站在门口,不再观看每一件铠甲的细节,而是着重于整体。
这些经历过沙场的战甲,气势如旧。
但多看几次,孙正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怪了!你们有没有觉得,这个房间里,少了点什么东西?”
孙正把自己的想法说出。
黄老师和忆兴顿时陷入了思考。
就连岳小可,也在左摇右晃着脑袋,思考着这个问题。
“咦?是不是少了兵器?”
忆兴琢磨片刻,指着步人甲说道:“你们看,他们全副武装,可身上没有佩戴兵器,不奇怪吗?”
“忆兴,你小子可以啊!”黄老师赞许的看向忆兴。
忆兴今天好几次都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表现得着实不错。
但孙正却默默的摇了摇头。
“他们这是在室内,而且不是在营帐之中,要兵器做什么?”
“而且这些人,都是将才!虽然从结果来说,应该都不幸牺牲了。”
“但是,他们并不需要随时上战场。”
“他们聚集在这里,更像是在开会……”
“开会!对,就是开会!我明白了!”
孙正自言自语的说着,突然激动的穿过两排盔甲间的夹道。
他径直走到了队列的尽头。
在昏暗的光线下,只能勉强看出这里有一道白墙。
白墙后面,是小可摆放水缸和米缸的地方。
“不应该啊……”
孙正皱起了眉头,尝试着在墙上摸索,似乎在找寻着什么东西。
忽然。
他像是抓到了什么东西。
猛地向下一拉!
哗啦啦。
墙壁上方,一个画卷一般的物件,滚落而下,在墙上展开。
“灯!”
孙正急忙喊道。
摄制组经过小可同意后,立刻将补光灯打向屋内。
霎时间,屋内一片灯火通明。
借助灯光,孙正终于看清了墙上的东西。
“啊!”
而就在他看清之后,竟惊叫着退后了两步。
只见白墙上挂着一个皮卷,上面书写了四个大字!
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的故事,华夏子弟,都不会陌生。
这四个字,由岳母纹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也深深的刻在了华夏子弟的心中,血脉中。
而它,现在出现在了这间屋子内。
更加佐证了岳小可的祖屋,和岳家军有关。
“对了,就是他!”
孙正闭上了眼睛,眼泪止不住的从眼角滑落。
“师父,啥意思啊?”
至今为止,忆兴仍旧一头雾水。
他明明说缺少了兵器,孙正怎么就弄出了一幅画卷来呢?
画卷是武器?
“你还没看明白?”
“如果这些步人甲的主人,是岳家军的将领,他们聚集的理由是什么呢?”
“不管是开会还是聚会,总得有一个牵头的人吧?”
“这个人,当然得是他们的总帅!”
“岳飞,岳鹏举!”
黄老师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
忆兴恍然大悟,但旋即又皱起了眉头。
“师父,你不觉得,这幅字有点怪吗?”
“你是说,笔画奇怪,书写得很不流畅,或者说,有点丑?”
黄老师反问道。
他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如果说这幅字是岳飞的真迹,那也过于糟糕了。
岳飞不仅善武,而且能文,他的字应该不至于写成这样。
若是后人书写的话,又怎么会选择这样一幅字呢?
真是奇了怪了。
“对啊。”
忆兴点了点头,他就是这样想的。
而就在他们疑惑之际。
仿若闭目冥思的孙正缓缓的转过头来,哀然说道:“没什么好奇怪的。”
“因为这四个字,本就不是岳飞的手迹,而是来自于一个比岳飞还高尚的人。”
“比岳飞还高尚,谁啊?”
众人疑惑不解。
就连黄老师,一时也没有想明白。
“他的母亲!”
孙正猛地一抬头,掷地有声的说道。
小说《精忠报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咳咳。
黄老师突如其来的八卦,着实让众人猝不及防。
原本大家以为黄老师说边吃边聊,只是一个缓解沉闷气氛的说辞而已。
没想到,他竟然是真的想要边吃边聊!
陈梦溪的脸上,顿时泛起了几抹红晕。
即使是像她这样成熟且成功的女人,回忆起从前的青涩,也止不住害羞。
“其实,也没什么好讲的。”
不过,她却也没拒绝把这个故事讲出来。
毕竟有些事情,压在心里,还不如说出来痛快。
“我和岳扬谈恋爱那会儿,没什么钱。”
“我才刚刚工作,岳扬只是一个酒吧的小保安。”
“其实,这一对戒指,不是我提出想要的,而且我十分反对买它们。”
“因为这是我们逛完超市出来后,用小票抽到的那种所谓优惠商品。”
……
“我本来不想要,可岳扬听说能够刻字,就走不动道了,坚持把这两枚戒指买了下来。”
“优惠价三百多块吧,结果后面一打听,外面最多只需要两百……”
陈梦溪的孩子都这么大了,却依旧将戒指的价格记得清清楚楚。
显然,这戒指或许不贵重,但对她有着特殊的意义。
“原来女神的爱情,也这么简简单单。”
“呃,也就是谈恋爱的时候。我现在和我老婆结婚七年了,买包都哄不了咯。”
“不过岳扬这家伙,倒也不算特别直男,确实有点浪漫天分。”
“我怎么这么不爽那抽奖呢?这种抽奖和诈骗有什么区别,都不能管管吗?”
“楼上的关注点也是清奇,你没谈过恋爱吗?”
“别杀了,狗已经被杀光了!”
……
直播间的观众们,也从陈梦溪小小的故事里,感受到了一种温馨。
大家纷纷回忆起自己年轻时谈恋爱的样子,确实青涩,而又美好。
只是,那无忧无虑的日子,总是短暂的。
当要面对房子,车子,面子,柴米油酱醋茶的时候,两人的感情,注定不会再那么的纯粹。
陈梦溪的恋爱经历,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引子。
后续黄老师,孙正,也都聊了聊他们那个时代的爱情。
虽然可能没有那么甜腻,但是绝对下饭……
小小的插曲后。
众人收拾了锅碗瓢盆,又重新进入了正题。
准备进入下一个房间。
这一次,是由陈梦溪来打开这间屋子。
作为岳家儿媳,她有这个权利。
吱呀。
伴随有些刺耳的声音,第五个房间的大门,打开了。
和之前所有的房间都不一样。
门刚一打开,众人感受到的首先不是历史沉淀的气息。
而是一股豪气!
不悲壮。
不凄凉。
不血腥。
单纯的豪迈之气!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厅的中间,挂着李白的诗词。
字迹豪放不羁,恢弘大气,完全将李白诗词中的意境,表现了出来。
而在诗词的下方,还挂着一幅皮质的图纸。
海图!
“郑和下西洋!”
看到诗词和海图,孙正几乎是脱口而出。
“郑和下西洋?孙伯伯,郑和是谁啊?是我们岳家的人吗?”
小可闪动着明亮的大眼睛,疑惑的问道。
她的潜台词仿佛在说,一个姓郑的人,和我们岳家有什么关系呢?
孙正一阵无语,尴尬的笑了笑:“不是,郑和和你们岳家没什么关系。”
“我估计,是你们岳家曾经有人加入过郑和的舰队,当时郑和的舰队,人数多达几万人。”
“岳家人在其中,也并不奇怪。”
孙正话音刚落,黄老师突然开口:“孙老师,你说得没错。”
说着,黄老师从一张桌子上,拿起一张精致的绸布,展示给大家。
“岳帆勇武超群,护船有功,特赐精钢宝剑一柄……”
孙正凑过去,一边看,一边念叨着,最终目光落在了文字末端的落款。
落款并没有写名字,但是却印上了官印。
“是郑和的赏赐文书没错!”
仔细辨认了片刻后,孙正才正式宣布。
当然,在他宣布之前,其实所有人都已经知道这一定是真的。
岳家的后人,哪用得着去弄虚作假,搞这些功利的东西?
所以,在孙正看印章的时候,其他人就已经开始寻找了起来。
毕竟连赏赐文书都有了,这精钢宝剑,应该也会有的吧?
“大家快来看!”
突然,忆兴兴奋的喊了起来。
只见他面前的墙角处,斜靠着一个一米多高的长方体盒子。
盒子通体呈淡黄色,上面印有一些祥云一般的花纹。
看到盒子,忆兴就已经感受到了里面应该就是精钢剑。
但他还是忍住好奇,等到大家过来一起,才将手放到了盒盖上。
三,二,一!
忆兴默默的在心里数了三个数,猛地一下打开盒子。
顿时,一道精光从盒子里迸射而出,惊得忆兴连退了几步,才站定了身影。
精光迸射,并非是夸张。
因为它不是像动画片里一样,宝箱里真的往外放光。
只是由于里面的物件,过于光滑锃亮,反射出来的光芒,刚好照到了眼睛。
所以忆兴才会感觉到如同有万丈光芒迸射似的。
实际上,除了他之外,其他人并没有太大的感觉。
只是……
孙正看着面前的长剑,呼吸都变得急促了起来。
“这……这不是传说中有可能流落到宝岛的七星剑吗?”
孙正目不转睛的盯着宝剑,再三确认。
这柄剑,总体将近一米的长度,剑身以特殊工艺,铸成了七星图纹路。
剑柄闪耀金光,柄首的装饰是一座鎏金座狮,狮子的神态很是逼真,传神。
若是久看,仿佛真有一头狮子在盯着自己一样。
这样的宝贝,根本造不了假!
也就是说,一份国宝级的文物,居然被岳家人,“随意”的放在了墙角?
“这心未免也太大了吧?”
孙正一时无语凝噎,久久不能释然。
小说《精忠报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你们看,这是什么?”
听到陈梦溪的声音,大家循声看去。
只见,陈梦溪的手中抓着一块黑色的碑铭……
他们还没看清上面写了什么。
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哒哒哒的声音。
原来是导演潘阳扛着摄像机走了进来。
“没事吧,我刚才听到梦溪的叫声,把我吓坏了。”
潘阳一走进来,就关问道。
不过看到大家都没事,心里到是松了一口气。
“没事,谢谢。”
陈梦溪道了一声谢。
而这个时候,潘阳才来得及观察着洞穴里的一切。
好家伙。
这还真是个古墓啊。
中间竟然摆放着一具棺材。
与此同时。
直播间的网友也看到了现场的情况。
“这竟然是一口棺材,可惜棺材里啥也没有。”
“这是衣冠冢啊。”
“等等,你们看,陈梦溪手里拿的好像是一块碑铭。”
“上面写了什么?”
随着直播间网友的催促,潘阳的镜头也是拉近。
这一刻,大家看清了碑铭上面的字:大明儒将岳起之墓!
“儒将?岳起?”
“大明时期有叫岳起的儒将吗?”
“我查了查,好像没有。”
“我去,岂不是说,这又是一个全新的历史发现?”
“……”
网友们都震惊了。
而在现场,孙正等人也看清了碑铭上的字。
上面不仅写着“大明儒将岳起之墓”这几个大字。
还记载了年份。
“岳起应该是明末时期的儒将,这上面的年份,正好是明末时期!”
孙正立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孙老师,岳起既然是一位儒将,为何他的墓穴这么简陋,啥也没有?”
王丽萍的眼神之中,充满了疑惑。
这话一出,在场的众人,包括直播间的观众也是感到深深的狐疑。
是啊。
身为一代将领,墓穴怎会这么简陋呢?
甚至连尸首也没有,只有一个衣冠冢。
不得不说,这真的很惨。
“难道墓穴被盗了?”
黄老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孙正闻言,却是摇了摇头:“不像,墓穴并没有被盗的痕迹!”
这话一出,大家更加的疑惑了。
没有被盗墓,为何墓穴这么的简陋呢?
这种墓穴,根本配不上一代将领的身份。
难道里面另有隐情?
“咦,这是什么?”
就在这时,小可不知道从哪里发现了一个小本子。
小本子通体泛黄。
很显然,这个小本子很古老了。
孙正接过小本子,翻开看了一眼,顿时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孙老,上面记载了什么?”
黄老师好奇地问道。
“这上面记载了明末时期的一些事情……岳起,竟然这么伟大!”
孙正又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
直播间关观众的情绪立刻被调动了起来。
“快讲啊,记载了什么?”
“看孙老师的样子,上面应该记载了一些很不一般的信息。”
“岳起到底有多伟大啊?”
“……”
网友们议论着,猜测着。
而这个时候,孙正却是缓缓开口道:
“明末时期,民不聊生,李自成揭竿起义,然而这个时候,岳起出现了……”
“然而,岳起所做的事情是,打压起义军,消灭起义军!”
“……”
听到孙正这话,直播间观众全都懵了。
一般而言,起义军往往代表着正义的一方。
因为朝廷昏聩,导致民不聊生,这个时候,自然就有英雄义士揭竿而起。
而李自成,显然就是这样的人。
岳起做的事情,却是消灭起义军,打压起义军。
他这等于是帮助昏聩无能的朝廷,属于助纣为虐,或者说,是愚忠。
这样的行为,谈何伟大?
“事情绝不可能这么简单,肯定另有隐情。”
“我们看孙老师接下来打算怎么说?”
“……”
弹幕上,网友们都有自己的思考。
而在现场。
孙正又一次开口:“可能,你们认为,岳起是助纣为虐,是愚忠,实际不然,他是为了天下苍生,为了黎民百姓,才要消灭起义军,打压起义军!”
嘶……
众人更是费解了。
岳起消灭起义军,竟然是为了天下苍生,为了黎民百姓。
这谈何说起?
“孙老,怎么讲?”
这一刻,就连黄老师都有些好奇接下来的发展了。
更别说其他人,那好奇心更是快要爆棚了。
孙正看了一眼黄老师,继续讲解道:“明末时期,起义军揭竿而起,以李自成为首,按理说,起义军代表着正义的一方,岳起,身为岳家儿郎,是不该参与进来的,但是,岳起却看透了天下大局,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阴谋……”
……
“阴谋?什么阴谋?”
“孙老你就别吊胃口了。”
“赶紧说吧,我已经饥渴难耐了!”
观众们的胃口全都被掉了起来。
天下大局?
巨大阴谋?
到底是怎样的大局?
到底是怎样的阴谋?
这一刻,所有人都无比迫切的想要知道答案。
“是什么阴谋啊?”
黄老师急忙问道。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他的求知欲完全被调动了起来。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孙正却没有过多解释,只是莫名其妙的说出了这么两个典故。
而听到这话,所有人全都懵逼了。
“我们要听答案,不是听这个啊。”
“孙老师到底要表达什么啊?”
“直白点,别这么弯弯绕绕的行不行?”
直播间的观众都被搞得有些不耐烦了。
这两个典故什么意思他们当然明白,只是不知道孙正为何突然说这两个典故。
只有黄老师,听到这话猛地一颤。
而后,他的脑海中,迅速的浮现了明末清初的一些历史事件。
很快,他就理清了头绪!
“我知道了,原来是这样,竟然是这样……”
已经想到答案的黄老师,变得非常兴奋和激动。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岳起不仅仅是伟大,而且,他的眼光,是相当超前啊!看到了所有人都看不到的事情!!!”
这一刻,黄老师对岳起赞不绝口。
看到孙正和黄老师一唱一和,观众们都快骂娘了。
有什么就快点说好不好,非要这样吊胃口么?
“黄老师,你想到了什么啊,不妨说说看看?”
这一刻,就连眼里只有女儿的陈梦溪都忍不住催促了起来。
很显然,即便是她,胃口也被吊了起来。
“好吧,我这就跟你们说一下我的分析。”
黄老师张了张嘴,缓缓的讲述了起来……
小说《精忠报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黄老师先是看了一眼陈梦溪,而后望着孙正,缓缓开口:
“孙老,你不是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吗?”
“如果我猜的没错,大明王朝和李自成就是鹬蚌,而满清就是渔翁……”
轰!
听到这句话,满场巨震。
现在这个年代,没有人是傻子。
黄老师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大家何尝还不明白什么意思。
满清显然就是想要趁着李自成和大明王朝打的两败俱伤的时候,趁机进攻中原。
“太可恶了,满清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啊。”
“这就是他们的阴谋么?”
“乘人之危!”
“……”
观众们愤慨的讨伐了起来。
而黄老师则是望向孙正,问道:“孙老,我的分析,对不对?”
孙正点头:“对的!”
而后,孙正继续说道:“岳起正是因为看出了满清的阴谋,所以才要站出来阻止李自成!”
“岳起,并不是忠于君主,也不是忠于已经满目疮痍的大明王朝!”
“他是一个聪明的人,绝非愚忠之辈,他只是忠于百姓,忠于天下苍生,忠于这片土地!”
“他无法眼睁睁的看着满清的阴谋得逞,所以,他站了出来!”
“因为他很清楚,攘外必先安内!”
“所以,他不得不对李自成出手。”
“只可惜,大明王朝气势已衰,起义军大势已成。”
“岳起最后,还是失败了……”
说完这些,孙正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他的语气中,有着太多的遗憾,太多的难以割舍……
而听了孙正这一席话,所有人的心情都是一样的沉重。
岳起虽然看破了满清的阴谋,岳起虽然竭尽全力的想要改变现状,岳起虽然想要拯救这片土地……
可是最后,他却还是失败了……
遗憾!
深深的遗憾。
所有人似乎都感同身受,致使他们的心情无比沉重。
仿佛。
失败的不是岳起,而是他们自己一样。
“他想要救天下,可是他一人之力,却无法改变大势了。”
“他已经看出了满清阴谋,奈何不能改变现状,这是多么的遗憾啊。”
“岳起,真乃英雄也!虽然他败了,虽然他没能救下那个已经腐朽的国家,但是,他仍然值得敬佩!”
“不错,至少他努力过……”
这一刻,所有人都被岳起打动了。
所有人都心生敬佩!
这是一个眼光超前的英雄!
“后来的事情发展,也完全印证了岳起的眼光。”
“李自成攻入京城,崇祯皇帝自缢而死,李自成称帝!”
“可是紧随其后,满清入关,拿下了中原大地……”
说到这,孙正又是沉重的叹了一口气。
他内心有太多的遗憾了……
若是没有满清入关,就没有扬州十月嘉定三屠。
没有闭关锁国,没有辛丑条约。
也不会有割地赔款、八国联军等等极具屈辱的历史发生!
华国也不会那么落后。
也不会任无数外邦欺凌数百年!
好在,在那个风雨摇曳的年代,先辈们还是挺了过来……
而直播间的网友,心情是无比沉重。
“我泱泱华夏,就被满清耽误了啊!”
“别这样说,现在都是一个民族,同为一家!”
“是的,历史总有太多的遗憾,我们更应该谨记历史!”
“比起这些,我更加佩服岳起的眼光,所谓当局者旁观者清,岳起身处那个年代,却能敏锐的分析出天下大势,看破满清意图,不得不说,他的眼光,真的很超前!”
“是啊,岳家人都是好样,只可惜,岳起是一个遗憾……”
“即是遗憾,也是榜样,他救国救民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
“我们一定要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这片土地!热爱无数英雄为我们打造出的盛世华夏!”
“泪目了!”
“……”
很显然,看了这么久的直播,观众们的情操都得到了陶冶。
他们纷纷感叹着岳起的精神,感叹着无数先辈的付出。
在众人感叹之时,孙正已经重新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情。
他继续翻动着小本子。
似乎发现了什么,孙正的身躯猛的一震。
“什...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
看到孙正的表情,黄老师连忙问道:“怎么了?孙老,上面又说了什么?”
其他人也纷纷望向了孙正。
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下,孙正深吸了一口气。
“不公啊,太不公了!”
孙正接连的喃喃自语,可谓是让其他人着急坏了。
“孙教授,到底发生了什么,你倒是说啊。”
“是啊,快点说吧。”
面对众人的催促,这一次孙正并没有继续吊胃口。
紧接着孙正一脸严肃的望向大家:“岳起为国为民的精神值得大家敬佩,但谁也没想到,岳起竟然被逐出了岳家啊。”
听闻此话,直播间的观众瞬间就炸毛了。
“什么!”
“为什么会被逐出岳家啊?”
“难道说只是因为他阻止李自成失败了?”
无数观众们替岳起打抱不平。
墓室内的众人何尝不是如此?
黄老师更是赶紧问道:“为什么要逐出岳家,难道真是因为失败的缘故吗?”
孙正并没有立刻回话。
而是继续审阅小本子上记载的内容。
很快,他找到了岳起被逐出岳家的答案……
“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岳家祖训的缘故。”
“岳家祖训,除了精忠报国之外,还有就是不得对同族人出手。”
“而李自成属于汉族,岳起出手对抗同胞,乱了祖训。”
“所以,岳起被逐出了岳家,不能入岳家祠堂!”
声音落下,整个墓室内瞬间寂静无声。
所有人目光眨动,面面相觑,这个时候各自的情绪都是相当沉重。
弹幕上,网友们全都不甘心。
“凭什么啊,岳起也是为国为民,凭什么要逐出家族啊,我好心痛。”
“哎,没办法,规矩就是规矩!”
“我想,岳起肯定也知道自己违背祖训的下场,但是在国家和个人下场面前,他选择了国家!”
“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
“……”
这一刻,观众们更加的泪目。
孙正继续翻动着手中的小本子。
片刻过后,他的眼中,蕴满了泪水。
啪嗒。
手中的小本子,也是掉落在了地上。
孙正绝望的闭上了眼睛。
两行清泪流淌而下……
小说《精忠报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孙伯伯,你刚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小可听到孙正的自言自语,好奇的问道。
她虽然不太明白话语的意思,但猜到这句话应该和自己的祖上有关。
“来,我们先进去,我再给你们讲解。”
孙正走进房间,戴上了专业的手套,将一枚金牌握在了手中。
这金牌,说是金牌,但实际上,应该是铜制的。
只有手掌的三分之一大小,能够方便的携带在身上。
金牌的正面有一个“令”字,背后则刻有赵构的印章图案。
“看到这些金牌,你们会想到什么?”
孙正问道。
“荣誉?”
忆兴不假思索的答道。
“将这些金牌如此郑重的摆放在书架上,看得出来岳家的后人对它们很是宝贝。”
“没错。现在的金牌,确实代表着荣誉。”孙正先是肯定了忆兴的部分观点。
随即话锋一转道:“不过,这十二枚金牌所代表的,却是耻辱!”
“当然,耻辱并非是岳家军的,而是当时的皇帝,赵构的耻辱!”
记录赵构耻辱的金牌?
黄老师开口:“我想起来了,我好像听说过这段故事。”
“岳飞率领岳家军在外打仗,赵构却连发十二道金牌,将他召回。”
“最后,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处死!”
“难道,这就是那十二枚金牌?竟全都保存下来了?我原本还以为,会更大气一些……”
孙正肯定道:“没错。”
“但打仗这个词,并不准确。应该是打胜仗!”
“当时,金军名将完颜兀术,趁岳家军后防空虚,遣精锐骑兵进军郾城。”
“岳家军以远弱于金军的兵力防守,以少胜多,成功守住郾城……对了,你们稍等。”
孙正说着,竟放下金牌,离开了房间。
过了片刻,孙正激动的声音,从陈放步人甲的大厅里传来:“大家快过来,我找到了!”
找到了?
找到什么了?
众人好奇的赶了过去。
发现孙正站在一件铠甲前,热泪盈眶。
“孙老师,这是?”
黄老师来到孙正的身边,请教道。
他虽然大致知道十二金牌的故事,但其后的背景,几乎毫无了解。
“这件铠甲,应该来自于岳家军的猛将,杨再兴!”
“史书记载,杨再兴在郾城之战中,单骑闯入敌阵,想要斩下完颜兀术的脑袋。”
“虽然斩首失败,但是却在敌阵中来回冲杀,以一己之力,杀敌过百!并安全返回主阵!”
“不过,他却在后续的战役里,不幸战死。”
“据说,当时替他收尸的人,烧掉他的尸骸,从中取出了足足两升的箭头!”
众人闻言,尽皆沉默不言,默默的看着面前的铠甲。
这件铠甲,完全可以用千疮百孔来形容,是整个大厅里,最破烂的甲胄!
不仅有几十个口径比较大的贯穿孔,还有很多不太好计算的小孔。
而且甲片上也有无数密密麻麻的小坑。
那些小坑,显然就是箭矢撞击产生的。
被挡住的箭矢都有如此之多,可想而知,两升箭头,绝对不是虚言!
这一刻。
看到这件铠甲的人,脑海中或许都浮现出了一个场景。
一位魁梧的年轻人,骑乘快马,带领着部下,以飞蛾扑火之势,冲入敌阵。
在有如洪流的敌军面前,宛如一堆小石子的岳家军,很快别洪流吞没。
但一颗名为杨再兴的“石子”,始终没有倒下!
马被砍死,下马再战!
箭矢穿透铠甲,插在身体上,影响行动,折断箭杆,继续作战!
明知死局已定,但绝不后退!
因为他心中的信念告诉他。
他的死,绝对不会白费。
今日所杀之敌,将成为岳将军收还失地的台阶!
杀一个,距离收复开封,就能更近一步!
“两升?一大瓶可乐那么多?那也得上百个箭头了吧?”
“正常人受这么重的伤,别说杀敌了,能够站着,都是奇迹!”
“我想,他闭上眼睛之前,一定看到了岳家军的旗帜进入开封城吧。”
“别说了,我怎么这么想哭……”
……
直播间里,飘满了哭泣的表情。
杨再兴,无疑是一个视死如归的英雄,但在此之前,大多数人根本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
这种落差,让大家感到格外的悲凉。
与此同时。
孙正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之所以提杨再兴,其实是想要说一件事。”
“人们都知道岳飞,但有多少人知道杨再兴?”
“有谁记得岳家军里,战死沙场的无名英雄?”
“我们都不可能知道,不可能记得。但是,岳家的后人记得!”
“或许,这才是岳家军能够如同一块磐石,一座大山般不可撼动的最重要的原因。”
“岳家对忠义的态度,不仅浮于表面,而且切实的行动着。”
“这才是真正的忠烈家族!”
孙正说完。
雷鸣般的掌声,久久没有停歇。
虽然山河未复,心愿未了。
但是杨再兴以及所有岳家军阵亡的将士,绝对不会后悔加入岳家军!
岳家,是他们生前最好的归宿。
死后,也同样如是!
良久,孙正的情绪才缓缓的平复下来。
他擦干了眼角的最后一滴泪水,向众人致以一个歉意的笑容:“抱歉,一时情绪激动,扯远了。”
“我们接下来继续说郾城之战和十二道金牌的故事。”
“郾城之战,在无数和杨再兴一样勇猛的将士的无畏奉献下,岳家军最终取得了胜利。”
“宋军也完美的阻击了金军南下的计划,沉重的打击了金军的有生力量。”
“这个时候,金军仓皇逃回开封,疲惫不堪。”
“宋军刚经历大捷,士气高涨,正是趁胜追击的最佳时刻。”
“收复开封,已然近在咫尺!”
“然而南宋的皇帝赵构,却连下十二道金牌,勒令岳飞收兵!”
忆兴听到这里,万分不解地问道:“为什么?拥有更多的土地,不是对他更有利吗?为何要收兵?”
对啊,为什么?
其他人也同样抱有这样的疑问。
小说《精忠报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生于乱世中的皇帝,都在为了统一天下,扩展疆域而努力。
为何偏偏赵构,不愿收服开封?
这一点,大家想不明白。
“我们没办法亲自问赵构,自然不知道他的真实想法,只能推断。”
“浮于表面的原因,当然是金兵虽败,实力仍旧强大,宋军追击,有败亡的风险。”
“赵构贪生怕死,担心惹怒了金兵,连偏安一隅都无法做到。”
“其次,就算真的夺还开封,对赵构个人的统治而言,也没有好处。”
“金朝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岳飞一心想要迎回二圣,一雪前耻。可赵构本身能力不足,怕迎回二圣,使自己的地位动摇。”
“再者,就是猜忌了。”
“宋朝的太祖赵匡胤本身就是通过兵变获得的帝位,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赵构对岳飞这样德高望重的将军,便更是忌惮。”
“若岳飞真的率军夺回开封,将功高震主,赵构当然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孙正说道。
历史上,对赵构杀岳飞的原因,自然也是众说纷纭,但主要原因,无非就这几点。
赵构贪生怕死,苟且偷生。
在家国利益和个人利益中,选择了后者。
他身为皇帝,应以国家社稷为重,却做出如此自私的决定。
怎能不让人唾骂?
“昏君!真是个孬种!”
“我还以为秦桧够畜生了,原来这当皇帝的更垃圾!”
“对了,之前小可不是念过一首词吗?好像就是说这个的,是什么来着?”
“文徵明的满江红?”
……
当年的历史,在孙正的描述下,栩栩余生的浮现在观众们的眼前,引得群情激奋。
他们仿佛看到了秦桧在赵构面前的谄媚,说着岳飞的坏话。
他们仿佛看到了赵构慌乱的不断召人进宫,下达一份又一份的诏令。
他们看到赵构在发抖,看到秦桧在狞笑!
连带着,文徵明的满江红拂拭残碑,也在观众们的通力合作下,冲上了热搜榜的第一名。
与此同时。
房间里的搜索,还没有停下。
孙正负责研究金牌。
黄老师则带着忆兴,小可,小心翼翼的寻找其他有研究价值的古物。
“孙老师,你看这是古物吗?”
忆兴打开了房间角落的一个大箱子,大箱子里,斜放着一个卷轴。
忆兴不敢乱碰卷轴,只能找来孙正。
孙正走过来,打开卷轴看了片刻后,说道:“这应该就是当年赵构召回岳飞所写的诏书。”
“上面写了什么?”忆兴好奇的问道。
“大概意思,就是赵构连哄带骗,让岳飞班师回朝,接受赏赐。没有什么特别的信息。”孙正苦笑道。
他也不知道当时的岳飞究竟有没有意识到,就此回去,便是死路一条。
“咦?孙伯伯,这后面好像还有字!”
小可突然的一句话,让孙正猛地一怔。
后面还有字?
诏书的内容已经很完整了,再者说,谁会因为正面写不完,又在诏书的背后接着写啊!
孙正立刻将卷轴翻了个面。
卷轴的背后,还真有字迹。
不过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不清了,只能依稀的看到上面的话语。
“臣非愚忠,臣若反,孰不可反?”
“陛下执意议和,臣亦愿以区区性命,换大宋百姓平安!”
“开封!开封!开封!”
背面的话语很凌乱,字迹很潦草,显然不是要寄出去的书信。
“这应该是岳飞自言自语写下的话语。”
孙正叹道。
臣若反,孰不可反?
这样的话语,岳飞肯定是想要对皇帝说的,但又绝对不可能让皇帝看到。
即使表达的是不反之心,可放在皇帝眼中,就是有反心的证据。
试想一个忠良之将,有苦难言,有话难说,只能独自呆在房间,将心里话胡乱的写在诏书背后。
这场景,未免也太过凄凉。
不过,这些自言自语的价值,不止于此。
“或许,岳将军在接到十二道金牌之时,便已经预感到了自己的死期……”
孙正闭上了双眼。
难以想象岳飞当年顶着多大的压力,才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想必,岳飞在写这些话的时候,麾下的将士应该就站在,甚至是跪在营帐外,请求岳飞不要班师回朝!
赵构的议和之心已定。
宋朝想要与金朝交好。
可岳飞又是朝内坚定的主战派。
议和之后,岳飞的命运可想而知。
就算不死,也注定流放,不可能在朝为官了。
这些结论,现在的人推断得出来,当年的岳飞,又怎么可能想不到?
岳家军的将士,怎么可能想不到?
“明知是死,为什么岳将军还要回去呢?”
忆兴很是不解,亦或者说,现在的年轻人,都很难理解这样的决定。
“如果是你,你想怎么做?”
孙正反问道。
“当然是打下开封啊!打下开封之后,就算死了,也瞑目了!”
忆兴答道。
孙正微微一笑,仿佛对忆兴的答案早有预料:“我们且不说,当时岳家军孤立无援,有没有击退金兵,收复开封的可能。”
“就算真的将开封收复,可岳飞不尊皇命,谋反之罪将直接坐实,再无昭雪之日。”
“古人对忠义看得很重,更何况是以忠义作为人生信条的岳飞。”
“臣若反,孰不可反!正如他自己所说,他要是反了,天下必将大乱,兄弟部队自相残杀!”
“朝廷奸臣得意,金人得利,天下百姓受苦,只会引起更大的动乱,更大的浩劫!”
“在他的眼里,国家安危,大于个人的生死!”
“他想要收复河山不假,但他更不愿见到民不聊生,天下分崩离析!”
“所以,他必须用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鲜血,写下忠字的最后一笔!”
“臣非愚忠!他忠于的不是赵构,而是大宋王朝,是天下百姓,他的胸襟,比我们想象中,还要辽阔!”
小说《精忠报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这是一艘船。
一艘停泊在海岸边,如同高楼大厦一般,令人仰视的帆船。
船体全部由木质结构建成,树立了足足九根桅杆,全速航行时,可以扬起九张巨帆。
船头雕刻着威武的龙虎兽脸,船身绘有彩色的图案,像是抽象的飞龙,又像是徜徉在海中的游鱼。
它不仅仅庞大,而且美感十足。
其他的船只在它的面前,就像是巨人面前的婴儿,竟显得微不足道。
“华夏古代,有这样的船吗?这也太大了吧!”
“太夸张了,我感觉好像有一条龙在面前飞过一样,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它的霸气。”
“诺亚方舟也不过如此吧?”
“那帆都快把天给挡住了,这是真实存在的船?”
“要是真的,那这船也就比航母的排水量小上一些了!”
“可要不是真的,谁会画出这么具有真实感的画来啊!”
……
屏幕前的观众们,纷纷惊叹不已。
如果说,这张图出现在现代,或许大家只会把它当做一幅游戏或者动画的插图。
可这是古画啊!
那个时候可没有动漫和电子游戏的概念。
这幅画很可能就是一幅写实的画作。
但越是如此猜测,众人越感到不可思议。
华夏的造船技术,在几百年前,就到达了这样的高度?
“太夸张了吧?这一艘船,能坐多少人啊!”
现场的忆兴,也连连感叹。
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孙正居然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上千人。”
“什么?孙老师,你难道知道这艘船的历史?”
忆兴从孙正的语气中,听出来一些端倪。
“知道一些……”孙正点了点头,指向画作。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明朝宝船!”
“加上这标志性的九根桅杆,它应该是明朝的宝船中,传说中最大的那一艘!”
明朝宝船?
还是最大的那一艘?
忆兴只觉得莫名震撼,继续问道:“这宝船,是明朝的战船吗?”
“不完全是。”
孙正摇头道。
“宝船,是郑和下西洋使用的帆船的统称,它们的规格,用途,并不是完全一样的。”
“不过现在,我们一说到明朝的宝船,想到的一般都是其中传说中有九根桅杆的最大宝船。”
“也就是画面中这一艘!”
众人恍然。
原来郑和下西洋的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
在此之前,很少有人知道,郑和下西洋的船只,也有这么多讲究。
但这就更令人感到惊叹了。
“雾草,我刚刚去查了一下明朝宝船,最大的那艘长度几乎快有150米,宽度也有60米……”
“这……这……这也太夸张了吧,那可是古代啊。”
“在那个科技落后的时代,他们到底是如何建造出这么巨大的宝船的?”
“太不可思议了!”
“这船最流弊的地方,不是它有多大!关键是它又大,又能真的下水!”
……
观众们兴奋的讨论着。
孙正此刻盯着这张图,连连称赞:
“不得不说,这幅画的画功,极为精湛。将宝船的细节刻画得非常清楚,让人感觉船仿佛就在眼前一般,栩栩如生!”
众人听到这里,再次将目光投去,全部聚集在了这副画作上面,重新看了一遍这幅画。
这时,人们才惊讶的发现,这幅画的画功,确实精湛老道。
亦或者说,本就是因为画得太好了,才会让他们第一眼就被宝船给震撼住。
这幅画的画师,以他精湛的技艺,完美的将宝船重现在了一张纸上。
都不能说像是拍照。
因为拍照有时候都会模糊。
这简直就像是复制!
直接将宝船的所有细节,原原本本的复制在了纸上!
这样精湛的画技,让所有人震撼!
而弹幕上也是激烈的讨论了起来。
“单纯从画风上来说,我觉得这位画师和画圣竟有几分相似之处!”
“画圣是谁?”
“吴道子,唐朝时的人了。我反倒觉得,这幅画比吴道子的画,还要细腻许多。”
“而且这幅画,对颜色的运用,也不比那些历史上成名的画家差。”
“我一直认为,国画注重于对意境的阐述,但这幅画却告诉了我们,国画也可以写实!”
“甚至这幅画,还融合了西洋画派的一些手法,能看得出一些透视效果。”
……
大家激烈探讨的同时,也有许多人立刻查询资料,想要看看明朝有什么出名的画家。
可是,能够查询到的画家,要么画风和这幅画相去甚远,要么画功与这幅画有明显的差距。
再有的,根本没机会接触到宝船。
黄老师感慨道:“能研发出这样的宝船,不得不说,咱们古人真是太具有智慧了!”
忆兴点头,深以为然地说道:“是啊,而且就连这画作的水平,也是一流!”
就在两人感慨的时候。
一声大喊在屋内响起:“你们看,这是什么!”
小说《精忠报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你们看,这是什么?”
忆兴的惊呼,忽然响起。
孙正、黄老师、还有忆兴纷纷扭头看去……
刹那间,所有人都流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色!
……
与此同时,在西京某个房间内,一位老者正在纸张上勾勒着自己的画作。
他是国内最著名的画家,陈鹏老先生。
一生之中,他作画无数,每幅画,都让人争的头破血流。
原因无他,只因为,他的画画水平,真的太高太高了!
每幅画,都极具神韵,仿佛活过来了一样。
可以说,国内找不到任何一个能和他一较高下的人!
也是因此,他感到无比孤独。
只能每日沉醉于独自作画的快乐之中。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年轻人急切的闯进了他的房间。
“老师,重大新闻!重大新闻啊!”
年轻人大叫道。
“小李,你不知道我的规矩吗?”
陈鹏顿时面露不悦,这小李是他的学生,平时非常懂事,今日怎么如此冒失?
自己不是说过,自己作画的时候,无论任何事情都不能干扰自己吗?
“老师,实在是事情太大了!您不是“独孤求败”嘛,今日,我竟发现一副能和您平分秋色的一幅画作!”
“哦?和我平分秋色?”
陈鹏一听,顿时就笑了,这些年,他见过无数高手,都说能和自己平分秋色,都说有不输自己的水平。
可是那些画家,全都是吹嘘罢了,根本就没有真才实学。
小李这孩子,怎么也吹嘘起来了?
竟有画作能和自己平分秋色??
陈鹏根本不信!
所以,陈鹏挥了挥手,准备撵小李出去。
可是这时,小李已经来到了陈鹏身边,打开了自己的平板。
平板上,出现了明朝宝船的画作。
陈鹏一看,顿时被这副画作上面的恢弘气势给吸引了……
良久过后,陈鹏不可置信的长叹一声:“这副画作,哪里是和我平分秋色?分明是全方位的碾压我啊!”
……
不仅陈鹏这边震惊。
网上,明朝宝船的图片,也是大肆的传播着。
全网轰动!
国内的社交媒体平台,宝船和宝船画的热度,只增不减。
热搜前十,几乎被向往给霸榜。
大明宝船这个词条,更是在热搜第一,居高不下。
更有甚者,居然把向往的直播切片,发到了外网上。
此时此刻,一名英国的造船师,更新了自己的社交媒体,只写了一句话:“大明宝船,难以置信的艺术品!”
配图则是从视频中截屏下来的宝船图。
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名年轻的造船师,在社交媒体上拥有许多的粉丝。
他的动态,迅速被外网疯狂转发,直接让事件升级。
“这是什么船?也太宏伟了吧。”
“你说什么,这是华国明朝时期的宝船?”
“你要不说这是宝船,我还以为是航母呢!”
“不得不说,华国真是一个让人不可思议的国家!”
“原来,华国自古就强大!”
各国网友,都深深的震惊着。
只有韩国网友叫嚣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大明宝船的技术,肯定是我们祖先的,被华国人盗窃了而已,一定是这样!”
小说《精忠报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章节在线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