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昭李昆的现代都市小说《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畅销巨著》,由网络作家“大千飞雪”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李昭李昆是《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大千飞雪”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
《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畅销巨著》精彩片段
李昭心中一叹,真是麻烦。
他郁闷的是,以杨智的睿智,岂能看不出杨辛早想当这个盟主,否则怎会四处发邀请函。
杨智明明知道,还要问自己,以借此表达忠心。
李昭瞥了一眼杨智,厉声道:“以后莫要在我面前,耍这些小聪明。”
杨智连忙低下头,“末将知错。”
回到黑虎岭后,李昭立刻叫来邓信和齐景云。
“汉中将有大战发生,你立刻带人去南郑,去兰氏那里,购买大批军械,再另外去其它地方购买一批粮食,把山寨里九成银两全部带去。”李昭对邓信道。
原本负责和兰氏交接的人是杨智,因杨智另有其他事,现在主要由邓信负责。
“带走九成的银两,这是不是太多了。”邓信提出异议。
“你不用担心,我另有办法。”
邓信不再说什么,急匆匆领命离去。
李昭对齐景云道:“你派人潜入柳城,摸清城内豪强大户的具体位置。接下来要做什么,不用本帅多说吧。”
“大帅放心,在下明白。”齐景云心中一喜,知道李昭要干票大的。
此时,百花岭上。
李二娘回想刚才发生的一幕,着实感到尴尬。
她本想教训一下赵立,却没想到,对方实力比她还要强悍。
一士卒走了进来,道:“启禀寨主,东府岭的朱寨主,送来一封邀请函。邀请你去东府岭,说是要共商大事。”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是。”
看着朱威送来的邀请函,李二娘发自内心的厌恶。
朱威觊觎她的美貌,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且此人一向贪婪自私。平日里,李二娘根本不敢离开百花岭,唯恐朱威趁她不在,偷袭百花岭。
李二娘也想铲除朱威,但两家山寨实力差不多,暂时奈何不了对方。
朱威这封邀请函,她若去了,则是羊入狼口。
邀请函被李二娘撕成碎片。之后,聚集山寨中人,商讨出兵的事情。
..............................................
三日后,秦牛岭下,旌旗招展,锣鼓震天。数万名不同穿着的士卒,聚集在此,众人多是一脸的亢奋。
李昭穿越至今,尚未见过如此壮观景象。
杨智观察良久,猜测兵马将近三万人,各山寨中士卒几乎全员出动。
李昭这边就比较寒酸,黑虎岭和黄头岭加起来,来了一共一千多人。
杨辛在户外搭了一个台子,各山寨的寨主,皆登上此台。李昭和杨智因带的士卒过少,站在最后面。
杨辛身穿明光铠甲,腰挎宝剑,站在台子中央,一脸的意气风发,说道:“诸位,据探报,柳城内官兵仅有三千余人。我军兵力远多过官兵。如今,官兵轻视我等,未有防备。如此良机,岂能错过。我意,现在兵发柳城。诸位觉得如何。”
李昭站出来刷刷存在感,抱拳道:“盟主英明,此时出兵,必会大获全胜。”
众人不由看了李昭一眼,皆以为李昭如此积极,是想要讨好杨辛。
李二娘神色凝重,别人不了解李昭,她却不敢小觑对方。众山寨贫穷,很少有士卒穿盔甲。李昭那天的一百名士卒,却是人人着甲。
东府岭的朱威,反对道:“我军虽多,兵器却不如官兵精良。不是人多就能打赢的。我建议,先派出一万兵力,去试探官兵实力。然后再..........”
“荒唐!可笑!”王岗岭的刘天明打断朱威的话,说道:“你说先派一万人去试探,那些人去,那些人留下,这又该如何分配?武器不如官兵精良,难道就不打了吗。”
李昭两手一摊,佯装无辜道:“是杨智说的,和我有什么关系?”
李二娘狠狠看了眼李昭:“你不要以为我看不出来,杨智对你言听计从。”
“二娘不仅长得漂亮,且心思聪慧。”李昭由衷赞道。
李二娘长吐一口气,“朱威的东府岭,起码还有四千多兵力。且其占据险要地势,如何能打赢?”
“我自有办法。”
李昭眼冒精光,他盯上了朱威的山寨、钱粮、士卒。
尤其是刚刚,朱威在柳城抢了不少钱财,李昭担心他花的太快,必须尽快杀去东府岭。
见李二娘仍不太相信,李昭笑道: “我们可以打个赌,若我赢了,告诉我,你的真名是什么?我若输了,任你处置。”
“好,我同意,什么时候攻打东府岭?”李二娘爽快道。
“我要回去准备下,明天中午东府岭下相见。”
“行。”
东府岭上,朱威正在厅堂内饮酒,两手各拦一女,这两女是他从柳城里掠来的。
他此次不仅从柳城抢掠来大量钱粮,还掠来近千人。
一想起杨辛让他交出手中兵权,心中顿时燃起怒火;杨辛有什么资格指挥他,无非就是比他多些兵马。
朱威自信,若他与杨辛换了位置,他会比杨辛做的更好。
唯一让他遗憾的是,李二娘留在了柳城。一想起她那美艳绝伦的样貌,如雪般的肌肤。朱威心里直痒痒,难以压制心中欲火。
...............................................
次日中午,李二娘带兵抵达东府岭三里处,李昭早已到达。
见到他身后的兵马,李二娘面色惊讶。
李昭身后是一千士卒,阵容整体,人人着甲。军中长弓、工弩,床弩等一应俱全,另外还有几台抛石车。
其中多个士卒,高举军旗,旗帜上写着“昭武军”三个大字。
两军汇合后,共两千五百人,气势汹汹朝东府岭杀去。
朱威得到消息,又惊又怒。
让他意外的是,竟然看到了李二娘,而且对方兵力没有东府岭多。
因为贪欲,朱威没有先试探对手。直接率领三千东府岭士卒,朝李昭他们杀去。
李二娘正要率兵迎击,被李昭劝住,让她再等一等。
三百名昭武军弓弩手,对着前方敌军,降下密密麻麻的箭雨。
刹那间,不少东府岭士卒中箭倒地。昭武军的箭雨,一波接着一波,每波箭雨之间相隔时间极短。冲锋在前列的东府岭士卒,死伤尤为惨重。
而对远处的敌人,昭武军动用了带来的十几架床弩。床弩上的巨箭,虽说准头有些差,但威力大,射得远。
朱威心中有些慌,他在队伍的后头。按理讲寻常弓箭射不到他,但刚才一支巨箭射在他三步外。
东府岭士卒尚未冲到昭武军面前,死伤却已过百。朱威在慌乱下,做了个错误的决定,令全军撤回东府岭,固守山寨。
正在冲锋的东府岭士卒,突然听到撤军的命令,又急匆匆往回跑。杨智抓住机会,率全军冲杀,李二娘也命麾下出击。
见背后有敌军追杀,东府岭士卒愈加恐慌,无心再战,只顾逃命。
朱威派出三千士卒出击,回来的不到两千人,其他不是被俘就是被杀,军中士气大减。再也不敢出战,于是死守东府岭。
李二娘见昭武军抛石车里放满陶罐,好奇问道:“这里面装的是什么。”
“你马上就知道了。”李昭笑道。
杨智堵住山寨出入口,让麾下士卒对山上高喊,劝朱威下山投降。
小说《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第二日,昭武军再次攻打该山寨。
从俘虏口中,得知此山寨叫西恒岭,山寨中约有一千多兵力。
杨智暗道,比山寨面积明显比之前两个山寨大了许多,如将其攻下,也可在此处驻军。
经过昨日的交锋,意识到对方实力不弱。这次杨智不敢大意,先派弓箭手射箭,密集箭阵下,数十名敌军被射杀。
西恒岭士卒,迅速举起了盾牌。虽不是精良的铁盾,而是木制盾牌,但足以挡住箭矢。
沈宁下令弓箭手反击,虽其长弓射程比不上昭武军,但也让昭武军一时无法靠近。
齐景云一直在旁冷静的观察,对杨智道:“我军人数略少,若选择强攻,短时间内,难以胜之,不如尝试诱敌下山。”
第三日,昭武军不再进攻,一百名士卒在山寨下进行辱骂。言辞甚是肮脏,从早骂到晚。有的士兵骂累了,干脆卸下盔甲、长刀等物,随地而坐,其装甚是松懈。
山上有人见状,纷纷劝说沈宁下山攻击,可一战灭之。沈宁拒绝了麾下的建议,不准任何人下山,继续固守西恒岭。
其夫人杨月不解,私下里问道:“敌人如此松懈,此等机会难得,夫君为何不进攻?”
沈宁微微一笑,道:“夫人,此乃敌人诱敌之策。我断定,周围茂密的丛林中必有敌人伏兵。”
杨月恍然大悟,又道:“我看敌士卒数量不如我军,为何难以取胜。”
沈宁沉默一会,道:“敌装备精良,士卒勇武。是故,我只能固守山上。”
无论昭武军士卒如何辱骂,山寨里始终没有应战。杨智还往山上送了件女人的衣服,沈宁收到后,笑了笑,未有理睬。
什么方法都试了,昭武军依然无法攻入西恒岭。
杨智眉头紧皱,“齐统领有什么好的想法。”
“属下并无好的计谋,眼下只有继续熬下去,看谁熬的过谁。”
“也只能这样了,粮食还够吃十日,继续熬吧。”杨智貌似无意道:“此寨主是个能人,应该是懂些兵法。西恒岭到黑虎岭并不远,这样的人要么杀了,要么收为己用。”
齐景云顿时明白杨智的想法,他想要尝试劝降。
但杨智不愿上山,这样的任务自然落在齐景云身上。
齐景云是李昭亲信,如杨智派他上山劝降,被杀了的话,必会牵连到杨智。但如果齐景云主动要求上山,这就和杨智没关系了。
“属下可以上山劝降,但现在不行,起码要五日后。对方见我军无意撤兵,有可能会同意谈判。如现在上山,必会受到轻视。”
杨智想了想,觉得此言有理,同意齐景云的说法。
这五日,昭武军在山下搭建营地,深挖壕沟,完全没有撤军的迹象,双方就这么对峙起来。
杨智派人去砍伐木头,制作简易的抛石车,使用抛石车攻击山寨,砸死了不少西恒岭士卒。
五日后,麾下突然来见沈宁,说山下敌军派人上山,要见寨主。
沈宁思考片刻,顿时明白昭武军的打算,同意接见对方。
齐景云没穿盔甲,没带长刀,孤身一人上山。
沈宁见齐景云气宇轩然,虽深入敌营,却未见恐慌,神色依旧淡定,心中平添了一丝好感,道:“阁下要见我,所为何事?”
“两军对垒,我来此地,自然是想劝寨主归降我军。”齐景云直言道。
“阁下士卒虽勇武,但无力攻入我山寨,我为何要降?”沈宁淡淡道。
“此战若僵持下去,寨主必败。”齐景云淡淡道。
“何出此言?”
“其一,我军士卒虽少,两军对垒,寨主仍无取胜把握,否则,早就下山攻击我军,何必固守在山寨中。我军长期围困山寨,时间一久,当山寨内粮食用完,寨主该怎么办?”
沈宁默然不语,齐景云并未说错。
”其次,寨主难道以为我军真的只有数百人。当一旦大举增兵,寨主又该怎么办?你真想看到山寨内血流成河吗。”
“你们的主帅,是什么样的人?”沈宁突然问道。
“我军名‘昭武军’,大帅乃魏国雍王嫡长子李昭。大帅虽年龄不大,但心怀大志,处事果断且有谋略。其待人和善,虽据高位,对麾下士卒甚好。黑虎岭上,即使是那些老弱妇孺,也从不担心没有吃的。”
沈宁定定看着齐景云,终于确定他没有说谎。
“我若降,麾下士卒会怎样?”
“估计会被编入昭武军,享受和昭武军士卒一样待遇。”齐景云道。
“你敢保证,归降后,不会杀我麾下士卒。”沈宁沉声道。
“当然,我敢以性命担保。”
“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明天来此地,我届时会下决定。”
“告辞。”
杨智见齐景云安然无恙从山上下来,心中一喜,知此事能成。
沈宁召集麾下所有统领,告知他决心归降。
众人顿时哗然,有人同意,有人不知所措,有人明确反对。
沈宁耐心的告知众人,若昭武军坚持不撤兵,山上粮食撑不了一月;且昭武军向他保证过,不会杀降卒。
众人这才勉强同意归降。
待众人离开后,杨月忧虑道:“归降后,你作为寨主,他们真会饶过你?”
沈宁哈哈一笑,安慰道:“夫人多虑了,若这昭武军主帅,真有来人说的这么好,应该不会杀我。”
“你确定他不会杀你吗?”杨月仍不太放心。
“至少有七成把握。”
第二天,齐景云来到山寨后,沈宁告知他愿意归降。
齐景云心情大妙,和杨智商议后,将剩下所有钱粮全部赠送给山寨中人。
这一套是和李昭学的,凡事不废话,先给钱给粮。当实实在在的好处给到对方,事情就好办多了。
果然,山寨众人皆面露喜色,不再有怨言。
据沈宁所讲,山寨中共有一千两百人,其中八百名青壮。
让杨智等人意外的是,山寨中除了粮食,还有白银十二万两。心中不由好奇,沈宁是什么人?怎会有如此多的银两?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