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秦文明宝川的现代都市小说《畅读佳作推荐重返1985:我的军工帝国》,由网络作家“华东之熊”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秦文明宝川是现代言情《重返1985:我的军工帝国》中的主要人物,梗概:,龙飞凤舞,李指挥长直接全部都给重写了。人员也都陆陆续续的进来了,门口是技术科的人,进来一个,就叮嘱一个,可千万不能露馅!太阳从山边落下,夜幕降临,庆功大会也正式开始了。“各位同志,工友,亲人,今天我们非常高兴,李指挥长来到了我们的现场,参加这个庆功会,现在,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李指挥长讲话!”“我们都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同一个目标......
《畅读佳作推荐重返1985:我的军工帝国》精彩片段
他还真怕秦文明被这两个人给带走了。
李铁笑了笑:“好了,别抱怨了,走,咱们进去说。”
进去?进去还不得和正牌的秦宝山给遇上?周建国的心脏噗通噗通直跳。
“各位领导来得正好啊。”秦文明说道:“今天厂里为了欢迎我归来,准备了一个盛大的晚宴,就在咱们771厂的食堂里,现在时间差不多了,各位领导要不要一起去?李指挥长,您既然来了,那是一定要发言的。”
这种话,原本应该由周建国来说的,但是,眼看周建国反应不过来,秦文明也只能自己邀请了。
“没错,咱们就是来给秦宝山同志庆功的,徐主任,吴厂长,你们的事情,等到举行完了庆功宴再说!”周建国大手一挥:“咱们先沾一下秦宝山同志的光,去蹭一顿吃喝。”
周建国终于松了一口气:“各位领导请。”
三线工厂在建设的时候,就将各种配套设施都盖齐全了,食堂当然也不例外。
一样的红砖瓦房,依山而建,内部面积虽然不是很大,同时容纳几百人就餐还是没问题的。
同时,食堂的一侧还专门搭起来了一个台子,就是专门预备开个庆功会什么的。
此时,上面已经挂起来了红布的横幅,上面粘贴着一块块黄色的纸张,纸张上写着黑色的大字。
热烈庆祝秦宝山同志凯旋而归!
看着上面的大字,周建国松了一口气,多亏了罗科长机智,这山和川也相差不多,直接在下面加一横就行。
“这山字太难看了。”李铁摇头。
“李指挥长,要不您给重新写一下?留下您的墨宝,也是我们771厂的荣耀啊。”
李铁点头:“拿纸笔来!”
唰唰唰,几个大字,龙飞凤舞,李指挥长直接全部都给重写了。
人员也都陆陆续续的进来了,门口是技术科的人,进来一个,就叮嘱一个,可千万不能露馅!
太阳从山边落下,夜幕降临,庆功大会也正式开始了。
“各位同志,工友,亲人,今天我们非常高兴,李指挥长来到了我们的现场,参加这个庆功会,现在,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李指挥长讲话!”
“我们都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同一个目标,走到一起来。前些年,我们是祖国的后备力量,而现在,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三线军工厂就处于了一种尴尬的境地。”李指挥长望着下面的人,语重心长:“当初我们离开城市,来到大山,克服了种种困难,建立起来了这巨大的基地,现在,我们照样能靠着这种精神,在市场经济中杀出一条路来!没有任何困难能难住我们三线军工人!”
下面是一片巨大的鼓掌声。
功劳不仅仅是秦文明的,也是所有人的!
“我们的兄弟单位,061基地3515厂的风华牌电冰箱,已经成为了我们三线军工厂转型的一个标志,而现在,我们083基地的771厂生产的日光灯,也成为了我们基地的骄傲!我代表基地,向你们表示祝贺!”
第二次鼓掌声响起。
“不过,更让我们骄傲的是,我们依旧不忘初心,我们是军工厂,我们是军工人,我们771厂生产出来的军工产品,也赢得了军队的认可,那天接到上级领导的电话,我也从内心深处感觉到了骄傲,我们三线军工厂,可以做得比一线军工厂更好,我们靠实力赢得上级的认可!”
又是第三次鼓掌声,一次比一次热烈。
筒子楼都是单间,结了婚的人分到一间,生了孩子还是这一间,原本771厂打算盖两室一厅的家属楼,但是计划的时候已经是七十年代末期了,国家已经不再重视三线建设了,而且山里适合盖家属楼的地方很少,这种家属楼就没盖成。
秦文明家是1号楼108,门牌号也够吉利的。
进门左手边是一个小厨房,兼做洗漱室,771厂的工人一般都吃食堂,家里不怎么开火。
再向里走大概是三十多平的面积,一张三个人睡的大床,一个衣柜,一个书桌,加上一个折叠的餐桌,就已经是满满当当。
好在这个年代已经开始计划生育,老秦家也是响应国家号召只生了一个,要是生的多了还真没地方住。
“来,坐床上,我给你沏茶去。”赵秀梅忙活起来。
赵秀梅在771厂宣传科工作,一来二去就和秦宝山认识了,两人互有好感,就共同组建了家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成为了771厂的一段佳话。
曾经的771厂也是很辉煌的,不知道有多少女同志想要嫁给厂里的小伙子,只是时代在发展,进入八十年代之后,771厂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厂里要有活路,就得军转民,生产民用产品,但是,这条改革的道路可不好走啊。
秦文明在感慨之中,看向了书桌上的日历牌:1985年,3月15日。
和外面年份不同,但是同一天啊!正在琢磨之中,外面传来了脚步声。
“妈,我爸说还在技术攻关,等下班了之后再回来,我买了一瓶泸州老窖,一只烧鸡…”
小明的口袋里鼓囊囊的,显然还买了自己想要的好吃的。
“唉,这人啊,真是的!”赵秀梅感慨了一句,又看向了秦文明:“宝川大哥,你先吃着。”
烧鸡就放在面前的桌子上,香味四溢。
一旁有咽口水的声音。
秦文明扭头,就看到了小家伙那充满期待的眼神,那口水都要流下来了,于是,他也不含糊,立刻撕下来一条鸡腿:“来,小明,这条鸡腿给你。”
“宝川大哥,别惯着孩子。大人还没吃呢,哪里轮得着孩子。”
秦文明很心疼小明,老爸老妈一点都不溺爱啊,从小苦哈哈,来了客人也不能上桌,现在自己既然来到了这里,当然不能委屈了小明。
“小明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得多吃点,你看他瘦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宝山在厂里混得不咋样,工资太低买不起肉呢。”秦文明说道:“来,拿着,大伯给你你就吃,改天大伯带你下馆子去。”
秦文明都这样说了,小明也就大着胆子,接过来鸡腿的一瞬间,撒腿就跑。
这倒是够聪明,生怕被爸妈给抢回去啊,吃完了再回来。
“连句谢谢也不会说?真是的!”赵秀梅对着儿子远去的背影抱怨了一句。
“我现在还不饿,去技术科那里看看。”秦文明站了起来。
这个时代的老爸还很忙嘛,既然来了,当然要看能不能给他帮上忙了。
“不用了,你大老远的过来,还是歇歇…”厨房里的赵秀梅一边说着,一边把两手放在围裙上擦了擦,想要出来,秦文明的人影已经闪了出去。
771厂属于典型的外紧内松,只要守住了外面隧道口,闲杂人等就进不来,所以,外面看守严密,里面很放松。
原本技术科的四层大楼前面还有两个战士站岗放哨,但是,随着整个三线基地地位的下降,哨兵也就撤走了。
秦文明一身干部的打扮:白衬衣,黑裤子,黑皮鞋。沿途没有人敢怀疑他这个不速之客,就这样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
儿时的他就经常偷偷跑过来,爬着下水道上二楼卫生间,翻进去之后偷鸡摸狗,不知道被打过多少次的屁股,但是依旧乐此不疲。
所以,他对这里的一切了如指掌。
老爸工作的地方在一楼右手边,那里有个专门的实验室,里面有很多的设备仪器,看上去很高大上的样子。
嘭!
“不好!着火了!”
这熟悉的声音,不就是秦宝山吗?
秦文明一阵的紧张,出了实验事故!
原本秦文明还打算迈着四平八稳的脚步进去,表现出来首都过来领导的派头,但是现在哪里还考虑自身的仪态,他顺手拎起一旁角落里面的灭火器,就冲了进去。
此时,实验室里面已经是烟尘滚滚,有人去断电源开关,有人冲出来找灭火器,其中一个人更是迫不及待地脱下自己的外衣,对着着火的地方就甩了过去。
“让开,让我来!”秦文明大喊一声冲上去,将灭火器倒了过来,喷口内无数的泡沫飞射而去。
“同志,谢谢你。”那个脱下外衣灭火的人由于距离最近,脸已经被熏黑了,他看着已经被灭掉的火焰,心有余悸,一边表示感谢,一边看向秦文明。
这一看,顿时就愣住了,一两秒之后,终于开口了:“大哥?”
“宝山,你们也太马虎了,实验室里有专门的安全守则,身边常备灭火器啊!”秦文明用批评的语气说话,心中甭提多开心了,小时候可是一直被批评的,而且经常是用巴掌来批评。
“嗯,咱们实验室里的几个灭火器,都用完了。原本以为这个会成功,谁想到也着火了!”秦宝山说道。
“老秦,这位是你大哥?”
“嗯,罗科长,这位是我在首都的大哥。”秦宝山这才开始给众人介绍起来:“大哥,这位是王工,这位是张工,那边的是小赵,我们几个人正在进行军转民项目的研发。可惜,又失败了。”
“没事,失败是成功之母,当年爱迪生发明电灯,不也失败了上千次吗?”秦文明一边安慰众人,一边望向那个失败的产品。
一旁传来一个低低的声音:“爱迪生是资本家…”
大山里与世隔绝,好处是在战争时期可以保存实力,坏处是这里和外面隔了一个时代,外面已经进入了八十年代,红红火火地发展经济,这里面还在抱着七十年代的口号不放。
秦文明的心中带着感慨看向那个失败的产品。
那东西正面像是一台十四寸的黑白电视,左边是大面积的玻璃,右边上方是两个旋钮,下面是个纱网的喇叭孔,由于已经起火,还被扑灭了,所以看上去有些惨不忍睹。
“这是什么?”秦文明承认,自己看不出来。
“微波炉。”罗科长开口解释道。
“什么?”秦文明无比诧异:“微波炉?你们要把微波炉作为你们军转民的主要产品?”
“对啊。”秦宝山接嘴:“咱们771厂本来就是生产电子管的,雷达用的磁控管也生产了不少,在这方面,咱们说第二,国内没人敢说第一,所以咱们就打算做自己最擅长的,搞民用的微波炉。”
微波炉听起来高大上,但是实际上原理并不复杂,通过各种电路元件,把220伏特的民用电压升到三千多伏特,然后传到磁控管里。
这个磁控管是微波炉的核心部件,其实就是从军事雷达的磁控管上发展起来的,这个磁控管产生微波,然后通过天线释放出来,作用到炉内。
炉内金属壁不断反射微波,这样微波就能均匀作用到炉内,放在炉内的食物分子在电磁场的作用下来回震荡,摩擦生热,自己就热了。
当年老毛子的米格-25上使用的雷达,有流言说能烧死兔子,就是因为这种微波加热食物的原理。
只不过,在这里搞微波炉,你们是认真的吗?
都说在深山里见识不到外面的花花世界,会和时代脱节,这里的技术人员很牛逼,已经走在时代的前列,而且还超出这个时代二十年!
在八十年代,农村烧柴火做饭,城里才刚刚开始使用煤气罐的年代里,老爸居然要搞微波炉,你确定这东西能卖出去?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微波炉才开始在大城市进入市民的家庭而已。
罗科长也有些感慨:“想当初,咱们771厂,在行业里那可是第一!多少国防工程用的都是咱们生产的电子管,什么雷达、电子侦查和干扰、微波通信等等,7010 雷达的发射机采用 4 只大功率多腔速调管就是咱们工厂生产的!可惜啊!”
当年有多风光,现在就有多落魄。
在电子管时代,他们771厂绝对是第一,但是现在,晶体管的时代都早就过去了,已经是集成电路的时代了,而且,还在迅速地向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
电子管还能有什么用?
前些年,厂里电子管的生产任务就已经越来少了,好在磁控管的生产还在继续,毕竟就算是西方最先进的平板缝隙雷达天线,后面也得有个专门辐射电磁波的磁控管,除了主动相控阵雷达之外,所有雷达都必不可少。
他们把这东西拿来,用在微波炉上,也是最合适的。
秦文明目光复杂地看着在场的人,又看向了秦宝山。
70年,771厂建成投产,秦宝山就来到了这里,当时还是个年轻的小伙子,作为又红又专的技术人员,他在这里升迁很快,80年的时候,就成了技术科的骨干,对于不到四十岁的秦宝山来说,这绝对是个骄傲的资本。
但是,看看眼前这个胡子拉碴的男人,甚至脑门都开始秃顶了,就能知道他承受的压力有多大了。
军转民,可不是那么容易搞出来的。
开始的时候,秦文明的心中还有突然成了老爸大哥的一种别样的兴奋,可以戏谑一下严肃的老爸了,但是,当看到他此时的样子的时候,又突然觉得有些心疼。
“微波炉没什么前途,你们还是放弃吧。”秦文明开口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