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优秀文集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优秀文集

画凌烟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以张凡崇祯为主角的军事历史《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是由网文大神“画凌烟”所著的,文章内容一波三折,十分虐心,小说无错版梗概:大明的武人地位是很低的,尤其是白杆兵这种地方部队。他们都是蜀中穷苦人家出身的,别说见皇帝了,进京都没有进过。今日见到皇帝已经非常激动,这事回去后可以吹一辈子了。现在皇帝居然还要喝酒!一边的太监们连忙将御酒从马车上搬下来,动作倒是很快。不过好歹也有五千人,太监们忙活了半天,才倒完酒。少年皇帝举着盛满......

主角:张凡崇祯   更新:2024-03-23 18:5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凡崇祯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优秀文集》,由网络作家“画凌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以张凡崇祯为主角的军事历史《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是由网文大神“画凌烟”所著的,文章内容一波三折,十分虐心,小说无错版梗概:大明的武人地位是很低的,尤其是白杆兵这种地方部队。他们都是蜀中穷苦人家出身的,别说见皇帝了,进京都没有进过。今日见到皇帝已经非常激动,这事回去后可以吹一辈子了。现在皇帝居然还要喝酒!一边的太监们连忙将御酒从马车上搬下来,动作倒是很快。不过好歹也有五千人,太监们忙活了半天,才倒完酒。少年皇帝举着盛满......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优秀文集》精彩片段


退朝后,崇祯就急不可耐与秦良玉一起到北京城外检阅白杆兵。

与京师的京卫相比,白杆兵的装备还是有些不足,不过这并不妨碍这支军队成为战斗力爆表的部队。

早在天启元年,四川永宁宣抚司宣抚使奢崇明武装叛乱,在西南一带攻城拔寨,震动蜀中。

那货就是被秦良玉摁在地上摩擦了的。

虽然现在奢崇明还活着,但西南作乱已经接近尾声,基本已经翻不起什么大浪。

其实在万历年间,秦良玉就跟随夫君一起征讨在西南作乱的杨应龙,那个时候,就展露出她过人的军事才能。

到了天启年间,她还和建奴正面血战,参与过镇守山海关。

可以说战功赫赫,且在历史上,对朱家皇帝忠肝义胆。

崇祯是信任这样的人的。

在锦衣卫的簇拥下,崇祯和秦良玉来到北京城外白杆兵驻扎的地方。

同时,皇帝也给白杆兵带来了宫中的御酒。

皇帝到的时候,白杆兵全军已经在空地上列队好,自然是有人提前到了通知了他们的。

“吾皇万岁!”

突然,几千个嗓子同时吼出来,颇有气势。

崇祯骑着马,来回奔走了两转,大声道:“你们都是大明的勇士,朕比谁都清楚你们为大明流过血,今天,朕听说你们来了,心中非常高兴,所以准备了酒,朕要给你们喝一杯!”

一听皇帝这么说,全体将士都激动起来。

皇帝居然要跟我们喝酒?

这不是在做梦吧?

大明的武人地位是很低的,尤其是白杆兵这种地方部队。

他们都是蜀中穷苦人家出身的,别说见皇帝了,进京都没有进过。

今日见到皇帝已经非常激动,这事回去后可以吹一辈子了。

现在皇帝居然还要喝酒!

一边的太监们连忙将御酒从马车上搬下来,动作倒是很快。

不过好歹也有五千人,太监们忙活了半天,才倒完酒。

少年皇帝举着盛满酒的碗道:“诸位将士,喝了这杯酒,咱们一起杀建奴,杀鞑子,保卫大明,如何?”

他的声音非常大,少年人气血十足,吼了两嗓子后,脸都有些微红。

“吾皇万岁!吾皇万岁!”空地上响起了山洪海啸的欢呼声。

崇祯将酒一饮而尽,大家也将碗里的酒一饮而尽。

白杆兵这些小伙子们只觉得激动得面红耳赤,心潮澎湃,喝了皇帝的御酒,见了天子,感觉人生仿佛都圆满了。

喝完之后,崇祯将碗怒砸在地上,惊得大家都呆住了。

然后,崇祯拔出天子剑,高呼道:“待朕整顿完三营,必与诸君上阵同袍杀敌!大明万岁!”

“吾皇万岁!大明万岁!”

又是一片一片连绵起伏的高呼,群情激动。

一边的秦良玉只觉得这个新登基的小皇帝似乎与众不同啊。

他给人一种充满了力量的感觉。

连秦良玉都感觉热血沸腾起来,更何况那些小伙子们。

崇祯又在这里待了一会儿。

他与秦良玉的儿子马祥麟,秦良玉的侄儿秦翼明、秦拱明单独喝了两碗酒,还询问了这三人过往战场上的一些事情。

几人从最开始的紧张,到慢慢的放松,也就聊开了。

这天一聊开,话匣子就打不住了。

几人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过去和叛军打仗的事,又说了一大堆和建奴打仗的事。

就说马祥麟,当年镇守山海关的时候,眼睛被射瞎了一只,现在只能一只眼睛了。

不过他依然有军中“赵子龙”的美誉,他单枪匹马就敢硬闯建奴的军阵,提枪杀人,快如飞电。

聊完天,崇祯才带着人折返回去。

这也算是和白杆兵的主干们打下了一些情感基础,彼此熟悉了。

接下来,崇祯的腰杆子都硬了许多。

这京卫三营,是必须得好好整顿的!

接下来,崇祯给秦良玉赐了府邸,让她就住在北京城。

白杆兵的到来,突然让朝堂有一种怪怪的感觉。

但一切的一切,也都按照这个轨迹在走。

最近也无大事,刘宗周上奏说因为那个监生弹劾内阁大臣的事情,现在江南那边的读书人还在闹。

这事崇祯暂时也不打算抽太多精力去管。

等到三月二十五日的时候,骆养性终于将一份名单呈报给了崇祯。

这份名单就是那天晚上追杀李邦华的人。

一共二十三个人。

调查清楚了,这二十三个人,都是北京城的地痞流氓,现在每一个人都在锦衣卫的大牢里,被打得皮开肉绽,半死不活。

而招供书呢?

也出来了。

北京城红怡院的老板张迎春。

按照张迎春最开始的口供,是认错人了。

这就有意思了,你一个开妓院的,纠集了二十三个地痞流氓,追杀朝廷部院大臣。

这简直就是胆子大到了无边无际了!

认错人了?

当然不是认错人了。

在锦衣卫一顿“伺候”之后,张迎春才供出了背后的主使者:通州卫千户顾成武。

哦豁!

天气慢慢转暖和了,骆养性带着一百多锦衣卫很快就抵达了通州的千户所。

“通州顾千户可在?”

刚下马,骆养性的声音就传来了。

他正要进户所,被门外的侍卫拦住,骆养性一把推开那护卫,道:“锦衣卫办事,你也敢阻拦,想掉脑袋么!”

那护卫连忙缩了回去。

一个大约三十几岁的青年从里面走了出来,穿着千户的军服,看到骆养性着蟒袍,连忙道:“卑职参见大人!”

他虽然没有见过骆养性,但见这官服就不一般了。

“你就是顾成武顾千户?”

“卑职正是!”

“很好,跟我们回去一趟。”

顾成武面色一变,道:“大人这是何意?”

“回去你就知道了!”

“大人!这里是通州卫所!我们是防护京师的三营京卫!”

“哈哈哈,谁还不是京卫!”骆养性不屑道。

锦衣卫也是二十六京卫中的一卫。

而且是皇帝亲军,皇权特许!


张才猛地一抬头,惊恐地看着皇帝,随即连忙磕头,用脑袋撞地:“陛下饶命,臣真的没有办法了,没有粮食了!”

崇祯一脸杀气,怒喝:“来吧,把张知县给朕绑了!”

“陛下!陛下!”张才吓得是全身打哆嗦,“陛下,臣知道哪里有粮食,臣知道哪里有粮食!”

“哦?张知县刚才不是一口一句真的没有粮食了吗?”

“陛下!臣也是被迫啊!臣是被迫的!”

崇祯一拍桌子,怒道:“谁逼你的?”

“是秦王,是秦王要的,臣不敢不给!”

“孙爱卿。”

孙传庭出列:“臣在!”

“去把城门全部封死!”

“是!”

崇祯又道:“张知县,带朕去找粮食。”

“是是是!”

张才吓得是六神无主,哪还敢再说谎,连忙带着崇祯去找粮食去了。

粮食被县里的衙差守着,就在县里的粮仓里。

除了衙差,还有一些护卫,这些护卫一看就不是安塞县的人。

当白杆兵找过来的时候,这些护卫恶狠狠道:“你们是哪里来的,这里是禁地,任何人不许擅闯!”

马祥麟却问道:“这里面是什么?”

“是什么也不是你能管得着的,别以为自己是军官就能瞎掺和,这里面是秦王的东西!”

“我看是从山西运到这里来赈灾的粮食吧?”

那护卫怒喝道:“我们是秦王府的护卫,你再不滚,休怪我们不客气!”

马祥麟却哪管那么多,一跟长枪便刺过去。

那护卫没想到马祥麟居然上来就动手,来不及闪躲,胸口被刺中,心脏都被刺穿了,当场一怔,瞪大眼睛,不敢相信:“你……”

话没说出来,便倒地毙命。

其他护卫见状立刻拔出刀来。

后面的白杆兵却已经蜂拥而至,一下来了几百号人,将这里团团围住了。

这下护卫们都惊慌失措起来。

过了片刻,崇祯才在锦衣卫的簇拥下过来。

马祥麟道:“陛下,已经全部控制住。”

“好!”崇祯走过来道,“把粮仓打开。”

这张才交出了钥匙,马祥麟带着人把粮仓打开了。

里面堆了满满的粮食,后面的运输粮食的马车有几十辆,已经准备好要运走了的。

崇祯看到之后更是恼怒,这里这么多粮食,外面的百姓却已经饿到发疯。

“这些粮食都是前几天山西那边运输过来的,全部都在这里了。

崇祯的目光转移到张才身上,冷笑道:“张知县,收了秦王多少钱?”

张才跪地磕头道:“臣罪该万死,臣罪该万死,臣本来是想用这些粮食赈灾的,但是没有办法,秦王的人过来说必须运回西安!”

信了这个张知县的话就是见鬼了。

大明朝的官员哪有不收钱的,发国难财就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陕西都饿死人了,山西运过来的粮食到了这位张知县手中,转手就能倒给秦王,真是不拿朕的百姓当人啊!

到时候小李哥暴走,吊死的是朕,你们这帮狗官钱吃饱了,转身又去建奴那里吃去了!

张才满脸是灰,一脸的痛心疾首。

崇祯杀气森森道:“将张知县,和秦王府这些护卫全部押到大街上!”

“是!”

“陛下饶命啊!”

崇祯却全然不再理会他们的求饶声,对张维贤道:“英国公,你将这些粮食全部整理出来,到时候开门放粮食,让百姓排队领粮食!”

“遵旨!”

英国公表面很配合,心中却表示很委屈,他做梦都没有想过,自己堂堂英国公,会跟着小皇帝跑到陕西这种鸟不拉屎的穷地方来干这种事。

虽然心中有意见,但张维贤也不敢不去办。

在这里的,可不止他张维贤的京卫,御林卫和白杆兵都在,他也不好说什么。

“马爱卿,你去把本县的乡绅全部抓起来,把家里的粮食全部给朕搜出来!”

马祥麟应了一声:“是!”

要找本县的乡绅太容易,带着县衙门的师爷,一家家找。

于是,平日里那些肥头大耳,高高在上的乡绅们,家里的门被踏破,被从家里拖出来。

一堆堆粮食被搬运出来。

连马祥麟都傻眼了,陕西都已经闹饥荒到这种程度了,这些乡绅家里居然还有这么多粮食!

看来,这灾情,除了天灾,人祸的因素也不小啊!

下午的时候,在京卫把城门都打开之前,小公爷张之极带着人出城。

“天子御驾在此,今日开仓放粮,尔等不许聒噪!”

众人又惊又喜,高呼:“圣天子万岁!”

片刻后,外面的老百姓欢天喜地冲进来,开始领粮食。

刚开始场面还很混乱,慢慢也规整起来。

粮食有已经做好的面饼,有窝窝头,还有小麦。

粮食量还是很多的,毕竟山西那边抄了不少出来了。

等夕阳西下的时候,吃了粮食的老百姓们都有了力气,心才稍微安定下来,又被告知知县张才藏粮不发,罪大恶极,处斩!

老百姓闻言都跑到大街上,想来他们对这位张知县是痛恨到了极点了,若不是有城墙护着,已经拿起镰刀攻入县衙。

其他县便出现过这种情况。

眼下,见张才跪在路中间。

周围有骑兵身披铠甲,将一位面目英挺的少年人簇拥在中间。

那少年骑着一匹骏马,英姿勃发,声音中透露出威严来,他大声道:“诸位父老乡亲,朕来了,来看你们了!”

崇祯一上来,就是这么朴实的话,让百姓们都怔了怔。

父老乡亲?

大家心头一暖,这个称呼还真是够亲切的。

“朕来晚了,让你们挨饿了!”

皇帝的声音清晰可闻:“这个狗官私藏赈灾粮食,朕已经替你们把他抓起来了!在朕的心目中,百姓永远是第一位的,谁让朕的百姓挨饿了,朕就斩了谁,今天,从张知县开始!”

所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并不是让你如何骗人。

而是说,你跟读书人,得附庸风雅,跟战略家就该大开大合、层层递进,跟平头百姓,就该说他们能听懂,且关心的大白话。

不是什么时候都要提着面子装逼就很牛逼的。

后世那位改变中国的伟人,在国际上可以和苏联谈大战略,到延安的田里,可以和老农坐下来唠一下午嗑。

这才真正牛人。

现在陕西的百姓最想听到什么话:有粮食吃,不挨饿!

第二想听到的话是什么:杀狗官!


崇祯觉得他的班子正在顺利搭建起来。

短短两个月时间,他把孙承宗、徐光启、毕自严、孙传庭都召回来了,连袁崇焕都在路上了。

这一步步,慢慢他崇祯自己的重臣就会定下来。

把这些人用好了,第一步的改革,才能开始啊!

就说孙传庭,崇祯打算让他来做新军的都督的。

上次崇祯去京卫看了一遍,对北京城的京卫是失望透顶了。

孙传庭这家伙能文能武,而且为人比较忠烈,又还年轻,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高,是最适合最新军统帅的。

崇祯摆出一副推心置腹的样子,叹气道:“实不相瞒,孙爱卿,朕之所以睡不着,是因为朕看到京卫之后睡不着,京卫原本是大明最精锐的军队,但现在,他们堕落了,他们的刀生锈了,连敌人的衣服都砍不动了,这大明谁来守护啊!靠那些勋贵吗?他们提着刀,怕是连马背都上不去了!”

孙传庭听下来,也不由得感到悲哀。

当年太祖初定天下,京卫乃是大明精锐中的精锐,所到之处,势如破竹,哪是现在这副模样。

崇祯道:“所以,朕现在决定重建一批新军,让你来做新军的都督,你意下如何?”

孙传庭顿时有些呆住了,他猛地抬头看了崇祯一眼,但发现这样看皇帝是不敬,连忙低下头道:“多谢陛下垂怜,臣何德何能,恐怕难以胜任此位。”

“朕说你可以就可以!”

这孙传庭可是明末最能打的将军之一。

“陛下,臣……”

之前孙传庭不过是吏部稽勋清吏司郎中,因为不满魏忠贤专权就辞官回家。

现在皇帝突然跟他说让他来都督新军,他确实有些震撼。

这就相当于,从五品官,直接跳到了和京卫指挥使司的英国公张维贤一个级别的官了。

三品大员啊!

直接跳了两级。

要知道,在明朝,升官本身就是一件很慢很慢的事情,吏部郎中,和打仗带兵不靠边,却被称为指挥使这样的职位。

这在别人看来,却是有些荒谬。

不过,你不得不承认,有些人天生就会打仗。

孙传庭就是这种人,对战场非常敏感。

“孙爱卿,你这牛肉也吃了,朕也见了,朕话也说了,位置跟你留了,你可不能辜负了朕啊!”

孙传庭连忙跪下来,惶恐道:“陛下,臣不敢,只是臣以为从未打过仗,怕是……”

“怕什么,朕说你可以就可以!”

孙传庭连忙道:“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崇祯将孙传庭扶起来:“孙爱卿,以后我们君臣一心,将新军托付给你,朕放心,朕会让兵部来协助你安排兵额。”

“谢陛下!”

接下来,崇祯又将自己对新军的想法也都说了一遍。

他的这套完全就是后世那套军队管理体系。

听得孙传庭是一愣一愣的。

时间过得飞快,毕自严忙着调整税收和屯田,徐光启正在加紧组建自己的核心班子,同时也在兼顾着去加固蓟镇的防线。

孙传庭则接受了新军指挥使的官职,开始马不停蹄组建新军了。

听说皇帝在组建新军,新军叫御林卫,英国公张维贤紧张起来。

这大明都两百多年了,驻守北京的军队就是京卫,怎么又整出了个御林卫了?

崇祯这小子难道是要恩将仇报,把老夫排挤到一边?

当初继位的时候,可是老夫拥戴了你啊!

张维贤心中颇为不爽,但也不敢说出来。

他是一晚没有睡着觉,第二天,挂着个大黑眼圈,被他儿子张之极看到了,便询问原因。

这一问下来才知道皇帝现在成立了新军。

“爹,陛下成立新军,这是要做什么?”

“还能做什么?当然是对你爹我不满了。”

张之极是越想越气,当然,他不是气皇帝,给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

他气的是京卫里那帮子王八蛋,整天只知道游手好闲,赌博玩女人样样精通,就是他娘的不会打仗。

一个个的,长得肥头大耳!

他气不打一处来,怒道:“爹,最近一段时间您别管,儿子去京卫去看看,看哪个狗日的最近还敢赌博玩女人的!”

“儿呀,他们要那样你也管不着啊,老实说,咱们家虽然是除了老朱家外大明朝最显贵的,但咱们是手中待着兵的,所以当年的刘瑾和魏忠贤,都不敢动咱们家,那些丘八虽然都是流氓,痞了些,但足以让咱们在朝堂上说话有底气,能不动就不动了。”

张之极道:“爹,都什么时候了,陛下现在成立御林卫,明显是对咱们京卫非常不满意,若再这样下去,迟早被替换掉。”

张维贤这样一听,顿时急了:“那现在怎么办?”

“交给儿子便是,您这几日就在家中休息。”

说完,小公爷张之极带着人便出去了。

他首先是到了御林卫指挥使司,一进去就看到孙传庭正在亲自指挥修建校场。

御林卫居然已经调了一些兵过来了,正围着校场的空地,整齐划一在跑步。

看那气势,颇为雄壮。

有板有眼。

小公爷张之极立刻掉头,又到了京卫指挥使司。

那里几个军官没干别的,正在赌博,笑声非常具有穿透力。

小公爷是大怒,一进去就开始破口大骂。

几个人立刻从桌子上飞跳起来,一副像是做错事的小孩子一样。

“小公爷!”

“你们他娘的还敢叫老子小公爷,你们看看你们,京卫成什么鸟样了!”张之极就是一鞭子朝一个镇抚抽去,打得他惨叫了一声。

张之极道:“以后再让我看见哪个王八蛋还敢在这里赌钱,我就废了他!”


“毛帅,粮草又快没了,怎么办啊?”

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跑过来,这人也不过才二十出头,但因为常年的军旅生涯,晒得很黑。

穿着一身破旧的军服,脸上还有一块不太明显的刀疤。

此人是毛文龙的义子尚可喜。

毛文龙躺在草窝里晒太阳,听到这种话,顿时又头大起来:“娘希匹的!又没粮了,朝鲜那帮孙子不是说给咱们粮的么!”

“被耍了,那群棒子信不得!”

“狗日的,连老子毛文龙都敢耍,召集弟兄们,去干死他丫的!”

毛文龙从草窝里爬起来,操起刀子,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

他的这群马仔们现在在东江过着占岛为主的日子,朝廷管不着,朝鲜拿他们也没办法。

偶尔,他们也会去跟建奴去打打架,祸害祸害北边。

只是粮食这东西太他妈的不经吃了。

这是毛文龙最头疼的。

“毛帅!毛帅!”

耿仲明飞快朝这边本来,那样子好像比北京城的王公大臣们刚贪污了100万还要高兴。

“什么事,瞧把你小子给乐的!”

“朝廷……朝廷来船了……”

“哦!”毛文龙顿时一喜,“有粮?”

“五艘大船,一定有粮!”

“娘希匹的,皇帝终于想起老子毛文龙了!走,带上儿郎们去迎接钦差!”

很快,一群人便出现在港口。

毛文龙这支军队战斗力还是很不错的,至少在辽东南边给建奴形成了强有力的牵制。

徐应元从船头下来,道:“哪位是毛帅?”

“末将毛文龙参见钦差大人!”

“毛帅不必多礼,天子说过,毛帅是辽东大帅,国之良将,今日某得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哈哈哈,大人这边请。”

毛文龙用尊敬的语气大声道。

新皇登基也有四五个月了,一声动静都没有,毛文龙还以为新皇帝把自己给忘了。

眼下他扫了一眼船上,顿时的双眼冒精光。

徐应元下了船,便拿出圣旨:“毛帅接旨吧。”

立刻全体将士跪拜相迎:“臣等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毛文龙统领东江镇,不畏生死,勇克建奴,乃国之擎天,煌煌大功,赐东江伯爵位,赏白银万两,尚方宝剑,其部将一律官升一级,钦此。”

明朝的圣旨流行大白话,这是朱元璋时代就流传下来的习惯,这倒是给紫禁城那位穿越客减轻了不少麻烦。

毛文龙当场就愣住了。

没想到新皇如此慷慨。

不仅运来的粮食,还给了自己一个爵位,并且还又加赏了万两白银。

像毛文龙这种武将,内心深处最想什么?

像文官那样封侯拜相。

但这大明的那些文官,一个比一个狡诈,自从土木堡之变后,大明勋贵、武将断了脊梁,武将就再也抬不起头了。

能得到爵位,毛文龙感觉像是在做梦一样。

“臣叩谢吾皇万岁!”

徐应元将圣旨交给毛文龙,又将尚方宝剑赐予毛文龙,后面的人抬上来大箱子,里面装着万两白银。

另外,一些侍卫正在从船上搬运粮食。

徐应元笑道:“恭喜毛帅,天子听闻毛帅事迹后,说毛帅是辽东守护神,毛帅之于陛下,便如同李靖之于唐太宗。”

毛文龙大喜,之前心中对新皇还颇有成见,眼下看来,那个小皇帝人还不错啊!

“多谢天子器重,末将一定粉身碎骨,万死不辞!”

“陛下还说,再赐毛帅尚方宝剑,上可斩无德王公,下可杀贪官污吏。”

原本天启帝给了毛文龙一把尚方宝剑,但明显一朝天子一朝臣,天启帝给的尚方宝剑,在崇祯朝未必就好用了,所以崇祯又给他加了一把。

徐应元又道:“天子还说,将士们在辽东都很辛苦,等来年给将士们加饷银!”

毛文龙大喜。

“天子还说,勇士戍边,不该被遗忘,天子已经命人在天坛的对面,为牺牲在战场的将士修建忠烈祠,所有为国战死的将士都能进忠烈祠。”

这下把大家都激动坏了。

“我们若是战死了也能进忠烈祠?”耿仲明忍不住插嘴道。

“天子金口玉言。”

毛文龙再拜:“吾等愿为天子粉身碎骨!”

这忠烈祠一类的,自古可只有大功臣或者高级文官才能进,那叫做配享太庙,为世人敬仰。

没想到自己这种打仗的莽夫也能进了。

皇帝真是要大大提高武人的地位啊!

“天子还说,粮草不够用,就提前说,保证毛帅粮草充足是第一要务!”

“好好好,一定!”

“对了,天子为江东伯在京师准备了一套宅邸,待东江伯凯旋之时,可入住伯爵府。”

这下把毛文龙这种土匪头子都感动得稀里哗啦的,老泪纵横。

原来焦躁的心,是彻底安下来。

“我们这地方穷,大人请入帐饮茶。”

“多谢东江伯好意,某还得急着回京师复命,就不多逗留了。”

毛文龙假装留了一下,待将几船的粮食都卸载下来后,徐应元便坐船返航。

尚可喜道:“毛帅,这下好了,有吃的了!”

毛文龙心中也是大喜。

耿仲明道:“那吃完咱们是不是要北上去打建奴。”

毛文龙道:“打个屁啊,怎么打,这么点人怎么打,先在这里待着,还是按照原来的策略,敌退我进,敌进我退!”

“毛帅,天子对咱们如此厚礼,咱们……”

“老子又不是说以后也不打,凡是得量力而行,咱们的作用不是北上灭建奴,而是从后方牵制!”

却说徐应元带着崇祯的命令去东江走了一趟,绕道回了京师,已经过去了小半个月。

京师里到处都是张灯结彩,眼看新年马上就要来了,朝廷上上下下也在准备。

这个时候,朝廷中有一些不好的风声。

据说是之前皇帝在大殿上杀了礼部侍郎钱谦益,引起了江南那边的不满,而又因皇帝命人拿了山阴监生胡焕猷,在江南一带受了很大的阻碍。

现在江南一片哀嚎,南京那边反应也非常强烈,尤其以东林党人为主。

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军人物,刚复官回京师,就被杀,他们集体上奏,再次弹劾魏忠贤阉党祸国。

据说弹劾的奏疏像夏天的狂风暴雨一样。

那边的学生们因为胡焕猷的事情,甚至上街游行起来。

这朝中的局势,再次风急浪高,无数大臣都在观望,有人私下说可能因为钱谦益和胡焕猷的事情,朝中将会再一次引起一场大地震。

而这一段时间,阉党们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一样,不停给皇帝上奏疏痛斥东林党人祸乱朝纲。

耳边听说了这些事后的徐应元也预感到一场政治风暴即将来临,这紫禁城中从来就没有太平过。

东林党和非东林党之争,从万历年就开始了。

然而,当回到皇宫复命的徐应元看到皇帝的时候,却并没有在皇帝脸上见到阴云密布。

皇帝此时正在召见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皇帝半个多月前让王承恩派人去南京找的宋应星。

向皇帝汇报了江东镇的情况后,徐应元便站在一旁,也不再说话。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