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畅销小说

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畅销小说

步千里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步千里”创作的《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小说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默算了下,说道:“这些东西,我给你们五两银子。”“成,谢谢大师傅。我给您搬进去。”那个大师傅点点头进去了。丁彭和顾春远送了东西出来,等了一会,出来个小二,递给他五两银子,丁彭拿上银子,拉上车,来到一个背静的地方,停了下来。丁彭把六十五两银子递给顾梅朵,顾梅朵随意地接过来,问丁彭:“草药你有门路卖吗?”“......

主角:顾梅朵向允泽   更新:2024-07-25 22:1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顾梅朵向允泽的现代都市小说《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畅销小说》,由网络作家“步千里”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步千里”创作的《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小说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默算了下,说道:“这些东西,我给你们五两银子。”“成,谢谢大师傅。我给您搬进去。”那个大师傅点点头进去了。丁彭和顾春远送了东西出来,等了一会,出来个小二,递给他五两银子,丁彭拿上银子,拉上车,来到一个背静的地方,停了下来。丁彭把六十五两银子递给顾梅朵,顾梅朵随意地接过来,问丁彭:“草药你有门路卖吗?”“......

《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畅销小说》精彩片段


“丁彭,我要卖野物,到哪里比较好?”

“我看看你都有些什么。哦,野鸡,野兔,还有一头鹿,一只山羊。”

丁彭仔细看了下那头鹿,把鹿单独拿出来装好了。然后,拉起车来,顾梅朵兄妹及众乞丐跟在后边,向城中走去。

过了两条街,来到一家医馆,丁彭问了问里边的学徒,找到一个老大夫。

“华老,您给看看这只鹿。收不?”

“有鹿,这可是稀罕物。我瞧瞧。”

华老欢喜地跟出来,看了车上的鹿,“不错不错。抬进来,我收了。”

顾梅朵跟着华老进了医馆,问华老:“华老,您这里既然收鹿,是不是也制像鹿胎膏这样的东西呀?”

华老感到很惊讶,一个乡下小子,知道鹿胎膏。

“哈哈,你说的东西我这里倒是有。”

顾梅朵有些尴尬,“我就是问问,问问。”

华老了然地笑了笑,没说什么。

对丁彭说:“这鹿我给十两,这香我给五十两,一共六十两。”

“可以,谢谢华老。这有些野物,您拿两只吃吧?”

华老刚刚看鹿的时候,注意到这些野物了,听丁彭问他,就说:

“给我拿只鸡拿只兔子吧。”

“好的。”丁彭欢快滴拿给他,然后叫上顾梅朵几人,离开医馆。

顾春远悄悄地对顾梅朵说,“朵朵,鸡和兔子没给钱。”

顾梅朵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丁彭看了兄妹二人一眼,没说话,继续走路。

来到一个餐馆门口,找了个跑堂的小二,小二进去了。一会儿,领了个一看就是厨子的人出来。

丁彭上前,陪着笑脸说道:“大师傅,看看咱的野物,保证新鲜。”

那个大师傅也没说什么,直接上前来,认真看了看车上的猎物,默默算了下,说道:

“这些东西,我给你们五两银子。”

“成,谢谢大师傅。我给您搬进去。”

那个大师傅点点头进去了。

丁彭和顾春远送了东西出来,等了一会,出来个小二,递给他五两银子,丁彭拿上银子,拉上车,来到一个背静的地方,停了下来。

丁彭把六十五两银子递给顾梅朵,顾梅朵随意地接过来,问丁彭:“草药你有门路卖吗?”

“放心,只要是东西,我就能给你卖出去。我没门路,我也会找人帮忙的。”

顾梅朵高兴地点点头。

拿出五两银子,递给丁彭,“算不上是谢礼,就算朋友之间互相帮忙了。收下吧。”

丁彭笑了笑,“是朋友?好,朋友。”把银子揣袖袋里。

顾梅朵想请他们吃饭,丁彭说,自己回去请他们。顾梅朵又问:

“下次再来,怎么找你?”

还来?丁彭心说,难道是他们家里有猎人?

“这一带,找个小家伙,都能找到我。”

“好的。我还要买些东西,下次见。唉?别忘记给小良子买些糖。”

“忘不了。”

回来的路上,顾春远问顾梅朵:“朵朵,为什么野鸡和兔子不收钱?”

顾梅朵觉得,应该和二哥好好说道说道,要不,将来怎么能独挡一面呢。

“二哥,鹿卖了多少钱呀?”

“不是六十两吗?”

“为什么分两次给呀?”

顾春远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二哥,咱们的鹿,就只值十两银子。另外那五十两,是鹿身上一种宝贝卖的钱。如果今天没有丁彭,咱们卖不上这些钱。没准,还会让人家给坑了呢。

后面的鸡和兔子没收钱,那是送人情。应该送的。咱们多卖了钱,不能让人家丁彭欠人情。

如果没有丁彭,后边的东西应该也卖不上五两银子。”

“懂了。朵朵,那咱们不是欠丁彭人情了?”

“所以我送了他五两银子呀。以后还指望他帮咱们卖猎物和药材呢。

咱们初来乍到,两眼一抹黑,谁也不认识,不小心就会让人家骗了。”

“他一个小乞丐真有本事呀。”

“二哥,咱们不能小瞧任何人,谁知道一个不起眼的人,什么时候就会变成一个大人物呢。”

“对哦。”

“二哥,只认字还不成,以后你和大哥应该多看书,很多道理书里就有,要不,怎么人家读书人心眼多呢?看书多呀。”

“好,以后我和大哥要多看书。”

到了家里,顾梅朵拿出给家里人买的东西。

老爹的一小罐酒,老娘的一包绣线,两个哥哥的靴子,他们的靴子早就破得不能穿了。两个弟弟的糖,还有两本书,都是蒙学读物。

陶氏开心得拿着绣线比来比去,这颜色多鲜亮。高兴之余,还不忘记关心闺女。

“朵朵,怎么没有你自己的东西呢?”

“我不急,要买,以后有的是机会。”

顾老四双手捧着酒罐子,一会儿闻闻,一会儿闻闻。

长这么大,就有一回,爹喝得开心了,给他喝了一小口,还让大哥给骂了一天。再就没喝过酒,现在有一小罐儿了,全是他的。

朵朵说了,以后的日子会更好,肯定会的。

顾老四看着一家人喜笑颜开的样子,也咧开大嘴,开心地笑了。

“行了大哥,二哥,别臭美了,以后我会给你们买更好看的靴子,这只是很普通的。

咱们一家人,一起努力,以后会过得更好。早些休息,明天还要采药呢。”

虽然现在手里有卖丹药的银子,可现在也不能用,没出处呀。再说,钱还怕多吗?挣一个是一个呀。

一大早,爷四个就上山了。

兄妹三人进了深山,遇到野物打野物,遇到药材采药材。顾老四则拣石头,砍木头,准备盖房子。

木头石头虽然顾梅朵空间有的是,但也要有个借口拿出来呀。

傍晚,爷四个把木头装板车上,上面再装上猎物,然后顾梅朵拉车,爷三个后边推着,回家。

因为攒的石头和木头多了,顾春久要和顾老四一起往家推,所以,只有顾梅朵和顾春远上山。

这一次,兄妹二人走出很远,很远。近处都被顾梅朵给逛遍了。

因为学习了草药图鉴,所以顾梅朵认识大量的药材,见到就采,每天都收获满满。

“朵朵,看看这个果子能吃不?”顾春远叫顾梅朵看果子。

顾梅朵一看,大喊:“二哥,别动!”

顾春远吓了一跳,一动也不敢动了。紧张得都有点哆嗦了。

顾梅朵看到二哥的样子哈哈大笑。

“哥,你看看,这是人参,而且看这样子,应该有四五十年了。我是怕你踩坏了不值钱了,才叫你别动。”

顾春远长长呼出一口气,“吓死我了,我还以为有毒呢。”

四五十年的人参,运气真不错。


新娘被掳事件,很快被另一件大事给冲淡了。下泰村来了大人物了。

来的是祖孙二人。老爷子向伯润六十左右,他的孙子向允泽十一岁。另外还有一对忠厚的老夫妻-丁叔丁婶,打理爷孙的日常生活。向允泽还有个十三岁的书童,叫剑声。

爷俩住在一个叫绿意的大庄子上,下泰村通往万阳镇的路南,有片树林,也就是顾梅红出事的那片林子,绿意庄就在林子南面。

顾梅朵混在看热闹的人群中,看着很多人把十几辆马车上的东西搬进庄子,赶着马车走了。庄子厚重的大门慢慢关上。

住在村子里,对村子里的任何变化都要严密关注,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哪个人,就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

这祖孙二人,一看就和这村子格格不入。

先不说搬来这阵势,只看这二人本身穿着就不是普通百姓。更不要说老爷子这通身的气派,儒雅又威严,让人见而生畏。

向允泽双目如电,小小年纪,一身上位者的威压,这气度,岂能是一般人?

顾梅朵心说,无论什么人,只要不影响到我,管他去死。

……

“喂,你姓顾吧?”

顾梅朵刚刚来到山边,一个脏兮兮的小乞丐叫住了她,看她点头后,对她说:“有人让我告诉你,看好你弟弟。”说完,急忙跑了。

“看好弟弟?老太婆不会是还没凑够聘礼,又打上小四小五的主意了吧?这还真的是记吃不记打呀。不打疼她,她不知道我顾梅朵的厉害。给我等着。哼!”

顾梅朵知道是谁给她传的消息,说来有趣,就是上次去顾家要买小四小五的牙婆。

这黄牙婆做完生意要回镇子上,也就是在这山边,遇到三个痞子,抢了她的银子,还要夺她的驴。遇到上山回来的顾梅朵,打跑了痞子,保住了她的银子和驴,黄牙婆很感激顾梅朵。

看来这是还人情来了。

顾梅朵回到家里,对她娘陶氏说:“家里人都下田干活的时候,你要特别小心。如果奶奶或者三伯母来领小四和小五,千万不能答应。你就大喊救命。不停地喊,我听到就回来了。

娘你放心,我也会告诉大哥二哥,让他们经常回家来看看。”

陶氏一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眼泪一下就下来了,“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

顾梅朵劝她娘:“娘,放心,很快就会好的。等分了家,我们就有好日子过了。”

“好,好。”陶氏敷衍地应着,抹了把眼睛,把两个孩子紧紧抱在怀里。

坐以待毙不是顾梅朵的性格,主动出击才是她的作风。

顾梅朵来到镇子上,送了黄牙婆一只野鸡,感谢她的传信之情。

通过黄牙婆,找到了大烟袋,也就是老孙氏联系的牙婆。本来老孙氏找的是黄牙婆,但是黄牙婆不干,才找的大烟袋。

“妈妈,你请坐,我家的情况想来黄妈妈都告诉你了,所以,想请妈妈帮个忙。不会让你白出力的。”

“好说好说。”

……

顾梅朵刚刚回到家,就被她奶奶叫住:

“朵朵,早上你爷爷说,想吃鸡爪菜包的菜团子,正好你二伯娘没事,你和她一起去多采些,回来到河边多洗几次,咱们中午吃菜团子。”

鸡爪菜就村子西南,靠近河边的地方有。离家很远,而且这个野菜超级不好采,有刺不说,上边的毛毛还不好洗,不多洗几次洗不干净。

看来这是老孙氏怕她在家碍事,远远打发了她。哼哼,打得好算盘。

“好的,二伯娘走吧。”身上有现成的背篓。

走出村子,关氏着急地说:“朵朵,我怎么感觉不对劲呢?你奶奶很少叫你干活呀。家里又不是没有闲人。”

“不说这个,二伯娘,梅红姐的事,你还没跟二伯说呀?”

“我怕他这个实心眼的露馅。”

“应该没事了,你悄悄告诉二伯,省得他惦记。二伯娘,你悄悄到村子东头儿玉米地里等我,我叫你再出来。”

关氏感激顾梅朵帮助梅红,她也知道顾梅朵不会害她,所以也愿意帮顾梅朵的忙。

顾梅朵偷偷潜回村子,大伯娘在收拾菜地,顾春来在旁边玩儿。

顾梅朵拿出一块糖,慢慢把顾春来引出来,赶紧抱走,送玉米地里交给关氏。告诉顾春来,在玩藏猫猫,不要出声。小家伙儿点点头。

顾梅朵想故技重施,引出五叔家三岁的顾春胜,小家伙儿太小,不愿离开娘,拿到糖就跑回去了。

顾梅朵正发愁呢,五婶上茅厕了。机不可失,顾梅朵上前抱起孩子,用最快的速度,来到玉米地。

“二伯娘,你快去采鸡爪菜,这一路上别让人看到你。孩子给我。”

“哦哦,好。”关氏拎着筐,偷偷摸摸满心疑惑地走了,感觉今天有大事发生。

顾梅朵把顾春胜放背篓里,抱着顾春来,一路飞跑到传说有脏东西的林子边,把两个孩子交给等在这里的黄牙婆和大烟袋,她们二人带孩子坐上马车回镇子去了。

顾梅朵急匆匆赶回来,让陶氏领着小双胞胎,去找关氏采鸡爪菜去,她则一步三挪慢慢地回到村子里。

再说老孙氏,她一直在等大烟袋。看看快中午了,怎么大烟袋还不来?就在她急得团团转的时候,顾老大媳妇田氏和顾老五媳妇郑氏一前一后进来了。

“娘呀,春胜(春来)不见了,找不到了。呜呜……”

老孙氏急了,除了大孙子,老孙氏最疼的就是这两个小孙子了。

“孩子怎么能不见了?快找去呀。”

“到处都找遍了,没有呀。”

郑氏抓着老孙氏的手,“娘,咱们让爹他们回来帮忙找吧。”

那怎么行,那样自己做的事不就又要黄了?

“你们两个窝囊废,也不下田干活,就看孩子都看不住,要你们有什么用?孩子找不回来,我打死你们。傻呆着干吗,还不快去找?”

“哦哦,去找,去找。”田氏郑氏跑出去了。

老孙氏也紧跟着跑出去,“春来……春胜呀……听见奶奶的话,回一声啊。”

没多久的功夫,整个下泰村在家的人,都知道顾家的两个孩子丢了。大家都帮着找,一时间村里鸡飞狗跳,吵嚷声震天。

下泰村是个大村子,满村子的人找孩子,很快地里干活的人也知道了,都跑回来。

顾老五这个懒货,听说儿子丢了,一下子扑倒在地,磕出满脸的血,顾家又是一阵喧闹。

顾家的男人们回来了,村子里帮忙找孩子的村民也聚拢到顾家。村子不小,人也多,能找的地方都找了,没找到,只能来顾家看看情况再说。


顾春立在县城读书,每次他休沐回家,对老孙氏来说都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老孙氏是把顾春立作为光宗耀祖的对象,重点培养的,所以家里有什么好穿的,好吃的都留给他。

至于顾春立书读得怎么样?她哪里明白,她觉得,自己孙子读书是最最好,肯定能中状元的。

现在顾春立回来,最高兴的人,就是顾梅朵了。因为顾梅朵想让顾春立教她认字。

对,就是认字。原主不认字,这对顾梅朵以后的所作所为和言行举止很不利,因为这些言行总要有个出处,因此她必须得认字。

而在顾家,只有顾春立自己认字。

对于顾春立这个堂哥,顾梅朵一点儿都不了解。只有休沐的时候,偶尔能见一面两面。

在顾春立心里,小堂妹一直是没什么存在感的。奶奶上次要卖小堂弟,顾梅朵和奶奶对着干,大打出手,让他对顾梅朵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这个小堂妹,嚣张跋扈,打得一家人谈她色变啊。

看到小堂妹来找他,他很意外。

顾梅朵温声问:“大哥有空吗?”

顾春立冷漠地问:“你有什么事?”

虽然挺讨厌大房,但有求于人,就得放低姿态。

“大哥,我想找你认字。”

“认字?”

顾春立很惊讶,整个村子里认字的女孩子一个没有,别说女孩子,男孩子也寥寥无几,小堂妹居然想认字。

顾梅朵把棍子往地上一杵,头一抬说:

“对,我想认字。认字就能看书,书里讲了很多新鲜有趣我不知道的东西,我出门少,我想见识见识外面的世面,所以我想认字。大哥你教我。”

想得挺美。顾春立猛摇头,态度坚决:

“不行,奶奶不会同意的。村子里的女孩儿都不读书,你读什么书?你学好女红,学会做饭做衣服就可以了,将来找个好婆家比什么都强。”

顾梅朵很坚持:“我就想读书。读书增长见识,你能读我为什么不能读?”

顾春立心说,你增长见识,就是忤逆不孝,和家人对着干吗?哼哼,别痴心妄想了。

顾梅朵一扭身坐下来,发挥出她的无赖劲头:

“顾春立,你今天如果不答应,我和你没完!

你一天教我几个字,几句话,能耽误你多少功夫?你就当复习功课了。”

顾春立就是不答应。

顾梅朵拉下脸来,好说好商量不行是吧?哎呀我这小暴脾气。

她“忽”地站起来一跺脚,地上出现一个深深的脚印。

“你不答应?你有什么资格不答应?你念书的钱还是我爹我哥哥赚的,你心里没数吗?就让你教我几个字,念几个句子,屁大会功夫就够了。

你读了十几年的书,连个秀才都没考上,耽误这么一小会,也影响不了啥。”

顾春立看着脚印吓一跳,再说,没考上秀才是他的硬伤,他就怕别人提这个。

这丫头力大如牛了,自己如果不答应,怕她翻脸耍横,也怕她真的会赖在这里。

圣人说得对:唯女子小人难养也。

他是读书人,不和一个小屁孩一般见识,让别人见笑。

他找出一本书,摔桌子上,翻开。

顾梅朵一看,是本《三字经》。

顾春立没好气地指着开头念道:“人之初,性本shan,性相近,习相远。”

顾梅朵跟着念了一遍,然后一把抢过书,“我回去看,我不会弄坏的,看完还你。”

拿着书走了,留给顾春立一个潇洒的背影。

顾春立看着她的背影咬牙。

每到顾春立休沐回来,顾梅朵都拿着书来找他,不管他愿意不愿意,让他给念个七八句,然后走人。

这认字的第一步算是迈出去了。

第二步,顾梅朵决定到镇子上去找私塾里的老秀才。

万阳镇在下泰村北边,离下泰村就二三里的路程。

镇子里有一个私塾,附近村子里条件好的人家都会送家中的子弟去读书。

顾梅朵想,只读一本《三字经》肯定不行,家里有个读书人,有些事情不好糊弄,得多找个借口才行。

只能去镇子上了,县城太远。

多次接触,顾梅朵成功说服了老秀才,从老秀才那里借了本《百家姓》。

顾梅朵让她娘给她做了一个能装下几本书的口袋,弄了个带子挂在脖子上。

只要她出门儿,除了背篓,她还要挎个书袋。书不能放在背篓里,怕背篓里的刺儿刮破了书。

于是村子里,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个这样的景象:

一个八九岁左右的小男孩儿,戴着小草帽,背着一个背篓,还挎着一个书袋。领着一对双胞胎小男孩。

这是顾梅朵给自己设计的标志形象。一个属于她顾梅朵的标志。

男孩装扮自然是为了去镇子里和上山方便呀,反正村里人都知道她是女孩。

领弟弟可以让娘轻松一下,自己还能教弟弟背书,趁此机会再了解一下这个村子。

戴着草帽是为了遮脸,背着背篓,是为了以后从空间里拿东西有个掩护。

是的,顾梅朵有空间,而且空间特别大。空间里时间是静止的,只能装东西。她最近感觉,空间似乎有变化,她也没在意。

顾梅朵前世是农民出身,父母双亡,作为长姐,十多岁的她带着弟弟妹妹们过日子。

苦过累过,酸甜苦辣都尝过,含辛茹苦,把弟妹们抚养成人,成家立业。她依旧单身,因为怕暴露空间。

空间是偶然机缘下得到的,在她又当爸又当妈的日子里,给了她极大的帮助。

后来日子好过了,又传言末世要来了。她把自己攒的钱,卖房的钱,还有弟妹们孝敬她的钱,都买成生活物资,囤在空间里。

想着如果末世来临,自己和弟妹们也不愁吃喝。

结果,末世没来,她带着空间穿越了。

随身背个背篓,再通过背篓从空间拿东西,就不显得突兀了。

在村里逛的时候,她就把书拿出来。

“小四小五,跟姐姐念哈。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两个奶声奶气的声音随着响起:“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婶子大娘们打趣她:

“朵朵,又教弟弟念书啦。”

“你们家已经有个念书的了,再加上你们三个,你们家这是要出四个秀才呀。”

顾梅朵甜甜地笑着,大声地和大家打招呼。“对呀,我要认很多很多的字,我还要教我哥哥和弟弟认字。我将来要做个厉害的女秀才。”

众人哈哈大笑,对这个开朗活泼的漂亮小姑娘都心存好感。

只是,唉,生在那样的家庭,不知是福是祸。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