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魏忠贤崇祯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全文完结》,由网络作家“画凌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是作者大大“画凌烟”近日来异常火爆的一部高分佳作,故事里的主要描写对象是魏忠贤崇祯。小说精彩内容概述:这下把大家都激动坏了。“我们若是战死了也能进忠烈祠?”耿仲明忍不住插嘴道。“天子金口玉言。”毛文龙再拜:“吾等愿为天子粉身碎骨!”这忠烈祠一类的,自古可只有大功臣或者高级文官才能进,那叫做配享太庙,为世人敬仰。没想到自己这种打仗的莽夫也能进了。皇帝真是要大大提高武人的地位啊!“天子还说......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全文完结》精彩片段
“毛帅,粮草又快没了,怎么办啊?”
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跑过来,这人也不过才二十出头,但因为常年的军旅生涯,晒得很黑。
穿着一身破旧的军服,脸上还有一块不太明显的刀疤。
此人是毛文龙的义子尚可喜。
毛文龙躺在草窝里晒太阳,听到这种话,顿时又头大起来:“娘希匹的!又没粮了,朝鲜那帮孙子不是说给咱们粮的么!”
“被耍了,那群棒子信不得!”
“狗日的,连老子毛文龙都敢耍,召集弟兄们,去干死他丫的!”
毛文龙从草窝里爬起来,操起刀子,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
他的这群马仔们现在在东江过着占岛为主的日子,朝廷管不着,朝鲜拿他们也没办法。
偶尔,他们也会去跟建奴去打打架,祸害祸害北边。
只是粮食这东西太他妈的不经吃了。
这是毛文龙最头疼的。
“毛帅!毛帅!”
耿仲明飞快朝这边本来,那样子好像比北京城的王公大臣们刚贪污了100万还要高兴。
“什么事,瞧把你小子给乐的!”
“朝廷……朝廷来船了……”
“哦!”毛文龙顿时一喜,“有粮?”
“五艘大船,一定有粮!”
“娘希匹的,皇帝终于想起老子毛文龙了!走,带上儿郎们去迎接钦差!”
很快,一群人便出现在港口。
毛文龙这支军队战斗力还是很不错的,至少在辽东南边给建奴形成了强有力的牵制。
徐应元从船头下来,道:“哪位是毛帅?”
“末将毛文龙参见钦差大人!”
“毛帅不必多礼,天子说过,毛帅是辽东大帅,国之良将,今日某得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哈哈哈,大人这边请。”
毛文龙用尊敬的语气大声道。
新皇登基也有四五个月了,一声动静都没有,毛文龙还以为新皇帝把自己给忘了。
眼下他扫了一眼船上,顿时的双眼冒精光。
徐应元下了船,便拿出圣旨:“毛帅接旨吧。”
立刻全体将士跪拜相迎:“臣等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毛文龙统领东江镇,不畏生死,勇克建奴,乃国之擎天,煌煌大功,赐东江伯爵位,赏白银万两,尚方宝剑,其部将一律官升一级,钦此。”
明朝的圣旨流行大白话,这是朱元璋时代就流传下来的习惯,这倒是给紫禁城那位穿越客减轻了不少麻烦。
毛文龙当场就愣住了。
没想到新皇如此慷慨。
不仅运来的粮食,还给了自己一个爵位,并且还又加赏了万两白银。
像毛文龙这种武将,内心深处最想什么?
像文官那样封侯拜相。
但这大明的那些文官,一个比一个狡诈,自从土木堡之变后,大明勋贵、武将断了脊梁,武将就再也抬不起头了。
能得到爵位,毛文龙感觉像是在做梦一样。
“臣叩谢吾皇万岁!”
徐应元将圣旨交给毛文龙,又将尚方宝剑赐予毛文龙,后面的人抬上来大箱子,里面装着万两白银。
另外,一些侍卫正在从船上搬运粮食。
徐应元笑道:“恭喜毛帅,天子听闻毛帅事迹后,说毛帅是辽东守护神,毛帅之于陛下,便如同李靖之于唐太宗。”
毛文龙大喜,之前心中对新皇还颇有成见,眼下看来,那个小皇帝人还不错啊!
“多谢天子器重,末将一定粉身碎骨,万死不辞!”
“陛下还说,再赐毛帅尚方宝剑,上可斩无德王公,下可杀贪官污吏。”
原本天启帝给了毛文龙一把尚方宝剑,但明显一朝天子一朝臣,天启帝给的尚方宝剑,在崇祯朝未必就好用了,所以崇祯又给他加了一把。
徐应元又道:“天子还说,将士们在辽东都很辛苦,等来年给将士们加饷银!”
毛文龙大喜。
“天子还说,勇士戍边,不该被遗忘,天子已经命人在天坛的对面,为牺牲在战场的将士修建忠烈祠,所有为国战死的将士都能进忠烈祠。”
这下把大家都激动坏了。
“我们若是战死了也能进忠烈祠?”耿仲明忍不住插嘴道。
“天子金口玉言。”
毛文龙再拜:“吾等愿为天子粉身碎骨!”
这忠烈祠一类的,自古可只有大功臣或者高级文官才能进,那叫做配享太庙,为世人敬仰。
没想到自己这种打仗的莽夫也能进了。
皇帝真是要大大提高武人的地位啊!
“天子还说,粮草不够用,就提前说,保证毛帅粮草充足是第一要务!”
“好好好,一定!”
“对了,天子为江东伯在京师准备了一套宅邸,待东江伯凯旋之时,可入住伯爵府。”
这下把毛文龙这种土匪头子都感动得稀里哗啦的,老泪纵横。
原来焦躁的心,是彻底安下来。
“我们这地方穷,大人请入帐饮茶。”
“多谢东江伯好意,某还得急着回京师复命,就不多逗留了。”
毛文龙假装留了一下,待将几船的粮食都卸载下来后,徐应元便坐船返航。
尚可喜道:“毛帅,这下好了,有吃的了!”
毛文龙心中也是大喜。
耿仲明道:“那吃完咱们是不是要北上去打建奴。”
毛文龙道:“打个屁啊,怎么打,这么点人怎么打,先在这里待着,还是按照原来的策略,敌退我进,敌进我退!”
“毛帅,天子对咱们如此厚礼,咱们……”
“老子又不是说以后也不打,凡是得量力而行,咱们的作用不是北上灭建奴,而是从后方牵制!”
却说徐应元带着崇祯的命令去东江走了一趟,绕道回了京师,已经过去了小半个月。
京师里到处都是张灯结彩,眼看新年马上就要来了,朝廷上上下下也在准备。
这个时候,朝廷中有一些不好的风声。
据说是之前皇帝在大殿上杀了礼部侍郎钱谦益,引起了江南那边的不满,而又因皇帝命人拿了山阴监生胡焕猷,在江南一带受了很大的阻碍。
现在江南一片哀嚎,南京那边反应也非常强烈,尤其以东林党人为主。
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军人物,刚复官回京师,就被杀,他们集体上奏,再次弹劾魏忠贤阉党祸国。
据说弹劾的奏疏像夏天的狂风暴雨一样。
那边的学生们因为胡焕猷的事情,甚至上街游行起来。
这朝中的局势,再次风急浪高,无数大臣都在观望,有人私下说可能因为钱谦益和胡焕猷的事情,朝中将会再一次引起一场大地震。
而这一段时间,阉党们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一样,不停给皇帝上奏疏痛斥东林党人祸乱朝纲。
耳边听说了这些事后的徐应元也预感到一场政治风暴即将来临,这紫禁城中从来就没有太平过。
东林党和非东林党之争,从万历年就开始了。
然而,当回到皇宫复命的徐应元看到皇帝的时候,却并没有在皇帝脸上见到阴云密布。
皇帝此时正在召见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皇帝半个多月前让王承恩派人去南京找的宋应星。
向皇帝汇报了江东镇的情况后,徐应元便站在一旁,也不再说话。
至于这位毛御史为什么想要裁汰驿站呢?
绝不是因为他觉得驿站太浪费朝廷的钱,也不是因为他真心想给崇祯节约钱。
而是因为这家伙怕老婆!
为什么老婆和裁汰驿站联系在一起了呢?
嘿嘿,这明末奇葩事就是多。
偏偏裁汰驿站还就和毛御史怕老婆联系在了一起。
毛御史也不算一个很卑鄙的御史官,不过怕老婆怕的要命,但明代官员又有取小老婆的风俗,大家相互攀比。
毛御史羡慕别的官员羡慕得不得了。
老不容易来了京师了,老婆不在身边了,于是他就在京师悄悄找了个小老婆,你请我爱的时候,他老家的老婆突然从天而降,把他抓了这个正着。
为什么他老婆突然到了京师?
就是因为明代的驿站非常发达,他老婆是跟随驿站的马一路快奔到了京师。
于是毛御史只能把小老婆给踢了。
毛御史心里就不平衡了,迁怒于驿站,这才向皇帝提出这个骚操作来。
这是历史上真实啊案例。
眼下,崇祯看着这个毛御史,冷笑道:“毛御史,这真是个好办法啊!”
“陛下英明,臣也是受到陛下圣德启发。”
“胡扯!明明是你老婆骑驿站的快马来京师捉奸,把你捉了个正着,你迁怒于驿站,所以跑到朕这里来告状!”
皇帝此话一出,毛御史顿时面色煞白。
周围的大臣也都脸色狂变。
毛御史呆立在原地,吓得全身冷汗直冒,皇帝怎么会知道?
“陛下恕罪,臣只是为了给陛下节省银两!”
“还敢狡辩!”崇祯怒道,“廷杖二十!”
锦衣卫立刻进来,将毛御史打了二十大棍,毛御史一脸委屈。
大臣们也是一脸错愕,没想到这毛御史居然还有这样的家丑,而且都传到皇帝耳朵里来了。
今天的早朝是上的非常不痛快,陕西的解决办法也没有想出来。
过了一天,崇祯觉得陕西这样下去不是个事,还是得亲自走一趟。
这事和大臣们商量后,孙承宗是第一个反对的,随后是六部大臣全部反对,连御史都反对。
陕西叛乱,天子怎么能轻易涉险呢?
但崇祯心意已决,在那里砸了三百万两,又从山西调粮了那么多粮食,依然叛乱了,下面肯定大有问题。
按理说,崇祯元年的陕西暴乱还只是小规模,及时遏制住,局面肯定会好转。
这接下来,天子要亲自去陕西,肯定是要带人过去的。
于是崇祯道:“英国公、护国夫人、御林卫指挥使孙传庭,你们三人随朕走一趟。”
张维贤一听要去陕西,心中有些叫苦。
但皇帝心意已决,他也不敢说什么。
接下来,便在京卫里抽调了三千骑兵,由给御林卫也配了两千匹马,抽调了御林卫两千人,白杆兵两千人。
组成了七千骑兵,几乎把京师的所有战马都用上了。
接下来,崇祯被带着七千骑兵,从京师浩浩荡荡一路西行。
自从穿越回来后,还没有真正离开过北京城,出了北京城后,前面的天地一片开阔,崇祯心情也好起来。
一路西行,天也热起来了。
穿过山西,三天后进入陕西。
当崇祯在山西和陕西的交界处的时候,他已经看见周围人烟荒芜了,偶尔走一段路,还能看见瘦骨嶙峋的尸体倒在一边,看来是活生生饿死了。
这样的场景,崇祯看得十分揪心。
两天后,他到了延安府安塞县一带。
高迎祥就是安塞县人,延安府的灾情是最严重的。
崇祯看见前面有不少人在往更前面的安塞县走,他带着人马便好奇走过去。
他问其中一个老人,道:“老丈,你们这是要去哪里?”
那老人一看崇祯穿着光鲜亮丽的甲胄,带着威风赫赫的骑兵,便不知道崇祯不是一般人了,连忙客客气气道:“这位小军爷,我们现在去安塞县找粮食。”
“那里有粮食?”
“听说是有的,我们听说今天上午有一队人马运了很多粮食进城了!”
崇祯心头一缓,想必应该是西安那边运过来赈灾的。
于是崇祯便跟着他们一起往安塞县去了。
而且崇祯带的全是骑兵,比他们要快,提前到了安塞县。
守城的虽然没有见过皇帝,但一见这架势,立刻开了城门。
崇祯便领着七千人马进了城。
听说有大部队来,知县张才立刻带着人出来迎接。
一看竟然是皇帝本人到了,连忙跪在地上道:“臣恭迎圣驾来迟,罪该万死!”
少年皇帝一挥手道:“起来吧!”
“多谢陛下!”
周围的人都低着头,不敢随便看皇帝,怕冒犯天尊。
“张才,听说上午进了一批粮食到你这里了?”
张才刚才还一副惶恐的样子,随即立刻哭诉起来,眼泪都差点掉下来了:“陛下!陛下!没有粮食!缺粮食,百姓们没有饭吃了,臣也已经几个月没有吃饱肚子了!”
“没有粮食?”崇祯微微一怔,“可是朕刚才还听别人说有粮食运进来?”
“陛下,真的没有粮食,若是有,臣早就开仓放粮了!”
崇祯看了一转,五月的太阳已经有点辣了。
周围没太多人,有也是无精打采的。
这时候,城外面传来了呼喊声:“开门,我们要吃饭!开门!我们要吃饭!”
崇祯一听这声音,看着张才道:“你没听到外面有人在喊开门?”
“陛下,那些都是刁民,万一把城门打开了,他们会进来抢掠的!”
“他们难道不是这里的人?”
“他们是啊,但现在确实没有粮食了!”
崇祯又道:“朕听说安塞县的高迎祥叛乱了,他人呢?”
张才哭诉连忙道:“那个刁民现在在往山西那边走,他可把我们害惨了,把这里的粮食抢走了。”
“好了,张知县,你也别哭了,走,去你衙门坐坐。”
等崇祯到了安塞县的县衙门里,他四处看了看,这里的人可都是力气十足啊,一点也不像饿肚子的样子。
孙传庭在崇祯耳边小声道:“陛下,臣都闻到了麦子的味道了,这里有粮食。”
不一会儿,张才拿上来一些发黑的馒头,又哭泣道:“陛下,臣无能,只有这些东西了!”
崇祯看了张才一眼,笑道:“张知县是哪一年参加科举的?”
“回禀陛下,臣是万历三十五年。”
“张知县,外面那些百姓要吃的,张知县不给他们一些吗?”
“臣也没有办法。”
崇祯突然道:“朕想找张知县借一样东西,以安民心,不知张知县是否愿意借给朕?”
张才道:“臣对陛下赤诚之心,日月可鉴,不知陛下要借什么?”
崇祯嘴角突然笑起来:“朕想借你项上人头一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