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苏玉长乐的现代都市小说《大唐:开局就是驸马爷全文章节》,由网络作家“跳跳的鼠”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叫做《大唐:开局就是驸马爷》是“跳跳的鼠”的小说。内容精选:这暂且不说,光是这个法律风险就贼大。李世民登基后,为了促进农业生产,明令不许宰杀耕牛。苏玉这是顶风作案。“别废话了,去吧。还有仓库里的棉衣,发给庄子里的老人家,每人一件。还有,昨晚上的羊肉没吃完,给门口阿黄加餐吧。这天怪冷的,别让阿黄感冒了。”苏玉眯着眼睛,舒舒服服的,雪姬帮着捏脚。别让阿黄感冒了?老......
《大唐:开局就是驸马爷全文章节》精彩片段
贞观元年,
京畿道云阳县。
暴雪连续下了半个多月,茫茫白雪盖住了大地,一片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一个玉面公子,躺在摇摇椅上,旁边一个漂亮小丫鬟烹着茶。
老人家手里抓几把玉米洒在雪地上,鸟落下来啄食。
孩子打雪仗,咯咯的笑声回荡在庄子里。
一片祥和安宁。
此人名叫苏玉,乃是这个庄子的主人。
他当然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而是个穿越者。
五年前,苏玉在大学课堂上打了个盹,醒来发现躺在一张陈旧的床上,破旧的被褥,用几张羊皮制作,不保暖,也不舒服。
旁边一个小丫头趴着床沿哭泣。
反复确认后,苏玉终于接受自己穿越了的事实。
他的身份是大唐京畿道云阳县一个小庄园的公子。
爹娘不在了,他也是个病秧子,当时穿越过来时,正好身体扁桃体发炎,浑身高烧。
要知道在古代发高烧是很危险的,因为没有抗生素。
幸亏苏玉是重点大学生,平时读书多,用土法制作了急救药,把自己救活了。
要不然刚穿越就死了,岂不尴尬。
穿越者都有系统,苏玉也有。
系统激活了,但是不完整,只发放了一个新手大礼包和一个技能,然后就关闭了。
重新起开启要十年后。
新手大礼包也很简单,一大罐种子。
玉米、土豆、红薯、杂交水稻、葡萄、棉花籽、西瓜籽、西蓝花....
就是这些。
还给了一个技能,但是这个技能是苏玉最不想要的,等于废物。
别人穿越大唐攻打突厥灭吐蕃,征服西域,开启大航海时代...
而苏玉属于混吃等死的咸鱼性格。
所以穿越过来后,整顿庄园搞生产,当起了富贵咸鱼公子。
“少爷,这暴雪下了半个多月了,还没有停的意思,据说长安快断粮了。”
小丫鬟肤白胜雪,苏玉给她取名雪姬。
“莫要去管它,李二这货能解决。”
雪姬紧张地东张西望,低声劝道:“少爷,都说了几回了,不能对当今皇上不敬。”
现代社会,什么唐宗宋祖孙十万,随便编排。
可是在古代,直呼当朝皇帝名讳就是大不敬,要杀头的。
“不就是娶嫂狂魔李二嘛,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去看看牛棚,是不是有感冒的。”
苏玉喝了一口茶,口感和现代社会的绿茶已经差不多了。
雪姬摇头说道:“公子,你想吃牛肉也找个好点的借口,夏天说中暑,冬天说感冒。若是官府追究起来,那可是大罪。”
耕牛在古代社会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地方官府会让乡绅地保造册登记耕牛数量,私自屠宰可是重罪。
“放心吧,按照律令,冻毙的牛可以吃。”苏玉说道。
苏玉觉得,其实他不过分,华农兄弟才过分。
一个中年人,身材魁梧,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衣,从外头走进来。
拍了拍身上的雪,这人说道:“少爷,外面的积雪快一米多了,隔壁泾阳县的百姓断粮了。哎,真是遭难,去年被颉利可汗扫过一次,今年夏天大旱,秋天又遭了水灾,如今又是雪灾。真是可怜...”
此人叫做老陈,原本是隋朝的校尉。
隋朝灭亡后,隐居在这个庄园,给苏玉当保安队长。
老陈的意思很明显,想接济泾阳县的百姓。
苏玉摆摆手:“老陈,这不是我们该讨论的事情。你跟雪姬去看看今天哪只耕牛感冒了,救不活就吃了吧。”
老陈嘴角抽搐几下:“少爷,您这是顿顿吃牛肉啊。”
饲养牲畜,有个现代名词叫做料肉比。
意思就是吃多少饲料,才能长一斤肉。
喂大一头牛是很花时间的,很贵的。
这暂且不说,光是这个法律风险就贼大。
李世民登基后,为了促进农业生产,明令不许宰杀耕牛。
苏玉这是顶风作案。
“别废话了,去吧。还有仓库里的棉衣,发给庄子里的老人家,每人一件。还有,昨晚上的羊肉没吃完,给门口阿黄加餐吧。这天怪冷的,别让阿黄感冒了。”
苏玉眯着眼睛,舒舒服服的,雪姬帮着捏脚。
别让阿黄感冒了?
老陈嘴角抽抽...二话不说,马上端着羊肉出去了。
阿黄是老陈养的心肝宝贝狗。
苏玉刚才说别让阿黄感冒了,老陈以为他想吃阿黄?
欲吃其肉,何患无辞。
对于老陈的建议,苏玉早就想过了。
庄子里大把粮食,莫说救济泾阳县,就是整个京畿道都够吃的。
可是,苏玉不能这么做。
现在是什么社会?
皇权社会啊。
对于皇帝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当然是人心。
当年张角靠着替老百姓治病,得了人心就造反。
皇帝最忌讳别人跟他抢民心。
如果苏玉开仓放粮,人心归他,李世民马上杀上门来,包围苏家庄。
所以此事万不可为。
过了会儿,老陈端了一盘牛肉上来。
雪姬麻利地拿出一个铁做的二层锅。
中间是大烟囱,周围是环形的锅,上好的木炭放进去,辣椒下锅。
等水烧开,牛肉就可以下锅了。
“队长,有情况。”
二麻子从外头跑进来。
“突厥来了?”
老陈握紧腰刀,眼神突然变得犀利,杀气外露。
“不是,我们抓了一个小偷。”
“还以为是突厥,小偷打发走就完了。”
老陈其实很心善,他只是对突厥恨之入骨。
这大灾之年,偷点东西保命,老陈不计较。
其实这也是苏玉的意思,每天庄子外头都会放粮食,需要的自己拿,当然不会太多,否则惊动官府难做。
“不是啊队长,她不走,非要见少爷。”
苏玉搓了搓手,哈一口气。
“那就带进来吧。”
李世民的话说出来,众大臣呆若木鸡,如泥塑的菩萨,默然无语。
雪灾、饥荒、突厥。
这三个问题,任何一个都是天大的难题,他们根本无法解决。
“众位爱卿为何不语啊?”
李世民微微后靠,坐在龙椅之上,心中得意。
平日上朝,文臣出谋划策,武将咋咋呼呼,李世民这个皇帝做选择就行。
说起来似乎很爽,其实显得他这个皇帝啥都不懂,啥都要仰仗文臣武将。
如今有了苏玉的谋略,李世民感觉自己稳坐钓鱼台,俯视底下的群臣。
最终,大唐智囊房玄龄走出来。
“启禀皇上,今年天灾不断,自春夏旱灾到秋季洪灾,再到如今的雪灾,百姓疲敝,此时应当休养生息、静修德政。”
杜如晦出来附和道:“臣以为中书令房大人所言甚是。”
其他大臣拜道:“臣等附议。”
房玄龄出的计策,李世民言听计从,朝中也无人能超过他。
房谋杜断,出主意的是房玄龄,定策略的是杜如晦。
两人都赞成休养生息,那肯定不会错。
“哪位爱卿还有别的策略?”
李世民微微笑道,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房玄龄和杜如晦相视一眼,心中微微不喜。
往日我等廷议策略就是终论,今日皇上居然问有没有其他的策略,这是挑战我们的治国才能啊。
“皇上,天灾不断,此乃天时,没有别的办法。只有顺天应人,才能度过这次危机。”
房玄龄奏道。
杜如晦拜道:“臣以为中书令所言甚是,当是终论,请陛下采纳。”
若放在平时,李世民肯定欣然接受,而且会赞赏一番,夸他们房谋杜断,国之倚仗。
可是今天...
嘿嘿...
老房,老杜,对不住了,朕今日也要秀一把。
“中书令和兵部尚书所言颇合古人治国之道。”
房玄龄和杜如晦听李世民如此说,心中舒服多了。
这大唐治国理政,还得听我们两个的。
“不过,此乃泛泛之谈,乡野村夫之论,不足为据。”
李世民微微笑道,表情逐渐嚣张。
房玄龄和杜如晦差点被噎死,泛泛之谈,乡野村夫?
他们两个治国能臣,李世民的智囊,居然成了村夫?
朝中大臣也很惊讶,议论纷纷。
今日皇上这是怎么了?
居然把房杜二位比作乡野村夫,这实在是匪夷所思。
程咬金不明白,问秦琼:“叔宝,皇上今日怎么了?睡过头了?”
秦琼挤眉弄眼,让他闭嘴。
朝堂廷议,他们这些武将不如文臣,少说两句,免得被当成傻子。
程咬金内秀性格,看起来铁憨憨,心里溜得一批,马上闭嘴看热闹。
“皇上,自古以来都是如此,臣等所说没错啊。”
房玄龄争辩道。
第一次在朝堂上被李世民鄙视,真丢面子。
“老房,朕没说你错,朕只是说你没见识。”
李世民呵呵笑道。
噗...
房玄龄恨不得一头撞死,居然说自己没见识,这可是头一回。
“老臣请皇上赐教。”
房玄龄拜道,语气明显不高兴,颇有挑衅的意味。
按理说,臣子不该和皇上斗气,那是死路一条。
可房玄龄被气昏头了,所以斗胆顶了回去。
李世民并不生气,就是要房玄龄配合自己一唱一和,如此才能秀一把。
“此时应该大兴水利,修建水库。”
李世民微微笑道。
此言一出,朝堂炸了。
众位大臣摇头议论,觉得此举太过荒谬,完全是无稽之谈。
房玄龄摇头笑道:“请问皇上,大雪天气,民无隔夜之粮,如何大兴水利?”
程咬金低声说道:“俺老程都明白的道理,为何皇上不明白,莫不是真睡过头了?”
“嘶...我也奇怪,为何皇上今日说出如此不合情理的话来,咄咄怪事。”秦琼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按理说,李世民虽然谋略不及房杜二人,可这基本的治国之策他精通。
大灾之年必定是休养生息,而非大兴土木。
李世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众位爱卿,稍安勿躁。且听朕给你们说道说道。”
李世民把昨晚上从皇后那里听来的话,原封不动,一字不漏地说出来。
全部是苏玉以工代赈的鬼主意。
李世民说完,满朝文武震惊不已。
房玄龄和杜如晦原地爆炸十分钟。
皇上为何变得如此聪明,简直是治国之鬼才,有神鬼莫测之机。
厉害,厉害。
杜如晦嗫嚅道:“以工代赈,真是,奇策!”
众人惊愕之时,李世民再甩出一个重磅炸弹。
“众位爱卿,朕知道你们家中多有存粮,这样吧,这次呢,半捐半借,都算在功劳簿上,等丰收后,朕还本付息。捐得粮食多的,可以考虑让宗族子弟入朝为官。”
话落地,众大臣震惊。
原来这个粮食算计在自己头上。
明明装穷那么逼真,为何皇上知道自己家中囤积了粮食?
不过,就算知道,这个事情也当是自愿,总不能皇上动手抢大臣的粮食,成何体统。
“叔宝,皇上这主意不错,也抓对了人,可是他们不给,皇上也没辙啊。”
程咬金私底下说道。
他知道这些世家豪门囤积粮食,可他们不给,也没有办法。
秦琼摇头,他也觉得是。
“这件事情就由卢国公程知节负责。”
“卢国公,朕命你为钦差征粮大总管,全权负责此事,粮食乃是国本,也是以工代赈的关键,一定要完成任务,莫要辜负朕心。”
李世民露出迷之微笑。
都说了程咬金鬼机灵,秒懂李世民的意思。
“臣领命。”
程咬金站在中间,嘿嘿笑道:“各位大人,俺老程是瓦岗寨下来的粗人,做事不太斯文。这征粮的事情,各位大人担待着。”
大臣们两腿发抖。
程咬金是土匪头子下山,若是不给,恐怕连府邸都拆掉。
苦也!
“来,我给您说说。您觉得不适合兴修水利的三大原因:雪灾、百姓没饭吃、国库没粮。对不?”
苏玉拿出一把扇子,缓缓扇着。
外面风雪连天,里面却温暖如夏,苏玉吃了火锅,微微感觉有点燥热。
等下让雪姬服侍一番才行。
“没错,这三个原因都是致命的,无法克服的困难。此时应当与民生息,不可妄谈土木水利之事。”
长孙皇后颇读历史书籍,在历史上,遇到大灾之年,通行的做法就是与民生息,不兴徭役。
苏玉哈哈笑道:“此乃乡野匹夫之谈,泛泛之论,不足以谋天下。”
皇后惊奇,古人的通行做法居然是乡野匹夫之谈?
“敢问苏公子高论?”
苏玉起身说道:“若我是李二...”
上官云震惊,此人是疯了吗?
他竟敢自比皇上,此贼可杀。
上官云就想拔刀,皇后目视之。
上官云默默收手。
“若你是皇上,你会如何?”
皇后其实也在压着怒火听,若不是苏玉方才的举动好似神仙一般,此时定然将苏玉拿下。
自比当朝皇帝,这就是谋反。
特别是...他是李世民,那我岂不是他的女人,岂有此理。
“若我是李二,我当征调这些灾民,给他们吃饱饭,修水利。你想想,如果一味地赈济灾民给饭吃,毫无意义,不产生价值。但是,如果我以工代赈,既可以救活这些灾民,又可以在冬天把水利设施修好,待到明年开春,雪化开,水库可以蓄水。那么,今冬的雪灾就是瑞雪兆丰年。”
苏玉一副指点江山的气势震撼了皇后。
以工代赈?
此子,治国之鬼才!
这番言论,是长孙皇后从未听说过的治国妙谈。
即便是房玄龄、杜如晦这样的智囊,也从未说出如此稀奇的旷世之论。
可长孙皇后毕竟是深谙治国之道,这朝廷内有几两银子几粒米,她心里门清。
以工代赈的治国之策有一个最关键的地方,那就是粮食。
若是没有粮食,一切都免谈,而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此。
朝廷根本没有粮食了。
含嘉仓和洛口仓马上就要见底了。
天下最大的地主李世民,也没有余粮了。
“苏公子所言的确是旷世之论,可是...我在长安做粮食生意,这朝廷如今可真是没有一点粮食了。这绝非李...李二哭穷。”
皇后也跟称呼李世民为李二。
上官云不知道该说什么,这才多久的功夫,苏玉居然把皇后给同化了。
“孙大娘所言又差矣。”
苏玉呵呵笑道。
“如何又差了?”
长孙皇后这次不认怂,她是皇后,朝廷的账目她全部看过,朝廷上下的确是没有粮食了。
而且,去年颉利可汗趁火打劫,国库的金银财宝全部给了颉利求和,国库是空的。
“请问孙大娘,李二何许人也?”
“自然是大唐天子,天下之共主。”
苏玉听完后嘿嘿冷笑,只是不说话。
皇后惊讶:“苏公子,难道我说错了?”
“不,你说得没错,说的很对。既然李二是大唐天子,天下之共主。那我请问,是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苏玉微微笑道。
“当然是,自周武王一统天下,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当受我汉人天子号令,敢有不从,当征伐灭国。”
长孙皇后说起来,气势霸道恢弘,不愧是开国皇后,跟着李世民打过仗的女人。
“那请问孙大娘,既然李二是天下之主,那么这天下的粮食难道不是李二的吗?”
苏玉微微笑道。
“自然是,不过如今天下都没有粮食了。即便是扬州一带,也开始缺粮。”
皇后说道。
因为东晋在建邺一带建立国都,所以苏杭那一片在隋唐时期成了鱼米之乡。
中原的稻米依赖那边的供应。
自从秋洪以后,朝廷几次从苏杭征调粮米,已经无法再征了。
而关中华北中原一带,都受到了旱灾洪灾影响,没有粮食。
可以说,天下已经没有粮食了。
“孙大娘,要不我怎么说您只是一个商人,不懂国政。您老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
苏玉笑道。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天下有几粒米,我还不清楚。”
皇后正襟危坐,决然否认。
“关中大户人家,包括中原和冀州、幽州一带,这些地方是豪门大族聚集之地,他们自从东汉末年开始,自己建立坞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和农民,这些人自己建立粮仓。一般的百姓因为隋末战乱,没有粮食,而他们不服兵役,不交粮纳税,仓中肯定有粮食,只是藏得严实罢了。若说天灾,也是今年才开始,往年虽有水旱,但是不算严重,他们怎会没有粮食。”
“这些人不过是在观望,看看李二能不能保住皇位。若是能稳住皇位,他们就会把粮食拿出来借给朝廷,或者卖给朝廷,换取高官厚禄。若是李二稳不住,他们就是铁公鸡,一毛不拔。还有,李建成的余党还在,隋朝的余孽也在突厥。这些人都是骑墙派。”
“所以说,想要粮食,跟他们要就是。至于手段嘛,还用我说吗?李二手下一帮子从瓦岗寨下来的土匪,劫富济贫,打土豪分田地的勾当,程咬金他们熟。若是文明点,用粮食换官职,明码标价。为了百姓的口粮卖官鬻爵,没有人会骂李二的。”
“须知事在人为,我命由我不由天。”
苏玉一口气说了许多,长孙皇后听得目瞪口呆。
这...
为何朝中大臣从未说过?
“这些大臣整日想法子,就是不说这档子事情。”
皇后很生气,这群酒囊饭袋。
“孙大娘,那群大臣就有世家豪门,他们自己囤积了粮食,难道还会告诉您老人家?”
苏玉摇头哂笑。
长孙皇后恍然大悟,如同拨云见日。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整日听那些老头子唠叨,没有一个能说出个解决法子,就知道抱怨。”
皇后感叹。
突然,皇后正身问道:“苏公子,朝廷上下有人说皇后牝鸡司晨,干涉朝政,您怎么看?”
“狗咬吕洞宾,不知好人心,一群王八蛋!”
苏玉说道。
最新评论